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的临床研究
2021-11-29蒋海平
蒋海平
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宜兴 214200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这一类骨折的发生一般是由于交通事故或外力重击等因素而引发的[1]。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后,既往临床治疗通常采取跨伤椎固定术干预,这一术式在治疗中主要通过手术固定和复位骨折,以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脊柱功能改善的效果[2-3]。而这一手术方式一般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其远期矫正效果则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且后凸畸形并发概率较高,不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4-5]。基于此,该次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9年1 月—2020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50 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在其治疗中应用跨伤椎固定及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收治的50 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入院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至对照组、观察组中,各25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34~69 岁,平均(46.48±3.25)岁。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1 例;年龄33~69 岁,平均(46.54±3.7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纳入者均存在新鲜创伤性骨折伤;入院患者均在CT、X 线等影像学检查下确诊为胸腰段脊柱单椎体骨折;患者术前患处脊椎后凸Cobb 角在介于20~40°之间,且前缘高度比低于50%;该次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后进行;参与该次研究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存在病理性骨折者;合并骨质疏松症者;合并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椎体结构有缺损者。
1.2 方法
参与该次研究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并以其手上椎部为中心,以该位置为中心的8 cm 后正中,行至伤椎棘突处的切口,进而分离患者椎旁肌,使其伤椎,以及伤椎上侧、下侧临近节椎能够充分显露出来。进针部位处于患者上下侧临近椎体人字嵴处,需在每节椎体中置入2 根椎弓根钉(共置入4 根)。在置入时需尽量确保4 根钉子处于同一纵线上。在实施基础性操作后,针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术式进行固定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跨伤椎固定术治疗: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需在已经置入椎体中的4 根椎弓根钉上固定纵向链接钛棒,需使用撑开器对患者伤椎部位进行牵拉、复位处理,然后对其畸形脊柱进行矫正。
观察组患者予以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在完成基础操作后,需在患者的伤椎椎弓根上置入1 根椎弓根钉,并需要确保置入的钉子基金可能与患者的伤椎健侧终板呈一定夹角,同时还需要避开患者的骨折终板,置入钉子的深度也需要结合基础操作中置入的其他4 根椎弓根钉深度而定。如果患者的后柱骨折对其神经根及脊髓产生了一定的压迫,或是患者的骨块突入椎管,则需要为其实施椎板切除减压干预。结合人体正常脊柱生理曲线,将钛棒提前做弯曲处理,然后将钛棒固定在已置入伤椎的5 根椎弓根钉上,然后使用钛棒采取适宜的力度将伤椎前缘撬动,促使其高度恢复到常规水平;同时,还需要借助钛棒的弧度,促进患者伤椎侧腹自行形成一定的推顶力,以促进患者脊柱的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针对突入椎管的骨块则需要及时予以清除处理;另外还可结合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予以植骨融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措施下的各项临床指标、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及脊柱矫正效果。
1.4 评定标准
临床指标: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
脊柱功能恢复情况: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 个月、术后6 个月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值介于0~17 分之间,评分越高表示脊柱功能恢复效果越理想。
脊柱矫正效果: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 角,以及术后即刻矫正度、术后6 个月矫正丢失度。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内固定引流量相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且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及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JOA 评分相比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脊柱功能JO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脊柱功能JOA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脊柱矫正效果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 角及术后6 个月的矫正丢失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术后即刻矫正度比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 角、术后即刻矫正度、术后6 个月矫正丢失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 角、术后即刻矫正度、术后6 个月矫正丢失度比较[(),°]
3 讨论
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神经或脊髓受损的问题,因而在骨折发生后就需要及时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予以手术治疗,从而尽早将其压迫脊髓及神经受损的病因解除,以免导致损伤加重,影响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6-7]。目前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常采用的手术方式包含跨伤椎内固定以及经伤椎内固定两种形式,这两种手术形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8-10]。
在跨伤椎固定术的操作中,需在患者的伤椎上下分别置入4 枚椎弓根螺钉,然后对两椎体进行复位固定[11-12]。此种手术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复位积极及间接减压的效果。但是其远期疗效往往缺乏理想性,在该种术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过程中,易导致悬挂效应出现,进而导致患者的上下椎体前缘间距逐渐缩短,而其椎体中间部分则会有后凸出现,再加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存在不足,均会导致侧向稳定性变差,导致其骨折部位以及周围椎间盘与韧带修复不良[13-15]。另外,在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后,还易出现断棒、断钉等不良事件,特别是在患者合并伤椎前后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术中采取纵向撑开的形式进行复位可能会导致脊髓神经受到损伤,影响治疗效果[16-18]。与之相比,经伤椎固定术则是基于跨伤椎固定衍生的一种新型固定方法。该手术术式在操作中主要基于跨伤椎固定术在患者的伤椎处再固定2 枚短钉,从而促使骨折端直接复位,以强化固定节段的稳定性[19-21]。同时,2 枚短钉还能够促使伤椎向前顶压的作用更好地与两侧螺钉钳夹相配合,以确保脊柱生理曲度及伤椎高度的恢复。另外,这一操作也能够有效减弱悬挂效应,促进应力分布的合理性。
结合该次研究能够发现,经伤椎固定术方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脊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肖飞[22]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的临床效果对比”中也发现,予以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219.98±20.42)mL、(114.43±10.71)mL、(70.16±6.58)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9.45±22.46)mL、(145.58±15.46)mL、(87.74±7.43)min(P<0.05)。这与该次研究具有一致性,表明了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手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即刻矫正度、术后6 个月矫正丢失度对比对照组均更为理想,且其矢状位Cobb 角为(2.03±1.41)°,对比对照组的(4.45±1.42)°,也有明显降低(P<0.05)。刘怀鸿[23]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中也发现,实施经伤椎固定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Cobb 角为(4.5±0.7)°明显低于对比组的(7.0±0.9)°(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证实了该手术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脊柱矫正度的恢复,减少矫正度丢失,促进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相比跨伤椎固定术而言,经伤椎固定治疗具有更理想的复位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加快其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