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9罗笑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专业化青年教师院校

罗笑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

教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2012 年,国务院出台实施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 号)文件,明确指出:“到2020 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加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具体统计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比例已接近50%,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已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时期,青年教育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找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对于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西方国家自20 世纪初就开始了教师专业化探索,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并在美国掀起了教师专业化研究的热潮。1966 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教师工作的职业性和专门化给与了明确,在1996年召开的第45 届国际教育大会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专业化列为提高教师地位的最有前途的策略。[2]我国政府及相关院校高度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文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994 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法》以法律的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00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和2001 年颁布的《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更是对教师准入资格要求进行了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显著差异,高职教育以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具有“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实践为主,理论必需够用”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专业化更富有独特的职业要求与职业条件。高职教师专业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丰富完善的长期过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应指青年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涯中,通过持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增强个体综合素质,胜任职业教育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过程。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将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置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甚至部分高职院校还设置了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的发展制定相应的策略。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大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机制脱离职业教育性质和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架构和功能不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二)教师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不完善

全面系统的职前和职后培养体系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职前和职后培养衔接不连贯、断层、不完善等问题。[3]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对青年教师职后培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教师职后培养教育,但是培养培训方式单一,培养质量不高,或者所聘请的专家学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不够,或者培训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偏弱,或者培训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这都无法让青年教师将真正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之中,其专业能力并不能获得“变现”的指引。

(三)高职院校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课程设置过多的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缺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的考量,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普遍是从学生角度考虑,以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具有实用性的技能和专业为重心,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的课程设置则稍显不足,实践课程的设置虽然是在理论课程设置之上,但是很多实践课程并未能就理论知识的深化予以衔接,教师的专业知识讲授和实践经验的衔接度偏弱。其次,高职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取材则多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关教材 ,[3]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专业性不强、内容实践性缺乏等诸多方面都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师职业发展意识认识模糊

坚定的职业发展路径能够让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明朗化,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然而事与愿违,不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对于职业发展之路以及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依然较为模糊,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职业路线规划有所不足,并未制定更好的职业提升规划,也未结合每个教师的特点来进行职业发展讨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职业规划鼓励政策还没有形成高度重视,对于引导教师进行职业发展方面还没有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指引方式,这都让教师无法清晰地找到自身的专业化提升方式,很多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愿偏低。

三、地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一)创新体制机制,明确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为了更好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做好体制创新尤为重要。首先,制度的创建需要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施有机衔接,教师的教学状况应当成为制度体系的构建内容,青年教师需要走进到一线教学岗位上来,并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其次,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也应当成为高职院校制度构建的重要组成,教师的论文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钻研能力都应当成为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机制的完善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予以规范,教师才能真正获得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此外,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更新,例如入“双师”教学制度、助教教学制度、听课考评制度等多种制度形式来丰富院校的制度内容,带动院校制度体制创新的同时,也从多方面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动。

(二)重视教师培训教育,完善青年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

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前、职后高职教师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将学科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于青年教师职业培养,提升青年教师职前专业化水平。[4]入职后,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引导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培训活动的开展应当有具体的对象和主题,依照教师的需要来进行不同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设定,比如针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实践培训,针对已经获得一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则可以在理论层次方面进行再培训等。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让教师获得更为适合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其次,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丰富培训方式则能够让培训的效果更为显著。比如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互相观摩和小组交流等形式提出各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结合问题来进行讨论,小组与小组之间来进行方法交流,借助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吸收同行经验,而且你能够就自己的教学过程予以回顾,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注重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通过专业课程的构建和设置,能够让青年教师将自己的所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能够让教师从实践中感受自己所需要进行的能力提升,进而推动教师主动投入到专业化发展中来。首先,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候要坚持从教师的专业出发,并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课程设置。为了更好实现课程的设置,院校还需要注重做好教师的专业调查,了解教师的专业课程开设意愿,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来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其次,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与时代节奏相结合,要注重教师深耕某一个层面或某一学科的专业发展,还要注重从教师的一个专业出发做好更多领域的延伸,让教师能够在本专业基础上来得以获得更多专业知识的补充。

(四)明确教师职业定位,强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为了更好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论从高职院校角度还是从教师角度,都需要做好职业发规划,从基础和多层面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划,为更好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辅助。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其需要明晰自身的职业定位,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职业生涯愿景与学校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有机结合,通过逐步深化自身专业能力的方式来推动自身职业发展,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均得以更好发展。[5]其次,高职院校更加需要从宏观角度来进行教师的职业规划,这需要院校管理层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专业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深度分析,有针对性来制定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并有侧重性的进行培养,最大程度来实现专业教师的培养,让教师也能够在高职院校中获得更好发展。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繁重。这都需要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更符合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激发青年教师内在的学习原动力,培养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教师就自己的专业化能力予以充分展示,搭建符合青年教师需要的更广阔的舞台。提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探索,相信青年教师将会得以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化青年教师院校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