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之我见

2021-11-29刘璇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

刘璇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一、前言

我国历经20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言共核为内容,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目的。然而,当今时代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转型,建立更具针对性、有助于激发师生内驱力的教学体系,更好地发挥外语教育在促进区域发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中的积极作用。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基点确定能力目标”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我们选择改革路径提供了深刻启示。我在本文中提出几点提升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

二、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迅猛发展。关于教育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诞生了很多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慕课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英语课程。但是在观察中发现,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即满足于将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他们认为英语本身就是一门需要背诵和记忆的课程,所以他们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英语单词、语法、句型、篇章等,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逆反情绪。因为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希望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英语教学。

三、提升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教学目标,适切职业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

为了应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费时低效”的问题,教育部从2002 年开始进行整体规划,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是,依靠有限的学时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五种技能困难重重;当今社会对于英语各技能的需要愈发专业化,听说能力领先不仅未必是所有职业岗位的需要,对于一些听说方面天生就弱的学生很可能成为其产生焦虑、学习信心与兴趣不断受挫的重击。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淡化了社会的实际需求,忽略了社会实际需求中的语言能力细分要求,忽略了对外语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学习者个人因素,势必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或兴趣降低,学习的动力和效率下降,甚至消失。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整个大学英语系统工程的基础和根本”(蔡基刚,2006),而需求分析是合理定位的必要前提。需求涵盖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而社会需求又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 (Brown,1995),客观需求强调大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对英语能力的需要(微观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主导,在学生未来主要就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实际需求调查。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英语教师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英语读写译能力方面的要求显然更高,但也强调拥有较强听说交流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性语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我校办学定位与生源水平,制定“着重加强读写译技能培养,不断提高听说能力与学术语汇掌握水平,培养初步的学科领域内交际素养”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与从业能力的提升,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在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

为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其英语学习内驱力,我校一直注重实施大学英语分级分课型教学。根据新生的入学分级测试成绩,在不改变年级制的前提下,经过对全校各专业新生的总体协调,编设一级班与二级班,并通过测试定期实行级别间动态调整,先行修完四个级别英语课程的学生即可获得该课程的所有学分;同时在各级别均开设读写、听力与口语等三种课型。不同级别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采用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加学科领域内的共核语言教学。

(三)建设立体教学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实践环境

1.开设丰富的、不同类别的英语选修课程模块

为了充分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我们先后开设专业英语、英语单项能力实践、英语文学文化赏析与英语兴趣培养等四个类别选修课程作为大学英语的拓展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提供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空间和自主学习资源

多年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能力竞赛等课外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首先,选派大学英语教师负责组织有序开展各类课外活动,长期聘请优秀英语教师参加“英语角”,为英语学习爱好者提供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实践语言交流;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英语比赛,努力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其次,学校投资建设了英语编辑与播放室,在教师的指导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协作准备开通校园英语广播,为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外语实践平台。指导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合作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提升其专业翻译与探究能力。

再次,利用学校本科课程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努力通过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

3.引入实践教学

大学生已经接受过多年英语教育,但是很多大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即他们坐在教室中接受教师的英语知识灌输,很少进行主动地参与课堂英语实践活动中。这样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大学生开展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培养他们的多元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英语课本剧表演活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而且具有教育性、思想性,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编成课本剧形式让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应用英语进行表演,以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要鼓励大学生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以此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让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英语。

4.加强个性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擅长领域各有不同,在英语学习中所展现的优劣势、问题、亮点都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尽可能不漏下、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应该在正常上课的基础上,适当开展一些个性化的教学。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及时与学生开展心理疏导、薄弱环节的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进入。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完全教师自己预先规划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诉求进行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调整,以更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与全面发展

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以评学评教为核心、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交互式真实评价体系。在“评学”中,凸显“教学做合一”的语言教学理念,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档案,设立口语专项考试,将学生的期末笔试与口试成绩、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参与小组活动情况、英语值日报告、课堂表现以及参加各类英语竞赛等实践活动的成绩均纳入评估的范围,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在“评教”中,纳入学生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评教管理,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四、结论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学好英语这门课程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高校英语需要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加强日常生活内容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遵循教学规律,课程内容贴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在教学方法的优化方面,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及时弥补传统教学法的缺点;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教学媒介,丰富课堂形式;教师应加强个性化、针对性教学。在优化评价体系方面,学校和教师都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体系内容。从多个方面入手,方能真正提升大学英语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留白”是个大学问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