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抓细防“两病”多措并举夺丰收
2021-11-29漯河市植保植检站张玉红
漯河市植保植检站 张玉红
为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2020 年漯河市植保植检站及时准确地对小麦重大病虫进行监测预警,资金保障有力,技术服务到位,精准施策,科学防控。2020 年漯河市小麦病虫害总发生面积44.604 万hm2,防治面积71.047 万hm2次。防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共出动大中型施药机械2478架(台),出动技术人员6061 人次,普查面积6.4 万hm2,普查覆盖率41.37%;累计悬挂横幅5898 条,印发资料27.319 万份;到位财政拨款1496.9 万元。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被控制在点零星发生,田间病穗率明显低于预期,其他病虫为害也得到及时控制,病虫防控效果在85%以上。
一、基本情况
2019 年漯河市小麦播种面积15.469 万hm2,主要推广以百农207、矮抗58、百农418 等为主的中筋麦品种,以新麦26、西农979、郑麦366、丰德存麦5 号等为主的强筋麦优质品种。
二、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防治情况
2020 年漯河市于3 月11 日在郾城区孟庙镇王店村金囤种业科技园首次发现小麦条锈病病叶,病叶靠近茎基部,严重度5%~10%,此次发现为漯河市近10年来最早。2020 年漯河市小麦条锈病始见期早,传播速度快,发生面积大。全市发生面积1.047 万hm2,防治面积5.513 万hm2次,挽回损失3300 t,实际损失300 t。
2020 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总体为轻发生,病穗率低;初次侵染轻,基本无二次侵染。5 月下旬调查,平均病穗率0.1%,最高病穗率0.5%;平均病粒率0.01%,最高病粒率0.1%。全市防治面积18.747 万hm2次。挽回粮食损失11 600 t,实际损失1t。
三、防控工作
(一)领导重视,及早全面部署
漯河市委对“两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提升站位,搞好“两病”防控工作;2020 年4 月9 日、5 月20 日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派专家调研指导小麦“两病”及“一喷三防”工作;3 月16 日成立了“两病一寒”防控督导组,督导组成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暗访督导两病防控工作;4 月14日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实行“两病”防控日报告制度、督导日报告制度。各县区农业部门定期召开“两病”防控工作推进会,确保防控工作迅速、有序推进;同时成立了小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技术专家组,加强病虫监测防控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
(二)备足物资,统防统治
小麦“两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防效,漯河市区分不同层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一是对舞阳县1.067 万hm2高产创建示范区和保和乡、太尉镇两个病害高发区,临颍县、郾城区2.000 万hm2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全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集中飞防、机防力量,开展统防统治。据统计漯河市统防统治面积33.133 万hm2次。二是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采取送农药、送技术等方式,开展自防自治,提高“两病”防治覆盖率。三是对分散种植的农户,分区域在田间地头设置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服务站,给种植户发放农药及宣传资料,引导种植户开展群防群治,提高种植户防治“两病”的主动性和防治水平。舞阳县于4 月18—19 日防治示范区内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第1次飞机喷药防治,4 月25、26 日完成第2 次喷药防治。
(三)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宣传
一是漯河市委专门批文,在漯河市电视台4 个频道全天候播放小麦“两病”防治技术;在黄金时段加播“两病”防控紧急通知,提醒种植户及时开展防治。二是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小麦“两病”防控技术服务。三是各县区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村见横幅,地见人,宣传图画墙上贴”,让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四是利用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终端——村大喇叭,宣传防控关键措施,增强农民开展防控的积极性、主动性。五是各乡镇以管理区为单位,成立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指挥部,设置了“两病”防控便民服务点,每天安排农技人员到岗执勤,为农民发放农药、提供病虫害咨询、宣传防治技术等涉农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和乡镇村干部对贫困户免费发放农药并义务喷洒。
(四)加强督导,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实行“两病”防控日报告制度,对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将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列入了县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任组长的5 个督导组,分包县区督导检查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重点督导各县区资金投入、宣传发动、技术服务等防控关键措施落实情况。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地方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以严格的督察问效保证赤霉病防控工作的高质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