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指标在病理性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29李昀晖徐畅张文王秋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凝凝血因子纤溶

李昀晖 徐畅 张文 王秋实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随着孕周的进展和胎儿生长发育,孕妇体内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系统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生理性高凝或血栓前平衡状态。若生理性动态平衡发生紊乱,则增加血栓形成或低凝出血的风险,导致孕妇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病理性妊娠。产前对凝血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对预防、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凝血指标在病理性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综述如下。

1 妊娠期凝血功能的常见指标

1.1 血小板: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PLT可判断人体有无出血倾向和止血能力。REESE J A等[1]发现随着孕周的进展,PLT逐渐下降,可能与孕妇血容量增加的稀释作用和血栓前状态导致的PLT消耗有关。MPV是反应PLT活性的指标,其升高说明PLT聚集、黏附功能增强,活化程度增高。PDW表示PLT大小悬殊,是PLT再生的良好指标。

1.2 凝血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PT和APTT缩短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FIB是凝血系统的中心蛋白质,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FM),促进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血液中检测出FM提示FIB向纤维蛋白转换,是引起继发性纤溶的初发阶段,是早期诊断DIC血液凝固亢进的敏感指标[2],但FM在健康人血液中含量甚微,难以检测。

1.3 抗凝系统:包括以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为代表的蛋白酶类抑制物、蛋白C(protein C,P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等。AT不仅可抑制凝血酶活性,还可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和Ⅺ,从而阻断凝血过程。蛋白C系统由PC、蛋白S(protein S,PS)、活化蛋白C抑制物(activated protein C inhibitor)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组成。TM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激活PC产生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APC的作用主要包括:①在PS的作用下灭活FⅧa和FⅤa,②抑制FⅩa与血小板结合,使FⅩa激活凝血酶原的作用减弱,③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等纤溶酶原激活物,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王文工等[3]检测162例正常孕晚期女性凝血指标,发现AT较未孕女性降低,与KRISTOFFERSEN A H[4]等结论一致,其原因可能为:孕妇体内活性较高的凝血因子与AT形成复合物,导致AT消耗性减少。

1.4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t-PA、纤溶酶原及纤溶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纤溶系统是纤溶酶原在特异性激活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的过程。D-二聚体(D-dimer,D-D)是FM活化交联后经纤溶酶水解的产物,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国内外[5,6]研究发现孕妇D-D含量随着孕周的进展逐渐升高,说明机体处于纤维蛋白不断形成与降解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之中。正常妊娠晚期t-PA升高,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呈正相关(r=0.75,P<0.05),提示机体在妊娠期间通过增强原发性纤溶活性控制FIB含量,在高水平上保持凝血/纤溶系统平衡[7]。

2 正常妊娠期凝血功能的改变 正常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消耗性降低,PLT下降,D-D随着孕周进展明显增加,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维持正常妊娠处于凝血/抗凝血、纤溶/抗纤溶的动态平衡中。这种生理性高凝状态,可促使胎盘剥离面快速形成血栓,预防分娩时的大量出血。此外,机体继发性纤溶活动有助于清除静脉窦及子宫螺旋动脉内的血栓,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再生。

3 病理性妊娠患者的凝血改变

3.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管腔内发生异常聚集,形成栓子,致使静脉回流受阻,是孕产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妊娠期逐渐增大的子宫,使盆腔压力增大,压迫静脉使血液瘀滞;孕妇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分娩时血管内壁损伤构成了妊娠期血栓形成的三要素,使得妊娠成为VTE发展的后天性独立危险因素[8]。

D-D和FIB是临床上常用的凝血与纤溶指标,其水平的升高对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KAWAGUCHI S等[5]对发展到VTE的孕妇进行研究,发现D-D远高于正常孕妇,与国内报道[6]一致,且孕36周后D-D均>0.5 mg/L。景阳等[9]比较非孕健康女性组、非VTE妊娠组、VTE妊娠组,D-D含量分别为0.23±0.03 mg/L、0.33±0.03 mg/L、0.51±0.0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针对妊娠期VTE建立ROC曲线,得出D-D最佳临界点为0.55 mg/L。丁萌[10]等人以D-D>0.5 mg/L,FIB>4 g/L为阳性指征,发现D-D与FIB的联合检测对VTE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时水平。D-D与临床评价表联合使用时,对于临床低度怀疑的患者,如果D-D阴性,则患者3个月内VTE的发生率不足1%,基本可以排除急性VTE的诊断[11]。尤其低WELLs评分(≤1)且D-D<0.3 mg/L的患者,无需影像学检查[12]。D-D因其阴性预测价值,可作为妊娠期VTE的筛查指标,并可通过调整截断值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但影像学检查仍为VTE的“金标准”,为提高妊娠期VTE的检出率,D-D>0.5 mg/L时建议联合非侵入性的静脉彩超检查[13]。

近年来D-D被用于预测VTE复发的风险,并指导患者的短期抗凝。如:D-D<1.5 mg/L患者复发率较低[14];在停止抗凝治疗2~3个月后,D-D>0.5 mg/L患者复发的风险是正常范围人群的2~3倍[15]。

3.2 复发性流产:我国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定义为复发性流产(RSA)[16],引起RSA的原因主要包括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lic state,PTS)、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等。PTS导致RSA的证据等级为I级[17]。PTS可导致局部微血栓的形成甚至胎盘梗死,使胎盘灌注量下降,影响胎盘、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从而增加RSA的风险。

PTS包括两种类型,即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由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相关的基因突变引起,如:凝血Ⅴ因子基因突变、PC及PS缺乏等。后者主要由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获得性高半胱氨酸血症等其他原因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所致。目前经典的凝血因子Ⅴ突变称为FV Leiden(FVL),即其基因的第十个外显子的1691位点G突变为A,APC识别FVa的降解位点丢失,血浆中FV清除减少,导致血栓形成倾向,且在妊娠的高凝状态下,这种倾向被放大。国内外学者[18,19]发现FVL与RSA有较强的关联性,可作为先天性RSA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不同人群突变的携带率不同,高加索人种等位基因频率约为5%,中国、日本及韩国等东亚国家较罕见。此外,何军琴等[20]发现AT缺陷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可作为RSA血栓前状态的特异性指标;且AT诊断RSA的灵敏度为82.5%,亦可作为灵敏性指标[21]。

RSA与PTS的关系密不可分,目前常用于检测PTS的指标包括凝血相关检查(TT、APTT、PT、FIB及D-D)、相关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及同型半胱氨酸。专家共识[16]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行PC、PS、AT等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检测,以评估患者流产的风险。

目前临床倾向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来提高RSA患者的活产率。体外实验[22]证实,低分子肝素可增强滋养层的分化,促进滋养细胞增殖,这一研究结果也支持了抗凝治疗在安胎中的应用。

3.3 先兆子痫: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属于妊娠期特发疾病,是引起孕产妇及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国际妊娠高血压研究学会(ISSHP)[23]将PE定义为妊娠20周后出现的新发高血压合并蛋白尿(>300mg/d)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并强调胎儿生长受限应作为诊断依据。

PE孕妇的凝血异常主要表现为:①内皮功能障碍;②血液高凝状态与血小板异常活化;③组织因子表达和活性增加;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失调。血管内皮损伤[24]是目前公认的学说,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组织缺血缺氧,释放促凝物质,导致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炎性介质释放。

刘晓洁[25]发现PE孕妇APTT低于27 s(较正常孕妇缩短5%以上),D-D超过1.5 mg/L,甚至高达5 mg/L以上(升高5~10倍以上)。DUAN Z等[26]建立PE孕妇的ROC曲线,得出D-D截断值为1.8 mg/L,分析相关性发现D-D与PE正相关(r=0.628,P=0.000),且轻度PE与重度PE组D-D均值分别为3.05 mg/L、5.65 mg/L。重度PE孕妇在D-D>5 mg/L,血小板<70×109/L时可能发生抽搐。PLT减少是PE的典型表现[27]。

SPIEZIA L等[28]发现PE孕妇血栓更稳定的原因可能为:①FIB水平显著升高,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②纤维蛋白溶解能力降低,血栓不易溶解;③红细胞膜磷脂结构改变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增加,凝块形成的速度和稳定性增加。但CHEN Y等[29]发现PE组孕妇FIB含量较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且将孕晚期FIB≤2.87 g/L作为提示PE,尤其是重度PE的截断值,特异性为0.98。表明随着孕周进展及病情加重,FIB的合成不足以弥补其消耗的量,机体处于消耗性失代偿状态。

凝血功能是预测PE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旦发现PE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结合D-D异常升高及血小板大量消耗,产科医生应迅速做出评估,避免疾病进展导致出血甚至DIC等结局。OHKUCHI A等[30]表明,孕16周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高危人群PE的发病率,但治疗中需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动态监测,避免出现消耗性的低凝。

3.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激活,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全身出血倾向。产科DIC发病急骤,25%孕产妇死亡与之相关,并增加了输血、感染、子宫切除和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31],不可控制的围产期出血导致的DIC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DIC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2]提出,实验室检查包括2个方面,一是反映凝血因子消耗的证据,包括PT、APTT、FIB、PLT;二是反映纤溶系统活化的证据,包括FDP、D-D及3-P试验,但是目前没有针对产科DIC的诊断标准。乔凤伶等[33]比较4种国际DIC诊断评分标准在产科DIC诊断的可行性,发现FIB及PLT有助于产科DIC的判断,但考虑到孕周的变化,不能直接引用常规DIC的诊断标准。

EREZ等[34]对产科DIC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分析,认为:PT延长超过1.55 s时,诊断DI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90%;PLT≤186×109/ 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1%;FIB≤3.9 g/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92%。JONARD M等[35]得出,PT延长超过1 s时,超过70%的病例可确诊为DIC;FIB≤3.0 g/L,超过90%的病例为DIC,且FIB<2.0 g/L对严重产后出血的阳性预测价值为100%。

EREZ团队[34]建立产科DIC诊断标准,可概括为“PT、APTT延长伴严重出血,及需要输注血液制品的低FIB浓度”。并认为PLT<50×109/L是发生DIC的标志;PT延长>1.5 s,PLT<100×109/L,可预测出血过多。

DIC早期,FIB升高、PT及APTT缩短,与生理性高凝状态难以区分,且可能无临床症状或轻微症状,容易被临床忽视;当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FIB下降、APTT延长、血小板减少,表明DIC处于消耗性低凝期,以多部位出血为临床表现;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出血更加广泛严重。在DIC早期,FIB、APTT的阴性结果考虑与FIB先升高后降低和APTT先缩短后延长的演变有关,故实验室诊断的滞后易影响抢救时机。

识别DIC分期,根据分期进行积极的抗凝,抗纤溶或者补充凝血因子治疗,以纠正DIC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方能最大限度改善孕妇的预后。

4 结论 本综述主要针对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对孕妇凝血特点进行分析,供临床科室参考,为孕产妇出血风险和血栓评估提供依据。临床应重视妊娠期凝血功能的检测,了解各指标动态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妊娠并发症,保证孕妇和胎儿分娩前后的安全。妊娠过程中涉及的其他分子标志物需在未来研究中深入探讨。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高凝凝血因子纤溶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