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庞统相貌的丑化及其文学意义

2021-11-29林宪亮

关键词:丑化罗贯中三国志

林宪亮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春130024)

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规律,正面人物往往得到美化,负面人物则每每遭到丑化,这种美化或丑化,也包括他们的相貌。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1]在当时的影戏表演中,艺人一般把“公忠者”与“奸邪者”的相貌分别雕绘成“正貌”与“丑貌”。被雕绘成“正貌”与“丑貌”的人则往往是“公忠者”与“奸邪者”。这种现象在话本、讲史、小说中亦是如此,正面人物大多相貌堂堂、风度翩翩、身材魁梧,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第一回)①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本文关于《三国演义》的引文,皆出自此本,引文仅注回数。其实,史书并没有关羽相貌的记载,其相貌是后人基于对关羽的高度认同而虚构的;负面人物往往形象举止猥琐、贼眉鼠眼、尖嘴猴腮,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张松,在史书中只是记载其身材矮小,“为人短小”[2]882,由于寡廉鲜耻、卖主求荣,《三国演义》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丑化,“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第六十回)以致曹操初见张松,因相貌的原因,甚为不悦,“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第六十回)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是一个特殊情况,他隶属蜀汉集团,本是一个正面人物,魏晋六朝时期的典籍(例如《三国志》、《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没有关于他相貌的描写,《三国演义》却把他的相貌描写得相当丑陋,成为他的一个突出的缺点,且一度严重影响到了他的仕途。丑化庞统的相貌,经过了罗贯中的通盘考虑,在《三国演义》中也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一、《三国演义》中庞统的相貌问题

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为嘉靖年间刊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一般认为这个版本最接近罗贯中的原著;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许多修饰、增删,使之更加完善,并命名为《三国演义》,这是清代以来最流行的《三国演义》版本。两个版本在对待庞统的相貌问题上是一致的,在文字上几无差异。因此,本文所依据的版本为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之后的《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各显神通。以智谋论,最突出者,非诸葛亮与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莫属。以善识人著称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向刘备推荐人才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第三十五回)诸葛亮甚至认为:“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第五十七回)然而,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治国安邦的奇才,却因长相丑陋,几度投主无门。周瑜被孔明三气而死,于是鲁肃向孙权极力推荐庞统,认为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用其言,孔明亦服其智”。(第五十七回)孙权大喜,召见之,“权见其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第五十七回)孙权以貌取人,拒绝使用庞统。鲁肃又推荐庞统去拜见刘备,鲁肃担心庞统因为相貌问题再次碰壁,他在写给刘备的推荐信中又特意提到:“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于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第五十七回)然而,鲁肃所说的话不幸被言中了。即使以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而著称的刘备,也没有摆脱以貌取人的思维惯性,“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第五十七回)虽然刘备早已闻其大名,但也并没有重用庞统,而只是任命为边远地区的县宰,“玄德曰:‘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后有缺,却当重用’”。(第五十七回)庞统对于这次任用十分不满,赴任后百日不理政事,每日饮酒作乐。

固然,庞统的高傲也是影响其仕进的重要原因,他在拜见孙权以及刘备时都明显表现了出来。庞统经鲁肃的推荐拜见孙权,孙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第五十七回)鲁肃本着惜才的目的,追问孙权,“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第五十七回)接着庞统去拜见刘备,“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第五十七回)罗贯中出于美化刘备的需要,并没有使他像孙权那样对庞统的傲慢十分不满,但委派他去边远地区任职县宰,其实已经显示了刘备对他的轻视。后来刘备得知庞统确有真才实学,也颇为自责,随即令张飞往耒阳请庞统到荆州。刘备向庞统致歉,庞统方拿出孔明所荐之书。“玄德看书中之意,言凤雏到日,宜即重用。玄德喜曰:‘昔司马德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吾二人皆得,汉室可兴矣。’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第五十七回)此后,庞统终于得到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孙权拒绝庞统以及刘备初次没有重用庞统,庞统的高傲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影响的程度远不如他的相貌。高傲通常是谋士的“通病”,智谋越高越是显得高傲。其实,高傲只是表面现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考验“主公”有多大的诚意,以便了解自己以后有多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孙权以决绝的态度拒绝庞统,显然他对庞统没有诚意,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即使庞统勉强留在东吴,也不可能施展他的才华与抱负。试想,诸葛亮不是更为高傲吗?刘、关、张三顾茅庐才把他请出来,如果没有刘备的执着与真诚,那么诸葛亮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随便出山的。因此,庞统初见孙权、刘备时所表现的高傲,与诸葛亮使刘、关、张三顾茅庐是一样的道理,并不是性格的缺陷,事后也证明,庞统与诸葛亮皆非高傲之人,只是希望得到“主公”的认可以及验证是否能够获得施展才华的舞台。

心理学有一种晕轮效应现象,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容易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这种影响进而再从这个开始时的评价推出与之类似的评价。如果评价的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所笼罩,并被赋予一切美好的品质;反之,如果评价的对象被标明是“差”的,那么,他就会被“差”的光环所遮掩,其他品质即使是“好”的,也很可能被认为是“差”的。相貌是人们在交往中的最直观的感受,这种最初的印象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甚至一叶障目。“因为爱美憎丑,所以以貌取人,已成为人类的痼疾。”[3]孔圣人亦曾经有过这样的失误,“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4]2205-2206孔子以子羽“状貌甚恶”,就认为他必然“材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后来子羽颇有成就,跟随者甚众,闻名于诸侯,孔子因此而感叹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4]2206与庞统同时期的王粲,很有才华,是“建安七子”之首,也曾因相貌问题遇到挫折,王粲曾一度依附荆州牧刘表,却没有得到重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2]598。刘表不重视王粲的原因有三:“貌寝”“体弱”“通侻”,即相貌丑陋、体弱多病、豪放不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相貌丑陋,可见,相貌已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历史文献中的庞统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的相貌相当丑陋,这一形象已经广泛深入读者心目中。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庞统相貌的记载,也就是说,《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庞统丑陋的外表,并没有历史依据,而是小说家的杜撰。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关于庞统的记载,突出的是庞统的才华,对于他的相貌描写却是一片空白。

1.“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2.“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3.“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忼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世说新语·言语》第九则

4.“《蜀志》曰:庞统字士元,襄阳人。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有知人之鉴,士元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树上,坐士元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异之,曰:生当为南州士人之冠冕。由是渐显。《襄阳记》曰:士元,德公之从子也。年少,未有识者,唯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与语,叹曰:‘德公诚知人,实盛德也!’后刘备访世事于德操,德操曰:‘俗士岂识时务,此间自有伏龙、凰雏。’谓诸葛孔明与士元也。《华阳国志》曰:刘备引士元为军师中郎将,从攻洛,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八。”——《世说新语·言语》第九则刘孝标注

5.“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世说新语·品藻》第二则

6.“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世说新语·品藻》第三则

7.“士元弘长,雅性内融。崇善爱物,观始知终。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绸缪哲后,无妄惟时。夙夜匪懈,义在缉熙。三略既陈,霸业已基。”——《晋书·文苑列传·袁宏》

宋代以来,有一些关于庞统的诗词。例如南宋陆游《鹿头关过庞士元墓》诗: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

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

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再如南宋陈普《咏史·庞士元》诗: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

士元骥足思腾踏,盍有刘琮不告时。

又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三“落凤坡箭射庞统”转引宋人无名氏诗,云:

三国纷纷多俊英,堪怜庞统善谈兵。

谁知落凤坡前丧,独显南阳一孔明。

在这些诗词中,大多都是赞叹庞统的才华,痛惜他的英年早逝,但完全没有涉及他的相貌问题。

宋元“说话”以及元杂剧“三国戏”中,亦没有关于庞统相貌的描写。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勾勒了三国故事的基本框架,它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成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三国演义》中,庞统因相貌丑陋而令孙权、刘备不悦,以致前者不予接纳,后者不予重用。在《三国志平话》中,虽然结局都是一样的,孙权没有接纳庞统,刘备没有重用庞统,但理由并非相貌问题,也没有涉及到相貌描写。《三国志平话》卷下云:

鲁肃对孙权举荐庞统。孙权骂鲁肃:“前看刘表死,你赴荆州吊孝,引刘备在夏口,又引诸葛过江,美言说动三十万军,百员名将,把了柴桑渡,相拒曹操;又使一计,赤壁大战,破曹操一百万军,吾折却数万军,没了数十个名将、黄盖;刘备又夺了荆州十三郡,使村夫气杀爱将周瑜,使我心碎万段!”唬鲁子敬喏喏而退。[5]98

鲁肃因数次用计,致使东吴遭受极大损失,孙权对他大为不满,以致此次推荐不但不予理会,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孙权根本没有接见庞统,当然也不会涉及到相貌的问题。可以说,在《三国志平话》中,鲁肃推荐庞统没有成功,是鲁肃的原因,无关庞统。接着,庞统又去拜见刘备,《三国志平话》卷下云:

入衙见皇叔。皇叔请坐。皇叔问:“先生高姓?”只言:“姓庞名统。”皇叔会其意,又问:“先生与诸葛相知否?”庞统唯唯而立。皇叔与庞统文书,便做历阳县令。庞统不遂其志,前后半月,错断了公事。[5]98-99

刘备没有重用庞统,主要是没有人尤其是没有诸葛亮的推荐。另外,二人交流的时间非常短暂,刘备没有发现庞统的特殊才华,也完全没有涉及到相貌的问题。

一般而言,史籍会记载人物的某些较为特殊的外貌特征,例如高矮、胖瘦、美丑等,然而各类史籍均没有庞统的相貌描写,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庞统的相貌没有特别之处。换言之,历史上的庞统,其相貌应是普通相貌,没有特殊可写之处。

三、庞统相貌的丑化与刘备、诸葛亮形象的塑造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实现“拥刘反曹”的效果,对一些人物进行了美化或丑化。曹操本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但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丑化,表现为奸诈、多疑、残暴,成了一个典型的“奸雄”形象,千百年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贬斥。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因疑杀害吕伯奢全家,关于此事,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

《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2]5

根据《魏书》的记载,吕伯奢的儿子及宾客欲劫曹操的财物,曹操为了自卫而击杀数人;《世语》《杂记》的记载,曹操因猜疑而杀害无辜的吕伯奢的家人,这两种记载截然不同。罗贯中为了丑化曹操,对《魏书》的记载视而不见,专门选择了《世语》《杂记》中的记载,并进行了大肆渲染,使曹操的猜忌、残忍、自私的性格跃然纸上。罗贯中如此安排,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道德。

再如周瑜,历史上周瑜风度翩翩、智勇双全,深受时人所重,“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2]1264。周瑜唯与程普不睦,但他以自己的豁达最终感化了程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云:“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2]1265可见,周瑜为人胸襟开阔、谦让有加。即使到了北宋时期,周瑜的形象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例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然而,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却遭到了严重的丑化,成了气量狭小、嫉妒贤能之人,最后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临死前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罗贯中之所以如此描写周瑜,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独一无二的聪明才智。

“《三国演义》对人物相貌描写并不主要以《三国志》为依据,而是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有着自身的取舍标准,即刘蜀集团的主要人物是相貌描写的重点,这一点是与其‘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相一致的。”[6]庞统是蜀汉集团的重要一员,其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按照《三国演义》描写人物的一般规律,他应该是被美化的,他确实也得到了美化,其连环计、智取益州等漓淋尽致地表现了他的过人才智,使之成为《三国演义》中出类拔萃的谋士,可谓大放异彩。但他也有被丑化的方面,如前所述,就是他的相貌。罗贯中为什么要丑化庞统的相貌,也是有原因的。

(一)丑化庞统与刘备

庞统为刘备谋取益州,损害了刘备的仁义形象。庞统谋划刘备在涪城与刘璋会见时设鸿门宴,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第六十回)这样的计策不可谓不是奇招,但与刘备所倡导的仁义道德格格不入,刘备说:“季玉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第六十回)后来庞统又为刘备制定了三条计策:

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去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救矣。(第六十二回)

刘备选择了“中计”,偷袭刘璋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实现了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设想,但刘备也因此事受到了后人的批评,尤其在他攻取涪城的庆功宴上,饮酒庆贺,一时忘乎所以。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指责说:

夫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今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修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2]956

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也批评说:

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情自戢,故闻备称乐之言,不觉率尔而对也。备宴酣失时,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其云“君臣俱失”,盖分谤之言耳。[2]956

刘璋与刘备同为汉室后裔,有同宗之谊,虽然他性情懦弱,能力较差,但为人处事并无过错,待刘备也非常诚恳。刘备偷袭刘璋,有失仁义,且有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之嫌,与向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严重不符。可见,习凿齿、裴松之的批评不无道理。在史书上,史学家可以指责刘备偷袭刘璋不仁不义,但在《三国演义》中则不可以,因为刘备是罗贯中着力塑造的仁君的典型。其实,作为军师,庞统的计谋堪称奇谋,没有任何可指责的,这本是他的职责。庞统只是提供了具体的策略,而刘备才是最后的决策者。这件不光彩的事需要有人为刘备承担“责任”,这个“责任”由庞统承担是最合适的,也就是罗贯中要把这个“责任”嫁祸于庞统,这也造成了庞统有才无德的假象。罗贯中需要“抹黑”庞统的形象,使之有一些缺陷,于是选择丑化他的相貌。

(二)丑化庞统与诸葛亮

庞统的相貌被丑化,还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最着力塑造的完美人物形象,不仅在聪明智慧、治理国家等方面无与伦比,其相貌也堪称典范,“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第三十八回)庞统在智谋方面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凡是对诸葛亮造成“威胁”的都将被丑化。“诸葛亮与庞统,一龙一凤,都是忠心事刘、大智超群的‘王佐之才’,都是儒雅风流、学识渊博的清高之士,这是‘犯’。”[7]所谓“犯”,就是重复、相似,这是小说创作的大忌。罗贯中非常清楚这一点,如何巧妙地处理这个问题,从而达到“犯中求避”的艺术效果,即避免重复和相似。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说:“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之,惟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8]因此,在诸葛亮的面前,庞统只能有所“牺牲”,他的“牺牲”之处就在于罗贯中丑化了他的相貌。所以,“牺牲”庞统的相貌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完美艺术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丑化人物形象的方式有很多:曹操被丑化的是品德,这是最严重的丑化;周瑜被丑化的是性格,则次之;庞统被丑化的是相貌,这是最轻的丑化。因为庞统是蜀汉集团的重要一员,罗贯中只是选择了最轻的丑化方式,因此也无碍他的光辉形象。

结 语

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塑造刘备、诸葛亮的完美形象,罗贯中对《三国演义》中曹魏、孙吴集团的许多将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丑化,唯有如此才有利于突出刘备的仁义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庞统具有超凡的智谋,诸葛亮也与之惺惺相惜,在没有任何历史文献依据的情况下,《三国演义》却将他的相貌进行了丑化。虽然庞统属于蜀汉集团,但由于他曾经为刘备出谋偷袭益州,影响了刘备的仁义形象;又因为他是以智谋著称的“凤雏”,并与“卧龙”齐名,但不利于塑造诸葛亮独一无二的“智绝”形象。因此,将庞统的相貌进行丑化,是为了塑造刘备、诸葛亮完美形象的需要,这也正是庞统被丑化的文学意义。丑化庞统的相貌并不是否定他,只是使其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庞统依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十分光辉的正面人物。此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人的相貌常常对他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唐代选拔官员特别强调了相貌的重要性,“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词论辩证。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四事可取,则先乎德行”[9]。他们把举子的“体貌丰伟”列为四项标准之一,反之,如果相貌不佳,就会对他们的仕途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是庞统相貌被丑化的现实依据。

猜你喜欢

丑化罗贯中三国志
称象
大话三国志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剑胆琴心向《三国》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
罗贯中识鸟济贫妪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