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限程度补语小句的特点及流行原因考察

2021-11-29高晓丽

关键词:中心语补语流行语

王 倩,高晓丽

(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2.晋中学院中文系,山西 榆次 030600)

一、关于极限程度补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对程度补语做出这样的解释:“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多是形容词,也可能用某些前面能加‘很’的动词。”[1](P70)而如今,口语中流行着一种特殊的程度补语,即用一些比较潮的性质形容词,如“酷”“帅”“弱”“萌”“亮”等,后加新兴程度补语“毙、呆、爆、翻、瞎、惨”等,再附加语气词“了”,形成“形+补+了”组合,如“酷毙了、帅呆了、弱爆了”等,尽可能地把说话者对表述对象的赞美、感叹、贬低等主观评价表达得没有余地,到达极限。

这种用夸张、极限的字眼来表达主观评价的补语,我们暂且定义为极限程度补语(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极性程度补语”[2]),它在年轻人口语中迅速蔓延,人们用它表达自己内心的极度感受,而它本身带有的流行语性质则让话语显得时尚而俏皮,满足了说话者的表达需求。

笔者描写了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其内部结构和语义内容,揭示其流行的原因及趋势。

二、极限程度补语小句的特点

(一)句法方面 请看例句:

①你是工地上最美的女孩儿,简直帅呆了。(《中国建设报》2013-5-23第001版《刘昌武:工地上开出“测量花”》)

②节目里“最佳爸爸”林志颖,和萌翻了天的儿子小小志一起,不仅完成了父子两个人在荧屏的首度合作,更让观众看到一个有耐心、有亲和力的爸爸。(《中国妇女报》2013-11-7第B02版《家教周刊·成长》)

③如此便捷强悍的上网方式,不禁让人感觉什么光纤上网、无线上网都“弱爆了”。(《广东科技报》2013-10-26第004版《热点追击》)

④一种新型飞机“亮瞎”了当地居民的双眼。(《中国国防报》2012-12-18第014版《兵器专刊·兵器聚焦》)

⑤其实,龙公子爱惨了小姐吧,这样的男人,在别人眼里高不可攀,不可一世,长得太美。(四叶铃兰《除了我你还能爱谁》)

出于叙述的方便,我们把以上在口语中经常运用的极限程度补语小句称为“X+R+了”小句(中心语为X,补语为R)。具体句法特点如下:

1.“XR了”小句在流行语中一般作为固定结构单独出现,这种单独结构多用于感叹,如:“帅呆了!”“弱爆了!”等。极限程度补语的运用使整个句子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而常规程度补语一般不会以固定结构出现来表示感叹。“XR了”小句除单独使用外,还可以放入句子中充当谓语,如例③。

2.“XR了”做谓语时,不能直接加否定词作状语,但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程度副词或语气副词来增强或减弱句子的语气。如可加“几乎、差点”以减弱语气,加语气副词“真是、简直”,以加强句子的语气。在例④中,“亮瞎了”的前面不能直接加“不、没有”等否定副词,但可以加“差点”,变换成“差点亮瞎了居民的双眼”,使原来表达的语气减弱了。此外,也可以加上“简直”变换成“简直亮瞎了居民的双眼”,这样就使表达的语气得到了加强。在常规中补短语前则一般可以直接加“没有”等否定副词作状语,如“没有吃完”。

3.“XR了”中的“了”兼具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的语法作用,既可以表“已然”结果义,又承担着句末语气助词的语法功能,以强化所表达的某种情感和态度。如:在例①中,“简直帅呆了”中的“了”既表示说话者心中觉得“帅”的心理感受已经形成,而且同时表示了说话者的感叹语气。在极限程度补语小句中,这样的“了”在结构上使语句和语气更加完整,不可或缺。少数情况下,极限程度补语后可以不加“了”,尤其是当极限程度补语之前有“简直、差点、真是”等副词、之后直接跟宾语的时候,此时,“了”可以不出现。如:“这件衣服真是亮瞎我的眼。”

(二)语义方面

1.中心语X的特点

中心语X从词性来看,一般是形容词,如“酷、帅、弱、萌、亮”等或者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例⑤中的“爱”。这些形容词往往都表示心理感受,带有十分鲜明的主观评价色彩。由于用于流行语中的极限程度补语数量有限,所以能充当“XR了”小句中心语的形容词和动词也很少,只是有限的几个。从收集到的语料来看,中心语与补语之间呈现出明确的专属性,即只有它们互相搭配才能形成有交际价值的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即“帅呆了、酷毙了、萌翻了、亮瞎了”在受众中接受程度极高,而“帅毙了,酷呆了”等等的可接受性就很差,这表明,在人们的口语使用过程中,已经默认将“帅”与“呆”搭配,“酷”与“毙”搭配,形成了固定的组合。

而常规的极限程度补语句则不然。常规的极限程度补语有“极、透、死、坏”,这几个词由于被用作极限程度补语的时间较长,已经不只限于用于流行语中。它们与前面的中心语没有严格的匹配性。以“极”为例,“极”可以和不同的词组成中补结构,如:“漂亮极了、糟糕极了、伤心极了、高兴极了”等。

2.补语R的特点

(1)R原有的词汇意义已虚化为一种程度义。

补语R有的是由形容词充当,如“呆、惨”,有的是由动词充当,如“毙、爆、翻”,与用在述语位置上的相同的词比较来看,词义大都已虚化,原有的意义基本消失了,而转为表示某种性状的最高程度。如:“毙”本来表示一种“结束”,在极限程度补语小句中,就转为表示一种非常极端的程度。“瞎”也是一种视力上的“极限”,出现在极限程度补语小句“亮瞎了”中,就转为表示由于“亮”而导致的某种极端程度。

受其所搭配的述语语义特点的影响,补语在句中表示说话人根据心理参照得出的一种主观感受,从语义上已经虚化为一种程度义,但从词类角度来看并不能归属为程度副词,因为它们还不具备程度副词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2)R与流行的性质形容词X之间存在着一种专属对应关系。

极限程度补语组成的短语中,中心语与其所搭配的补语具有专属性和依赖性,即只有它们彼此互相搭配才能形成有交际价值的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如,“帅呆了、酷毙了、萌翻了、亮瞎了”,在人们的口语使用过程中,早已将其默认为固定搭配,形成固定的组合。如果错位搭配,就会违背语感,达不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如:“爆”一般只能和“弱”“美”搭配,形成“弱爆了、美爆了”;“呆”只能和“帅”搭配,形成“帅呆了”。这是由流行语的非规范性导致的。虽然流行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在流行语中广泛流行开来的只是那么几个符合人们发音习惯、更能表达说话者思想的搭配用法。

(3)R更加追求新奇形象,“死”作为补语已经常规化。

在口语中,最常用、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极限程度补语是“死”。如:“美死了、想死你了、漂亮死了”都是用“死”作极限程度补语,由于“X死了”组合使用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已经被纳入常规用语中,与我们本文讨论的“毙、呆、爆、翻、瞎、惨”有了一些明显的区别。

第一,“死”除了可以用于“X+R+了”结构中外,还可以产生同义句型变换,可以变为“X+得要+R”,如“累得要死、高兴得要死、着急得要死”。而“毙、呆、爆、翻、瞎、惨”这几个词却不能进行这样的变换。如:不能说“酷得要毙、帅得要呆、弱得要爆、萌得要翻、亮得要瞎、好看得要惨”。

第二,“死”常可以用于“V+R+了、V+得要+R”句型中,即其述补短语中心语常常由动词充当,如“打死了、吓死了、你把我气得要死”。而极限程度补语“毙、呆、爆”等构成的述补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形容词,如“帅”“酷”“好看”,很少能用动词。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中,表示极限程度的用法也存在,但英语明显缺乏汉语流行语中极限程度补语的多样性,补语仅限于“dead、deadly”,其意义由“死的”泛化为一个表示极限的程度副词,一般将它放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的加强。

Her dress is dead beautiful.(她的裙子美翻了。)

Compared with the new phone,the old one isdead weak.(与新手机相比,旧的那个弱爆了。)

He isdead handsome.(他帅呆了。)在上面几个例子中,“dead”作状语修饰形容词,但译成汉语后,它作补语补充说明形容词,并且结合“dead”所修饰名词的特点将其意义进行了适当调整。同样是极限程度的表达,英文中常用的只有“dead/deadly”,而中文则显得丰富了许多,这也体现了汉语程度补语在表达上的形象性。

3.补语R在句中的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指在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成分在语义上存在的直接联系。与一般补语不同的是,一般补语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语义上可以指向主语。如“碗打碎了”,“碎”语义上指向“碗”。而在极限程度补语小句“XR了”中,R是X的补语,表示X的程度,它在语义上并不能直接指向S。在信息解码过程中,第一层只能视为补语先补充说明述语的程度,第二层是补语和述语组合对S的某一方面的程度进行陈述,R不能直接指向S。

请看例句:

⑥那种神态,真是帅呆了、酷毙了!(《浙江日报》2011-5-26第024版)

⑦在网络上,有关笨nana的图文铺天盖地,许多网友争相转发和评论,认为这个雪糕真是“萌翻了”。(《消费日报》2012-4-17第A04版)

⑧转基因食品在这些问题面前,无疑“弱爆了”。(《企业家日报》2013-9-16第001版)

⑨这批照片也刺激到很多人的“神经”:“亮瞎了,简直不忍直视啊!”(《中国文化报》2013-10-28第003版)

上述例⑥到例⑨中,“帅、酷、萌、弱、亮”表性状,“呆、毙、翻、爆、瞎”描写和说明“帅、酷、萌、弱、亮”的终极程度。“帅”和“呆”、“酷”和“毙”、“萌”和“翻”、“弱”和“爆”、“亮”和“瞎”分别构成述补关系,然后再整体对主语“那种神态”“雪糕”“转基因食品”“照片”在某一方面的程度进行陈述。若在语义理解上把“那种神态”与“呆”、“雪糕”与“翻”、“转基因食品”与“爆”、“照片”与“瞎”直接建构语义关系,理解为“那种神态呆”“雪糕翻”“转基因食品爆”“照片瞎”,那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会完全曲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呆、毙、翻、爆、瞎”使用的是它们自己原先固有的、没有泛化的意义,而不再表示终结的最高程度的意义。

(三)语用方面

1.极限程度补语“XR了”中,R是语义的焦点,即重点是强调R,自然,在言语交际中,话语中的R会被重读。因为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中心语的程度,所以全句想要表达的是“多么地X”。话语交际是为了传递新信息,说话者想要在话语中表达的新信息是X的程度,听话者在话语中捕捉的焦点信息也是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补语。从语用功能来看,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就是为了表达个人强烈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态度,这种强烈就是要通过R表现出来,R越新奇,越另类,交际效果往往越凸显,如口语中的“笑尿了”等。

2.口语中,使用“呆、毙、翻、爆、瞎、惨”等极限程度补语,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说话者内心或惊呆、或称赞、或羡慕、或同情的感情,更能将主观态度进行极端地表达。这些词语夸张的表现力可以达到使用者心理预期效果最大化,这是符合当代社会交流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

三、极限程度补语小句的产生及流行原因

“流行语是语汇中特殊而敏感、变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3]流行语一般是由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创造力的青年人创造和传播开来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语受到越来越多除了青年人以外的人的喜爱和追捧,人们开始把对流行语的使用当作标榜年轻的符号,可以说,流行语担当着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风尚的重任。

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在众多流行语中能够被人们广为关注和使用,与其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往往短小精干,语气铿锵有力,口语色彩浓厚,说话者往往配合上很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表现,表达新奇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易于被听众模仿,可流行性强。极限程度补语小句采用一种新奇的搭配组合,尤其是补语的用词选择上,特点鲜明,在语音和语义上都能给人带来强烈刺激,凸显出说话人的一种主观评价程度,这种追求极致程度的语言表达特别能够迎合潮男潮女们尤其是青少年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交际需要,因而广为传播和流行是必然的走势。

四、结语

“历史上任何语言新现象及其手段的创新与传播,均与语用群体的原创意识和能力相关。”[4](P314)通过对极限程度补语小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充当程度补语的词语更新换代很快,潮人们会迅速摒弃区别度不强、表现力不够、时尚色彩不浓的词语,追求最新奇、最明快、最让人震撼的组合搭配以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尤其是青少年使用者,他们往往具有不甘混同世俗的反叛精神,想要独树一帜,想要有体现自己思维和行为的独特表达方式,于是,他们经常会创造性地使用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的词语,来标榜他们的与众不同。当“死”作为程度补语不能渲染出对程度的某种评价时,一些原本带有负面语义色彩的“毙、呆、昏、翻、倒、尿”等词语也被从词语库中挖掘出来,用来夸张地表达极限极致的程度。

语用群体的创新精神是流行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他们会利用丰富的想象,将跳跃的思维重组,将现实中存在的、已经被推崇为传统的事物推翻,加入自己的新奇想法,构建新的搭配组合,让人眼前一“惊”。现如今这种极限程度补语小句已经逐渐从年轻人的口语中走向了报纸、杂志等各种书面语体,呈现出流行的趋势。

猜你喜欢

中心语补语流行语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流行语,考试作文中可用否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汉泰状语与中心语结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