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军事课国防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以浙江海洋大学“蓝色领航 国防铸魂”为例
2021-11-29卢海英黄永良
卢海英 黄永良
(浙江海洋大学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三全育人”理念下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基于新时代、紧跟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创新育人理念和育人手段,形成育人合力,打通育人链路,真正发挥好高校军事课国防育人功能,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正确认识高校军事课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现实意义
高校军事课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规性、军事性和长远性,是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国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锻造“时代青年”的“大舞台”和“主渠道”。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思想的政治要求
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魂”和“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全育人”理念具有鲜明的方向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主动对表对标、坚决贯彻落实,着力解决好当前部分同志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够、贯彻落实不力等问题,始终确保育人方向不偏、力度不弱,真正立起来、抓起来、实起来。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学校最紧迫最重要的使命和课题。“吃着薯片、玩着芯片、看着大片”长大的新生代,大都观念超前、个性鲜明、价值多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军事课“军”的属性和“红”的基因,提升大学生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实现富国强军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开展军事课是国防建设的百年大计,也是基础工程。需要我们切实把准“三全育人”大方向,用好军事课“大舞台”,培育造就一大批青年杰出人才,切实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军事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实践证明,高校军事课在推进学校立德树人建设、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站位不高
有的学校认为军事课是“副业”“差不多就行”,没有把军事课建设视为一种使命、一份责任,没有把“三全育人”理念上升到战略高度;有的部门把军事课当作一项简单任务来完成,当作可搞可不搞的“软指标”和“虚任务”;有的部门互相推诿,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有的学生抱着“好玩”的心态、“过关”的思想参训,为了学分而努力,为了面子而参加;有的学生为了过把“军瘾”、穿回“军装”、拍个“军照”被动式、应付式参与等。
(二)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规范上缺少“精确瞄准”,各类机构设置、责任分工、运行方式、落实细则没有统一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新一轮军改后,学生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还没有及时优化完善,战区军种层面还没有专职机构负责学生军训工作等;有的省(市)没有专门机构、缺乏专职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存在“有人管但不会管”“想抓但不会抓”的现象,影响了工作落实。
(三)法规制度没落到实处
军事课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没有真正打通:有的军事理论教学以讲座代替授课、以自学代替教学,“翻新”老课件、照读老课本;有的技能训练计划安排14天,操作上“偷工减料”,实训不足10天;有的满足于训训队列、整整内务、搞搞阅兵,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等内容基本不训;有的军事教师无明确编制、无职称岗位,简单挂靠,或者兼职外聘;有的训练经费、场地、器材等保障不到位,各类规定要求未落实等。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军事课国防育人的实践探索
“三全育人”,其根本是育、要求是全、核心是人、关键是新。浙江海洋大学着眼新时代大背景、借助军事课大平台、聚焦抓创新大方向,以“蓝色领航 国防铸魂 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国防教育育人实践体系”为牵引,努力把学校建成立德树人国防育人的“浙江样板”,走在全国前列的“示范学校”。
(一)提高政治站位,始终高举国防教育“新旗帜”
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工程、主管工程、基础工程落细落实。一是坚持党委统揽。坚持大事大抓、党委统抓、书记亲抓、部门合抓,专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部门各司其职;学校成立国防教育及学生军训专职机构,定期专题研究相关工作,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抓筹划、抓协调、抓落实,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建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顶层统筹。始终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将“三全育人”“国防育人”工作放到办学治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主要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先后围绕“学生军训、军民融合、国防教育、队伍建设、课题攻关”等研究制定一系列方案、措施、办法,探索形成军校互进、人才共育、军民共建等制度,确保了“一个调”推进、“一张图”落实。三是坚持全面统进。坚持“部队与学校、校内与校外、网上与网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运用“国防日、建军节、征兵季”等不同时机和“校园广播、板报橱窗、横幅标语”等不同载体,采取“开展主题教育、邀请专家授课、参观红色基地、组织军校互进”等不同形式,让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国防观念,提升政治觉悟,培养道德情操。[3]
(二)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打通军民融合发展“新车道”
着眼军民融合发展背景,挖掘特有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创新作为。一是探索新路径,军校理论共研。学校与部队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军民融合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实践;联合军地有关专家创新打造“海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进特色教材建设,提升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畅通新渠道,军校交流共进。利用军营开放日等时机,持续开展“让学生走进军营、让官兵走进校园”活动,每年常态化组织新生参观军营,毕业班学生登军舰,组织官兵到校园参观、学习、交流,组织军生互动,接受直观的国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观念。三是搭设新平台,军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军地之间共建共享数字化军事理论和国防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大讲堂”,主动与国防教育新理论、新发展相接轨,有效提升了教育实效。四是采取新模式,军校人才共育。先后与多个部队签署共建协议,不定期研究共建工作有关问题;学校积极协助部队开展计算机、英语等各类培训,努力帮助实现学生“军营梦”、官兵“大学梦”,促进共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
(三)积极创新作为,努力构建特色协同育人“新体系”
紧贴学校自身实际,挖掘驻地特有资源,创新构建“五位一体”的国防育人新体系。一是海洋元素鲜明的特色课程体系。创新打造“海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海岛野外生存实践”校本慕课等网络课程,同时开设“大学生军事、海洋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三位一体的军事课程,促使学生自觉增强海洋意识、强化国防观念。二是大学生“征建用”特色队伍体系。探索构建大学生士兵“征建用”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制定一系列大学生入伍、升学、培养、使用、保障等措施办法;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为主体组建“国防青年先锋连”“国旗班护卫队”等爱国主义团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军地活动,学校“大学生士兵征建用”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三是红蓝绿全覆盖的特色文化体系。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各类红色之旅活动,专题开展纪念活动,切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广泛开展“海洋文化艺术月”“海洋体育文化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蓝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军校互进”“军民共建”“国防大讲堂”等活动,汲取绿色文化涵养,通过红蓝绿全覆盖的文化熏陶,全方位铸就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精武精神和奉献精神。四是“海陆空一体化”的特色军训体系。应用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成立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室,实践虚拟军事仿真体验;创新“海陆空一体化”的海洋特色军训模式;利用海岛野外生存的“陆、海、空”训练平台,自主研发设计了“151”体能障碍训练赛道;结合海洋军事体育,新增“海岛定向”“海上军事五项”等特色军训课目,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军训质效。五是军民校齐步走的特色实践体系。建成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平台,组建海洋类学生社团,成立师生海洋意识促进协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防疫防灾、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学校全面开展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实践体验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四、加强高校军事课建设国防育人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高校军事课建设国防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立足新时代大背景、借助军事课大平台、聚焦创新大方向,旨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更好地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真正立起“风向标”
抓好军事课建设必须把思想统起来、观念扭过来、标准立起来。一要强化宣传引领。从学习抓起,通过学法规、学细则、学经验,充分认清开展军事课的重大意义;从重要节点抓起,充分利用“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时节,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从日常生活抓起,充分利用各类会议、集训、检查等时机,以微信公众号、横幅等形式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启发行动自觉。二要更新思想观念。地方层面要破“抓军事课就是促管理”、立“抓军事课就是讲政治”的观念;学生层面要破“搞军事课就是过军瘾”、立“搞军事课就是作奉献”的观念,切实从思想深处纠治片面的、错误的观念,认清开展大学生军事课的重大意义。三要营造军事文化。积极开展“国防文化节”“军事训练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征兵宣传季,将每年9月份定为“学生军训月”,形成文化、形成品牌、形成制度,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基础。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筑牢“制度网”
从领导抓起,从制度严起,确保各项工作末端问效落实。一是健全组织领导。设立国防教育(军事教研室)及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类组织,承办学生军训和军事教学等工作。二是设立专职机构。学校设立武装部兼国防教育(学生军训)教研室,全面负责学校兵役登记、兵员征集、国防教育、学生军训、退役安置等涉军工作;理论教学业务上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分工协调落实,由教务处统筹安排,有利于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专职队伍培养、有利于工作末端落实。三是成立预备兵役。建立大学生后备役军官培训制度,每年从军事课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中选拔一部分授予预备役军衔和证书,纳入预备役部队建制,可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每年征兵对象优先从学生预备役人员中挑选,同时参照大学生入伍模式给予相应的优待政策及经济补偿,以调动积极性,增强荣誉感。
(三)与时俱进,创新作为,努力实现“新发展”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前进的动力。一是在学科建立上要由“编外学科”向“独立学科”转变。军事理论课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国家层面应明确在高校建立国防教育或者军事理论教学独立学科,让军事课教学走上法制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传统内容”向“紧贴实际”转变。理论教学上,国家层面每年应及时发布军事课教学辅导材料,让最新的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军事热点等进入教材、进入课堂;技能训练上,采取“固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在与现行军队新兵入伍训练内容相接轨的同时,适当增加与部队专业相通、与学校专业相同的自选内容。三是在教学平台上要由“校内课堂”向“灵活多样”转变。用好实践平台,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开放办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属地各大高校走进军营,面对面地感受军营文化氛围;用好网络平台,大力推进基于网络教学的军事课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的活跃度和新鲜度;用好文化平台,大力开展富有“军”“红”特色的军事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驻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切实激发青年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四是在帮训力量上要由“现役部队”向“军民融合”转变。帮训力量坚持“现役部队为主体、退役军人作辅助、民兵预备来补充”的原则,及时补充部分在部队取得带训上岗证的预备役人员和本校退伍学生。带训前,应由人武部统一组织集训考核,坚决杜绝营利性单位和不明身份人员带训,以免影响军事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