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

2021-11-29

关键词:现代化传统文化

王 心 娟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前行,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儒家、佛教及道家文化,即儒、释、道,这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除了这些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即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外,还有一种由口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如梨园界、手工艺、民俗等。这种文化更为博大、丰富、精彩。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现代化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中国GDP不足四千亿元,发展到今天的令人瞩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需要构建物质自信与文化自信“两条腿走路”的二元机制,需要文化跟上经济及时代发展的脚步。经济发展太快,失去文化的引领,经济发展会失去方向,从而出现社会发展的失衡状态,时代的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现代社会的情法冲突问题,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现代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就是两者之间的冲突。电影《秋菊打官司》讲的就是情法冲突,秋菊想要什么?想要个说法,想让村长赔礼道歉,讨回自己男人在村子里的面子,秋菊的思维停留在情理的层面,不是法律层面。面对法律秋菊变得不知所措,内心充满了撕裂与挣扎。现实版的于欢案同样也说明问题,山东冠县的苏银霞借下100万元高利贷,因无力偿还而遭到讨债者殴打,儿子于欢看到母亲受辱,情急之下捅伤讨债者,致讨债者死亡。于欢救母是正常的人伦情理,但情感是情感,法律是法律,两者之间不能混淆。舆情民意同情于欢,认为于欢救母心切,应无罪释放,这是朴素的情怀,但法院认定于欢防卫过当,判决5年有期徒刑,这就是法律。其实,情法冲突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占据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思想,主张仁者爱人,讲道义、恩义、情义,实行德主刑辅。但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法为教,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1]。可见,情法冲突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并在不断博弈,只是在博弈的过程中,“情”这个元素一直占据着优势,就是经济学中的占优原则,只是到了今天,社会的发展要求做出更加明确的以法治国的路径选择,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崇尚法治,将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融入我们的文化中。

再如社会伦理中孝与爱的冲突。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明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几千年来,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位皇帝去世后,在其谥号前往往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华夏子孙往往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诵读《弟子规》《孝经》《三字经》等经典,正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有句名言:“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可见,孝是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绵绵不断的根脉。但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孝与爱的冲突,孝和爱都是我们需要的,都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但选择就会有冲突,容易造成心理的撕裂感,行为上的不知所措[2]。诸如理性与公平的博弈、效率与自由的冲突等。可见,传统文化只有进行自身的现代化,才能回答人们的困惑,面对冲突时才不会不知所措。

总之,经济的现代化不会带来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引起文化与经济的不协调,继而阻碍经济发展,同时造成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各类社会问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更需要面向未来,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先进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西方化”又被称为去本土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学习西方文化,改变成符合“西方价值标准”的社会形态。西方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1854年美国与日本幕府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日本第一次对中国和荷兰之外的国家开放,随后的短短几个月,日本先后同俄、英等国签订了“和亲条约”,门户正式开放。开放后的日本被西方的先进所震撼,决定全方位学习西方。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明确提出,要使日本现代化,就要“脱亚入欧”。他在《文明论概略》中讲:“纵令达摩大师面壁几十年,也不能发明蒸汽机和电报,即使现在的古典学者们读破中国的万卷经书,掌握了无形的恩威的治民妙法,也不能立刻通晓现代世界通行的经国济民之道。”“只有近代西方国家才属于文明世界,而西方国家以外的国家和民族则属于野蛮世界,佛教与儒家文化都不足以引导日本走出野蛮世界”[3]。从中不难看出福泽谕吉理解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但这种“全盘西化”虽然让日本富足起来,但去本土化导致许多日本人至今不认为自己是亚洲人,“脱亚入欧”的主张充斥着对于其他民族的蔑视与仇视心理,成为日本战争与侵略行为的思想根源。

中国自晚清以来,被西方列强入侵,很多知识分子认为是封建文化的问题,因此主张将中国文化全盘抛弃,以西方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出路,即全盘西化。吴虞、胡适等人1919年喊出打倒“孔教”“孔家店”;1929年胡适作《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正式提出“全盘西化”一词,重申“中国必须充分接受现代文明”。可见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理解的现代化也是西方化。

今天我们所主张的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从诸多的历史事件中,印证了全盘西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引发文化认同危机,导致社会的撕裂,国家内部的冲突以及国家自身变得无所适从等。回顾凯末尔改革和苏联西化与解体这些历史事件,就会发现问题的实质与严重性。

先看凯末尔改革,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第一任总统。1928年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传播西方文化的学院、展览会纷纷出现;西方的电影、音乐及娱乐节目占据电台的全时段;大学按照西方模式改造,采用西方教程,向学生传授西方的价值观;放弃传统的服饰,推广西服。凯末尔试图使土耳其走向西方、走向富足、走向现代化,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开始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并不能真正融入欧洲,正如奥扎尔总统所讲:我们是穆斯林,他们是基督徒。全盘西化的结果在国内引发认同危机、社会的撕裂。西方国家敞开怀抱拥抱土耳其了吗?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屡次遭拒,尽管土耳其进行了全面西化,但土耳其人信仰的是真主而非上帝,西方国家是不会真正接纳土耳其的[4],土耳其被拖入内外部战争中不能自拔。

再看前苏联的情况,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国家一直处于冷战状态,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应美国出版商的请求,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按照西方社会的模板,设定苏联改革的目标[5]。从此苏联开始迎合西方国家,美国之音及好莱坞电影等大肆宣传西方价值观,传媒散布苏共的负面新闻,导致苏联民众思想混乱,毁掉了人民共同维系与奋斗了88年的思想基础。苏联解体是民族的灾难,独联体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经历了战乱,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讲:如果我知道国家会发展成这样惨烈状态,我宁愿斩断自己的手,也不会签署导致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1)关于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的话,可参见王小石《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网址链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801/c1003-22406106.html。。可见,全盘西化引发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使一个民族找不到自己的根,会导致社会的撕裂,把国家带入内外部冲突之中。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回归本土化”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回归本土化”呢?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写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实现之后又都反对西方价值观而复兴本土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归本土化”。中国很多学者在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时也用“回归本土化”这一表述,这种用法不够准确。

尽管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当年高喊打倒“孔教”“孔家店”,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正式提出“全盘西化”,重申“中国必须充分接受现代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与民主”,但胡适也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到东西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决不是“连根拔去”和“翻身变成世界文化”两条路所能完全包括的。可见,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是在矛盾中挣扎,在摇摆中前行。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历经几千年发展已经根植到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早期知识分子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血液中有着如此深厚的中庸文化的烙印,一方面高喊“全盘西化”,一方面又要达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理想状态,即达到变与不变相统一的中庸之道。正是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促使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度,即要在诸多对立统一的因素中,找寻最佳的度,最合适的均衡状态,最好的解决方案。

从晚清政府的角度看,洋务派认为中国的传统制度是完美的,西方的科学技术则是先进的,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晚清政府的角度看无论是顽固派还是洋务派都不主张全盘西化,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制度及文化是完美的,只不过顽固派保守,洋务派更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可见,无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还是清政府,受到中国中庸思想的影响,所走的都是一条立足本土化,从本土出发学习外来文化之路,而不是“全盘西化”后再回归本土化之路,所以中国不存在像亨廷顿所讲的“回归本土化”的问题。

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否认外来文化的精华

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在长达数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工业文明,同时创造出了叹为观止的文化艺术。晚清政府的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认为西方科学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中国遭受百年的屈辱。

中国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立足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这种新文化深深影响了当时追求进步的年轻人,毛泽东、蔡和森等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运动的主力军。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创新,得以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让世界瞩目。1927年及以后的20年,中国内忧外患,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实际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这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例证,不仅仅丰富了马克思城市武装斗争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成为中国革命获胜的法宝。可见,中国文化需要与外来文化相互整合,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陈寅恪在冯友兰《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讲:“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绝难保持。是以佛教之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改造之。”陈先生的这段话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重要启示,外来文化在中国土地上只有和中国实际结合发展,才能安身立命安家立业。只有把外来文化中的好东西变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文明的缔造,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

五、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通过贬低传统而凸显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有优点,也有弊端。如反智的传统、愚民、功利实用、趋炎附势、以奸治善、官本位和潜规则等,但有些人不是去面对和正视这些糟粕,而是以此为借口贬低传统文化以彰显其现代性。更有甚者故意搬出鲁迅、章太炎、李大钊等,说鲁迅不也贬低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吗?但他们忘记了鲁迅这些人所持的立场以及基本的精神指向。通读章太炎的《诸子学略说》、李大钊的《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鲁迅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你会发现这些学者不是贬低传统,他们既是传统激烈的批判者,又是对传统最有见地的解释者。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社会发展的大变动时期,各种新旧思潮异常活跃时期,这时的传统文化常常被拿来做反省与批判的靶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可见,当一个社会处于断裂转型,面临内忧外患时,总会有一些知识分子勇敢挺身而出,揭露社会的腐朽现象,此时的传统文化常常被拿来进行反思与批判,而这些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不是贬低而是敢于批判,社会需要有这种批判精神。

当一个民族处于上升及黄金发展期时,人们便会主动地去挖掘本民族文化的精粹,从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价值来源。如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的恢复,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发展处于上升时期。统治阶级迫切需要为皇权专制找到理论依据。儒家以“仁政”为核心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利于汉武帝成就大一统的帝国大业,此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谏言正中下怀。可见,社会发展的上升期,人们就会主动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找到认同感及归属感。

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当前几乎每一个时尚领域,传统文化的元素都随处可见,例如由小众迈向大众的汉服,古风古韵的音乐电影,标榜传统文化的学术社群,被过度挖掘的古代名人。剖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处在上升黄金发展期有关,需要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这是好事。但有些人打着传承传统文化的旗号,穿汉服唐装、行跪拜之礼,某些“女德学堂”给现代女性灌输所谓的“女德”,打不还手,骂不还手,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等封建思想。传承传统文化不是倒退,不是回到旧习俗、旧礼教中去,不是回到中国封建传统伦理纲常中去,回到封建时代中去。学者袁行霈曾讲,研究传统文化不是复古倒退,更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为什么会出现复古倒退现象呢?主要是资本的催化作用。资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变量,已经超越了生产性资金的意义。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要警惕被资本操控[6]。

六、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什么

以上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什么”,那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什么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讲:“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如何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超越中西文化的二元对立,实现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建设面向世界与未来的人类文明,这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

传统文化现代化需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传统的核心是筑牢民族性,现代化的核心是顺应时代性,二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8]。传统文化现代化,只有走出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思维,站在一个更高更客观的立场,吐旧纳新,加强文化的五个要素(时代、价值观、英雄人物、仪式感、文化网络)的内涵建设。从时代的角度看,在这个数智化时代,反思我们是否营造了具有时代感的文化氛围、是否准确把握了时代的特点、是否承担了时代的责任、是否发扬了时代的精神、是否响应了时代的召唤。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任何常态的社会都需要具有时代感的核心价值观,反思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否成为国人精神追求的目标、是否成为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否成为国人行为处事的指引。从英雄人物的角度看,在这个数智化时代,反思我们是否塑造了时代的英雄人物,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是一个极具时代感的英雄人物,时代呼唤更多这样的英雄人物。从仪式感的角度,在这个数智化时代,反思我们是否注重各类具有时代感的文化仪式,使人们通过这些文化仪式来领会文化现代化的内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仪式为全中国人民做出了表率,带动全国的医护人员、教师及各行各业都进行庄严神圣的入职宣誓仪式。从文化网络的角度看,在这个数智化时代,反思我们的文化网络是否充满了正能量,是否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现代化需超越中西文化的二元对立思维。中国现阶段要加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致力于向世界传播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德国汉学家代表座谈时指出,介绍中国“既要介绍古老的中国,也要介绍当代的中国”。这就要求中国文化要和世界文化接轨,“中国梦”就是根植历史与现实,对接世界与未来的一个很好的文化现代化举措,美国人有美国梦、法国人有法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很好地对接了国际文化。谈论梦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正面回应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发展看法的一项有力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亦如此。从历史上看,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对民族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国际文化。中华民族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自信地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

总之,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只能面向世界与未来,尊重时代的变迁才是文化传承的自觉。

猜你喜欢

现代化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