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2021-11-29陆志荣李亚楠

关键词:针对性教育者思想

陆志荣, 李亚楠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教育问题和教育方案的针对性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主要内容,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育问题的针对性要求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掌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思想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教育方案的针对性是指依据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教育者在制定教育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和把握教育具体目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程序步骤、整体效能等方面的针对性与个体适应性。

一、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大学生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主要指创办小微企业经济实体,广义的创业还包括树立创业意识、培育创新精神等。与之相对应,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内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是基于广义而言的。它不仅仅是指为创办、经营、管理企业所进行的专门的创业思想教育,还涵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潜能,持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更加注重培养其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素养等深层次的思想引导教育,培养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和一般性大学生思想教育既相互联系,又有着较大的区别。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对象特指具有创业意愿或正在实施创业的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育养成;教育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现代信息科学新技术为媒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育目标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及时缓解或化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和认识困惑。深刻认识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基本内涵,精准把握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认识论前提。

(一)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是指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独有的目标、任务、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教育因素,与处在创业过程中的大学生这个特定的教育对象和创业活动相关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诸思想因素之间的相适应相匹配的程度[1]。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问题的实质,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工作者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形式综合施策,精准协调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完成不同的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任务,解决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在创业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困惑和思想问题。一般来讲,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适应程度与针对性是正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产生必然依赖于教育者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依赖于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艺术等因素。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所强调的是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所谓“症”,指的是处于创业过程中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具体思想认知和行为实践情况,如大学生本身具有的创业见识、创业经验、创业偏好、创业性格潜质、创业行为,以及面临的创业客观环境等方面的各种差异性。所谓“药”,指的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思想行为的差异性,以及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和不同创业环节中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和引导要求,有针对性设置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如何准确对症,如何科学下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工作的作风是否深入,工作能力是否强大,工作素质是否高超,工作方法是否具有艺术性。如果教育者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老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深入实际调查分析和了解把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有可能对不准“症”;如果教育者缺乏钻研精神,不系统学习和深入领悟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固有规律、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有可能无“药”可下;如果教育者不树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和精准掌握细致入微的科学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导致思想教育工作缺乏艺术性,有可能不会产生应有的疗效,会导致思想教育实践缺乏针对性,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二)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主要特征

教育的多面性与单一性互相交织。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涉及的教育对象群体、教育目标体系、教育内容体系和教育方法体系,都是由若干鲜活生动、各具特质的个体因素组成的相互影响且相互作用的极为复杂的集合体。科学客观地深入分析这些集合体的内部结构,其多面性的特点显而易见。就教育对象群体而言,本硕博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双一流”与非“双一流”、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等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不同性别属性的大学生,家境优渥与家庭困难等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或开展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派生出诸多不同的思想意识、行为特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面性。就大学生群体中的任何个体而言,由于思想认识、所处的实际境遇不同等千差万别的主客观原因的综合作用,会使他(她)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呈现较明显的单一性特征。这种教育的多面性与单一性互相交织的特点,必然要求教育者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现教育的针对性,既注意多面性特征,又必须高度重视单一性特征。如要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如果教育者采用事前鼓动、事中鼓励、事后表扬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在创业中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历经艰辛努力后而终于获得成功的同学,该生可能会越来越有自信心,在信心的驱动下进行新一轮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反之,如果一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努力,也没有因为历经艰难险阻而成功创业,教育者复制事后表扬的方式方法,有可能会因表扬的随意性而导致其产生不劳而获的虚荣心。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注意了解和把握这种多面性与单一性互相交织的特点。

教育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互相叠加。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必然要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努力形成相互适应的较为理想状态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教育主动性和被动性问题。从教育者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者而言,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起者、主导者,更多地居于教育的主动地位;从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接受者而言,大学生更多地处于教育的被动地位。但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又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接受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教育主动性。与此同时,对必须要完成的某项具体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目标任务而言,教育者必须主动适应教育对象,占据主动地位;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必须接受它,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育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相互叠加的特征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实践中较为突出。如对大学生进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必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祖国建设服务。从这个视角观察,教育者在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处于主动地位,大学生必须接受教育内容,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主动性和被动性可以相互转化。当某种教育内容变成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时,就具备了转化的条件,学生就会从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育内容的主动吸纳者。在了解和掌握教育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互相叠加属性之后,教育者应努力使外在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内心深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真正需求,使原来处于被动接受教育地位的学生个体变成居于教育主动地位的自我教育者,达到“要我学”嬗变为“我要学”的教育理想境界。

教育的共性和个性互相重合。不同类型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积淀有差异性,一般而言,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生具有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相对较强、见识阅历较宽广、学术视野较开阔等特点;教学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具有某方面专业技能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等特性;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创业兴趣、爱好与能力水平,这些都是教育的共性特征。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对象群体的组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选择、实践活动的主题设置和教育形式的适配,都要尽可能地适应共性特征的需要。同是大学生,存在着教育背景、人生阅历、家庭环境、性格内向与外向的差别,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面临的个性特征。深入分析,个性与个性之间还存在着非包容性、难适应性等更深层次的属性。教育的共性和个性互相重合的特征,促使教育者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采取差异化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了解大学生创业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先从了解大学生的现实表现着手分析研判,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家庭情况等,以便适时地进行科学正确的教育引导。

二、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日新月异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及时聚焦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热点和情感焦点问题

创业事关大学生切身利益。因教育程度高、教育投入多、考量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因素深入复杂,大学生对创业更看重和慎重。这些实际会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复杂和丰富,产生不少思想热点和认识焦点。有意识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回避大学生创业过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而是敢于面对和聚焦它,想方设法化解它,才会有利于焦点耗散、热点变冷。相反,如果对大学生创业中产生的思想焦点和情感热点问题采取视而不见、见而不行的消极态度,缺乏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敏感、热情和责任心,不采取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极可能让焦点扩散、热点更热,甚至带来安全稳定隐患。切实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有利于及时消散和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2]。

(二)有利于及时化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衍生的矛盾和困惑

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一人一策、一事一策,有针对性地缓解和化解大学生在创业择业过程中产生的疑难困惑、思想顾虑,对症下药,开展细致深入、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高质量思想教育,才可能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如果不注重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只是一味讲空洞的大道理、采取大水漫灌而不是细水滴灌,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伴生的诸多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

(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在实际工作安排中,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中预置有针对性的工作理念,预设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教育措施、教育手段,让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一种教育自觉和工作习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针对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大学生个体产生的实际心理问题、认识迷障、情绪焦虑、思想问题和现实抉择两难境地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具体深入、生动活泼、鞭辟入里的思想教育活动,才谈得上提升创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紧密联系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具有实效性的具体体现[3]。把紧贴大学生创业客观实际需要作为思想教育引导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状况和创业实际需要开展思想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具有针对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在针对性的基础上。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只有始终从大学生创业的客观实际出发,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具备较强的有的放矢特性,才能走进大学生的心理世界,才能使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和相互信任,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当前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的主要表现

(一)教育理念上没有遵循个性教育原理

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活思想、求新求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创新意识强烈,创业精神勃发。处于创业过程中的大学生,不同个体之间或因创业实践活动不同、创业阶段不同、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在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上存在诸多不同。这些不同客观要求实施个性化思想引导与教育。个性教育原理提倡的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遵循个性教育原理,更谈不上将个性化教育理念贯穿教育过程始终,而大都习惯沿用“一刀切”的教育理念,呈现出教育形式模式化、教育内容空泛化、教育成效同质化的突出问题,影响大学生批判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扼制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造性的发挥。大学生千变万化的个性特征是创业思想教育很好的切入点,在创业思想教育中针对大学生个性特征设置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积极引导培育其创新潜能转化为创业所需的素养和能力,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针对性。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张,班级授课规模不断扩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联系越来越少,由于老师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易忽视对学生潜在优势的发掘,因而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具体的创业思想教育,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育模式上没有遵循分层教育原则

当前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采用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等不同类别的学生都统一采用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创业讲座、创业竞赛等教育模式,没有遵循分层教育的原则,以满足不同类型、年级、专业等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要,导致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是所授课程、讲座内容上的一致性及比赛模式的趋同性。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忽视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融合,没有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分学科开展不同的创业课程和实践。在创业思想教育实践中,没有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没有注重创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没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着手,结合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实践方面的指导,等等。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过程中没有分层次、分类别、分学科进行创业思想教育,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三)教育方式上没有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和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应该从解决问题和矛盾入手,及时有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引导。而当前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活动中主要存在问题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坚持问题导向。具体表现是没有坚持从问题出发,教育活动多采用教师照本宣科、对学生理论灌输的单一方式;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方式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没有很好地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开设实践性强的创业课程;教学方式上没有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模式;没有实现教师通过议题式引入,引导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主体性与教师教育引导主导性相结合的优势。加之大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习惯被动接受、习惯老师讲自己听,导致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对教学内容被动接收、思维方式相对固化、想象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批判精神,这些都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增强。

(四)人才保障上缺乏一支专业型师资队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少高校也相应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但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在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问题。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缺乏一支专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大多由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等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往往也是从校门到校门,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很少身体力行,深入企业观摩学习,或者直接参与企业创办与管理,自身创业经验不足,创业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专业的创业思想教育理论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指导,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因而创业思想教育不同程度存在针对性不强甚至没有针对性的问题。

四、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有效路径

(一)植根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是个体具有的基本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属性。把个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渗透于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中,尊重并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切实开展个性化创业思想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一条重要举措[4]。

首先,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基本前提是要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创业个性发展。只有贴近学生才能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而要真正做到贴近学生,应认识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从内心深处尊重大学生的创业个性,在教育过程中想方设法尊重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个性的发展和创业潜能的发挥,积极探索开展个性化思想教育的实施路径。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真正把大学生看成与老师人格平等的教育主体,自觉实施“双主体教育”,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沟通和交流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教育目的。其次,想方设法尊重和引导大学生的创业个性发展,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方面。要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创业个性发展的积极引导,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提升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最后,要厘清一个认识误区,即错误地认为尊重大学生的创业个性发展,就应该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不加任何限制和约束。尊重大学生的创业个性并不是鼓励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实际上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塑造学生良好的有利于创业的创造性个性与人格。大学生创造性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是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学习、认知、体验和感悟中逐渐成形的,另一方面离不开教育者的教育引导、正面影响和及时合理矫正其不良创业个性[5]。

(二)注重分层教育

面对处于创业过程中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认知言行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提升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大学生差异性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对象层次性的分化,客观上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实施分层教育提出了要求、提供了契机。

运用分层教育理念和模式是强化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分层[6]。要做到对教育对象合理分层,首先要确定一个科学的分层标准,结合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情况是科学确定分层标准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随意事先预设一个分层标准。另一方面,要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实现教育对象与教育方法相匹配。在实施分层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尽可能使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实际相符合。从技术层面讲,在教育目标的设定既不能盲目拔高要求,也不能随意降低标准,理想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跳起来,够得着”,使大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经过努力奋斗都有所长进,越来越接近创业成功。通过借鉴和引入分层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中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区分层次的教育策略,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重要路径。

(三)坚持问题导向

处于创业过程中的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广阔,具有个性独立、崇尚自由、喜欢思考、敢于创新、敢于怀疑等特点。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要有针对性,必须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衍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基于问题意识开展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这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必然选择。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要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要想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要让大学生知道创业思想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更要让他们理解创业思想教育内容的真正内涵和不同教育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它要求教育对象对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内容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深,再到逐渐理解并认同,最终内化为大学生认同的信念和信仰,促使教育对象对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从认知转化为信服,再由信服转化为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具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号召力。

基于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首先,要从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实际出发,正视存在的问题,善于抓住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思想上的主要问题,给予有效解答。要下工夫找准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以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产生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困难为抓手,拓展教育思路和模式,形成教育新机制。其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情绪焦虑、思想疑惑和心理问题,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善于反思、敢于质疑,做到尊崇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善于向书本学习前人的经验但不迷信书本知识,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和解决创业过程中面临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最后,基于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必然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关心关爱学生,学生尊敬信赖老师,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沟通交流顺畅、愉快有效,这些都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的情感保障[7]。

(四)提升思想教育队伍素质

大学生创业活动是一项对大学生要求极高、风险极大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具备诸如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需要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等。因此,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应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创业价值观引导和人格完善。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要富有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技能和创业经验的高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8]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要求教育者应当深入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客观实际,认真探索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客观规律,掌握教育艺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平和可亲的姿态走近创业中的大学生,抛弃虚情假意和言不由衷的说教,认真聆听大学生的心声,发现他们面临的创业困惑和焦虑,摒弃冷若冰霜的刻板面孔和味同嚼蜡的说教,以思想教育的真理性、科学性、人文性和生动性,打动、吸引、塑造和培育大学生,以教育者的高素质、强能力和仁爱之心等独特人格魅力感化影响大学生,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强烈的创业意愿、顽强的创业意志。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业导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完全释放二级学院作为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地位作用,充分激发专兼职大学生辅导员直接责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大学生个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协调同心、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强大教育合力。

总之,只有注重和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思想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切实体现其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生命线”地位,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针对性教育者思想
品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思想与“剑”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