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某热电企业为例浅析江苏省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2021-11-29刘训华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预案应急物质

刘训华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3)

一、修订过程回顾

某热电企业第2 版应急预案于2017 年12 月22 日取得盐城市大丰区环境保护局备案意见,截至目前已满三年,并且新增了天然气锅炉项目,且,17 年后先后发布了HJ 941-2018、环办应急〔2018〕8 号、DB32/T 3795-2020,因而亟需对现有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以符合当下的环境管理要求。

二、现场踏勘

接受委托、成立包括企业和编制单位的编制小组,开展现场踏勘:项目建设情况、工艺流程、三废处置情况、环境风险源[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等情况进行调查,结合HJ 941-2018 等梳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计划,收集各风险单元应急措施等相关资料;对企业周边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风险受体[1]进行调查。

本项目的调查重点风险单元为锅炉及脱硫脱硝除尘治理设施、化水车间酸碱罐区、液氨罐区、轻柴油罐区、危废暂存场等[2]。

三、编制过程要点

(一)环境风险评估[3][4]

(1)环境风险识别

①环境风险受体识别应关注企业周边5 公里范围内居住区等人口总数;周边500 米范围内人口总数,一般包含企事业单位职工数;企业周边5 公里是否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应调查企业雨水、清下水及污水排口位置,关注起下游10 公里连通水体,有无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或者其他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

②风险物质筛选应关注是否存在附录A 中第一部分有毒气态物质、危险废物、高COD、高氨氮废液以及毒性物质。本项目关注的风险物质主要有氨、轻柴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等油类物质、盐酸、危险废物等。

③生产工艺应重点识别高危工艺、高温高压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工艺。本项目锅炉燃烧、SNCR 脱硝涉及高温工艺。

④识别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设置情况,是否满足分级方法、环评及批复的要求,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根据HJ 169-2018 对每种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进行预测分析,根据热电企业特点,本次选取了液氨输送管道泄漏事故、储罐火灾事故伴生/次生污染物、锅炉火灾、爆炸事故、天然气泄漏火灾次生事故等分析环境影响。

(3)差距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识别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方面问题,按照短期、中期和长期分类,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

(4)划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根据HJ 941-2018 划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见下图,分别计算大气、水的Q、M、E 值,得出突发大气/水环境事件等级,以其中的较高等级作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①在进行稀盐酸涉气风险分级时,稀盐酸的存在量可根据气态挥发量进行折减。

②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中“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原则,浓度为60%的硝酸折算为80%的浓度后计算临界量;浓度为68%的基酒折算为95%的乙醇计算临界量。如果风险物质存在量小于临界量,折纯与否对分级结果没有影响,则可不必折算。

③易燃物质如果存在于溶液中,已经丧失原有易燃性质,但应按照“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原则,需折算成纯物质。

④当计算的涉气或涉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1,可直接判定企业突发大气(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大气(Q0)”或“一般-水(Q0)”。另外,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需求,进一步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和大气(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作为提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和依据。

⑤M 值判定中有毒有害气体是指附录A 中第一部分有毒气态物质。

(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结合《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环办应急〔2019〕17 号)[5]附录B.2、C.2 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调查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预案中的应急措施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与现有资源一致。

(三)突发环境事件预案文本

根据DB32/T 3795-2020,结合环办应急〔2018〕8 号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预案文本编制。

(1)编制程序

(2)组成部分

环境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以现场处置预案为主。较大以上环境风险等级企业,需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该热电企业按照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的形式进行编制,形成了泄漏事故;非正常工况;废水事故排放;废气事故排放;危险废物风险事故;停水,断电,停气;运输系统故障;暴雨天气下现场专项应急预案等10 项专项预案附件;氨区现场处置预案、轻柴油罐区现场处置预案、酸碱罐区现场处置预案、天然气管道应急处置预案等5 项现场处置预案。

(3)编制要点

①组织指挥机制:以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应急响应流程图的形式,说明组织体系构成、应急指挥运行机制,配有应急队伍成员名单和联系方式表。明确组织体系的构成及其职责,制定分级应急响应制度。

②监测预警:建立企业内部监控预警方案,明确监控信息的获得途径和分析研判的方式方法,明确预警条件、等级,预警信息发布等。

③信息报告:包括内部信息(含协议应急救援单位)传递、上报政府部门以及对周边居民、单位进行通报。

④应急监测:说明所涉及的周边水体、环境空气等监测的一般原则;明确监测项目、采样(监测)人员、监测设备、监测频次等;明确监测执行单位;自身没有监测能力的,说明协议监测方案,并附协议。

⑤应对流程和措施: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的风险分析和情景构建内容,说明应对流程和措施,体现:企业内部控制污染源→研判污染范围→控制污染扩散→污染处置应对流程和措施。

体现配合当地人民政府的响应措施及对当地人民政府应急措施的建议。

重点说明受威胁范围、群众避险方法;企业内部废水收集、封堵、处置污染物的方式方法,适当延伸至企业外防控方式方法;配有疏散线路图,废水、雨水、清净下水管网及重要阀门设置图。

分别说明可能的事件情景及应急处置方案,明确相关岗位人员采取措施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形成岗位应急处置卡。

配有厂区平面布置图,应急物资表/分布图。

⑥应急终止:结合本单位实际,说明应急终止的条件和发布程序。

⑦事后恢复:说明事后恢复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人,一般包括:现场污染物的后续处理;环境应急相关设施、设备、场所的维护;配合开展环境损害评估、赔偿、事件调查处理等。

⑧保障措施:说明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人力资源、财力、物资以及其他技术、重要设施的保障。

(四)编制说明

包括预案修编过程回顾,如修编的原因,修编前后风险物质、等级变化情况、应急组织机构等变化情况;意见建议及采纳情况、演练暴露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语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在现场踏勘及充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风险源及风险防控水平、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在此基础上针对风险源制定的现场应对流程和措施,并借助应急监测手段,尽快控制污染源,降低环境影响。

猜你喜欢

预案应急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紧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