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阵地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2021-11-29季仪如
季仪如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1.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形态的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通俗地讲,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特点
(1)数字化。新媒体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进行传播,它继承了大众媒体眼观、耳听等线性传播优点,同时又将回放、剪辑、互动等灵活传播方式结合起来,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非线性的数字化传播。(2)个性化。传统媒体也称之为“大众媒体”,是因为它们的受众面非常广泛,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根据大众的喜好而定。而新媒体可以兼顾大众化和个性化,可以将受众细分成诸多群体甚至个体,这些群体或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主动调整或定制自己所需的信息。这就好比不同的受众在手机上订阅的新闻公众号也有所不同。(3)选择多样化。受众想要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在哪里接收、怎样接收,都可以自由选择。在传统媒体占主导的传播时代,传播者占主动,受众接收信息时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受众没有机会去选择,因此传播的内容体现不了受众的意志。但在新媒体时代,若传播者提供的信息不符合受众的“口味”,受众可以按下“屏蔽消息”或“取消关注”的选项。这一过程,受众是主动的筛选所接收的信息,筛选的严密程度也由受众掌握。(4)多方式呈现。新媒体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融文字、音频、画面和视频为一体,既可以做到信息内容的无限延展,也任意截取某些信息,而文字、音频、画面和视频的组合就像排列组合一样非常灵活,有数不清的可能性,这取决于传播者或受众想要达到的传播效果。(5)海量存储。发达的信息技术为信息存储提供了诸多无限大的“云端”服务。不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只需一个账号,就可将所需的信息存入账号所开辟的“云端”数据库里。(6)易检索性。传播者或受众利用新媒体查找信息时,只用在搜索一栏中输入所需信息的关键词,与之相应的信息便会呈现在眼前,其中的关键词也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方便大家区分。这种操作的简单便捷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7)及时性。新媒体能够做到信息的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让信息生产、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一台笔记本、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以及稳定的无线网络就可以做到某场新闻发布会的实况转播。而手机媒体的普及,让信息的24h在线发布不再困难,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8)互动性。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让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平等化,受众的意见反馈可以被传播者看到,从而形成“传播―反馈―调整―再传播”的良性循环。
3.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变化
3.1 舆论主阵地发生转移
在网络信息技术还未普及的年代,企业的舆论主阵地主要集中在报纸、内部期刊等传统媒体领域,信息传播受媒介的影响较大。比如许多企业订阅的纸质版报纸无法当天送达,那是因为报纸受组稿、排版、审核和印刷等多道程序的影响,时效性降低,舆论“风暴中心”的威力也随之降低,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自媒体,由于发布流程的简化,能实现信息的快速化传播,对于热点事件也能及时引起舆论。另一方面,新媒体能满足企业职工碎片化阅读、隐匿性留言的需求,逐渐取代报纸和内部期刊,成为现代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主阵地[1]。
3.2 信息及舆论传播方式呈交互式
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以自上而下为主,信息及舆论的传播角度通常是从企业的领导层出发,代表着管理者的意志。但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其设置的点赞、评论、转发功能,能够第一时间收集、显示受众(企业职工)的言论,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并存,呈现交互式传播。此外,交互式传播能够通过点赞数、言论方向等数据,较好的反馈企业职工的意见,使信息及舆论传播呈现出两面性,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更加客观的了解事实。
3.3 工作满意度提升难度增大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信息传播速度快,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稍有不慎,错误的信息便会呈裂变式传播,对内严重损坏企业在员工心中的形象,对外造成企业声誉的受损。同时,由于新媒体意见反馈的可视性,企业职工的思想容易受到不同性质的意见干扰,再加之群体生活中盲从性较大,容易形成“假性”意见,对思想、舆论的方向造成偏差,使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4.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隐患。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促进企业阵地建设,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使其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花结果的沃土,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是企业在管理中必须思考的问题[2]。
4.1 加强对新媒体阵地的舆情监测
企业主管信息安全的部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可安排有专业背景的职工,兼职对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后台信息反馈情况进行监测,发现舆情及时上报。在财务预算许可的条件下,也可聘请专业人士开展企业舆情监测工作,建立关键词检索库等,提高监测的精准性。
4.2 善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及时答疑解惑
企业可充分利用新媒体后台对评论的“回复”功能,及时对职工反映强烈的,或意见分化明显的内容进行回复,消除职工的疑虑。同时,可对职工反馈的问题进行统计,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与企业的相关部门及时沟通,争取在线下解决这些问题,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从而更好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4.3 放下“身段”,及时纠错
企业通过新媒体渠道发布信息、开展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时,出错在所难免。一是要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加强审核,尤其是主管信息安全的企业领导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业务水平,在信息审核环节及时纠错;二是可鼓励职工考取舆情分析师等专业证书,在职工中培养意见领袖,正确引导职工舆论走向,及时化解企业内部的舆论危机;三是要定期举办新媒体信息传播、信息保密等方面的培训班,畅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职工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从而降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四是企业领导者不以管理者自居,以人人平等的态度,及时承认、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刊登“更正说明”“致歉信”等,让内部职工及社会公众感受到企业容错纠错的真诚态度,努力降低不良影响[3]。
5.结语
新媒体时代是各种信息互相交融的时代,对企业发展来说蕴藏着无限可能。管理好新媒体宣传阵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和建设企业文化、凝聚智慧力量具有正向引导作用。我们宣传工作者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在企业新媒体阵地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把好舆论风向标,为企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