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题材纪录片中的生态主义与纪录精神*
2021-11-29苗元华
■ 苗元华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态主义逐渐成为学术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显学,产生众多流派及学说观点,并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交融互渗。在文艺创作领域,生态文学、戏剧、影视及装置艺术等多种类型纷纷涌现,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生态系统失衡的忧虑以及重建地球家园的渴盼。环保题材纪录片就诞生于这一时代背景,致力于揭示生态系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生态失衡导致的危害,倡导维护生态平衡、扼制欲望和陋习的理念,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推动修复和拯救地球家园的进程。通过纵向梳理世界范围内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近年来此类纪录片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回应着生态系统逐渐恶化的现实,成为引人关注的创作现象。
作为一种关系到人类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生态主义对于社会各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从理论萌芽期的环境主义,到将道德关怀视野从人类扩展至其他生命体的动物福利论与生命中心论,再到关注整个生态系统固有价值的生态中心论和深层生态学,生态主义逐步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关注人类与自然界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视野不断扩展,格局不断提升。生态主义重新认识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既规避了原始时代生态观念缺乏主体意识的不足,又防范了深陷工具理性的泥淖而趋向价值理性。人类生态观念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演变与发展轨迹,凝聚着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智慧,能够为人们正视和解决生态困境提供观念、思路和方法。
地球生态失衡的加剧和物种生存处境的恶化,呼唤着人们尽快将生态主义的思想智慧转化为实践意识和行为。环保题材纪录片属于大众传播领域的影视艺术类型,致力于揭示生态困境和唤醒生态环保意识与行动,理应承担传播生态主义思想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将其从学术研究领域延展至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来,呼吁和指引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生态主义如何渗透和体现于环保题材纪录片之中?在观点表达之外,生态主义是否能够与纪录片产生其他方面的联系?若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纪录片领域推崇的纪录精神着手进行考察和辨析。
纪录精神是贯穿于纪录片创作各环节的精神理念,既体现为理解、尊重被摄对象的平等意识,也体现为矢志不渝地深入现实、探求真相、提出质疑和引发思考的信念,还体现为启迪人生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实践表明,很多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主旨意图、思维方式与生态主义具有联系,其中那些彰显纪录精神的作品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创作者是主动汲取还是无意契合了生态主义的理念与方法,都值得我们思索生态主义与纪录精神内在、深层的联系。当然,生态主义不仅因为与纪录精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深层契合而应当得到重视,也凭借日臻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成熟观念,能够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理论资源和观念启示。生态主义思想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生态危机的肇始之因,阐明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人类所处的位置,提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旨归的生态伦理,探寻缓解当下困境与危机的路径和渠道。诸多方面汇聚而成的生态智慧离不开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持续的深刻反思与追问,应当成为创作者的知识储备和资源积累,为优秀环保题材纪录片的诞生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生态主义与纪录精神的内在一致性
(一)秉持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在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方面,生态主义与纪录精神都倡导平等、尊重的原则,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呈现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寻求共存共生、和谐相处。具体来说,生态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具有平等的地位,纪录精神则主张创作者与被摄对象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
生态主义中影响广泛的生命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都坚持生命平等原则,主张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物具有同等价值。在传统思维模式下,人类将自然视为被改造和被征服的客体,从自身欲望和利益出发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造成了生态系统加速恶化的灾难性后果。实际上,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思想考察,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中互为主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自然界在遭遇人类的破坏之后,虽然在短时间内寂然无声,但终将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使人类品尝自己亲手酿成的苦果。现今频发的极端灾害性事件就是有力的证据,从反面证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绝对不应当是主体征服、控制客体的关系。所以,现代文明中的人类应当从原始先民敬畏自然的观念中得到启示,在自身获得能力的前提下,了解并尊重自然。人类应当将自然视为具有同等价值的主体,与之保持共生共荣、浑然一体的关系。
纪录精神也同样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倡导创作者作为拥有主体意识和行动能力的人,应当采取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其他人或事物。拥有纪录精神的创作者能够自觉坚守职业道德与良知,尊重和关怀被摄对象,防止其利益受到损害或生活状态遭到干预而产生负面影响。一般来说,纪录片领域的话题探讨大多围绕作为被摄对象的人来展开,要求创作者遵守必要的拍摄伦理。随着航拍器、遥控摄影装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自然景观和生物的拍摄队伍中来,创作者如何对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就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不考虑动物处境的拍摄行为意味着侵犯,与纪录精神距离甚远。貌似欣赏和热爱自然之美,实则是欺凌和破坏之举。无论是面对人还是自然界,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都会怀有敬意,以谦逊、平和的姿态进行记录。
(二)价值判断的理性色彩
在价值判断方面,生态主义和纪录精神都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通过摆事实和推逻辑的路径表达观点。当然,因为分属于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的具体表现形态也有所不同。
在生态主义的各种流派中,价值判断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即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与人们对于生态状况的事实认知紧密联系。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传统道德体系的建立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论述和推导,直接从“是”或“不是”的事实判断生硬过渡到“应该”或“不应该”的价值判断。现代哲学背景下诞生的生态主义避免了这一误区,以人们所掌握的事实为基础进行辨析和论证,最终得出人类应持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对待自然。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中,“权利主体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再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和所有生命共同体,进而扩展至大地、岩石、河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①。由有机体和无机体组成的自然界具备固有价值,拥有自身的道德地位,因此人类应当承担关怀自然的道德义务。
在奉行纪录精神的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者提供的价值判断也是建立在呈现事实、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之上。我们在此部分暂不考虑具有多元解读空间的纪录片,因为这类纪录片大多难以提供较为明确的价值判断。在此前提下,我们考察的纪录片往往采用这种思路:创作者深入现实生活进行探寻和调查,摄取真实生动的纪实影像,在后期制作阶段通过视听语言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观点表达。尤其是环保题材纪录片更加注重采用这一做法,目的是使人们明辨是非、看清真相,认识到生态危机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自己深陷其中也难逃其咎,从而应当反省和调整自己对待自然的观念与行为。纪录片《万物一体》反思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审视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灾难。其中有几个纪实段落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创作者采用长镜头和同期声的现场纪实手法,呈现了牛在遭遇宰杀和母子被迫分离时的状态。目睹同伴被强行驱赶离去,听到宰杀现场传来的声音,牛在狭窄的通道中惊恐而无助。被迫与奶牛妈妈分离后,小牛一直处于不安、焦虑的状态。创作者通过长时间的静默凝视和观察,站在了动物的视角上呈现生离死别的情景。克制、冷静的影像和同期声呈现了不容辩驳的客观事实,即动物也拥有丰富的心理感受力,相互之间也能够形成紧密的情感纽带,所以它们具备成为生命主体的条件,拥有某种优先于利益和效用的固有价值。创作者意在表明,人类应当对自身强加于自然的行为进行深刻反省,将道德关怀的视野扩展至自然界,尽量确保生命体的生存权利不受到肆意的侵犯和剥夺。
此外,无论是生态主义还是纪录精神,都体现了长远眼光与宏大格局。在生态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从人类自身视角和利益出发的倾向逐渐减弱,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主义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全局性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秉持纪录精神的创作者探查真相和客观记录,善于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和批判。这同样不是出于局部私利和狭隘视角,而是致力于提供镜鉴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三、多维度观照地球生态系统
(一)展现生命物种的多元形态
环保纪录片关注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和潜在的危机,其中包括众多生命物种的丰富形态和生存境遇。在长达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地球生命物种彼此关联,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地球生物的多样化格局日渐式微。
纪录片创作者在深入自然界观察、发现和感悟的基础上,记录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发生的变化,其中既有恢宏壮美、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象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生命物种,也有令人担忧和不安的危机与灾害。有些创作者在亲历现场拍摄自然景观时,发现某些地域出现满目疮痍、触目惊心的景象,有些物种惨遭杀害和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毁坏。他们对此深感震惊、痛苦和忧心,因而将之摄制的作品以发挥敦促、警示和呼吁变革的效果。从雅克·贝汉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这位知名纪录片导演对自然生态的忧患意识和环保理念逐渐增强。他多年来奔走于世界各地,观察和记录自然界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在“天·地·人·海·时空”自然五部曲(《微观世界》《喜马拉雅》《鸟的迁徙》《海洋》《地球四季》)中记载着天空、陆地、海洋中丰富的生命物种,并融入了自身敏锐的观察和真切的感悟与忧思。虽然以诗意情怀耐心捕捉鲜活跃动的生命之美始终是雅克·贝汉一贯的风格,但他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基调逐渐变得深沉而凝重。他悲痛于历经几百万年进化而成的生物在几十年内便陷入濒危灭绝的境地,希望人类能够携起手来关怀和保护自然生态和物种。
(二)时间轴线上的生态沉思
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这一点贯穿于世界各个角落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时间轴线。与此相适应,环保纪录片创作者以跨越特定时空束缚的思维和意识,思考、预测和展望人类整体的命运。
环保题材纪录片通过纵观和审视全球生态系统的广泛图景,体现了广阔的全球视野与空间维度。全球生态系统恶化是全局性的严峻问题,无法依赖个别国家、地域和组织加以解决。因此,很多环保题材纪录片采用高瞻远瞩的宏阔视角进行审视,力图使人们认识到地球生物圈内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导致地球生态系统趋向全盘崩坏的严重情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创作者需要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在全球范围内搜集素材和资料。比如,《失去平衡的生活》《万物一体》《统治》《没有人的文明》等纪录片拍摄时间长、跨越地域众多,为人们呈现全球领域发生的生态系统危机。
从时间维度来看,环保题材纪录片总体上涉及地球生命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在遥远的过去时空中,地球生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进化历程。某些纪录片创作者依据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的成果,表明任何一种地球物种的诞生都有赖于漫长时间的演变和诸多条件的支撑,强调了生命的珍贵、神圣和独特价值。在现实时空中,自然界充满蓬勃生机的图景以及深陷生态危机的情形都得到体现。动植物的习性、生存技能和形态之美得以充分表现,往往令人惊叹与折服。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缺失敬畏自然之心的人类活动导致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那些追逐利益而实施的虐待和杀戮行为令人无比愤慨。在未来时空中,以现阶段的发展趋势进行地球生态系统的预测和想象成为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悲观基调和警示意味比较强烈。《愚昧年代》《未来地球》《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没有人的文明》等纪录片以既有事实和科学理论为基础,指出如果按照现有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地球生态系统失衡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和灾难。这无疑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提醒人类只有从现在开始秉持生态伦理观念,重视和着手解决生态问题,将来才不至于空留遗憾和悔恨。
(三)生态审美体验维度有待重视
生态审美观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关系出发,重视整体性视角下的审美形态。由此产生的审美体验突破了主客二分的限制,使人们进入自身与自然彼此相融、紧密关联的境界,在感受和体验中增强生命共同体意识。现代影视科技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新颖的审美体验,不仅更新和发展了视听语言,提供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观赏效果,还应当上升到现代认识论和美学层面加以看待和评估。
环保题材纪录片创作者可以尝试新型技术手段,传达“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意识,使人们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境及其可贵价值。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环保题材纪录片观念突破的切入点。传统认识论采用主体性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将自然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代认识论采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主张主客体之间内在同一。与此相适应的生态美学观从整体性视角把握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关系状态,注重多种感官参与的综合性体验。“在生态学的视野下,身体在审美活动中就不再是客体而成为了主体:它不再是被审视的对象,而成了审美经验的积极参与者。”②当人们难以置身于自然界中进行亲身体验和感受,注重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数字技术便可以发挥优势,使人们恍若身临其境,体会人与自然交互共生的融合状态。这种新型技术手段与超高清影像技术、航拍技术、3D技术有效融合,可以使纪录片为观众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创作者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应当谨记纪录片追求真实的属性和要求,以还原真实情境为宗旨,而不是以创造新奇、震撼的视听效果和满足幻觉体验为目的。
四、强深度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与真相
(一)探究生态危机的社会成因
生态危机与现代社会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其缓解方案及进程也随着全球政治形势而发生变化,这表明生态问题本身具有内在的社会属性。环保题材纪录片在呈现灾难景象的同时,往往对此加以揭示和批判。
现代社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二者之间紧密的因果关系在很多环保题材纪录片中都得到体现。工业化生产方式具有扩大规模、提升效率的优势,但也存在无视生物多样性的标准化、单一化缺点,尤其是在非理性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的情况下更容易加重生态系统的危机程度。同时,长期依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危害。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区域化的资源优势,大量消耗和浪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最终使某些地域不得不面对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后果。《奶牛阴谋》《瓶装水》《云与梦之间》《人造风景》《食品公司》等纪录片都通过深入现实的调查取证和丰富的影像记录,有力揭露了众多社会行业的工业化生产内幕及其危害。
地球生态系统问题的产生、发展趋向及缓解途径离不开社会政治方面的因素,这也成为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内容组成部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主导力量往往来自国家、政府及某些利益集团。无论是不合理的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危害,还是应对危机时制定政策法规、开展拯救工作和媒介宣传所带来的生态修复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社会政治力量的干预和推动。
(二)挖掘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考察,生态危机的产生也离不开历时性形成的文化观念及形态的影响。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工具理性价值观,以及在当代社会中大行其道的消费主义文化,都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重要文化根源。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现代社会普遍盛行的工具理性价值观密不可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合理性”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指由功利动机所驱使,借助理性手段达到预期目的,追求效果最大化,但忽视行为过程本身的价值。工具理性过于强调事物的实用功能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狭隘视野和存在着功利诉求。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之下,科学与宗教、技术知识与道德判断、思维与情感、事实与价值相分离,容易造成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分裂与冲突。工具理性导致道德良知沉睡不醒,使人们在无意识中参与了集体毁灭地球的大规模活动。
在当代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消费主义文化使生态危机日益加剧。消费主义社会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遵循市场法则和商品逻辑,通过满足欲望和需求而不断拓展规模和持续盈利。“文化本身也被纳入到商品的逻辑之中,力图以商品交换的方式解决社会中所有人的需要满足。”③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自主性的个体需求并未得到关注和满足,物品及其相互之间形成的象征地位、权力的符码意义受到重视和推崇,刺激和推动人们消费欲望的膨胀,从而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这样一种境地。”④人类消费欲望驱动着猖狂、嚣张的逐利行为,这在屠杀和虐待珍稀野生动物的行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某些动物因身体的某部分具有实用价值而遭遇残杀;某些动物因能够满足人类的观赏和娱乐需求而被冷酷驯养。《平衡》《海豚湾》《野性的终结》《象牙游戏》《袋鼠:一个爱恨的故事》以摄取于现场的真实影像,展现了鲜为人知的幕后真相,严厉批判惨绝人寰的杀戮和捕猎行为,并表明消费市场需求是不法分子实施暴行的主导诱因。
(三)深入揭示生命物种的生存真相
纪录精神体现为对被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在环保纪录片中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广泛性,即创作者对一切生命予以尊重、关怀与理解,以平等、真诚和慈悲之心对待每一种生命个体。这种观念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和束缚,既关注地球生命物种在物质层面上的条件与状况,也注重它们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生活。“每一个生命形式在庞大的生态系统中有其特殊的目的,而都应该被尊重。每一个动物和植物有其特有的智慧和灵魂。”⑤
有些环保纪录片打破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不是单纯将动植物作为认知对象进行特点和习性的把握,而是将其视为拥有情感生活的生命体,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深入揭示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占据主导,导致地球上其他生命物种的尊严、价值和权利遭遇无视和践踏的境况。“工业化农业的悲剧在于,它一味强调动物的客观需求,却忽略了它们的主观需要。”⑥纪录片人以悲悯情怀观照地球上的生命和物种遭受生态失衡带来的生存危机,呈现震撼人心的场景及细节。在《蓝色星球》第二季中,领航鲸妈妈托着孩子的尸体徘徊数日不肯舍弃,母子诀别的场面令人痛心不已。附近海水中漂浮的人类垃圾是导致生命夭折的元凶。人类过度捕捞造成食物短缺,排放污染物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威胁着海洋动物的繁衍生息,使它们饱受摧残和折磨。
综上所述,生态主义之于环保题材纪录片的价值不仅在于为观点表达和价值判断提供思想基础,也在于从视角和思路等方面确认了科学合理的方式。生态主义经由纪录片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峻程度,明确自身的处境和责任,重视并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新媒体和便捷制作设备的出现,使得以自然界为被摄对象的纪录片数量逐渐增多。为了规范多元化创作队伍及其摄制行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主义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
注释:
①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2页。
② 曾繁仁:《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5页。
③ 李辉:《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63页。
④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⑤ [美]汤姆·哈特曼:《古老阳光的末日——抢救地球资源》,马鸿文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⑥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