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黄河安澜看新中国的水利建设成就

2021-11-29王瑞芳

江西社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黄河工程

■王瑞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治理,一方面兴建了众多的大型水利工程,基本控制了黄河水患泛滥问题,有效发挥了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多重功能,让黄河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各种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了黄河中下游的安澜,让黄河真正造福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中国人民仅仅用了短短70多年时间,就保障了黄河安澜,根本解决了中国数千年来的黄河水患问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治黄奇迹。这既是新中国水利建设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理政能力的集中体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摇篮。但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故治理黄河成为中国历代治国兴邦的大事。尽管历代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治理黄河,也在特定时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都没有能够根本解决黄河水患问题。黄河水患长期危害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认识到水利事业在“安邦兴国”中的重大基础作用,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将治理开发黄河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方面兴建了众多的大型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黄河水患泛滥问题;另一方面开展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问题。这样,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中国人民仅仅用了短短数十年时间,就保障了黄河安澜,根本解决了中国数千年来的黄河水患问题,书写了伟大的奇迹。

一、黄河下游修防工程及引黄灌溉工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大规模治理黄河的条件还不成熟,故党和政府将治黄工作重心放在预防和减轻黄河水患灾害方面。一方面在下游开展大规模的修防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另一方面又积极修建了引黄灌溉工程。1950—1951年两年间,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修防工程。以1951年政府对于治理黄河的投资为例,仅工程费一项就达5亿斤小麦,比国民党统治时最好的年份还超过57倍。[1](P471)1952年,在黄河堤防工程方面,培修了1300余公里的大堤,完成了土方工程8200余万立方米,下游数以万计的坝埽均由秸埽改为石坝,完成了石方工程170余万立方米。[2](P475)到1954年,人民政府在下游培修了黄河堤坝1800公里,完成了土方1.3亿立方米;将原有保护堤坡的“坝埽”由秸料换成石料,共用了石料230万立方米;在大堤上用锥探方法发现了8万个洞穴和裂缝,都已经加以填补,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河堤残破卑薄、百孔千疮的形象。[3]

1951年,鉴于黄河下游河道尚不能排泄超过寻常的洪水,同时在冬季时期,山东利津一带常因冰坝阻水而发生危险,中央人民政府分别在平原省长垣县的石头庄、山东省利津县的小街子两地修建溢洪堰与溢水堰工程,以蓄滞一部分洪水,保证黄河安全。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有关各方大力开展了黄河的治理工作,加固了沿岸的堤防,并在下游建造了石头庄、小街子、引黄济卫等滞洪、防凌分水和灌溉工程,减轻了黄河洪水为害的严重性,开辟了一条在下游利用黄河水利的道路。这些工程对于防治洪水虽然产生很大的作用,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问题,洪水和干旱仍然威胁着两岸的人民。

为了给大规模地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创造经验,在1949年11月中旬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河南省境的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与绥远省境的黄杨闸工程。1950年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开封召开治黄工作会议,提出了“变害河为利河”的指导思想,决定平原省进行引黄济卫工程。1951年3月,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正式开工,并于次年4月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改名为“人民胜利渠”,接着进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工程建设。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到1953年8月全部修建完成后,灌溉面积达72万亩,人民治黄事业取得阶段性胜利。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黄河下游地区按照中央部署着力于防洪减灾工作,建立起了黄河防洪减灾体系,战胜了黄河下游数次特大洪水,取得了明显成效。如1958年抗洪。1958年7月中旬,黄河中游地区连降暴雨,致使黄河洪水迅速上涨。7月17日24时,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洪水位达到94.42米,推算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下游发生的最大洪水。按照黄河防汛总指挥部的部署,河南、山东两省迅速组织200多万军民开赴千里堤防,日夜拼搏在防洪第一线。到7月27日,这场黄河历史上有水文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终于安澜入海,两岸没有分洪,没有决口,确保了黄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历史奇迹。再如“96·8”特异洪水。1996年8月1日至4日,受8号台风影响,黄河干流龙门至花园口区间干流及支流伊洛河、沁河一带连降大到暴雨,干支流相继涨水,汇流形成8月5日14时花园口水文站每秒7860立方米的洪峰,称为黄河干流1996年第1号洪峰。漫滩范围之广,滩区受灾之严重,为人民治理黄河以来所仅见。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洪水,黄河水利委员会一面加强预报观测,密切关注洪水动态;一面紧急向河南、山东两省发出紧急通知,全面部署防洪抢险。沿河市、县党政军负责人带领群防大军全力以赴。经三门峡水库调节和抗洪军民的连续奋战,洪峰于8月22日安全入海。

二、黄河中游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工程

根治黄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探索新的治河道路,为黄河治本做准备,首先必须彻底弄清黄河流域的自然水文情况,掌握精确可靠的水文资料。因此,勘测工作就被提到首要的地位上来。从1950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查勘。根据详细的勘测和周密的研究,黄河干流阶梯开发第一期工程目标,是修建三门峡和刘家峡两大水利枢纽。

1954年初,国家计委组成黄河查勘团,从兰州上游的刘家峡直到黄河入海口进行了重点的实地查勘。经过这次黄河查勘工作后,专家们一致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是治理和开发黄河中最好而且应当首先建筑的水利枢纽工程。1954年底,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按照根治水害、开发水利的方针,正式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对在黄河干流上兴建河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全面论证。同年,苏联156项重点援建项目出台,黄河流域规划列入重点援建项目之中,这是唯一的水利工程项目。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正式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

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之后,治理黄河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57年4月13日,经过长期多方面的筹备,新中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工典礼在坝址区鬼门岛上隆重举行。经过3年的努力,到1960年9月14日,三门峡水库工程正式竣工并开始蓄水,次年4月,三门峡大坝修建至第一期工程坝顶设计高程353米,枢纽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但由于原规划设计不当,对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估计不足,三门峡大坝建成不久,泥沙淤积严重,工程不能发挥原来设想的效益,后来被迫进行大规模改建,造成了资财的巨大浪费,为新中国治黄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成功投入运用后,发挥了防洪、防凌、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又一大型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其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黄河水利工程史上空前的,而它的技术复杂程度,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空前的。在小浪底兴建水利工程这一方案,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提出,但由于当时的条件不具备,在较长时期内没有实施。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小浪底工程为国家“八五”期间开工兴建的重点建设项目。9月1日,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前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和地质条件复杂,拥有多项国内外之“最”,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由于实行了国际招标,引进了德、法、意等国“世界强队”,加上十几支“国内劲旅”,主体工程施工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1997年10月28日,小浪底工程成功实现大河截流,标志着小浪底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2000年1月9日,小浪底枢纽首台30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这项水利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已开始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12月27日,小浪底水利枢纽水电厂的第6台水力发电机组投产发电,至此,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人工调控其流量以使黄河下游水沙冲淤平衡成为可能。2002年7月4日上午9时,黄河小浪底水库多个闸门依次徐徐升起,不同层面导流洞喷涌出的巨大水流奔向黄河下游河床。黄河首次进行的规模宏大的调水调沙①试验正式开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工原型试验。这次试验,是通过小浪底水库调控水沙,变水沙不平衡为水沙平衡,形成有利于河床冲刷的水势,为小浪底水库的长期运用和下游河道减淤提供科学的数据,从而实现“河床不抬高”的治黄目标。

调水调沙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之一,即通过骨干水库的调节,改变黄河“水少沙多,水沙时空分布不均衡,易于造成河道淤积”的自然状态,使出库泥沙与含沙量适应河道的输沙能力,最大限度地把泥沙输送入海,减少在河道中的淤积,达到最佳输沙效果。

正是在深刻总结三门峡水库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严格设计、精心施工,在黄河干流上成功地建成了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有效地发挥其调水调沙功能,解决了长期困扰治黄工作的泥沙淤积问题。自2002年至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成功实施了9次调水调沙,不仅使3429万吨泥沙排入大海,而且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得到全线冲刷,河道主河槽最小过洪能力由2002年以前的1800立方米/秒提高到3880立方米/秒,提高了下游防洪减淤能力,下游“二级悬河”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下游滩区“漫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4]通过调水调沙,黄河从断流频仍到河畅其流,从羸弱不堪到水复其动,以全新的生命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支撑着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黄河上游的梯级开发

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中下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为了有效控制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必须在黄河上中游修筑堤坝,进行梯级治理和综合开发。黄河上游梯级开发以发电为主,以满足上游工农业用水和防洪、灌溉、防凌等综合利用要求,兼顾中下游部分工农业用水,这是黄河流域全面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组成部分。为此,国家在被誉为“水电富矿”的黄河上游青海龙羊峡至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河段进行了集中开发,该段全长918公里,落差1324米,水能蕴藏丰富,并且工程投资较小、水库移民较少、对外交通方便。原规划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等15座大型梯级电站,后来又规划增加了10座中型电站,总装机容量1824万千瓦,年发电量602亿千瓦时。其中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龙羊峡等水电站是典型代表。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黄河干流上。它是根据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综合规划的决议》,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国内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站。1958年初,水电部成立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承担刘家峡和盐锅峡两个水电站的施工任务,拟定了“两峡同上马,重点刘家峡,盐锅峡先行,八盘峡后跟”的施工方案。1958年9月27日,刘家峡水电站工程作为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正式动工兴建。1961年,因国家经济调整整顿,刘家峡水电站工程缓建。1964年,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复工。到1969年8月,拦河大坝全部浇筑完工。1974年12月,5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产发电。至此,全国第一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大型水电站正式建成。

刘家峡水电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是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勇于向大自然进军的象征,被设立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利枢纽”。刘家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7个梯阶电站,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防凌、旅游等多种功能。随着永靖黄河三峡旅游业的发展,刘家峡水电站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成为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内的主要旅游景点。

盐锅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附近黄河干流盐锅峡峡谷出口处,下距兰州市70公里,上距刘家峡水电站32公里,是黄河干流上最早建成发电的大型水电站。1954年,黄河规划委员会编制的《黄河技经报告》将盐锅峡水电站列为46个梯级中的第10级,定为远景开发项目。但为适应兰州地区1959—1960年的用电需要,国家决定提前建设盐锅峡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设计工作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过程中进行。1958年9月,盐锅峡水电站正式开工,施工分两个阶段:以1961年11月18日第一台(4号)机组发电为标志,此前为大施工阶段;此后为补齐修改阶段。盐锅峡水电站以建设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经济效益高、企业素质好而闻名。盐锅峡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黄河上的第一颗明珠”。盐锅峡水电站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境内的青铜峡峡谷出口处,下距银川80公里,距包兰铁路青铜峡车站6公里。1958年8月26日,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该工程从1958年开工至1967年土建竣工及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9年。该工程分三期进行,边设计边施工。青铜峡水利枢纽是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凌、防洪、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在发展灌溉、提供电力,以及防凌、防洪、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青铜峡枢纽建成后,实现了“控制水量,减少泥沙,达到经济用水和减少岁修费用”的目标,结束了两千多年来宁夏灌区无坝引水的历史,促进了青铜峡灌区灌溉面积的发展。到1992年底,灌溉面积已由150万亩扩大到450万亩。因水量充足,灌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迅速增长。小麦由1965年平均亩产100公斤,提高到1982年334公斤;水稻由1965年平均亩产184公斤,提高到1982年521公斤,增长2.8倍。[5](P143)同时,还利用廉价水利水电工程的电力发展提水灌溉,以解决宁夏南部干旱山区的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上游,是黄河上游已规划河段的第一个梯级开发工程,是黄河上游青藏高原第一个巨型水库,控制着黄河上游65%的水量和主要洪水来源,号称“天上黄河第一坝”。从1956年起,国家就开始了对龙羊峡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1976年1月28日,国务院批准兴建龙羊峡水电站。当年2月,地勘队伍进驻龙羊峡,水电第四工程局施工队伍开始施工准备工作,从而形成该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特点。1986年10月15日,该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呈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观。1987年2月15日,该工程提闸放水,供下游灌溉;同年9月29日,龙羊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6](P266-267)1989年6月第4台机组投入运行,1992年工程全部竣工。

龙羊峡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坝高库大,又处于高寒缺氧、地震(含水库地震)较频的工程环境中,它的建成代表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水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集中反映了中国当时科研、勘测、设计、施工、制作、安装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成为当时中国已建和在建的最高的大坝和最大的水库。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梯级水电站,故有“龙头电站”之称。

总之,正是在深刻总结长期治黄工作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黄河上游水利资源的梯级开发利用,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工程设施,有效地发挥了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多重功能,基本控制了黄河水患,让黄河真正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四、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

治理黄河的最根本问题,是泥沙问题。黄河泥沙主要源自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要根本治理黄河水患,必须解决黄河泥沙问题。而要根本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就必须根本解决黄河上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成为治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举世瞩目的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明确水土保持是根治黄河的基础。1953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把原来分散在农、林、水、牧和铁道部的水土保持业务机构集中起来,成立了西北区水利委员会,推动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1954年1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了陕西、甘肃、山西3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这是黄河流域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议。1955年10月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根据各地水土流失情况和黄河治理规划的要求,认为“目前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以黄河中游、永定河上游为实施重点”[7](P743)。会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迅速开展起来,涌现出山西省阳高县大泉山、陕西绥德韭园沟、甘肃省武山县邓家堡、晋西柳林县贾家塬坝埝沟等治理典型。

1958年8月,全国水土保持委员会召开全国第三次水土保持会议,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山区园林化,坡地梯田化,沟壑川台化,耕地水利化”的高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到1961年底,黄河上中游7省区经过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957年5.7万平方公里的两倍多。[8]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利用水源,是发展山区生产、增加农业产量的有效办法。陕西米脂县高西沟生产大队、葭县谢家沟生产大队,山西河曲县曲峪生产大队、临县安业公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干丈生产大队等,是当时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做得较好的社队。

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不仅冲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土,将黄土高原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同时也是造成黄河淤积、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做好西北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不但是改变高原面貌、增加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根治黄河水害的根本办法。1963年4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对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作出部署。同年10月,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在北京召开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第二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因地制宜地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各种水利工程。1964年8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在西安召开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第三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总结和交流了该地区一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经验,讨论和研究了1965年的工作任务和远景规划。此后,黄河中游重点治理地区广泛开展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经过1964年冬及1965年春的群众性运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陷于停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党和政府也重视和加快了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在治理程度、减沙效益、生态效益、灌溉面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状况依然严峻,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在某些地方依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对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再次重视起来。针对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中共中央和各省区于1990年前后新设监督机构,制定监督制度,采取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保护林草植被,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1990年11月,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列为国家经济开发和国土整治的重点项目,形成了集中规模治理的新格局。1992年10月,水利部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和《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地区水土保持规划》纳入《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体系,由国家拨专款支持实施,为随后全国各地水土保持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以新理念为指导,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指导工作的核心理念。为此,国家在“十五”期间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的指导下,2001年3月,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启动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2002年,全流域按照“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管理”的水土保持方略,以千方百计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强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沟道坝系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加大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力度,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党和政府加大了对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国家“十五”期间,黄河水利委员会围绕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首陕北的新信天游唱出了延安“绿进黄退”的变化,也折射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巨变。

“黄河平,天下宁”,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期望。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黄河上中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黄河安澜的治本之策。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三江源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黄理念由过去的人定胜天转向尊重自然;由人和水的抗争转向相互依存;从单一的索取转向在开发利用中更注重保护,即由“控制洪水”转变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中国开始进入“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要继续以“尊重自然,注重预防,强化治理,打造绿水青山,推进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以“基础扎实、管理规范、科技引领、生态良好、百姓受益”为工作目标,统筹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构建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体系、水土流失治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严格的监管体系,促进流域生态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格局,不断开创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治理,不仅兴建了众多的大型防洪排淤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黄河水患泛滥问题,黄河防洪减灾体系成效明显,而且在黄河上中游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问题,并兴建了众多水电站,实现了水利资源的梯级开发,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奇迹。黄河岁岁安澜是中国共产党治水成就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集中体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治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黄河流域治理涉及干流与支流、上下游、左右岸,每个工程动辄几万人,特殊时期有的甚至几十万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党和政府积极探索治理黄河的根本办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能力;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与统一调配水量,即全国一盘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兴利除害”,仅仅用了短短70多年时间,就将千年“害河”变成“利河”,根本解决了中国数千年来的黄河水患问题,书写了黄河岁岁安澜的伟大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功盖大禹”。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需要人们充分地加以展现;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需要人们加以总结提炼;中华民族创造的历史奇迹,需要人们永远铭记。

注释:

①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上游水库联合调度、泥沙扰动和引水控制等手段,把进入黄河下游不平衡的水沙关系塑造成协调的水沙过程。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黄河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