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2021-11-29唐颖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唐颖(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前言

财务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的正常运行。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财务监管力度有待提高。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地方高校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这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阻碍,如果情况严重,则会对高校的正常发展产生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体现在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最近几年,云数据、区块链等各种技术的推进,使互联网有了更加充实的内容,进而增大了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高校财务管理在高校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加入互联网,通过信息化管理软件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提升和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软件系统存在缺陷

地方高校在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重核算轻管理是其软件系统中所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地方高校在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转变相关的工作内容以及要求,所需要应用的财务管理工具也需要进行转变。但是大多地方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依据会计电算化来开展工作。所应用的软件系统仅仅可以对决算报表系统以及财务核算系统等进行应用,且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无法满足将会计体系统一的要求,同时无法满足对全面预算管理开展的要求,即会导致地方高校无法有效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开展,从而降低地方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财务数据和信息之间无法进行共享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逐渐开始建设智慧校园,财务管理系统本应包含在智慧校园系统之间,但是目前在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大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导致财务管理系统无法和其他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因为在地方高校中的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使得信息资源无法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在高校师生之间所开展的经济活动以及报销内容等,还有高校中的资产信息等内容,无法实现和财务信息进行共享以及整合,导致教师及学生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流程相对复杂,无法将便利服务向教师及学生进行提供,降低高校的工作效率。

(三)财务管理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结合

目前,地方高校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的业务部门在对预算进行上报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部门的利益,往往会将申报的数额夸大。而地方高校的财务部门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经常收集预算申请书,对于高效的预算编制软件相对比较缺乏,导致地方高校在对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数据,无法合理编制预算。因为地方高校缺乏预算执行力,所以在支付专项资金时具有较大的压力,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随之降低。并且因为地方高校缺乏专业的预算编制软件,导致在对预算核算的过程中只能使用人工方式,无法避免超预算的情况。

(四)财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过于单一

最近几年,我国的财政政策不断改革,各种新型政策和法律的推出都对财政资金的利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型政策和法律都要求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足够规范和科学。首先,很多高校都仅仅注重高层次教育人才的选拔,而没有考虑到高校财务人才的培养。其次,一些高校目前的财务工作人员有着老龄化以及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的情况,学校的财务队伍没有掌握新的财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很难应对当下的财务工作,对于新信息时代的专业财务知识更是十分匮乏。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应用的方法

在过去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高校的财务管理核算和审查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应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财务工作效率低下。在新时期,高校建立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但可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帮助建立高水平高技术院校。高校的各部门工作人员也要建立信息化思想,提高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理念,并深入学习信息化技术,通过创新应用互联网的各项技术,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改革,在帮助完善财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速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财务预算进行更好地把控,进而提高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追求一体化财务工作

我国财政政策不断改革,新型政策和法律提出后,对高校的全面预算管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种类、国库的集中处理、会计体系管理、企业财务审查以及报表申报等带来了新的标准。为了全面预算管控工作能够做到全面、规范以及公平公正,建立高校全面规范的财务管理、审查、监督的财务体系,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是非常重要的,财务软件要功能足够全面,覆盖面广,并且集成程度高。当前应用财务企业为高校提供新型财务管理的软件,对财务制度的改革和内部控制提供全面支持,覆盖面广,从教师工资管理,到学费收费、科研经费、经费管理,以及从教师绩效考核到预算管理、个人报销等各方面提供支持。

(二)建立信息化体系,共享财务数据

过去传统的财务体系主要指账务的核算,财务人员都在应对重复性很高的基础财务工作,对于财务核心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全面思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的财务审查以及预算管理进行实时跟踪,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财务审查以及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高校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积极创新当前的财务体系,对当前财务业务进行整合,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构建信息化财务系统,促进财务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的沟通交流,进而共享高校财务数据。建立信息化财务系统,首先要将教师以及科研项目等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合并。其次,对学校财务工作流程进行更新,把经费管理、报销项目、教师薪酬等各种项目加入到财务工作中,完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

(三)高校预算管理实现信息化,将编制和执行结合

高校的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编制、执行和结果审查。高校财务人员要通过信息化财务软件来构建信息化的预算审查系统,把预算管理中的编制、执行和结果审查与预算使用项目联系起来,在信息化的预算系统融入高校中与预算相关的经济项目,真正做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联系。在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中,财务工作人员要制定预算的管理规则,通过管理系统给各部门分发预算任务,各部门只要通过在系统中填写关键性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其他数据,保证了预算管理的准确率。并且,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对预算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实时监控和对比,按照预算管理的方法进行积极管理,尽量避免人工所带来的影响,保证了预算管理的严谨性,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四)加快建设财务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水平高的财务人员是能够不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开展互联网专业技术的培训、举行互联网财务管理的研究、支持财务人员晋升等多种培训形式,推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上升,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有财务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高校在引进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引进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引进学习性强的财务人员,跟进财务的信息化建设。

(五)加强培养人才核心素养

目前在地方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高校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即要做到和时代以及信息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也要做到加强培养人才核心素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员管理制度,这才是高校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要重视人才管理,加强人员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加强对人才的培训,让人才在逐渐的培养过程中,重点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掌握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提高自身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地方高校在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招聘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信息化技术能力以及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重点考察,保证地方高校中的财务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从而大力提高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帮助地方高校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避免地方高校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面临财务风险,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行。

总结

综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扩张自身的规模,办学资金也在逐渐增长,所以地方高校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也越发严峻。因此在地方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地方高校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推动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