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高油花生品种桂花833 的选育

2021-11-29熊发前钟瑞春韩柱强唐秀梅贺梁琼刘俊仙黄志鹏吴海宁唐荣华

中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荚果青枯病品系

刘 菁 熊发前 蒋 菁 钟瑞春 韩柱强 唐秀梅 贺梁琼 刘俊仙 黄志鹏 吴海宁 唐荣华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 530007)

花生又名长生果,全世界有106 个国家种植。中国是全球花生第一生产大国,年种植面积达500多万hm2,约占全世界的20%,总产达1700 万t,约占全世界的40%。花生是广西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占广西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年种植面积达18 万hm2[1]。此外,广西也是花生油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选育高产高油花生优良新品种是促进广西花生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保障广西食用油供给安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料室曾育成了高油型花生品种桂花17、桂花22、桂花32 和桂花33,高产型花生品种桂花26、桂花30 和桂花1026,抗病型花生品种桂花836,高油酸型花生品种桂花37,适合间作型花生品种桂花771,特色鲜食型花生品种桂花红35、桂花红95 和桂花红166。除以上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外,在广西区内也少量种植有广东花生品种汕油27 和粤油7 号以及广西贺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病花生品种梧油7 号和贺油11 等。但以上这些花生品种由于育成时间较为久远,存在品种退化、混杂严重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广西市场和人民对高品质食用油的需求。在广西,由于品种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花生平均单产较低,花生生产上缺乏高产、稳产、高油的花生新品种。桂花833 的选育成功,可对广西花生推广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花生平均单产以及种植经济效益,为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广西食用油供给提供了良种保障[1]。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泉花646×粤油200)F7品系×(004/222×桂花20)F5品系。其中泉花646 是具有丰产、稳产、高抗青枯病、中抗黄曲霉、优质、出仁率高等优点的福建花生品种[2];粤油200 是具有高抗青枯病、高产、稳产、出仁率高等优点的广东花生品种[3]。

1.2 选育过程2004 年秋,用来自杂交组合泉花646×粤油200 的F7品系045/23 作母本与来自杂交组合004/222×桂花20 的F5品系045/1 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5 年春季种植F1,剔除假杂种后混收;同年秋季种植F2,收获时从中选择优良单株61 株;2006 年春将61 个单株种植成株行(F3),收获时从株行中再次进行优良单株选择;2006 年秋至2007 年春,按上述方法连续进行2造选择;2007 年秋对最终筛选的19 个株行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株行07 秋/HF6-3-2。2008-2009年07 秋/HF6-3-2 以品系名H8C/33 进行品系比较试验;2010-2011 年以参试名桂花833 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2012 年春造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布点进行试种及示范试验。桂花833 于2012 年6 月4 日通过第五届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油2012001 号)。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桂花833 属直立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连续开花,疏枝,生育期120d 左右。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叶色绿色。主茎高54.65cm,分枝长57.3cm,总分枝数5.95 条,结果分枝5.45 条,主茎叶片数14.55 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7.3 片,单株总果数17.1 个,饱果率83.27%,单仁果率20.64%,双仁果率75.81%,百果重152.5g,百仁重61.55g,荚果较小,果数830 个/kg,出仁率65.65%。

2.2 品质性状从所有试验点取样混合后送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分析。2010 年粗脂肪含量为52.14%,比对照桂花21高4.41%;粗蛋白含量为25.88%,比对照桂花21 低3.08%。2011 年粗脂肪含量为52.28%,比对照桂花21 高1.38%;粗蛋白含量为28.03%,比对照桂花21低0.96%。2 年平均粗脂肪含量为52.21%,比对照桂花21 高2.89%;粗蛋白含量为26.96%,比对照桂花21 低2.02%。

2.3 抗病性及抗逆性根据广西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2010 年桂花833 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和锈病,均为5 级;抗倒性和耐涝性中等;耐旱性强;中抗青枯病。2011 年桂花833 也表现中抗叶斑病和锈病,分别为5 级和4 级;抗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均中等;但感青枯病。综上,桂花833 的抗倒性和耐涝性中等,耐旱性较强;中抗叶斑病和锈病;青枯病抗性在不同年度间表现稍有差异,分别为中抗和感病,抗病能力一般。

3 产量表现

3.1 花生品系比较试验2008-2009 年参加自行安排的花生品系比较试验。2008 年每hm2荚果平均产量为3067.20kg,比对照汕油523 减产188.85kg,减幅5.80%,减产达显著水平;2009 年荚果平均产量为3437.55kg,比对照汕油523 增产287.55kg,增幅9.1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 年荚果平均产量为3252.38kg,比对照汕油523 增产49.35kg,增幅1.54%,初步显示出了该品种的高产和增产潜力。

3.2 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2010-2011 年参加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站组织的广西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2010 年桂花833 每hm2荚果平均产量为3665.90kg,比对照桂花21增产797.10kg,增幅27.79%,增产极显著,荚果产量列参试品种第4 位;籽仁平均产量为2272.17kg,比对照桂花21 增产243.24kg,增幅11.99%,增产极显著,籽仁产量列参试品种第3 位。2011 年桂花833 每hm2荚果平均产量为4509.18kg,比对照桂花21 增产98.75kg,增幅2.24%,增产不显著,荚果产量列参试品种第7 位;籽仁平均产量为2957.23kg,比对照桂花21 增产127kg,增幅4.49%,增产不显著,籽仁产量列参试品种第6位。2 年桂花833 每hm2荚果平均产量为4087.54kg,比对照桂花21 增产447.93kg,增幅12.31%,增产极显著;籽仁平均产量为2614.70kg,比对照桂花21 增产185.12kg,增幅7.62%,增产极显著。

3.3 试验示范桂花833 于2012 年上半年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乌家镇包囊村进行示范种植,经专家田间测产验收,每hm2鲜荚果平均产量达9633.75kg,折合干荚果平均产量达4816.95kg,再次证实了该品种的高产特点。

猜你喜欢

荚果青枯病品系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研究
贵州黑山羊新品系选育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湖北省白肋烟新品系比较研究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