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组织大型火场灭火救援供水
2021-11-29吕中华
吕中华
(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松江支队,上海 201600)
0.引言
火场供水是一门边缘科学,是灭火作战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灭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火场实践证明,能否科学合理组织火场供水,保证向火场不间断供水,是扑救火灾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前水源不足、供水力量薄弱的情况下,科学组织指挥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松江支队在2019年10月29日普楷仓储有限公司火灾和2021年2月6日上海凯乐输液器有限公司火灾,都是利用大功率消防车停靠河浜远程供水,采取多阵地堵截围攻之势,在现场全勤指挥部和供水组统一指挥调度下,快速有效地扑救了火灾。
1.大型火场供水经常出现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火场供水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夜间、增援力量多或地形复杂的火场,火场供水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1]:
(1)现场指挥员火场供水“重前轻后”,只顾前方灭火,忽视火场后方供水,导致火场供水中断。(2)车辆供水性能掌握不够,指挥员不能充分发挥车辆装备的效能,例如举高车水炮流量一般是40L/s~60L/s,而往往采用单干线而不采用双干线,有的直接靠接力供水而不进泵加压,导致水炮压力不足、射程受限。(3)盲目铺设水带。一是在火灾扑救参战力量较多时,存在各自为战情况,供水线路较乱,不取捷径铺设供水线路、不沿路边铺设供水线路,造成整条道路被水带堵塞,影响后续应援车辆的进入,导致后续车辆进入时压爆先前到场车辆的水带。二是穿越马路供水时不设护桥木,无专人看管,被过往车辆碾压爆破,造成供水间断。(4)增援中队到场找不到责任区供水员,基本是自行寻找水源停靠,导致水源舍近取远。(5)战术运用不恰当,车辆停靠离火场太近,不能把握全局,没能用整体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正确估计出火灾发展速度,战斗展开后因风向或火灾突变的影响不得不再次调整停车位置,导致火场供水间断,甚至造成消防车被突变的火势烧损。(6)水源停靠不正确。开展“六熟悉”训练工作不够仔细,当发生火灾时,对单位水源情况不了解,到场后就直接停靠水源实施战斗展开,待战斗展开后才发现停靠水源不能使用,再重新收拾器材停靠其它水源,长时间出不了水,不能及时打击控制火势,促使火灾蔓延扩大,贻误战机。(7)盲目接力供水。对单位情况熟悉不全面,以及对火场燃烧强度估计不足,往往是主战车辆盲目直接开到火灾现场,却发现现场没有可直接停靠的水源,只能先利用车箱水供水灭火,等待后面的车辆给其打接力,导致近距离内采取两辆消防车接力供水方式,减少了供水强度,造成两部车只能当一部车用。
2.解决大型火场供水的基本对策
2.1 建立健全大型火场供水组织
建立统一的火场供水指挥体系,指派专人火场供水,供水指挥长和指挥员一般由备班指挥长和备班作战助理担任,供水指挥必须掌握灭火和应急救援力量的调派,了解所有执勤车辆的性能和供水能力,根据现场供水需要,及时调派其他供水车辆器材,火场的供水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将供水力量集中于火场的主要方面,为全勤指挥部灭火救援战斗展开形式提供保障。
(1)供水指挥。由全勤指挥部作战助理担任,接受现场指挥部指挥长指挥,负责整个火场的供水,现场供水车辆阵地的转移部署,协调各站供水员,掌握整个火场的供水动态,并且绘制现场供水图供现场指挥部掌握整个供水组织保障情况。(2)供水员。由参战车辆驾驶员或随车六名担任,接受现场供水指挥的指令,保障本站供水线路的不间断,同时巡检、整理水带线路,负责水带的调换和包扎,前后方。(3)快速编成,独立组网。各参战车辆供水员,接受供水指挥统一调度,供水组采用独立通讯频道,不占用其他参战单位的信道,确保信息畅通。(4)统一标识,增设代号。供水组成员着统一型号的马甲外套,分供水指挥和供水员,提高现场辨识度,根据现场方位和线路编号,形成独立且统一的呼号[2]。
2.2 制定供水指挥手册
将责任区所有重点保卫单位和缺水地区火场供水计划图汇编成火场供水指挥手册,平面图上标注出道路、消火栓及管网、天然水源、重点部位、消防车停靠位置和水带铺设方法,调度部署供水车辆和手抬泵,并经过演练,找出问题,完善火场供水指挥手册。
2.3 建立支队执勤车辆性能数据库
消防车辆的使用要根据火场而定,不同的火灾对象、火灾规模有不同的调派方法。因此支队要建立执勤车辆性能数据库,把执勤车辆基本参数、车载灭火剂种类、吨位水炮的流量、车载器材参数、种类、数量和用途都统一录入指挥中心接警平台。例如重点单位发生较大火灾时,火场后方要优先调集供水流量大、供水距离长的重型大功率消防车。同时车辆数据库的建立也为全勤指挥部在火灾现场力量的部署起着辅助决策。
2.4 建立消防水源信息系统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深化与水务、供水企业之间的系统融合,实现巡检、报修、检查、验收功能于一体。信息交互、数据共享,丰富智能化应用场景,实现调度指挥一张图、数据汇总一张网。建立消防水源信息平台,输入消火栓、自来水管网、天然水源和消防码头等信息。一旦发生火灾,接警台能立即显示该着火区域周围500m范围道路水源信息,消防站出动时,终端能自动快速打印出来,同时消防站要配备平板或者便携式电脑,在行驶途中通过无线随时接收掌握指挥中心发出的信息和图像。指挥中心可以根据火场需要,行驶途中第一时间布置各参战车辆战斗和停靠水源位置,避免因情况不明造成到场车辆无序停车,影响战斗编成[3]。
2.5 绘制现场供水图
供水指挥待供水保持稳定后,在现场指挥部绘制现场供水图,标清消防车的停车位置、供水线路、水带口径,采用的供水方法,被利用的水源位置、种类、方法及距离,其他未被利用的水源位置、种类和距离,同时标清地下管网形状、口径、压力、流量和消火栓使用情况。
2.6 大型火场要树立供水全局意识
全勤指挥部到场后,要调派供水指挥负责后方供水,指挥时要统筹兼顾,在车辆、器材配置时要坚持“以车为组,以站为线”的供水方式,尽量以站、支队为组并按照线路或者区域指定专人负责某一线路或者阵地的指挥。
2.7 掌握供水知识,正确组织供水
加强火场供水常识的学习,掌握火场供水的原则,战斗车供水能力操作方法等常识,最大能力发挥供水车辆的效能。比如消防车吸消火栓水时,要了解地下管网的分布形状、直径、压力和流量。对于200mm的环状管网,一般只能停靠3辆消防车。
3.几点体会
(1)增强后方供水意识。支队要加强大型供水组织演练,通过演练完善供水组织指挥体系以及远程指挥辅助决策效能,真正做到大型火场供水“大而不乱、多而有序”格局。(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基层队站干部学起,掌握供水技术,熟悉执勤战备实力以及供水器材效能,比如高层供水中,串连耦合供水车辆的停水顺序,首先开启二分水器另一出口泄水,以前方车辆至消火栓处车辆为序,逐步停止运转。(3)开展车辆装备测试。对执勤车辆和配备供水器材能力做一次测试,做到心中有数,火场不慌。(4)研发供水器材革新。各支队、队站要立足辖区特点,集思广益,进行供水器材革新,破解供水难题。(5)组织供水战评总结。每次火场进行战评总结时,要对参战力量数量、位置、工作时间、作用发挥及实际供水供液效果、最大用水量进行评判,尤其要了解、评判内部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
4.结语
要做好火场供水工作,只有平时抓好基础,强化水源引导训练,做好责任区内水源调研、检查和管理工作,完善重点单位供水预案和缺水地区的消防供水方案,指挥员运用恰当灭火战术和科学合理的供水方法,战斗员熟练的战斗技巧。才能搞好火场供水这个系统工程,保障整个灭火战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