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团结故事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课堂

2021-11-29王丽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王丽霞

(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神圣使命。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论述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的要求结合起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故事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一、为何讲:民族团结故事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各族群众和睦团结,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105)。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3(]15)。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44)。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外国观众更多更好了解中国。”[5(]3)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端重要的内容,要面对学生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需要将理论知识与身边故事结合起来,既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又把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不断增强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17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时间、类型、内容等标准分类整理民族团结的理论故事、人物故事、生活故事、革命故事、文化故事等,将民族团结故事纳入教学内容和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进头脑。例如,通过讲述“锡伯族万里戍边”的故事,分析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守护的;通过讲述“与红军歃血为盟的彝族英雄”的故事,分析长征途中播撒革命精神、民族平等理念,提倡民族团结融洽;通过讲述一张深得民心的红军布告的故事,分析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担当;通过讲述草原“乌兰牧骑”的故事,分析党和政府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视;通过讲述“独龙族的昨天与今天”的故事,分析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讲述“《格萨尔》代代传”的故事,分析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共同建设我们的共有精神家园。以此为基,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础保障。

二、讲什么:“民族团结故事库”的构建

深入理解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新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展开丰富的思政教学内容。构建“民族团结故事库”是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基础,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头脑提供有力的支撑。“民族团结故事库”的构建需要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需要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可从八个方面展开民族团结故事的收集和整理,建设“民族团结故事库”。

第一,围绕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重点讲好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人物故事、爱国故事等。“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8],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形成的历史与现实依据[9]。今日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人物故事、爱国故事紧密结合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实际,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认同。

第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源,重点讲好我国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历程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患难与共、甘苦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源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实践探索等。“内生性因素才能够在外部因素不存在或发生变动的状态下,仍然能够持续性地为共同体提供生存的动力和支撑。”[10]民族团结故事的选择应以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为支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浓缩和凝练认同之理,易于学生理解和吸纳。例如,讲述向警予、邓恩铭、韦拔群、天宝等少数民族进步人士选择信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同学们被主人公的时代品质深深感动。

第三,围绕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重点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形成故事,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身发展所依存的‘自在实体’早已出现,而作为一个‘自觉实体’,是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而形成的。”[11]围绕这一发展历程,重点收集、整理各民族爱国故事、革命故事和奋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观,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四,围绕中华民族是利益共同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讲好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特别是讲清楚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切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2(]37)重点收集、整理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脱贫攻坚故事、奉献故事,讲好各民族干部和群众在新时代新事业新工程里努力奋斗实现小康社会的真实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不可分割。

第五,围绕中华民族是政治共同体,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内容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以此为中心,收集、整理民族事业历史使命故事。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程[13]。例如,讲述“红色之子”乌兰夫呕心沥血干革命和建设民族地区的故事,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历程,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

第六,围绕中华民族是文化共同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点讲好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故事。中国56个民族创造了绚烂多姿的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4(]9)。收集、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各民族优秀传统故事,可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丰富性和精神性,既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延绵不绝的悠久历史,也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和责任。

第七,围绕中华民族是社会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发展,重点讲好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格局、社会发展和治理格局的故事。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需要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重点收集、整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民族社区治理故事等,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八,围绕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终将实现,重点讲好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故事。“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15(]433),“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不仅是共同的地缘和生活环境把我们密不可分地联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历史命运和光明前途把我们亲密无间地凝聚在一起”[16]。重点收集、整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事、新时代奋斗故事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现实成就以及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做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有力推动者。

通过从上述八个方面构建“民族团结故事库”,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和知识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17]。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八个相统一”的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容,收集、整理相应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选择合适的故事,将其合理设计安排在具体教学内容之中。融入故事的课堂知识讲授,不仅会唤起广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加深他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理解,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三、如何讲:民族团结故事的应用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推进“民族团结故事库”的教学应用,这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的有力保障。“民族团结故事库”是有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统筹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关键是落实好讲授内容,实现“摆事实—讲道理—强认同—有感悟—亲实践—见实效”的层累推进。在教学应用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民族团结故事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专业、课程实践等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经历和心智阶段关联密切、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团结故事。将民族团结故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用情节生动、人物鲜明的故事更好地传达国家情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用融入情感的讲授方式完整表达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理论与故事完美融合,使故事中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方向。

第二,完善民族团结故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完善民族团结故事具体采用的教学方式,使其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故事可以从不同角度讲述,最大化发挥故事的思政功能;完善教学设计,学会根据讲故事的目的和不同故事类型,详略得当,声情并茂地讲述,最优化传达故事背后的文化力量;把握好问题导入的角度、话语体系转换的程度、案例嵌入的适度、学生参与的尺度、科技运用的精度、实践调研的深度[18],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第三,注重民族团结故事课堂教学应用的实效性。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时,要抓住教育时机选择故事,借助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故事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提炼故事背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热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质上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完成对课堂知识理解、情感认同和能力培育的过程,进而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不仅在“知”中增强“五个认同”,更要在“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四,做好“民族团结故事库”的共建共享共用。“民族团结故事库”的构建不应局限于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调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岗位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学生的潜能,从不同角度、空间、时间维度上形成共建共享共用的联动机制。同一个民族团结故事,如果讲述人不同,听者的感受也会随之不同,充分发挥故事见微知著的特点,从微观角度切入,避免宏大叙事,引发听者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个优秀的故事往往比一百句说教更有效,不需要任何的解释,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就已经在听者心中悄然树立。

第五,处理好讲故事与讲道理之间的关系。民族团结故事进课堂就是善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但“如果一堂思政课变成了‘故事课’‘鸡汤课’,而没有学理的阐释、理论的解读,就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失去了思政课的本来意义”[19]。要在故事中贯穿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贯穿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精神力量……通过一则则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中国当代民族团结理论。

在国家顶层设计和规划指导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能止步于政策引导、学理探讨,而应积极应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新任务、新挑战,将民族团结故事的教学融入及创新、“民族团结故事库”的建设和应用视为一项兼具系统性、学理性、基础性、知识性的教学工作长期开展,促进时代新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