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再思考

2021-11-29夏楚群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作家思政

夏楚群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进行新探索后提出的新举措。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当中,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进而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小学教育等)基础课程之一,它以文学的现代性演进为脉络,主要讲授清末民初至建国之前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等。历来文史不分家,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与近代史以及革命史关联甚密,文学事件与历史事件及革命事件几乎是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在教学内容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尤为突出。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思考如何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价值引领。

1 在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辩证思维

新时代“三全育人”的系统性特征,首先要求高校教师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人文素养的培育与辩证思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辨证思维是一种世界观,它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让我们能够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用辩证思维统摄课程思政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照文学对象,进而透过纷繁的文学现象,抓住本质性问题。

对于高校文科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它作为全新的学科形式出现,熟悉是由于课程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多有接触。相关研究显示,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现当代作品所占比重最大。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学生对于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大多知晓一二,像鲁迅、老舍、巴金等的散文和小说,多为中小学课本的重点。但由于缺少文学史的贯穿,许多零散的知识点彼此是孤立的、静态的。通过课堂交流不难发现,学生对现代作家的想象多是通过有限的几篇文章拼凑起来的,而现代文化巨擘理应是一位位履历完整的思想个体,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经历,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需要加以系统性地掌握。如果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来看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那么,《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并不是各自封闭的作品集;如果将“启蒙”与“立人”作为理解作家文学思想的主线,就能找到这些作品的内在关联。《朝花夕拾》见证了鲁迅早年“走异路,逃异地”的道路选择;《呐喊》充满了文学革命与思想启蒙的锐气;《彷徨》则有五四退潮期“荷戟独彷徨”的踌躇。及至《野草》,更有对彷徨、焦灼的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而之所以能够告别《野草》,则是源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知人论世,只有将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创作思想的种种关联厘清,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作为个体的作家如何参与到现代文学史中,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力量,进而推动文学史的发展。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也是对立统一的。在具体教学中,结合重点作家作品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优秀作家都不止一副笔墨,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也不乏矛盾之处?城乡二元关系历来是现代作家的书写重点,然而,同样写都市,不同的作家便有不同的写法。在京派小说家沈从文眼中,都市不过是乡村的对照物。他的笔下,既有边城风物的和谐与美好,也有都市文明病患者的虚伪与堕落。在审美与审丑之间,作家接续的是鲁迅国民性改造的文学理想,两副笔墨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最终归结于对民族品德再造的深层次思考。真正发展现代都市文学的,当属“海派”中的新感觉派作家。在都市这个巨大的文学场域中,穆时英们跳着上海的狐步舞,一面展示着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一面感叹它不过是建在地狱上的天堂。既看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又不无留恋与欣赏。这种矛盾的写作心态,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具有迷惑性的,需要联系具体的历史语境,辩证分析作家创作手法上的现代性及其思想上的不足。因为即使是左翼作家,最初对都市的书写态度,也是暧昧未明的。小说家茅盾笔名的由来,便是这种复杂心态的最佳诠释。在《写在〈蚀〉的新版的后面》中,作家陈述了他对“矛盾”逐渐认识的过程。大革命失败后,“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2]难能可贵的是,作家也认识到了自己生活上、思想中的矛盾。故此,取“矛盾”作为笔名(后改为“茅盾”)。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作家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提升。在将唯物辩证法与小说创作实践深入结合之后,茅盾成了左翼文学的中坚。

我们在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辩证思维,让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理解作家的“亦此亦彼”。通过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等具体思维方法的反复操练,将零散的知识点连缀成完整的知识链条,逐步实现文学素养与思辨能力的共同提升。

2 在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 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我们能够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在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尤其要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致力发掘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始终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进程。与古典文学不同的是,现代文学并不是在相对封闭和固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它从一开始面对的就是世界文学潮流。在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与碰撞中,逐渐实现了现代性转型。从器物之不足到制度之不足,再到文化之不足,晚清学人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始终笼罩在西方先进文明的重压之下。西方与现代之间被划上了等号,而现代性的暧昧、复杂及与传统的羁绊却被忽视了。不可否认,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观念变革离不开先进外来文化思潮的刺激。现代作家普遍受益于外国文学,日俄文学、英美文学影响了包括“鲁郭茅巴老曹”在内的一大批重要作家。五四学人多有留学经历,创作之余往往兼事翻译。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开阔了作家们的眼界,使得他们在形式上颇多创新,在写作上保持先锋姿态,一度走到了时代的前面,但中国文学自身的传统,也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学者希尔斯认为,“传统不仅仅是沿袭物,而且是新行为的出发点,是这些新行为的组成部分。”[4]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是艰难曲折的,尽管大刀阔斧的文学革命向文化传统全面发起挑战,试图全盘否定旧文学,然而作家们根本无法脱离自身的文化基因。“文学革命家一面反对旧文学的‘文以载道’,一面强调新文学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功能,明白无误地披露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观念指向,即要害不是在‘载道’,而是在‘载’旧道还是新道。”[5]实际上,在现代作家那里,优秀文化传统并没有被抛弃,而是被批判地继承,变相地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学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之先,现代作家本已具备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现代文学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步入收获期,是因为作家们在创作中均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传统小说笔法,这才有《子夜》《家》《金锁记》等经典作品的先后涌现。《子夜》第一章,吴老太爷出场,从乡下到上海,沿途所见,皆是陌生化的景观。吴老太爷进吴公馆,与林黛玉进贾府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一个人物引出其他关联人物先后登场,同时考验作家的结构安排能力、场面调度能力以及人物塑造能力。在茅盾笔下,企业家、金融家、商人、军官、医生、教授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物关系网,虽然作家使用的是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在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上的书写,同样入木三分。“家即社会”,巴金的代表作《家》,在人物设置上,对《红楼梦》的仿效也非常明显。如觉新、梅表姐、瑞珏三位主人公的关系,与宝黛钗如出一辙。以年轻人的爱情悲剧表达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家》的思想源流清晰可见。至于张爱玲的《金锁记》,写丫鬟太太们的机关算计,无一不得《红楼梦》之神韵。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的优秀作家,融通现代与传统,创作出了个性与神采兼具的佳作。

毋庸讳言,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信息驳杂的网络时代,同样面对着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影响和冲击。通过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既要清楚传统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它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源泉,也要明白传统无法轻易割裂,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任何“拿来主义”的前提都要立足民族化、本土化的深厚文化土壤,因此,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这样,我们的文学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知识青年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3 在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最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在谈及青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地比喻,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健全品格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专业知识中来。

从个人层面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理应放在第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在这方面拥有充足的思政教育资源。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爱国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启蒙重任,在各自的文化阵地里宣传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反抗残暴统治,用如椽大笔写下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思考。对于现代文学革命主将鲁迅,在“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之余,要重点挖掘其“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鲁迅有关国民性改造的思想与他的战斗精神并不矛盾,正如诗人艾青所写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家深刻的批判精神正出于他对强烈的爱国之情。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也激发了郭沫若的爱国情愫,让他的创作激情从诗集《女神》延续到话剧《屈原》。凤凰涅槃的民族新生图景与诗人虽九死犹未悔的赤子之心共同彰显了现代诗歌的精神高度。上世纪三十年代,小说家辈出,茅盾之所以能够成为左翼文学的重镇,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家满怀爱国热忱地参与了大量的革命工作,对革命与文学均有现实贡献。以上实例讲解,自然生动地诠释了爱国情怀对现代作家人生选择及文学创作的决定性作用。

从社会层面上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世界是每个时代人民所向往的,然而现代文学所呈现的生存图景大多逼仄严酷:《狂人日记》里戳穿了历史谎言的狂人被冠以“疯子”之名,根本冲不破强大的封建罗网;《故乡》中中年闰土失却了儿时的活泼,那声沉重的“老爷”体现了森严的阶层壁垒;《为奴隶的母亲》展现了残酷野蛮的典妻风习,《骆驼祥子》借底层车夫观察“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不单是《日出》中的下层民众被“损不足以奉有余”,就连《围城》里的知识精英也不断从困境走向困境。在分析相关作品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不仅让学生看到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还要让他们领会没有呈现的内容。现代作家直面社会问题,关注现实人生,关注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处境。如果没有文本再现,新时代的大学生可能根本无法想象那个不自由、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社会是如何吞噬美好人性的。通过新旧时代对比,一方面让学生懂得今天我们身处和谐社会何其有幸,一方面让学生增强社会承担意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奋斗。

从国家层面上看,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追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曾让旧中国积贫积弱,民生多艰。弱国子民的屈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沉痛的烙印。面对死水泛滥、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作家们深感痛心。闻一多先生大声呼号,“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郁达夫则借忧郁的留学生之口喊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在爱国文人的笔下,中国的苦痛与灾难,正像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在讲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现》等相关作品时,可以通过集体吟诵诗句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沉浸式教学中引导大家思索强国之路在何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有资本、有才干、有魄力,为什么依然难以实业救国?结合课堂自由讨论,逐步分析旧中国的民族工业存在先天不足,难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注定其难堪大任,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今日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

4 结语

文学即人学,在文学课堂中培养人,高校教师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以德施教,立德树人,培养有思辨能力、有人文情怀更有社会担当的知识青年,是课程思政融入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最终旨归。结合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准确传达思政理论、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在具体的作家作品解读中,同步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自然化育,润物无声,切忌出现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两张皮”的情况。通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方能达到课程思政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作家思政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教堂书写的空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