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反贫困事业的价值

2021-11-29蔡晓良

关键词:公有制马克思精准

蔡晓良,王 旭,宋 平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贫困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都采取了措施,但仍未找到根本的破解之法。在各国的反贫困实践中,中国的反贫困事业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这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与中国反贫困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绝对贫困问题的彻底解决,并对如何解决相对贫困做出了工作部署。这再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科学把握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蕴涵,并与当代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具体发展状况相结合,才可以弄清当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本质,引领当代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蕴涵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不仅分析了贫困的产生,也说明了贫困的积累;不仅阐释了物质贫困,也考察了精神贫困;既深入剖析了贫困的制度根源,也提出了科学的贫困破解之法。

(一)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

马克思运用批判的观点,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推进社会生产取得巨大进步,极大丰富社会物质文化产品,生产出更多“庞大的商品堆积”[1]47的同时,也指出了它使得更多的人沦为了一无所有赤贫的无产阶级。与此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无产阶级贫困等社会弊病。

从资本原始积累的起点开始,生产者与生产资料逐渐相分离,为了维持生活需要,丧失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也越来越依附于资本才可以存活,劳动者俨然成为了一无所有的赤贫者。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2]67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则是无止境的,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生活资料的个人消费,更多的是致富及攀比的贪婪欲望。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财富分配的极度不公平。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取工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利润,雇佣工人在丧失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以赚取微薄的工资收入。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永无止境,资本的积累也永无止境。资本只有不断吮吸工人血汗,压榨工人剩余价值,才能实现自身增殖,完成自身的“使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紧紧依附于资本,沦为资本附庸,受资本的奴役,成为资本的奴隶,不仅物质资料陷入了赤贫状态,而且人的独立个性被极大抑制,在精神上也陷入了贫困。

(二) 绝对和相对的物质贫困是无产阶级贫困的重要表现形式

马克思并未明确地划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内涵与概念,但毋庸置疑,在阐述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时,他始终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两个方面来考察。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上的一无所有决定了工人在生活上只能陷入绝对的和相对的物质贫困。在生活资料上,由于资本的无止境地残酷剥削工人剩余价值,还人为地降低工人工资,让工人的生活极度贫困。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大量的实证材料和数据描述了由于十分微薄的工资收入而导致的极度恶劣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无钱医治而只能忍受疾病折磨、儿童受教育水平的极端落后、女工的悲惨命运和整个工人阶级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由于资本剥削的极其低下的工资收入而引发的绝对贫困的外在表现。

《意见》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建构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关键环节,要求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强调课程建设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形成以全面发展学生为核心的课程育人体系。本文选取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那么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和实施课程就成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新阶段。

(三) 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伴随着以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为前提的资本不断积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在不断积累。出于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动机,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变资本所占比例愈来愈多;可变资本所占的比例则相对地愈来愈少,引起了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可变资本可吸收的工人会越来越少,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增长,大批的失业工人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得工人阶级对于资本的依附性更加增强,就业工人遭受资本家日益严重的剥削,工资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工人经常处于极度拮据的状态。

50名患者在麻醉之前,进行常规的穿刺准备措施。患者在这个时间段会佩戴湿化瓶开放式面罩进行吸氧。在麻醉之后,根据相关检查核对确定之后,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进行检测。相关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小于百分之九十六,并且排除患者为肺部疾病等相关自身原因,要在一定时间内寻找明确的病因。普遍的病因是没有开启样器开关,患者手指和脉氧探头接触不佳,患者出现舌后坠等情况。在施行相关有效的措施之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会恢复正常。

马克思认为,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结果,“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743-744资本积累的规律不仅使众多贫困人口陷入失业的状态,失去获取基本生活需要的唯一来源,而且也使得就业工人在遭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同时,还要面临来自自身阶级的压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实质是:在一方,少数资本家迅速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在另一方,工人的贫困和失业不断加剧。在资本积累的规律下,工人阶级不仅长期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而且与资本家贫富差距的鸿沟愈来愈深。资本与工人阶级互相依存,资本家失去了工人也就失去了获得利润和财富的来源;工人失去了资本也就失去了维持自身生活的途径,离开资本甚至一天也生活不下去。对于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绝对规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工人的生活状况一天比一天恶劣,因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化等消费资料不断丰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也会有所改善,从而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劳动力再生产。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两极分化却是资本主义所不可克服的顽疾。

(四)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精神贫困

资本主义私有制从根源上导致了“人的问题”,使整个社会到处充斥着异化现象。“人的问题”在物质上体现为无产阶级恶劣的居住环境和贫乏的生活资料等,在精神上则表现为无产阶级主观精神的缺失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资本主义制度不仅造成了工人物质上的贫困,还造成了精神上的贫困。在机器和人的关系中,人应该是居于主体地位,人统治机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不是人统治物,而是物统治人。机器大生产使得工人时刻重复同一的劳动,劳动成为一种痛苦的谋生手段,工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缺失,在劳动的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个人意识的存在,造成了工人的畸形和片面发展。在价值追求上,整个社会弥漫着对金钱的痴迷,金钱主宰一切,金钱践踏人的一切尊严。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资产阶级标榜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在金钱面前是苍白无力的。马克思认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2]43

上述指标体系的优点是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各个环节的刻画较为细致;缺点是数据不易获得,不能显著体现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间的差异。

即使对资产阶级来说,私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财产观念使得对金钱的追求和狂热也成为其真正的“类本质”。所以精神贫困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共同问题。马克思反精神贫困思想需要深度挖掘。马克思主张通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消除与物质贫困相伴随的精神贫困。马克思反复强调,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马克思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理想价值加以探讨,而且进一步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加以研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放在三大社会形态中加以考察,从“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的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4]的角度,正确地描述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历史变迁。在这里,马克思探讨的人的自由,是劳动者的自由,是摆脱资本剥削、政治压迫的自由。人的自由发展的实现,以消除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为前提。离开消除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侈谈人的自由发展,势必流于高调与空谈。马克思之所以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是因为消除人的精神贫困,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必须破除三大拜物教对人类精神的束缚和异化。

(五) 无产阶级贫困的消除路径

另一方面,只有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按劳-按需分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为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私有制是产生剥削和被剥削,产生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只要私有制存在,就必然出现无偿占有其他劳动者劳动产品的阶级,即使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消灭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的问题永远也不会被消除。为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表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将要被敲响,将要被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替代,私有制的彻底废除意味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社会基础将会消失,所有社会成员都处于平等的社会生产地位,产生贫富差距的社会经济基础将不复存在。

一方面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消除绝对贫困所必须的生产力前提,只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才能为消灭贫困提供强大物质文化基础。马克思多次在其著作中强调无产阶级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166如果说资本主义是生产力进步和贫困的矛盾,那么社会主义就是生产力更大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上逐步实行完全的公有制,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生产有比例、有计划地进行,剥削和剥削制度被彻底消灭。人们逐渐从机器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意识被极大激发。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实行按劳分配,但由于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有所差别,这个阶段的共同富裕仍是有差别、低水平的共同富裕。只有进入未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上,“三大差别”被消灭,社会财富实现按需分配,实现了人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无差别、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剖析和对未来社会的科学展望为我们消除贫困提供了科学的破解之法。

二、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当代反贫困事业的价值

On Tourism Nominative & Accusative Though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O Zhaoxiang,WANG Yanping 60

(一) 推动生产力更加平衡充分发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仍是现阶段消除贫困的基础任务。这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改善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落后和不发达已不能完全体现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特征状况。新时代我们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步改变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这些平齐民原本是士族豪强,然而在北徙后不但生活窘迫,更无出仕途径。也正是因此,平齐民较少受到北方学术的浸染,仍然传承着青齐学术。“〔崔〕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㉝“〔刘〕芳北徙为平齐民,时年十六”,“虽处穷窘之中,而业尚贞固,聪敏过人,笃志坟典,昼则佣书,以自资给,夜则读诵,终夕不寝”。㉞傅永北徙时三十六岁,此前早已“涉猎经史,兼有才笔”㉟。蒋少游、高聪二人尽管生年不详,但大致年长于崔光。可以想见,上述诸人的学术基础是在青齐时打下的。

与马克思时代的无产阶级贫困相比,我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更加复杂,致贫原因除了现实的原因外,还有大量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贫困路径仍对于我国反贫困事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只有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应用到当代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中国的贫困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的发展。

要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力发展更加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在经济改革上继续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加有效供给,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经济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进一步对外开放;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和区域平衡发展,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生产力,贯彻共享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使劳动人民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更加公平地惠及人民自身,使广大人民能够得到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和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资本尤其是私人资本的扩张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极大地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充分地激发了各方面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6]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资本尤其是私人资本为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之上,其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这也就意味着资本在消除贫困中始终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非公有资本的发展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劳动者实现劳动力价值,有利于消除绝对贫困。但另一方面,非公有资本的运行始终是以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为存在基础,资本尤其是私人资本的逐利性甚至贪婪性,其运行、扩张和积累规律也会加剧相对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资本的供不应求和劳动力的相对充裕廉价,资方在双方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强势地位。由于缺少合理的引导和规范,资本在追求其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资本侵犯劳动者权益,激化各种劳动纠纷冲突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其突出表现就是资本所有者聚敛起巨额财富,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得不到提高。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以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的批判为中心,为我们正确处理由资本逐利性引起的不良影响提供了重要思路。现阶段要在继续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注意节制资本,缓解相对贫困问题。

(二)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做大做优做强公有制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现实反贫困的具体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这标志着我国的扶贫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通过精准扶贫的实践,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高水平的富裕,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新时代反贫困事业中进一步得到了贯彻落实和发展创新。

无产阶级的物质贫困还表现在相对贫困,即与整个资产阶级相比,工人的物质生活始终是贫困的。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条件下,资本家的富裕甚至奢靡物质享受的来源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没有工人的贫困也就没有资本家的富裕,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繁荣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扩大,甚至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工人工资可能会得以提高,有利于扩大工人的生活享受。但这并没有改变工人在生产资料上一无所有的状态,也不会改变工人被奴役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资本家发善心与慈悲的结果,而是为使无产阶级更好服务于资本需要,资本的积累规律只会导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经济地位的鸿沟愈来愈深。马克思指出:“即使工人得到的享受增加了,但是,与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相比,与一般社会水平相比,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2]345工人的相对贫困绝不能简单地仅考虑物质资料的“量”的规定性或表面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好转,因为工人被雇佣和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始终不会发生变化,贫困对雇佣工人来说仍然是不可改变的。

但改革以来,对于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上,存在片面重视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而忽视了要做优做强公有制经济,相对贫困问题的日益严峻无法使我们逃避公有制经济弱化的客观事实。在我国目前相对贫困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更应重点切实做强做优做大公有制经济,避免流于形式,针对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现实,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如果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继续不断下降,财产和收入的差距继续扩大下去,就非常危险了,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形成新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就可能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自然也就会变质和失败”。[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两者在市场经济中共同竞争,地位平等,但就作为消除贫困特别是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来说,两者作用具有较大差异,这要求在新时代要始终坚持做优做强公有制经济,对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我们不能片面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是要统一把握,统筹兼顾,避免发展公有制经济流于形式,成为空话。要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的“国进民也进”,并更加重视做优做强做大公有制经济。当前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在城市要做优做强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组织形式;在农村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股份制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引导力。

2.节制资本,缓解劳资贫富差距

(6)生产工艺的调整:由于无基布滤料没有基布作为加强层,在针刺工艺参数设置上,需要适当降低针刺密度,增加针刺深度,增加针刺机工作辊速度,增加梳理机喂入量,以降低对纤维的损伤,同时保障产品克重及纤维之间的抱合力;

孵化器评价评级,是为了鼓励并引导孵化器更好地实现其功能定位,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当前节制资本,必须要合理规范和引导资本的生产经营活动,鼓励正确适度的市场牟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范用工条件,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严格防范资本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逐步改变“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塑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实现劳动者个人的体面劳动,兼顾资本与劳动的双方利益,实现劳动关系的双向共赢。同时引领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企业家精神,将个人富裕的小目标同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结合起来,积极地肩负起先富帮助带动后富的社会责任;政府在市场环境和资本运行中,制定积极健康的市场政策,加强市场监管,规避市场经济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合理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广大劳动者的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得到合理增长,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劳动者可以共享发展成果,充分激发和调动劳动者和资本的积极性。

三、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新时代反贫困事业中的当代发展

马克思指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得以消除贫困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在消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方面都具有非公有制经济所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不会演化为完全的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大做优做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原因。

(一)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反贫困的具体实践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这标志着我国的扶贫事业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新时期。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和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两者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从贫困的成因、表现形式和破解路径等方面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科学阐明了现阶段贫困人口尤其是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如何脱贫的问题。马克思时代的无产阶级贫困化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人口贫困在致贫的原因、贫困的人群以及消除贫困的现实条件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保本分析法或本量利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化的会计分析模型和图文来揭示、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服务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财务预测或决策提供财务信息咨询的一种分析方法[2]。其计算公式为:

首先,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人民立场。马克思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构想,为无产阶级从根源上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指明了科学道路与方向指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力地回答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其次,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创新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反贫困路径。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低下是导致贫困的物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消除贫困路径。对于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这一反贫困路径。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将马克思的生产力反贫困路径与现实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提出了消除贫困的科学道路。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7],并提出了贫困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到了新境界。

再次,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创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反贫困思想。马克思指出反贫困的制度设计在于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并贯彻按劳—按需分配方式。但习近平面对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市场经济体制及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背景,习近平创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反贫困的问题,精准扶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巨大制度优势,始终强调发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集体经济这一重要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在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制定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通过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这些都是解决深度贫困的好办法。”[9]精准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得益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最后,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还发展了马克思的反精神贫困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精神贫困是无产阶级贫困的重要表现形式。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10]习近平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的反精神贫困的思想,指出不仅要消除物质贫困,还要促进贫困人口的个人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

(二)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经过不懈的奋斗,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11]2020年我国将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这是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极大推进,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大部分人和地区摆脱了贫困,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国情及历史原因的复杂性,尤其是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致贫原因具有重大的差异,这决定了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在解决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上成效变得有限。新时代的扶贫战略必须向精准扶贫转变。“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2]

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识别贫困原因,精准帮扶贫困对象,精准管理扶贫过程,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的具体举措;落实“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个精准的内在要求;坚持内源式脱贫与社会帮扶相结合,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内外生脱贫动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的具体目标,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支撑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展开了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我国取得的重大减贫成就证明了精准扶贫是适应我国现阶段贫困情况的科学方略,是有利于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道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在我国的反贫困斗争和世界的反贫困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不仅标志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首次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从根本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当代中国所散发的蓬勃生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谁的问题,更有力地加快了全球的反贫困进程,增强了世界人民的反贫困决心和信心,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实,平平淡淡、实实在在去做人做事,不求“轰轰烈烈”,俏也不争春,努力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是人生最大的功课。我们有些人现在缺的正是这门功课。

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转型为精准化扶贫,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但脱贫攻坚任务的胜利完成并不代表贫困问题的结束和终结,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满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如何使贫困群众进一步共享更好更大的发展成果,更好满足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将是带领贫困群众更进一步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更高要求。只有消灭绝对和相对的双重贫困,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消灭绝对贫困问题也只是我国反贫困征程上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更加伟大的历史任务。随着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未能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的扶贫战略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所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前瞻性地指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13]而马克思对相对贫困制度根源和反贫困路径的分析思路将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公有制马克思精准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