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5EX模型的STEM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成本会计成本核算教学内容

王 娜

(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6)

1 《工程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1 实践教学薄弱,无法产生思维碰撞

(1)教学与实践脱离,重讲授轻操作。《工程成本会计》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工程成本会计内容的广泛性与核算方法的多样性致使其学习难度较大。在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学生在接受教学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被动接受大量的数据和表格,且很少有机会就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系统性操作和交流讨论,这就造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机会较少,学生难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教材与实践脱节,缺乏前沿性。随着新型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生产环境发改变。例如,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人工成本比重减少,固定资产折旧比重增大。目前,《工程成本会计》教学中,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为主,涉及现代成本核算方法较少,就会造成以很低的直接人工费去分配高额的生产成本,最终会使工程成本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从而导致经营决策的失误。由此可见,以传统生产环境为背景的工程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与实践需求脱节,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1.2 内容相互割裂,知识系统性差

《工程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多,方法多,计算多,各种计算过程衔接非常紧密。例如成本核算,就是对于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不同成本项目所包含的内容,然后再分别进行分配,最终计算竣工后总成本。作为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用等的归集、分配和结转,都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繁多的数据处理。

2 基于5EX模型的STEM教学模式

2.1 STEM教学模式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简称。作为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新型教育形式,STEM教育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能力发展、重视实践应用等思想,旨在通过探究式、项目式、体验式、问题导向式等学习途径解决STEM学科问题或现实问题,以激发学生对科技理工类学科的兴趣,锻炼与提升学生的STEM综合素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操作的STEM教育与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和需求相吻合,最终推动我国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2.2 5E教学模型

5E教学模型最早是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提出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视角的模型,其基本环节有引入、探究、解释、精致化和评价。2004年,国际技术和工程教育工作者协会(ITEEA)的STEM教学中心采用了该种教学模式。近年来,马里兰州教育部也将5E教学模型用于整合型的STEM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与制作,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STEM综合素养。

现提出基于5EX模型的STEM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此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基本思想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以STEM理念组织教学过程,按5EX模型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将符合STEM理念的学习资源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性融合。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研究内容

3.1 精选教学内容,凸显工程实践性

3.1.1 调研企业真正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调研工程管理行业相关企业,确定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和课程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前期项目论证阶段,调研得出,《工程成本会计》课程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对成本项目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等部分内容。

3.1.2 研究《工程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工程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多,方法多,计算多,各种计算过程衔接非常紧密,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繁多的数据处理,且各种成本数据之间存在前后勾稽关系。为方便学生学习与掌握核心技能,结合企业调研结果,研究、精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理论知识贯彻在工程实践项目中,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学生对工程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成本分析能力。工程项目体现工程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基于5EX模型的STEM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图1:5EX模型教学设计

3.2.1 EQ——进入情境与提出问题 (Enter and Questions)

传统的工程成本会计教学是按知识点的先后顺序,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觉得内容枯燥,对此,结合实践,合理构建教学内容。针对目前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典型工程案例,提出问题与任务,通过问题驱动,以项目学习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主题学习。

3.2.2 EM——探究学习与数学应用 (Exploration and Mathematics)

引入切块拼接法教学模式,第一步工程切分,将教学任务及工程案例分成若干个片段,例如分成人工成本核算任务、材料成本核算任务、折旧及其他费用核算任务、辅助生产成本和机械作业成本核算任务、间接成本核算任务,小组的每位同学领取一片段任务。此活动旨在让学生围绕问题或任务,通过科学探究方法和数学方法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或解析问题,理解并应用知识。

3.2.3 ET——工程分析与技术操作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在EM活动中学生承担各自任务,该阶段进入到切块拼接法第二步专家交流,领取同一片段任务的同学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学习讨论,直至掌握(此阶段教师辅助进行)。通过对工程案例详细透彻的分析,在做中学,提升创新实践的能力。

3.2.4 EC——知识扩展与创意分析 (Expansion and Creativity)

在ET活动中学生进行专家交流后,“专家们”返回各组,该阶段进入到切块拼接法第三步知识拼接。“专家们”整理思路,教授组员,每位组员都是不同内容方面的专家,此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理清知识思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浅入深地融理论、实践、技能为一体,教授环节中能够激发学生拓展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实践方法

4.1 加强校企合作

教师去企业参加培训学习,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工程教育理念,使教学项目与工程实践项目更加贴近。企业调研,与企业工程师讨论教学大纲,有效发挥教师和企业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通过此方法有效解决实施项目较少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矛盾。

4.2 教学内容分层法

为提高工程成本会计实践性,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层:实践层、成本核算层、成本管理层和拓展层。依托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分别设置相应的工程项目,基于5EX模型进行课堂实施。通过此方法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教学实施的关系,教学目标更有效达成。

5 结论

本文融合STEM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引入切块拼接法,让学生成为“专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可有效解决在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学生在接受教学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被动接受大量的数据和表格,无法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问题。同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让工程教育走进常规课堂。并针对当前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潜力,发挥学生特长。

猜你喜欢

成本会计成本核算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