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疑问代词研究
2021-11-29桂良丽彭家法
桂良丽,彭家法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文献,极具研究价值。近年来,诸多学者都从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算多,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着眼于整体,对整本书的语法进行研究,如张家合的《元刊杂剧疑问句研究》[1]、董志光的《元杂剧语法研究综述》(2004)等;二是对该书中的词类进行研究,如董志光的《<元刊杂剧三十种>助词研究》、任晓彤的《元杂剧语气词研究》等;三是对元刊杂剧版本进行研究分析,如苗怀明《二十世纪<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2004),黄仕忠的《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2008)等。但专门对元杂剧中疑问代词的研究略显欠缺,目前只有一篇系统论述该书代词的文章——罗琼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代词研究》[2],但未结合当代形式语言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全面统计元刊杂剧中的疑问代词,尝试对疑问代词作全面统计的同时比照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找出元刊杂剧疑问代词的特点。
一、研究方法
以徐沁君校注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3](以下简称《新校元刊》)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照宁希元先生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兰州大学古籍所古籍整理丛刊,1988年9月第一版),对该书的疑问代词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分三步走,首先是对疑问代词进行界定和分类;其次是从疑问代词的使用情况出发,对书中的疑问代词进行分类整理;最后与当前形式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比照,从而准确地反映《新校元刊》中疑问代词的使用情况及其特点。
二、《新校元刊》疑问代词的判定与数量统计
1.疑问代词的判定理据
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划分疑问代词有两种看法。一是疑问代名词说,指的是从句法功能的角度出发,将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疑问形容词和疑问副词等三类,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二是疑问代词说,即强调句法功能的同时,结合词的意义,把疑问句中代替未知事物的词全部称为疑问代词。如吕叔湘根据代词和所代事物关系是否是确定的,将代词分为有定和无定,无定代词即疑问代词。他将疑问指示词界定为“除‘谁、什么’外,由‘哪、多、怎么’单独或加其它成分构成,多用于疑问,也可用于虚指或泛指”[4]。
我们认为,仅依靠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是不科学的,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在划分词类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词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采取第二种界定原则来划分疑问代词。
2.《新校元刊》疑问代词数量统计
该书共涉及十类疑问代词,它们分别为“怎”系、“何”系、“谁”系、“争”系、“多”系、“甚”系、“几”系、“那”系、“焉”、“安”等。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这十类疑问代词进行分类:古汉语留存而现代汉语弃用的疑问代词;古汉语留存且沿用至今的疑问代词;元刊杂剧中新产生并继续沿用的疑问代词和元刊杂剧中新产生但为现代汉语弃用的疑问代词。
三、《新校元刊》中疑问代词的归类
1.古汉语留存而现代汉语弃用的疑问代词
在《新校元刊》中,有一些古汉语中就已经出现的疑问代词,如部分“何”系、“争”系疑问代词、“焉”和“安”等。
(1)大部分“何”系疑问代词
“何”作为疑问代词,出现的时间很早,据贝罗贝、吴福祥[5]等人研究,该疑问代词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其组合构成的疑问代词有“何如、如何、奈何、何若、若何”等,可表示询问事物或方式情状等。《元刊杂剧》中“何”系疑问代词共有21个,其中常见的有“何”“何处”“为何”“何时”等等。上古汉语中出现的该系疑问代词在《新校元刊》中仍然可见。它的语义功能也渐趋完备,可询问时间、处所、人物、方式等等。语法功能也呈现多样化,在句中可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和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何”几乎不单用,除了“如何”以外,上古时期和元刊杂剧中出现的大部分“何”系疑问代词都为“什么”所替代。即使偶有用例,也是在文学作品中,属于仿古用法。
(2)焉
“焉”也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疑问代词,在《诗经》中可表示询问处所、事物、原因目的等,用作状语。《新校元刊》中的“焉”相当于“哪里”“怎么”,在句中作状语,仅见2例。“焉”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在一些谚语里出现,并无其他用例。
(3)安
“安”在上古时期的文献中出现了疑问代词的用法,《诗经》《左传》中都有用例。语义上表示询问处所。“安”在《新校元刊》中作为疑问代词仅有1例,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儿”“哪里”。语法功能上,“安”作动词宾语,询问处所。该书中只有1例,如“东宫安在?”(《介子推》)应为古汉语的遗留形式。现代汉语中的“安”并无疑问代词的用法。
(4)“争”系疑问代词
“争”作为疑问代词出现于中古时期,唐代文献中已有用例。《新校元刊》中“争”系疑问代词有“争如”“争奈(何)”“争知”3个,共计16例。可作谓语、状语,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可译为“不”。现代汉语中的“争”主要用作动词或副词,无疑问代词的用法。
此外,如“怎”系疑问代词中的“怎生”在敦煌变文就已经出现了,在《新校元刊》中高达52例,但元代以后该词的用法逐渐变少,现代汉语中已经弃用了该疑问代词。
2.古汉语留存且沿用至今的疑问代词
(1)部分“几”系疑问代词
“几”用作疑问代词,《孟子》中即有用例,此后一直沿用。《新校元刊》中的“几”系疑问代词共计32例。其中,“几”单用表示疑问代词共2例,由疑问代词“几”构成的还有“几个”“几人”“几时”“几日”“几年”等,其中“几时”出现次数最多。“几”系疑问代词主要表示询问数量或询问时间,可作宾语、定语、状语和兼语。上述出现的“几”系疑问代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继续沿用。
(2)部分“谁”系疑问代词
“谁”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作疑问代词的用法。《新校元刊》中“谁”系疑问代词共出现77例,主要有“谁”“谁家”“谁人”等。其在语义上大多表达询问人物或表示对语句的否定等。语法上可充当定语、主语、宾语和兼语。其中,一直沿用至今的该系疑问代词有“谁”“谁家”,并且在语法和语义上并无太大变化。
(3)部分“那”系疑问代词
“那”用作疑问代词出现在汉魏时期,此后一直沿用。《新校元刊》中的“那”系疑问代词主要有“那”“那里”“那些(儿)”等,共计68例。其中“那里”的使用频率最高。其在语义上主要表示询问地点,相当于“哪”“难道”。语法上可作状语、宾语和主语。在现代汉语中,“那”演变成为“哪”,并且古汉语中的“那里”“那些(儿)”写作“哪里”“哪些(儿)”,主要表示询问地点、事物等。
此外,古汉语中留存至今仍在使用的疑问代词除了上述几种,还有像“多”系疑问代词中的“多少”“何”系疑问代词中的“如何”以及“怎”系疑问代词中的“怎的”等,它们都出现于较早的时期,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保持较强的生命力。
3.元刊杂剧等近代文献中新产生并继续沿用至今的疑问代词
(1)部分“怎”系疑问代词
王力(1980)[6]认为“怎”用作疑问代词出现于宋代,并在宋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在元刊杂剧及较近时期的文献中新出现的“怎”系疑问代词有“怎、怎的(地、得)、怎么(莫)”等。《新校元刊》中该系疑问代词共出现151例,均用作状语,询问方式或原因。它相当于今天口头交际用语里的“为什么”“怎么”,且使用频率较高。
(2)部分“甚”系疑问代词
“甚”在隋唐时期开始用作疑问代词。该系疑问代词在书中共见113例,其中常见的“甚”系疑问代词有“甚”、“甚事”“为甚”“甚么(末)”“甚的(底、迭)”等。使用频率高,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元刊杂剧中“甚”系疑问代词可询问情状或事物,能作定语、宾语、谓语和状语。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甚”在现代汉语中逐渐为“什么”所替代,并消失在日常口语和作品中。
4.元刊杂剧等近代文献中新产生但为现代汉语弃用的疑问代词
由于元刊杂剧在语言上非常接近当时的口语,因此该书保存了当时的语言本色,其中很多疑问代词仅见于那个时期,如“那”系中的“那埚儿”“那窝儿里”“那答儿”;“怎”系中的“可怎么”“怎生般”“怎着”等;“谁”系中的“谁家个”“谁家些”;“甚”系中的“可甚”“白甚”“争甚”等,以及“多”系中的“多来远近”“多深浅”等。
四、与wh-问句等的比较
根据以上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刊杂剧中的疑问代词大致相当于英语中表示疑问的wh-词,即:Who表示询问人物,相当于文中的部分“何”系、“甚”系、“谁”系和“那”系;What(which)表示询问事物,相当于部分“何”系、“甚”系、“怎”系;表示询问情状,相当于部分“何”系、“甚”系、“那”系、“怎”系;How表示询问数量,相当于部分“多”系和“几”系;Where表示询问处所,相当于部分“何”系、“谁”系、“那”系、“安”;When表示询问时间,相当于部分“何”系、“几”系和“甚”系;Why表示询问原因,相当于部分“何”系、“甚”系、“怎”系和“焉“。
以乔姆斯基为首的生成语法将英语等语言称为wh-移位语言,因为要形成wh-问句,必须要将wh-词或短语移到句首位置;将汉语称为汉语是wh-在位(in-situ)语言,因为汉语中wh-问句的形成可以把这些疑问成分留在原位。他们提出了三点证据,以下我们将详细比对,以便进一步探究元刊杂剧中疑问代词的特点。
首先,英语中表示疑问的wh-词必须移位到句首,wh-成分带着[wh]特征进入句法推导,从而促发了显性移位以满足或者核查标句词的相关特征[7]。然而在汉语中,wh-成分的移位则呈现出可选择性。汉语既可以采用wh-结构留在原位,以不移位的方式直接构成疑问句,即wh-在位(wh-in-situ)现象,也可以直接移位至句首位置构成疑问句。
在《新校元刊》的诸多疑问代词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时,汉语也体现如此特征。如:
(1)谁敢把别人功业厮胡突。(《薛仁贵》/386)
(2)并贼拿败更推谁?(《魔合罗》/430)
(3)多少年纪?(《汗衫记》/375)
(4)量这厮有多少愁滋味。(《贬夜郎》/454)
(5)为何事离宅中?(《魔合罗》/429)
(6)秀才在此何干?(《竹叶舟》/708)
(7)活到七十都能有几?(《任风子》/228)
(8)紫绶金章,法酒肥羊,几时填还彻这臭肉皮囊?(《贬夜郎》/440)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例句中的疑问代词都处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移位。这也是元刊杂剧中疑问句的主要形式。例(2)(4)(6)(7)中的“谁、多少、何、几”等几个疑问代词留在原位,并没有任何显性移位过程,但在逻辑式里可能使用隐性移位。如(6)的逻辑表达式便为:
(6a)[何i[秀才在此干ti]]?
由此可见,汉语类型的wh-问句与英语类型的wh-问句存在某些相似性的观点在元刊杂剧中也可以找到证据。
其次,《汉语句法学》中指出“在汉语中,当一个句子带有含‘为什么’这种wh-短语附接语的句法孤岛时,不能用这样的句子来针对该附接语形成直接问句”[8]。这一特点与英语中的wh-问句的分布要受到限制相类似。例如:*你厌恶[为什么邋遢的员工?]
比照元刊杂剧中的整个疑问代词系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为什么”的有部分“何”系、部分甚”系、部分“怎”系和“焉”等,穷尽所有相关例子后,也未发现元刊杂剧中该种用法。因此,可以得出,元杂剧中的wh-问句的分布和诠释也是受到孤岛条件的限制的。
最后,汉英的句子中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有多个疑问词的问句中,主语及附接语会处在宾语之前,间接宾语也会处在直接宾语之前。这就是所谓的“优先效应”。[9]正是这一论证,说明了汉语中wh-成分也经历了移位过程。如:
(9)a.谁吃了什么?
Who ate what?
b.*什么谁吃了?
*What did who eat?
(10)a.你为什么吃什么?
Why did you eat what?
b.*你什么为什么吃?
*What did you eat why?
(11)待子么到如今雕阑玉砌今何在?(《介子推》/498)
(12)分甚贤辨甚么愚?(《竹叶舟》/708)
(13)再那里有甚么岳大嫂?(《铁拐李》/483)
由此可见,生成语法中的对wh-问句的相关论据对于元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也同样适用。
不过,笔者在整理语料时发现,元刊杂剧中不止前面所提及的只有wh-结构留在原位和wh-在位(wh-in-situ)两种现象。其中,元刊杂剧中的部分疑问代词使用情况较为特别,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现象。
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4)师父那里去?(《竹叶舟》/724)
(15)哥哥,你更待那里去来?(《博望烧屯》/748)
3.提高征管效率,激励地方积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消费税定位为共享税有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消费税制的复杂性决定其征管需要税务系统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如果把消费税单纯地定位为中央税,地方政府无法从收入中获益,地方政府可能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可能诱发政府协助当地企业躲避消费税征管的风险。将部分消费税改为在零售环节征收的前提下,对消费税实行收入分享,能够使实际缴纳消费税的商品消费地受益。这也将会激励地方政府从注重生产端的产业投资转向注重消费端的市场培育,抑制政府投资冲动而使其更加注重提高本地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改善当地的消费环境。
(16)秀才,你那里去?(《竹叶舟》/717)
(17)路难通,家何在?(《看钱奴/169)
(18)知他我满门良贱今何在。(《周公摄政》/668)
(19)告大王……待子么到如今雕阑玉砌今何在?(《介子推》/498)
(20)秀才在此何干?(《竹叶舟》/708)
(21)东宫安在?(《介子推》/513)
(22)张屠,你二口儿来了,孩儿那去了?(《焚儿救母》/805)
上述例子中的疑问代词“那里、何、安”等都作宾语,且都要移到动词之前。
既然如上文所说,汉语在逻辑式中使用的是隐性移位,将在位的wh-短语移至合适的句子边缘位置,如(6a)。那么像“师父那里去?”这样的例子就无法得到解释。因为在现代汉语中,该句话应为“师父去那里?”进行隐性移位后应为“[那里i[师父去ti]]”,英语中可以翻译为“Where does the master go”,既然汉语的句子所呈现的是语义诠释问题,进行的是隐性移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宾语前置这种现象呢?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先进行一次移位,即从“师父去那里”移位成“师父那里去”,然后再进行一次隐性移位变成“[那里i[师父去ti]]”,从而呈现出跟英语中wh-词相类似的特征?但例句中的第一次移位为何可以不出现在句子边缘位置呢?这些例子是否否定了Huang等人的理论呢?
2.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未前置
(23)陈季卿呆汉,你到此有何事?(《竹叶舟》/712)
(24)你那尸首儿归何处?(《汗衫记》/380)
(25)哥哥,这西壁南间,锁着何物?(《博望烧屯》/748)
(26)不知朝野里有甚事?(《东窗事犯》/532)
(27)到如今,说甚的!(《紫云亭》/339)
(28)我虽是鳏寡孤独,对谁人分诉?(《遇上皇》/131)
(29)万中人认得那个?(《焚儿救母》/791)
(30)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七里滩》/631)
(31)刬地伺我姓甚名谁,那里人氏?(《看钱奴》/183)
(32)师父言这几个是谁?(《竹叶舟》/725)
以上的例子中,“何、甚、谁、那、怎”系疑问代词虽然也是作宾语,但是并未前置。
因此,我们可以用生成语法的理论将古汉语中的疑问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古汉语中wh-成分留在原位,以不移位的方式直接构成疑问句,即wh-在位(wh-in-situ)现象;二是wh-成分也可以直接移位至句首位置构成疑问句;三是古汉语中还存在一种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的现象,即wh-成分居于句中构成疑问句。
关于宾语前置形成的原因,目前有两种看法——“残留说”和“强调说”。王力、邢公畹(1947)[10]、俞敏等人认为这种倒置是远古汉语残留下来的,他们认为原始汉语是SOV语言;冯胜利(1997)[11]从韵律上支持“残留说”,认为焦点通过重音来实现,古汉语中句子的重音在动词前,所以疑问词要前移。若结合前面的例句可发现以上两种看法确实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既然这种倒置是残留现象,所以书中出现“师父那里去”一类的宾语前置句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此外,元刊杂剧是元代供人演唱的剧本,因此在韵律上必定有所注意,通过前置宾语并用重音表达出来确实能够达到凸显焦点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管燮初(1952)[12]发现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存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情况。因此我们并无证据说明原始汉语是SOV语言,当然,我们也无法解释为何古汉语中句子的重音会发生后移现象。
石毓智、徐杰等认为汉语中的疑问词有[+F]焦点的特征,若要在句中凸显出来,最初是通过移位至动词前、主语后来实现的。即“疑问代词的固有词义里含有一个焦点特征,表示为[+F],疑问代词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它们种种特殊的句法行为,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语序变换的强制性也是它固有的[+F]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13]。随着判断词“是”的出现,进而虚化为表示焦点的语法标记后,逐渐淘汰了宾语前置等手法,而采用“是+受事疑问词”来标识焦点。元刊杂剧中也可发现用“是”标记焦点的例子和将宾语前置的例子共存的现象,且用“是”标记之后,确实未出现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现象,说明了元代的疑问代词呈现出过渡性的特征。
观察上述例子,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并参考日韩等国语言中的SOV现象,我们可以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出发,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首先,第一次移位为何可以不出现在句子边缘位置?本文赞同上述石毓智、徐杰等人的观点,即汉语中的疑问代词有[+F]焦点的特征,前置是为了突出焦点。那么宾语前置是否可以理解为进行了一次显性移位和一次隐性移位呢?如(6a)中的“何”是先从宾语位置移到动词之前,再在逻辑式中移到句首的吗?其实可以换一种思路来看,即在汉语逻辑式中,前置的宾语是放在动词之后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在语义诠释方面,疑问代词并没有因为前置而发生语义上的变化。当然,针对宾语未前置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出现了“是”作为标记,因此不需要再调动疑问代词来凸显焦点;也可能是古汉语中虽然有宾语前置现象,但疑问代词的[wh]特征较弱,所以对前置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此外,汉语中的wh-成分并不一定具有[wh]特征,因而也没有必要通过移位来核查其特征,最终演变发展成只有两种现象:wh-在位(wh-in-situ)现象和wh-成分直接移位至句首位置构成疑问句的现象。
其次,众所周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产生的机制本应是相同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各种语言的参数出现了差异,但是究其根本,内在机制仍然相同,尽管元刊杂剧中出现了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导致了汉语中的wh-成分有三种不同的位置,但是通过移位和语义诠释,都可以发现其跟英语等语言的内在生成机制具有相似性。因此并不能简单的否定Huang等人的理论。
五、结论
通过对《新校元刊》中疑问代词的全面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元刊杂剧疑问代词具有如下特点。
1.从疑问代词的使用情况来看
元刊杂剧中的疑问代词数量众多,既有从古汉语中出现的疑问代词,也有新产生的疑问代词,语法功能逐渐明确,呈现出过渡性特征。汉语疑问代词的功能常分为询问人物、事物、处所、原因、情状、时间、方式和数量等几类,元刊杂剧里的疑问代词也可根据所表示的询问语义分为以上八类,虽然有些疑问代词有很多交叉重合的用法,但大致与现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功能相当。
2.从生成语法角度来看
(1)元刊杂剧中的wh-成分有在位和移位两种形式,所谓的在位是指留在原地不动,移位指的是宾语前置现象,即wh-成分为了突出焦点移到动词前面。虽然宾语前置现象在表面上看不遵循wh-成分要位于句子边缘位置的理论,但仍然可以在逻辑式中得到解释。
(2)汉语和英语都具有遵循优先效应和遵守孤岛原则的特点,在元刊杂剧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因此,生成语法的部分相关理论能够进一步得到证实。
3.异形词、异体字较多
无刊杂剧中出现的其他疑问代词:“是末”“子么”“子末”“待子么”“则么”“则末”则甚等共使用14次,其中“是末”“则甚”“子么”“子末”“待子么”“则么”“则末”等几个词语当为“怎么”或“甚么”的俗体或异体形式。此外,像“甚”系中的“甚的(底、迭)”等等,也都不是非常固定的字。原因应是元刊杂剧是供演员演出的底本,文本用字不太规范造成的,再加上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严谨的剧本,有些地方可以随意发挥,从而导致了文中异形词、异体字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