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培优背景下校企文化深度融合路径探析

2022-01-25董丽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融合

董丽娜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组织人事处,安徽 合肥 230601)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行动计划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这是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关于“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规定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已经成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3 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点环节。校企合作能否真正实施,文化融合是其中不可忽略的指标之一。

校企文化融合涉及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两个概念。其中,学校文化以校园为载体,以师生为主体,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1]。两种文化在功能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在影响对象、表现形式等方面又具有不同之处。如何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既有现实可能性,又存在客观困境。

1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困境

表面看来,校企文化融合涉及高职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但事实上,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否实现深度融合又主要通过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因此,要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来分析校企文化融合的困境,从实践来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均存在“三重三轻”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校重专业知识轻职业素养

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全省共有76 所高职院校,其中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共立项33 所。2020年10 月,成立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联盟(G33+,以下简称G33 联盟),这是推进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全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品牌竞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33 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开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通过对33 所院校进行调研,可以发现:①合作模式丰富多样。包括校外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职教集团等多种形式;②制度建设日益完善。80%以上的院校均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校企合作管理提供了依据;③管理机构尚不健全,尽管大部分院校均在制度中明确了校企合作管理机构,但常设机构不多,仅2所院校设有校企合作处,其余院校更多的是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办公室等,甚至有的院校直接表述为校企合作管理部门,不利于校企合作的管理。④文化融合关注度仍不够高。33 所院校中,仅1 所院校(占比3%)在管理制度中提及“优秀企业文化”字眼,约12%的院校并未关注校企文化融合问题,其余大部分院校只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中象征性地提及“文化传承”,对文化融合的关注度仍较低(如图1所示)。

图1 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校企文化融合关注度

事实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强调素质教育,既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还要涵养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从调研结果来看,尽管个别高职院校已经注重将工匠精神等企业元素融入人才培养,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缺乏对校企文化融合的规划[2],主要关注的还是专业理论知识。G33 联盟中,仅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院校制定了校企合作规划。从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大部分院校即使有关于校企合作的内容,也主要是对合作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描述,忽视更深层次关于企业优秀文化的学习、内化,不能很好发挥现代企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简言之,校企合作更多注重的是有形的合作,而忽视了无形的精神文化的相互融合,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1.2 企业重短期利益轻远期规划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利益最大化仍是其最大的追求,也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这一目的的影响,导致企业把学生校外实习等培养活动视为额外负担,对合作培养的态度是消极的、冷淡的。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课程植入等方面,往往会出现“快进快出”的情况,即追求短期见效益、快速出人才。事实上,有长期工作经历或者知名企业的管理者均比较认同员工企业文化培育的重要性。员工的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等往往会创造更高的价值。基于认识的不到位,企业常常开展表面化的、肤浅的文化活动,或者向学生强势灌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等,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无法使学生真正认同并接受企业的价值追求,致使校企文化融合效果大打折扣。

1.3 学生重就业质量轻精神追求

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就业人口技能提升白皮书》指出,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的群体占到14.1%,就业市场仍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通过给予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扩大招生入伍规模和就业见习规模等方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就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就业仍是困扰毕业生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往往也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对自身定位不清晰,一切以服务就业为前提,淡化了精神层面追求,不能或者不愿认真地学习感悟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希望就业可以一步到位,一切学习活动围绕就业展开,将学校安排的企业实习等学习实践活动形式化,忽视了企业导师指导的重要性和实习安排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获得就业机会,但长期来看,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以及对企业制度的认同等,并不能得到企业的满意和认可。

2 《行动计划》背景下校企文化融合的要求

2018 年3 月1 日施行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是目前专门规范校企合作的重要依据,其中第七条规定了文化融合相关内容,明确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2019 年1 月印发的“职教20 条”进一步要求职业院校应当“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这里已经提及校企文化合作。

《行动计划》是落实“职教20 条”的举措和行动。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就《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指出:在“职教20 条”的基础上,《行动计划》主要目的是“形成因地制宜、比学赶超的工作格局,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并再次重申职业学校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文化传承是高校五大基本职能之一。这里的“文化”既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包括企业文化等。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基本上都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详见表1)。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必须将这些“文化”内化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一并融入到育人活动中。具体来说,校企文化需要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实现深度融合。

表1 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2.1 注重物质融合,助力环境育人

《行动计划》明确要“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这里主要强调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投入,共列举6 种要素,同时用“等”字予以兜底。所列举的要素基本上都是物质层面的。高职院校要将设施、设备等有形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建立班组型教室、仿真实训基地、教学车间、企业工作室等,形成“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育人格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认可、认同企业文化。

2.2 强化制度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制度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元素。校企合作双方要在制度和政策框架范围内,通过协商一致,制定合作章程,作为规范校企双方行为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要注重吸纳企业关于考勤、激励、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规矩意识和争先进位的竞争意识等。企业要深入学习领会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实习实训、评教管理等制度,并将其融入自身管理制度,促进员工教育和培养。

2.3 突出精神聚合,统一思想认识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演讲、朗诵、企业标识设计等竞赛,丰富第二课堂,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与企业元素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将高职院校严谨的学术精神与企业创新的研发精神结合起来,将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与创先争优的竞争精神结合起来,将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与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3 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路径

《行动计划》的出台使高职院校逐步从“怎么看”转向了“怎么干”,为落实“职教20条”,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路线图。校企合作作为职教改革的重点,在落实“怎么干”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破解文化深度融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国家政策支持、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从学校、企业和学生等三个层面分别找准推进文化深度融合的路径。

3.1 强化学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中,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师资建设等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特别是对校企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职教20 条”和《行动计划》的出台,国家对校企合作的政策引导等更加深入,但是文化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推动建立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文化深度融合的保障体系。如前所述,G33 联盟中的高校基本上都制定了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但关于文化融合的规范还存在不足,且制度不够精细化。通过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引导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过程中充分融入企业的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促进形成共同关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应积极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各级各类平台。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将优秀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融入“第二课堂”活动,常态化邀请企业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来院开展专题报告、讲座等活动,努力让学校文化和企业优秀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强化师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内化。另外,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文化融合的进程中,应注重做好结合文章,不能简单地为了合作而合作,要将校企文化融合与巡视整改、课程思政建设、“三全育人”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打牢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确保实现真的融合、深的融合。

3.2 调动企业参与校企文化融合的积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明确了校企共同育人的方向,同时也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出发点主要是获取优秀的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不可能像教育机构一样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换句话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推动文化融合的主动性亦不足。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引导、支持。一是完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规,发挥法律法规的引导作用,保障和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要牵头出台指导性文件,推动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指导性方案和具体细则的完善[3]。各高职院校要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校企合作尤其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政策规定,结合校情制定贯彻落实方案。二是强化政策支持。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发挥在校企文化融合中的作用。三是增强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学校追求社会效益,因此校企合作必须予以兼顾,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石。同时,校企合作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利益追求,还需要在履行各自使命和社会责任上寻找精神契合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等,都会成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强大吸引。

3.3 引导学生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强化企业文化认同感

从企业用人实际来看,毕业生一旦进入企业,就要以最快的节奏适应岗位特点,迅速转变角色。“这就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和企业文化同向同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为‘准职业人’”[4]。这也是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主要考虑。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基本能够主动参与企业实习实训,涵养一定的职业精神,但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在企业文化认同上也会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推动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对接,就需要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效植入企业文化基因,将职业精神、职业情感和先进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专业课堂教学中”[5],简言之,将企业文化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学生实习实训中的引导作用,在引企入校的基础上,尝试形成校企双导师制,通过建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行家等组成的工作室或工作坊,实现校企双向全程介入人才培养,努力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