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及管理信息化研究
2021-11-29郭庆林
郭庆林
(福建江夏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福建福州 350108)
0.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创业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有利于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开拓视野,适应大学和社会的衔接。因此高校需要通过项目管理持续跟踪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及时指导和支持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有所收获。因此针对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1.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也造成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因此高校在调整培养计划的同时,更要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以创业推动就业。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校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业的规律,建立创新思维,正确看待创业,掌握创业的方法。需要高校能够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定期组织创新创业项目,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很多项目未进行下去,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高校要更加重视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引导并支持大学生发展创新创业思维,使其得到成长[1]。
2.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2.1 项目管理问题
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总结为两点:(1)立项申报阶段,由于创新创业项目是通过大学生自由组对,提交给学院,再由学院经过评比选择最优项目。但学院评比缺乏严格的标准,对于项目命题和内容的考量存在较大随意性,很多项目并不符合学校要求,在初次评比上学校并未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而项目指导老师多为院系老师,老师工作忙碌,可能带多组项目,很难有精力全程参与和指导。学校并未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跟踪指导,对项目管理的人员数量少,而项目多,很难实现跟踪管理。虽然高校对于项目管理不断完善,但仍然缺乏科学指导,半途而废的情况十分常见。(2)结题时由学院自行组织答辩验收,学校只能起到监督作用。验收标准也较为随意,没有实践过程,只撰写一篇论文即算结题,完全背离了创新创业项目的初衷,无法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有所收获。
2.2 经费管理问题
在开展项目期间,学校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不予报销,项目结题后,由负责人提交材料,对于评优的项目可报销经费[2]。高校在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上采取专款专用,但大学生在开展项目期间,需要自行垫付费用,且后期报销条件多,过程繁琐,学生受到经济上的压力,很难全部落实创新想法。甚至迫于经济条件,只能半途而废。
2.3 脱离学分管理
很多学生考虑到时间和学业压力,害怕创新创业项目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因此选择不参与。高校将创新创业项目的评优作为期末学分的参考项目,但加分范围较小,只有部分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学才能得到加分。很多同学花费大量精力在创新创业项目上,但并未得到学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在对创新创业项目整个流程进行调研和梳理后,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全流程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对项目的申报、审核及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学分管理等全程管理和分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模式,客户端可以通过浏览器方便快捷地访问数据库,手机网页也可以登录数据库访问。使得访问管理信息系统高校便捷[3]。
3.1 申报审核管理
高校积极展开项目管理,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辅助管理,鼓励和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能够从中取得收获。在选题审核上,仍然由学院组织审核,但要求学校专门负责小组参与审核,共同展开答辩,对学生选题立项进行指导。要明确审核标准:(1)客观评价选题意义和工作内容。(2)客观评估技术路线和创新性。(3)给出指导意见和评比结果。全体评审教师经过讨论后,给出同意意见,并撰写项目初评报告。如下图所示,学生在信息系统上直接提交给教务处,教务处进行再次检查,接收立项申请。在成功立项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完成创新创业计划,提交任务书。
3.2 过程管理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专门的管理人员以院系、项目为单位建立QQ群或微信群,通过QQ群或微信群组询问学生是否遇到困难,项目进展到哪一阶段,需要哪些支持。并进行跟踪式管理,发布通知和文件,及时提供帮助。中期设置中期答辩,通过答辩交流方式了解学生项目进展情况,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反思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落实项目,避免学生半途而废。创新创业项目采取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填写任务书后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展开。对于中期答辩中发现,学生立项后不开展工作,经费使用不合规定等小组,视严重情况给予警告、暂停以及撤销等处理。在验收展示阶段,由学院教师和管理人员一同组成小组,进行交叉验收,通过PPT答辩方式对实施方案予以验收。对于没能通过验收的项目,要给出具体原因,指导学生存在的错误。在答辩后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若学生对验收有疑义,可以在信息系统上提出申诉,由其他评比教师进行验收,给出最终结果。经过验收后,将验收成果展示在学校官方网站上,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
3.3 经费管理
项目资助资金由学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根据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任何项目都要具备对应的发票或依据,属于材料费、差旅费以及测试费等具体项目,学院和学校不允许挪作他用。在中期验收中,对于通过中期答辩的项目组,可以报销部分经费,在结题验收之后,可以报销剩余经费。对于中止或者撤销的项目,中期不予报销,对于结题不合格或放弃答辩的项目组,结题不予报销,并将已支出费用返还。经费的发放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执行,经费可自动报销至银行卡上。学生提交发票等资料,也可以直接在信息系统上点击上传电子发票提交,让教务处老师方便审核。对于指导教师也应给予奖金和绩效鼓励。对于项目成果成功结项,并经过评比排列前茅的项目指导教师,额外给予绩效奖金鼓励。对认真负责,项目取得良好成绩的指导教师,予以全校表彰奖励。
3.4 学分管理
将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系统和学校学分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绩将直接计入个人档案中,并转换为学分,直接添加在学生当学期的学分上。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学生参与态度给予对应的学分鼓励。对于毕业前注册工商管理资质并开始运营的创业学生,可给予创业休学期,在学籍管理上支持学生创业,和学生一同应对风险。创新创业项目可以纳入全校学生评优指标中,对于创新创业项目评优的学生,可以量化加分,可对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更高学位或获取专项证书。
3.5 管理信息系统
上述的申报审核管理、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学分管理等全过程管理,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阶段性的信息登记和资料上传,使得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便捷、高效、规范,也便于管理和分析。
4.结语
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是学校参与创新创业指导的重要过程,充分利用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QQ或微信、官方网站等信息工具展开项目管理,可提高沟通的效率,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指导,得到对应的支持,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完成项目研究,发展创新思维以及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