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共享与信息化时代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化开展
2021-11-29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马歆妍毛新雨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董 明 马歆妍 毛新雨 杨 可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由高速型进入高质型阶段,金融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因此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数据共享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影响着金融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传统的粗犷式管理模式被逐步淘汰,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不断趋向于精准化,才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管理的效率化。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化概述
(一)精准化开展的内涵
金融企业开展精准化的财务管理,需要同时从“精”和“准”两个方面入手。“精”,指向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战略方案的制定以及管理方式的采用等高质优化的方向把控;“准”,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合理,核算监督的准确无误以及投资风险的预测判断等全方位的控制落实。当然,财务管理工作的“精”与“准”并非是单独存在、各自割裂的,金融企业在开展精准化的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交替促进。由此一来,唯有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呈现“精中有准,准又有精”的状态。
(二)精准化开展的合理必要性
财务管理工作是金融企业运营的重要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对各个流程的核算与监督,把控资金的来源和占用,挖掘反馈有效金融数据信息,辅助高层决策;而究其根本,核心则为管理,管理金融企业全部的财务运行,预测各种潜在风险危机,对财务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由此可见,财务管理的精准化开展是合理且必要的,是金融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与命脉所在。
二、数据共享与信息化时代概念
随着第三次科技浪潮的袭来,现代社会正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影响下,数据共享应运而生,信息化时代也接踵而至。数据共享,即构建数据共享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分析,同时实时监控并根据需求快速转化,全方面充分利用数据,支撑企业数据管理的实现,辅助管理层最优化决策。信息化,即信息发挥价值,是现阶段社会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在现代通信、互联网+与数据库的基础上,发展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应用,结合各行业发展现状,满足不同主体相对应的需求,一改过去传统模式,极大降低运行成本,重新洗牌行业,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技术动力。
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非精准化问题论述
(一)财务管理模式未完善,欠缺规范系统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日益壮大,涌现出大量优秀成功的金融企业。但我国金融市场化过程较为短暂,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受国家的宏观调控,那么,在此背景下成长的金融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措施。此外,以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制定的金融财务准则与会计准则虽然及时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实时调整变化,但是金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粗犷式管理较为普遍,财务管理人员冗杂,核算重复以致于工作效率低下,增加金融企业运行成本,管理精准化与体系规范化水平亟需提高。
(二)金融数据信息分离分散,非实时动态
即使现在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兴未艾,我国大多数金融企业出于自身实际发展水平考虑与运营成本控制,数据共享与信息化建设也并未集中涉猎,由此造成金融数据信息分离分散,呈现碎片化、孤岛化,未能实时反映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而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又需要大量实时精准的金融数据作为支撑。那么在数据不能完全符合市场动态的情况下,财务管理所作出的内部财务报表与实际企业状况不相一致,存在一定偏离,会给管理层决策带来方向误导,增加自身不必要的运营风险与不确定因素。
(三)风险意识薄弱,资金回收困难
市场经济下,金融企业面对的风险多层次、多样化突显,来源于外部市场与内部危机的风险繁多复杂。在双重方向的风险来袭时,金融企业会选择性一定程度上忽视财务危机风险,在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上不得力。在短债长投资方面,未予以极高的重视,一旦出现盲目性投资,资金收回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指数型增加,引致资金链断裂,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影响金融企业的后续投资与可持续发展。
(四)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意识相对滞后, 自我定位模糊
数据共享与信息化浪潮中,我国金融企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数据金融市场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相应的传统型财务管理人员更倾向于专业的实操能力培养提升,关于数据技术的应用未能很好地与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实时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同时,财务管理人员长时间处于企业内部核算岗位,仅单方面注重收支两条线,扮演“节支核算型财务”的角色,被动制约地开展工作,全面管理的积极主动性较低,未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因此,对于财务各个环节的把控不确切,这对给金融企业长期的平稳运行埋下严重隐患。
(五)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投融资环境早已与传统时代大相径庭,数据财务融合共享的会计处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金融企业国际化与业务的层次多样等等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但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及时搭乘数据财务的便车,对金融数据的处理不精准全面,局限于账本报表,存在数据浪费,资源未优化配置的问题。
四、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化开展策略探讨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与财务制度
为提高财务指标精准化权重,金融企业应及时调整财务管理部门结构,优化配比相关信息资源,同时加强各部门交互垂直式的联系,站在整体综合的层面搭建新型财务管控和预算管理体系,全面掌握企业业务往来。此外,在管理至财务,再到决策这一过程中,除了应不断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还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流程,以提高金融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使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变化不断相适应,降低风险指标,财务管理更加趋近于精准化。
(二)构建精准化管理平台,多维度收集金融数据
为精准协调企业的财务与业务,金融企业应顺应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构建精准化管理平台,通过建设局域网、数据库与内部处理系统,各部门可以利用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多维度收集金融信息数据并进行实时更新优化。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增加其管理会计的职能,精准细化金融企业成本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加强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从而推动财务信息化体系整体良性与可持续化发展。
(三)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创新精准性投资方案
企业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从自身宏观战略出发,制定与之密切相关的长期发展规划,划拨较为充足的信息发展项目资金,将信息化建设铺排落实于全方位的管理流程,为金融企业的业务开展提供数据,以此促进其交互式水平与垂直应用。其次,引进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云计算等大数据先进技术,将金融工程与网络平台进行有机结合,追踪资金来源和占用,分析现金流入与流出,评估自身最优化负债率,对投资回报情况进行前瞻性预测与系统理性分析。此外还可以采用投资方案净现值、回收期等量化分析方法,尝试运用多情景实时模拟,建造科学合理的决策模型。多种技术方法联系运用,多条路径精准优化,致使金融企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尽可能地减少对市场的滞后性反应,追求利益最大化。
(四)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精准管理意识,转化自我角色
财务管理人员的精准管理意识的强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金融企业应在综合考虑发展需要与现阶段矛盾的前提之下,针对当前问题开展相关管理理论知识的讲座培训,开设数据财务技术方面的学习课程,让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清楚地了解眼前问题现状,同时在对数据分析与风险预测的过程中,提升精准预测与分析判断能力。其二,除外部强化之外,财务管理人员也应积极主动强化精准管理意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学习创新性财务管理管理模式,及时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与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不断调整管理方案。当然,在强化意识时,财务人员还需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化,由“节支核算型财务”转化为“增效管控型财务”,改被动制约为主动疏导,不断凸显财务管理环节的管理核心。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确切把握各个环节
面对数据共享与信息化浪潮,财务管理人员亟需提高自我整体综合素质,加强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学习《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程序语言Python》、《SQL数据库基础》等相关课程,将其应用落实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以此确切把控财务的执行、控制、指导环节,提高流程中所对应的共享财务、业务财务、战略财务的联系结合程度,来满足金融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式、精细优化的需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数据共享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准化开展须依托精准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科学模型,借助海量金融数据,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同时,提升财务人员的精准化意识与综合素质。从而完善内部一系列的反映、监督、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创新财务管理格局,提高管理工作绩效,助力金融企业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