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毕业生就职半年高离职率引发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以道桥检测专业为例

2021-11-2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工匠毕业生岗位

王 菲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18)

1 高职毕业生就业半年高离职率现象调查分析

近几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传统行业、企业面临着创新转型,国家需要大量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和行业战略,高职迎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实施了单招、百万扩招等政策保证高职的生源,但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存在就业难,工资低、晋升难等问题,此外用工形式中劳务派遣占比越来越大,也增加了就业的不确定性。根据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2018、2019和2020年度《陕西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报告》[1][2][3],陕西省2017、2018和2019届毕业生就业大半年以后,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表1:陕西省2017、2018届毕业生就业半年后测评指标

对比分析近三年数据可知:近三年,高职院校就业率比较稳定,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专业匹配度、专业满意度较低,尤其是离职率过高,远超于本科毕业生。将近一半学生,在就业半年以后有离职的情况发生,这与高职顶岗实习现场检查、走访顶岗实习企业发现的情况一致。通过与学生交谈,与企业座谈等方式,了解到很多是学生主动的、不理智的离职。这种离职对学生而言,不利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对用人单位而言,造成了大量额外的误工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对学校而言,造成企业对学校的不良印象,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就业工作和校企合作工作;过高的离职率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 毕业生高离职率的根本原因——工匠精神的缺失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如下: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内容枯燥、好高骛远,认为学不到东西、对薪酬工资不满意。还有一少部分被动离职的原因是工作态度不佳、难以胜任工作、或人际交流等问题。高离职率的背后,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学生的主观视角分析,最突出的问题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大部分企业对实习和就业的学生的普遍要求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缺一不可,专业技能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但是工作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基本素质在学校就应该基本养成。

可见,未来职业院校在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质量方面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二是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这两点恰恰就是工匠精神的两个核心要素。

3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3.1 工匠精神育人目标的分解与评价指标

培养工匠精神必须有具体的目标和评价指标,否则工匠精神永远只是高大上的名词,很难被实践。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专业精神(匠心)和专业能力(匠艺):专业精神由敬业程度、专注程度、耐心程度、严谨程度这四项指标构成。专业能力由表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五个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图1:工匠精神评价指标

3.2 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中占据大量的时间,可以毫不夸张说高职生的大学学习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专业课学习中度过,因此专业课是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

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建设和管理企业一线技术岗位,大部分学生毕业前会考取建设部检测员证书,毕业以后可从事试验检测相关岗位,累计满2年可报考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累计从事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工作满6年可报考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考过后可担任试验检测师等骨干技术岗位工作。随着工作能力提升,可晋升实验室主任等领导技术岗位工作(见表2)。

表2:试验检测岗位发展升迁途径

其中,初始就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如下(见表3):

表3:检测员岗位职业能力

其中,《试验实训》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安排在连续的3个教学周,采取模块化教学,这是该专业学生第一次全心投入的专业实践课程,最需要融入工匠精神,具体方案如下(见表4):

表4:工匠精神融入试验实训课程教学

在试验实训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等职业态度和精神品质,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组成要素。与单纯传授知识相比,融入工匠精神教育之后,学生在试验实训中纪律、操作、团队协作各方面都明显有所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有明显改善,这说明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确实是有效的可实践的方法。

4 小结

职业教育的职责是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爱岗敬业、能岗位上踏实苦干、良性发展。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离职率高的原因与收入低、岗位辛苦等多种因素相关,但从学生自身因素分析,工匠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以工匠精神引领育人目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了更多热爱专业、钻研技能的学生,在后续的实习和工作更能表现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优良品质,对于降低毕业生离职率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工匠毕业生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工匠神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工匠赞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