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在中日近代化过程中动力作用比较研究
——兼论现代化比较研究范式

2021-11-29沈世培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土地革命范式

沈世培

自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存在,革命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革命起着关键动力的作用。“革命”在史学研究中是个老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学界运用“革命范式”对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和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进行了诸多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采用“现代化范式”研究中国近代史,形成了“近代化史观”,在原来“革命范式”的基础上丰富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是,也产生了所谓要批判“激进主义”“告别革命”的问题,“认为革命不如改良,否定暴力革命”(1)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一些谬误观点[J].思想教育研究,1995(5):47.,一些人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态度。采用“现代化范式”研究中国近代史,是否可以否定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呢?显然是不可以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对“现代化范式”缺乏理论思考,二是缺乏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其他国家历史进行比较的研究,因为否定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就无法解释日本近代化速度快于中国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研究范式理论比较革命在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思考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这一问题。

一、 现代化范式并不否定革命动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无疑是正确的,同时,中国的“世界历史”解释体系也受到了“苏联体系”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体系”,以阶级斗争为主线,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史,把历史书写成了阶级斗争史书。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多卷本《世界通史》,都以阶级斗争为纲(2)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14.。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研究历史,形成了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以这种历史观研究历史,构筑了史学解释体系,形成了革命范式,又称阶级斗争范式。由于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近代以前对世界历史缺乏认识,近代以后才逐渐把世界历史纳入视野。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历史学科才算真正建立起来,并取得很大成绩。史学界长期以革命范式研究历史,世界历史学科包括对中日近代历史研究受到革命范式的影响,对中日比较的研究也不够,成果也较少(3)黄逸峰,姜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展上的比较[J].历史研究,1963(1):27-47.。这一研究范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如以革命史观研究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两条线”叙述历史的范式,具有单一性和线性等特点,难以把握中国近代整体社会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现代化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史学界开始以现代化史观研究历史,以“现代化”为主线,构筑了新的史学解释体系,形成现代化范式。钱乘旦先生认为,“苏联体系在传统的历史研究范围内似乎能够以一条线(阶级斗争的线)贯穿历史教科书,现在则因其容量小、伸缩性不够,而无法适应新的研究需要,无法把人类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如妇女史、环境史等等纳入阶级斗争的线条上去,因此,苏联体系的适用性受到了挑战”。他认为当代中国的主题是现代化,“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的新体系,正反映当代中国的需要”(4)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J].世界历史,2003(3):2-11.。这反映了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以现代化范式研究历史,是历史学的进步,它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近现代历史的整体变化,可以避免以前革命范式单一性和线性研究的不足,并取得不少成绩。

不过,在研究范式转换中存在对革命动力作用的误解。学界采用现代化史观研究近代历史,似乎革命范式已经过时,又出现了淡化革命史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如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对中国农民战争研究的热潮,到1982年中国史学工作者约发表文章3 600余篇,出版各种资料集、专著、论文集等200种(5)《历史研究》编辑部.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M].济南:齐鲁书社,1983:5.。70年代末以后,对中国农民战争研究热潮逐渐退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以革命范式研究时,太平天国、捻军及义和团运动研究受到重视,洋务运动研究遭受轻视,但是从应用现代化范式后,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研究受到重视,而太平天国、捻军及义和团运动研究受到轻视,其升降反映了历史观和研究范式的变化。这就忽视了革命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这就需要解决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关系问题。在现代化研究中,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是否矛盾呢?同样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为什么会厚此薄彼,甚至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呢?目前,关于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关系,学界有三种看法:一是以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范式;二是以一种范式包含另一种范式;三是提倡共存,即不仅这两种范式可以并存,而且史学研究范式还可以多元并存(6)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5-30(7).。显然,学界没有从理论上厘清二者的关系,甚至以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范式。对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关系理解不够,主要是因理论思考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化史观,对现代化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结构及变化理论的关系理解不够。从历史逻辑来说,现代化历史包含了革命史,我们不能在研究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时,忽视革命史研究。要找到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连接点,就需要弄清它们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它们理论的连接点是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结构及变化理论。社会形态,又称社会经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是生产方式发展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在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中实现的。目前世界历史分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采用4个阶段分期法:“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现代”是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7)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化,现代化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理论的指导。同时,这一转化不是自发的,是需要动力的,这个动力就是革命。革命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结构及变化理论中关于社会形态变化中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与现代化范式理论是不矛盾的。现代化解释体系包含着革命史解释体系,现代化范式研究离不开革命范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时,强调社会形态的变更,从社会基本矛盾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革命在社会形态转变中起着推动作用,是社会形态转化的动力。就现代化来说,它是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由生产方式矛盾激化产生的斗争即革命,就成为这种社会转型的动力。现代化作为社会转型,动力系统是综合的,但是在社会形态质变时,革命就是主要的动力。在现代化研究中,西方学界以美国学者亨廷顿为代表,肯定了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现代革命的先驱是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革命具有现代化的特征,它是使传统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方式”(8)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张岱云,聂振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287.。中国学界以罗荣渠为代表,他认为唯物史观不是技术史观,也不是唯生产力史观,马克思用生产方式的概念来阐明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从生产方式角度解释现代化动力,“伴随着现代生产方式而来的发展的新的环境、机制、手段等,汇成为现代化运动的强大动力”(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1-102.。他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凡属社会形态的转变,都不是一般的社会变动,而是巨大的社会变革即社会革命过程”(10)同②:67.。这是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论述。他试图“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11)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历史研究,1998(5):150-164.。日本学界对革命对中日近代化的动力作用也有研究, 对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与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时期人民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独到的观点,他们认为中日近代化动力是近代农民革命,并深入研究了两国近代革命形态、性质及具体作用步骤(12)依田憙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严立贤,叶坦,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8.。因此,在现代化研究中,要把现代化范式与革命范式结合起来。现代化研究必须具有正确的革命史观,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现代化范式。从理论上厘清现代化范式与革命范式的关系,才能理解中日近代化过程中革命动力的作用,因为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均适合中日近代化研究。所谓近代化是指早期现代化,就是从中世纪的封建农业社会形态向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形态的转化,即资本主义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日近代史研究也经历了从革命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转换,以近代化史观研究中日近代历史,形成近代化范式。近代化范式是现代化范式在中日近代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也属于现代化范式,近代化研究是一种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现代化研究。

二、 通过中日比较才会发现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

仅仅解决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关系问题还不够,还要解决现代化范式与比较研究范式的关系问题。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后,现代化浪潮逐渐波及全球,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成为趋势,世界各国、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和东方现代化是不同的,东方各国现代化程度也是不同的。研究中国近代化,不能脱离世界历史研究,必须要运用比较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世界现代化也作了比较研究,如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已出论著10多种,华中师范大学“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课题组”编的《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也已出论著近10种,其他各国、各地区现代化的论著也很多(13)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历史研究,1998(5):150-164.。但是,这一比较法与历史上关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历史比较法不同,因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不同的,并且现代化研究涉及的前现代社会形态、现代化路径、现代化动力三个部分的比较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世界现代化比较研究中,是有一定理路和主线的,形成了现代化比较史观及比较研究范式。所以,在现代化研究中,除了把现代化范式与革命范式结合起来外,还涉及比较研究范式。在世界现代化研究中,现代化范式、革命范式以及比较研究范式都是不可少的,三者是有机结合的,总体构成现代化比较研究范式。

在史学研究中,之所以出现否定革命的现象,是因为多从中国近现代历史本身进行研究,缺乏比较研究。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这样会得出片面的看法。比如,近代中国苦难深重,不仅有帝国主义入侵,还有国内不断发生的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是一个满目疮痍、一贫如洗的烂摊子。用现代化范式研究这一段历史,很容易产生否定革命的倾向,认为革命具有破坏性,不利于社会进步。表面上看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把中国近代历史放到世界历史范围内认识,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关于革命的作用问题,仅从中国近代历史来认识可能会产生误解,如果对中日近代化进行比较研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中日近代化研究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部分,如果对中日近代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化范式,弄清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关系。在用近代化范式比较研究中日近代历史时,在中国有很多研究成果,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在用近代化范式研究中日近代历史时,由于对近代化理解不足,对革命与近代化的关系研究缺乏重视,没有形成正确的近代化史观,对近代化范式就缺乏认识。如何正确地把握中日两国近代化历史进程及规律,正确的历史观是关键。并且亚洲的情况与欧洲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把地区限定于东北亚,日本、朝鲜和中国各自近代化的起点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以及到达各个阶段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存在像西欧那样的共同性”(14)依田憙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严立贤,叶坦,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2.。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需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东西方比较、中日比较,由于近代化是社会形态的转型,其比较方法不是简单的现象比较,而是整个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的比较,同中求异。

关于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从中日近代化的比较中可以进一步证明。为什么中国近代化速度很慢,而日本很快呢?这就涉及近代化的动力问题。近代化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自然革命起着重要作用。中日近代化动力不同,是造成两国近代化差异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动力就是“革命”。中日近代化动力是人民革命。在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人民斗争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人民革命会摧毁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李文海先生也认为,“在谈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时,决不能把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的斗争,排除在近代化内容之外,更不能人为地把二者对立起来”(15)李文海.对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点看法[J].清史研究,1997(1):5-9.。日本学者依田憙家在运用近代化范式比较中日近代史时,并没有抛弃革命范式,而是把两种研究范式结合起来,从近代化动力即革命形态这一角度去寻找两国近代化速度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革命推动“近代国家形态”的建立,进而推动“经济形态”即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循着这条道路前进,获得了成功,而中国通过改良这一途径来实现国家政权近代化,却没有成功。他认为,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之际,人民斗争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人民斗争会促使一个社会毁灭性地崩溃,并且带来向新的社会结构的变革(16)依田憙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严立贤,叶坦,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66.。明治维新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起点,其动力是反对封建统治和殖民地化的人民斗争(17)依田憙家.日本帝国主义研究[M].卞立强,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罗肇前认为,“明治日本发展速度快于晚清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革命”(18)罗肇前.中日两国近代化殊途探因[J].史学月刊,2001(6):88-92.。他还论证了革命对中日近代化的影响,不过,对革命性质、形态及革命对近代化影响的步骤缺乏论述。所以,近代反帝反封建,必须是人民的斗争。但是,认识仅仅止于“革命”二字是不够的,还要深入研究其主体、形态和性质及影响。

三、 近代两国革命主要是农民土地革命

东西方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都需要革命的推动,并且革命是广泛而持久的人民斗争,因为封建统治势力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东西方社会背景不同,革命的主体和形态也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自发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城市资产阶级成长起来,思想上和政治上都相当成熟,欧美近代变革大多采取资产阶级革命形式。与此相反,亚洲近代化与欧美不同,中日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需要的人民斗争主体和形态是不同的。19世纪后期,亚洲各国受到殖民统治,还处于封建社会,城市资产阶级还没有成长起来,中国资产阶级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到辛亥革命时还很软弱;日本资产阶级力量在明治维新初期也比较弱,到1878年开始的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才获得一定的发展。同时,无产阶级也没有成长起来,在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农民是社会主体,在亚洲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只有农民是革命的主体,人民革命主要是“农民革命”。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评价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5.。到了近代,农民革命仍然是近代社会转型的动力,“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他说:“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21)同①.斯诺说:“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22)埃德加·斯诺.斯诺文集:第1册[M].宋久,柯楠,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08.中共中央在总结中国革命时说:“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27.因此,农民是中日近代革命的主体。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日近代革命的形态与西方不同。仅仅认为中日近代化动力是农民革命还不够,还要看到,中日近代化过程中农民革命形态只能是土地革命形态。只有通过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才能唤起千百万大众,推翻封建统治,废除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中日两国革命形态的差异,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近代革命主要是农民革命,这种革命从清代中期就开始了。清代虽然经历了康乾盛世,但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却日益尖锐。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更加黑暗,吏治腐败、官场黑暗、贿赂公行、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侵吞公款、奢靡耗费等丑行比比皆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损失,统统被封建统治者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空前尖锐,农民斗争不断出现。据统计,1843到1850年间,农民暴动和起义达70余起,会党活动和少数民族起义也互相呼应,预示了农民革命大风暴即将来临。容闳认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是天下祸乱的根源,“予意当时即无洪秀全,中国亦必不能免于革命”(24)容闳.西学东渐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24.。马克思在1853年5月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而这个大革命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与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从1851年至1866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捻军斗争延续了革命,一直坚持到1868年。不过,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斗争能否认为也是土地革命呢?学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殖民地性质,其基本纲领为《天朝田亩制度》(26)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M].卞立强,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96.。“太平天国革命虽然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但它表明了亚洲近代变革的形态是通过土地革命的形态。”(27)依田憙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严立贤,叶坦,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7-28.笔者认为,我们能否从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就判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土地革命呢?显然不能。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起兵到1853年定都天京的起义过程并没有制定土地制度,也没有实行土地改革实践。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为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地上“小天堂”社会理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平分土地为核心的农民革命纲领。它以基督教思想和儒教“大同”思想为指导,描绘了农业社会主义理想。这一理想本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实现的基础,同时在战争年代也缺乏实现条件。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在革命过程中实行,只是停留在纸上,农村仍然实行封建制度,“照旧交粮纳税”(28)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第3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03-204.,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并没有改变。正如邵德门所说,“这个纲领出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它自发地接触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革命问题”,它的意义是在整个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的阶段,“即显明地把土地问题尖锐地提到了群众面前”(29)邵德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79.。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完成土地革命要求,这一要求留给后来者完成。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农民革命,但不能认为是土地革命。太平天国不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发动广泛的农民革命,最终推翻封建统治。虽然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但是没有真正实行土地革命才是重要原因。同样,捻军斗争没有土地革命纲领,也没有实行土地改革,也不属于土地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斗争不具备近代革命的形态,难以发动广大人民斗争,得不到农民的广泛支持,也就难以推翻封建统治,结束封建社会,从而延缓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此后,在中国,土地革命依然有着极大的重要性,不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本要求的革命形态都是农民土地革命,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辛亥革命前,刘师培写了《悲佃篇》,叙述了历史上土地制度及土地不均、佃农境遇不好的历史。针对贫富等级差别,土地不均,他主张土地革命:“然欲籍豪富之田,又必自农人革命始”(30)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753-754.。章有义认为,“近代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或近代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没有为发展现代工业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和市场条件”(31)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只有通过土地革命,消灭封建生产关系,才能为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条件。在近代中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向,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条件。不过,旧民主主义时代的革命,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斗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不是土地革命,因而不能促进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土地革命的必要性长期存在,因为晚清缺乏真正的农民土地革命。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农民土地革命,反映了土地革命的要求,因而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促进近代社会转型。但是,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算真正结束封建社会,比日本1889年宪法制定后正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迟了60年。

同样,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主要是农民革命推动的。日本的农民斗争在幕府末期就激化了革命成为时代主题。据统计,在1590—1867年,日本共发生农民暴动2 809次,平均每年10余次;到19世纪以后,农民暴动更加频繁,在1801—1867年间共发生农民暴动1 169次,平均每年17次以上,在推翻幕府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2)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1.。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时期爆发会津改变世道的农民斗争,其本质是土地革命,因为在斗争中,农民有土地革命要求,如否定领主和地主土地所有,要求把土地交还耕种农民(33)依田憙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严立贤,叶坦,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6.。幕府末期农民斗争和城市贫民斗争高涨,并与地主、下级武士、新兴资产阶级的倒幕运动相结合,有利于推翻封建统治,因而日本向近代国家转型早于中国。并且,幕府末期农民斗争高潮持续高涨,直到废藩置县。废藩以后,1871年到1874年,人民反对天皇制斗争不断,“其规模的巨大和斗争的激烈都是空前的”(34)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2.。这些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四、 近代革命性质应是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社会农民革命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近代亚洲革命是土地革命,性质与封建社会的一般农民革命不同。近代土地革命在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意义很大,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可以采取不同形态,近代欧洲市民革命、1905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亚洲土地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从理论上讲,中日两国近代革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该是资产阶级革命。在近代社会,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土地革命形态为表现形式,通过土地革命可以推翻封建统治、铲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实现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不过,笔者认为,具体考察中日近代农民斗争历史实际,两国革命性质还是有差别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在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后发生的,和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不同,有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因素,如《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包括兴建近代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文教等项事业的具体建议。但是不能说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虽然有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要求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施政大纲《资政新篇》,但是没有实行,也没有实行的可能性;参加革命的群众主要是农民,“矿山工人”是少数;领导力量是农民阶级,不是资产阶级;近代土地革命的走向应该是先推翻封建统治,然后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太平天国革命要建立的社会仍然是封建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即使是太平天国运动取得了胜利,也不能认为就可以直接产生出近代国家来”(35)同②:266.。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不属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仍然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法国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也认为,“太平天国本质上与过去爆发的(通常在改朝换代之前)许多次农民起义没有什么不同”(36)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M].肖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4.。太平天国运动从本质上说是旧式农民战争,具有鲜明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性,封建皇权思想左右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没有前途的,完成不了推翻封建统治、结束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必然被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所剿灭。清末义和团运动同样不具备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也完成不了推翻封建统治、结束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并没有结束封建社会,没有触及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算真正结束封建社会。但是,因为这一胜利的迟到,中国近代化速度慢于日本,日本强大起来后,就不断入侵中国,差点使中国亡国灭种。

一般认为,明治维新反映了日本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因而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37)中国日本史研究会.日本史论文集[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271-272.。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是广泛的人民斗争。在日本幕府末期,阶级矛盾尖锐,特别是农民斗争和城市贫民的斗争高涨,出现了民众反抗斗争与具有资本主义倾向和强烈民族危机感的下级武士、新兴资产阶级、地主的倒幕运动相结合的局面。明治维新阶段广泛的人民土地革命,“其领导是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贵族和商人”(38)同②:348.,其中,下级武士阶层是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正是在要求走西方人道路的知识分子的领导下,通过“戊辰国内战争”,夺取幕府政权,才开辟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时期农民革命与其他革命结合起来,才显示了其力量,达到了推翻幕府统治的目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人民革命,如果像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那样单纯的农民革命,也无法推翻幕府统治。明治政府成立后,由于明治初期士族反对集权主义政权专制,主张民权,农民反对农村广泛存在半封建的地主、佃农制,随后发生的包含有土地革命要求的自由民权运动,与明治维新有质的不同,不是明治维新的简单延续,而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是“以要求民主革命的农民阶层为中心的人民斗争”(39)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M].卞立强,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8.。因为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以致出现了农民运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结合”(40)依田憙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M].雷慧英,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1.。近代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最初表现为自由民权运动(41)远山茂树,佐藤进一.日本史研究入门[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209.。随后发生的自由民权运动, “是幕府末期和维新时期以来人民反对封建统治、要求社会近代化的斗争,同时也是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企图挤进统治阶级行列的资产阶级的运动”(42)依田憙家.日本帝国主义研究[M].卞立强,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时期以农民革命为中心的人民斗争,显示了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不同的作用和性质,不仅很快推翻幕府统治,而且推动明治政府不断改革,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结束了封建社会,使日本近代化的速度快于中国。

综上所述,近代化是一种社会形态转化,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日近代化的动力是反封建统治和殖民地化的农民革命。中日近代革命形态应该是农民土地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动了近代社会转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近代国家,废除封建生产关系,建立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实现近代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人民革命,推翻了幕府统治,使日本逐步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近代化。中国晚清时期缺乏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农民土地革命,只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才具有这样的形态,最终结束封建社会,因而中国近代化发展速度慢于日本。近代中日两国革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在研究中日近代化历史时,要把现代化范式、革命范式和比较研究范式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比较研究范式,全面认识历史,尊重历史,不能无视革命的作用,要充分肯定革命在近代化中的动力作用,反对否定暴力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土地革命范式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桑德斯镜头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研究
钱穆《国史大纲》“洪杨之乱”平议
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范式分析
习仲勋与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