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第19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2021-11-29刘丰恺吉晨子
□刘丰恺,杨 成,吉晨子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于2020年12月4日—6日在中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召开,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交流共享。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品牌性、国际性学术会议,此前已连续举办了18届,是海内外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思想碰撞、学术研讨、实践切磋、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与主题报告相呼应,论坛设立了10个专题论坛,分别是疫情危机与教育技术创新、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交互学习环境建构研究、教育认知工具与知识可视化、教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学习分析与测评、STEM与创客教育、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政策、基于智慧教室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现场演示。
本届论坛呈现如下特点:第一,聚焦教育技术前沿。本次大会主要围绕新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研究与思考,紧扣新时代主题,共享教育技术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第二,融合线上线下方式。根据突发疫情确定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国内学者现场参会,国际学者线上参会。会议同时有多个平台全球直播和互动。第三,搭建国际化平台。本次大会采用了国内国际混合会议方式,通过教育技术领域产学研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为专家学者提供高水平交流机遇。本次会议取得如下收获与共识。
一、新时代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踏上新征程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相融合的新兴学科,也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和智能教育建设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理论,更要关注实践。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应该进一步明确本源、本体,脱离“虚假繁荣”。
1.以史为鉴,推动教育技术学科规范化发展
李龙教授从古代诸子百家论教育、诸子百家论技术谈起,追溯汉字的演变、造纸术、印刷术和直观教具的发明,指出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与传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促进了全世界知识与技术的传播。[1]中国是教育技术的策源地,中国学者应当有足够的自信研究教育技术的“今生”,引领教育技术的“后世”。教育技术学科基础深厚,可以从众多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其中既有自然学科,又有人文学科,它们共同构成教育技术学的根。
教育技术学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攒了宝贵的经验,教育技术学科的根源所在就是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会不断提高,教育技术人只有熟稔教育技术的历史,重视教育技术史的价值,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确保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
2.哲学致思,提供教育技术学科方法论指导
教育技术哲学属于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又属于哲学,教育技术哲学的教学应该以哲学的方式展开,哲学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颜士刚教授对自己开设的教育技术哲学课程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在线学习知识建构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未能有效解决“李克东难题”,即低层次问题重复出现,缺乏深入探讨。二是群体知识建构、个体知识建构的水平如何评价,尚待深入研究。三是批判性思维课堂评价标准的指标缺乏层次感,结果层级不够细致。[2]
步入新时代,智能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教育。如何通过哲学的方式对教育技术进行反思,完成教育技术学科世界观、方法论新的构建是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智能技术的冲击下,学生普遍可以便捷、快速地从网络上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拿来主义”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且难以根除,批判性思维正在弱化,智能技术的部分弊端显露。教育技术学科作为研究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的学科,必须对技术哲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根源的学习策略制定入手,在保证智能技术最大化助力学生学习的前提下,使智能技术的弊端降到最低。
3.人才奠基,攀登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新高度
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互为支撑。学科作为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注重科研人才培养,旨在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专业则面向社会就业之需,旨在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3]会议对新时代教育技术人才做出了多方面的阐述。张舒予教授强调,将视觉素养、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融会贯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吴敏教授指出,世界一流工程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采用系统性的、统一的教育理念,以一条主线贯穿于设计项目,通过有序衔接、高度整合的课程设置来实现人才培养。[5]张瑜教授提出,要开展教育信息化多层次培训,从产教融合模式转向产业学院模式,建立信息化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6]新时代的教育技术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素养,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因材施教,同时要加入能融合基于工作实践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顾小清教授指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要两条线并举,即信息化落实到学科,并以信息技术教学创新作为引领。[7]
教育技术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专且精,既要以教学设计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又要兼顾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与运用能力。国外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重点围绕设计展开,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8]教育技术学科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教育技术人才决定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中贯彻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优化课程内容及培养模式,形成课程教学的共同体,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科学培养学生素养。
4.融合发展,助力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要贴合社会、政治、经济、民生、文化、教育、体育、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丁卫泽教授介绍了人文社科研究重点聚焦领域,并从近五年的国家社科基金中的教育技术项目入手,给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项目的要求:深度、广度、宽度、靓度。[9]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教育技术学者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面临的共同课题,保证教育技术学科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的教育技术一定是融合发展的,在这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要坚持文化自信,继承优良传统,认同不同文化的优点,善于借鉴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体系;再次,要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建设,时刻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就,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抓手寻求突破;最后,探索跨学科融合的道路,制定学科课程体系,突破协同式项目的设计,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
二、新时代教育技术创新为教育提供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更灵活更精准的高质量教育是教育变革的重要任务。
1.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教育新方法
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3个阶段,也代表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3个不同层次。[10]计算智能阶段的特征是快速计算和记忆存储,在教育中的应用包含存储和传递海量信息等;感知智能阶段的特征是能听会说,能看会认,利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辅助教学;认知智能阶段的特征是能理解会思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11]
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后,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分析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代表。刘宏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最佳应用载体是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是此次人工智能高峰期的代表应用工具,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元工具”,也是人类工具发展的最高形态。未来教育机器人的最佳工作模式将是由多个智能机器人合作完成工作,当智能机器人无法单独完成工作时,将进行人机合作的混合增强智能工作模式。[12]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为教育提供了更多手段与方法。未来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应加强多领域合作,根据当前教育的实际需求,找到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融合点,创新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满足不同种类的需求,提升技术服务质量。
2.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韩国首尔大学的Cheolil Lim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将是解决群体内部个体差异的路径之一,人工智能扮演教师角色辅助学生学习成效显著。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同样面临诸多困境,如人工智能应用可能致使学习者能力差距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分析的数据并不能原样提供给学习者,教育大数据收集可能产生信息泄露的风险。为此,对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13]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变革。刘三女牙教授指出,数据驱动下的教育智能化将成为新一轮的热点。“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方向,要发挥网络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推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评价、教育管理、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存在范围窄、深度浅、可信度不够三大问题。因此,当前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构建未来教学环境、如何认识教育主体、如何实施未来教学。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重点是人工智能赋能学习,以实现更有效的学习。[14]
智能工具的出现将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育人工智能是智能时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人机协同成为推动教育智能化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增强教育人工智能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3.智能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出智能、高效的智能环境。在智能环境的影响下,教育教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刘邦奇提出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5个1框架”,即一个实施目标、一套指导理论、一类新型教师、一个新型模式、一种评价方式,亦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理论,在人机协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价,实现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实现智能高效的教学。[15]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设了智能化、数据化、精准化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为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了良好条件,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16]因此要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三、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愈发重要。
1.提升在线教学能力,适应未来教育新形态
疫情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疫情常态化之后可以看到,“互联网+”大势没有变,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的初心没有变,渴望好教育和缺乏好师资的教育主要矛盾没有变,在线教学逐渐走向常态化。[17]胡小勇教授认为,从信息化教学迈向在线教学,教师面临有计划的应用场景、超长的供给需求和师生全新的素养需要三大挑战。从整个过程来看可划分为4个周期:技术适应期、教学有感期、融合提升期和评价反思期。疫情期间我们解决了超大规模看得见、听得见、有学上的问题,却没有做到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精准性、个性化的教学,根源在于高估了技术的短期影响,低估了技术的长期影响。新时代的教师培养应当着重提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力,促进各学科知识的统整融合,加强多种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力,培养具有正确的哲学观、技术观的高信息素养教师。[18]
杨九民教授指出,教学视频中教师应注重图文呈现及音频嵌入。[19]通过教师在在线教学中的目光、手势及身体的表达的研究,探讨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20]
2.聚焦专业实践,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新时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不仅会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未来生存与发展,而且更会影响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进程。王陆教授从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3个分类进行研究,归纳出教师行为的无序性与有序性的融合,强调新时代的教师要明确课堂行为的价值取向,才能深化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改进的过程分3个阶段:操作、反思和重构。王陆教授认同教师专业发展即改善专业实践的理念,认为教师的专业实践要依据实践的结果来判断,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专业实践的能力。[21]
教师专业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优化改革。在教师专业的培养与实践中必须要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调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构建教师专业实践共同体、转变教学观念、重塑教师角色、变革教学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反思与创新
未来,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探索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如何与教育改革深度融合,探讨高等教育薄弱环节改革的突破点。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从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创新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
陈琳教授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由应用阶段转向融合创新阶段,教育信息化由跟跑阶段转向并跑与领跑阶段,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双引领”目标缺少具体实现路径,因此要加速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理论创新。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智慧时代应当以信息智慧理论为支撑,要做到发展智慧、提升智慧、利用智慧、传承智慧;二是要发展和完善知行创关系理论,即教育要由遵循知行合一发展为知行创合一;三是要创新及发展协同认知理论,机器和信息技术体系已经能在感知、识别、计算、转换、预测、预警、判断、决策等多方面帮助人,协同认知能够促使人由“小我”走向“大我”,推动更多人走向创新创造。[22]
现有的教育理论大多是国外的理论,许多并不适合指导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目前尚缺乏本土化的、符合新时代的理论。为了支持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推动教育现代化,进行理论创新是当务之急。胡钦太教授认为,未来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应该聚焦于教育信息化理论的本土化创新,立足于新兴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统筹创新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23]
2.推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
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与重点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发布,数字资源的建设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微课、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为学习提供了更灵活多样的服务。[24]陈明选教授指出,当前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中资源供给与教育渠道丰富,资源建设使用已具规模,资源服务建设方式多元,资源应用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仍存在供给不均衡、质量不佳、体验单一、难以支持深度学习等问题。为此,陈明选教授提出,要注重出台鼓励资源建设共享的政策机制,注重数字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引领数字资源融合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注重多方联动协同建设,形成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创新体系;注重绩效评价与智能治理相结合,健全数字资源与服务管理机制;注重从知识结构转向问题结构,提供引领学习的导航系统。[2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逐渐涌现,对教育供给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分配结构更加公平,甚至出现现有教育供给方式的重构。[26]聂竹明教授指出,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与供给由标准化教学转向个性化学习,教育时空再结构化是教育供给方式改革突破口。通过互联网连接任意2个位置或场所,摆脱对空间的依赖,形成时间碎片并可随意组合,围绕教育产品与教育服务的市场关系,对供给与需求进行空间黏合,建构弹性、无中介的市场结构。[27]
当前我国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智能时代,如何推动教育资源服务建设与应用成为教育信息化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8]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技术为教育资源建设带来了更多可能,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能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未来需要攻破的难题。
3.开展在线教育创新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对此108万教师开出了110万门课程,线上教学走向常态化。但在线教学在实施中出现了教学行动“一刀切”、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负担超重、教学效果存疑等现象。[29]胡小勇教授指出,提升在线课程质量应该关注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关注项目化单元教学,扩大教学设计弹性视域;关注实验实践教学中的体验感临场感;关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数据驱动评价;关注在线平台的构建。[18]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慕课、中国金课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而在线教学视频是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途径。杨九民教授指出,教学视频的主要研究因素有三大类,分别是教师的社会线索与形象呈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学习材料的嵌入与反馈、呈现与导航等。他呼吁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设计高质量在线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以达到个性化的有效学习。[19]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计算机和认知科学系高级研究员廖永武以“学做网”平台为例,以行动教学为导向进行学习设计,重新定义了目标、内容、结构和评价,强调课程要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由封闭到开放的若干个学习项目组成,并依此开设过程型在线教育平台,打造线上金课。[30]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科技创新空前活跃,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兴起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将现代教育科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结合起来的学科,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新兴学科。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学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每个教育技术人尤须沉心静气地思考与反思,努力体现教育技术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卓越的教育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