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党史学习中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2021-11-29杨翔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党史领导干部

杨翔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1]作为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途径,党史学习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之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走向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走向,而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走向,必须要先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因此,加强领导干部对党史的学习,在党史学习中探索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正当其时。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习党史

党史学习可以长智慧。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学习是一种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方法。习总书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而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和实践认知的高低,直觉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史学习是一个纵览全局、登高望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整体认识,党员干部可以跳出具体日常事务的局限和固有的思维盲区,从历史的全局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根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抓住主要政治逻辑,发现苗头性问题并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才能保证行进方向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党史学习可以固信念。伟大的事业需要不渝的精神,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是从动摇或丧失理想信念开始的。如今,随着信息获取的便利和各种思潮的广泛传播,一些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如何解开思想的扣子成为党的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全面地学习百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可以从理论上梳理出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通过辩证地了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可以深刻把握党史上的主体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增强领导干部自觉同错误思潮和意识形态、同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的智慧和勇气。

党史学习可以提本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克绍箕裘,继往开来,历史对后人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后人可以借此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并吸取好的经验以促进事物的更好发展。学习党史尤其如此。一些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不得力,驱动发展找不到好的方法,就可以在党史中寻求破解之道。我们党有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也有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战略机遇期并走在时代前列的成功案例,今人若能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站在先人的肩膀上,自然会大大地提高办事效率。

二、领导干部如何学习好党史

第一,学习党史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3],事关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成败。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党史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回顾我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无一不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体现。1929 年的古田会议,用无产阶级思想纠正了党内军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工作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1945 年4 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 年6 月27 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史上实事求是的典范,其中敢于承认历史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的精神更是历久弥新。另一方面,在学习党史的途径和方法上,也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党史是很严肃的事情,不能走形式搞过场。当前确实存在一些诸如抄党章等学习形式将党史学习庸俗化、底俗化,这也是我们要警惕的。

第二,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党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勾勒出了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全貌,这是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如果学习时只是机械地、浅尝辄止地,就不能理解党史的真谛。当前,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没有亲历,也不甚熟悉,很难对党和国家事业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一旦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判断。全面地系统地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学习“四史”,挖掘历史事件的现实关照,增强领导干部的历史参与感和身份认同,既要用广角镜头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著,又要用特写镜头聚焦新时代征程上涌现出的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等伟大成就和钟南山、黄文秀等英模的伟大精神。尤其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要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

第三,要在比较中学习党史。比较启智慧,比较开眼界,比较长知识,比较出真理,因此,学党史要用“古今中外”法。在这个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学习本党的历史,也要钻研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经验,更要了解其他国家、其他政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透过这种古今中外的大视野,比照自身的现实关切,才能真切体会到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社会长期保持稳定中体现出的制度优势,才能总结出我国在脱贫攻坚、抗疫斗争中的为世界贡献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些,也正是对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真正诠释。

三、将党史学习所得运用在实践中

第一,用党史学习所得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在全面地系统地学习党史的基础上,要根据时代和现阶段的工作需要,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应用在实践中。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许多领导干部主持的工作也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如何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矛盾,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问题。要破解这一难题,一是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的党史学习,在党史学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应对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比如说针对宣传干部如何提高舆论引导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便可以将党史中宣传做得好的故事辑录成册,并请党史或传播学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就当前的传播形势加以注释或拓展,供相关领导干部参阅。同时,也可以用新媒体技术,在学习强国等影响力大的新媒体上设置图文并茂、视频同步的专栏,让党史学习成为领导干部的“掌中宝”。二是党史学习要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我们说做学问要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这几个阶段,也就是说无论哪种学问,最后的落脚点都是“笃行之”,也即是要学以致用。

第二,教学相长,自觉做“党史教员”。毛主席在概括长征的伟大意义中讲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5]同样的,在今天的党史学习中,领导干部也肩负着用事实说话,坚决同抹黑党的行为做斗争;在国内外宣传党史,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提升国家形象;自觉增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将自己锤炼为经得起考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因此,除了自觉在工作中践行从党史学习中感知的智慧,也要从身边的小环境做起,在单位中、身边亲友中润物细无声地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讲党史,这既是一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碰撞、发现不足和求取新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在做群众工作时融入党史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党史故事来解疙瘩、求共识。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可以用合适的方法以身作则地将党史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那么一缕之微可成千钧之力,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这也必将汇聚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党史领导干部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史上的今天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