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应急管理的思考与展望
2021-11-29孙烽韩静王韬刘中民
孙烽 韩静 王韬 刘中民
作者单位:200120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1],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体现了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折射出了国家治理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2020年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及应对这一新发未知传染病的方式,暴露出我国的应急管理与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短板与不足。借鉴此次疫情的经验教训,针对性地补短板、堵疏漏,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实现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是目前我们亟需思考与面对的问题[2]。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后,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以应急管理主管部门牵头,多主体协同的运作形式。众所周知,应急管理部主要承担的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这两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管控职责,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牵头部门仍然是卫生主管部门。例如此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到多部门、多主体协同的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疫情防控涉及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众多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这些非卫生行政部门的协同存在巨大的难度,例如不能有效共享信息和资源、交叉地带出现管理黑洞等,对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组织优势,像再面对类似本次疫情这样复杂、危险、高度不确定性的威胁时,建立一个具有更大范围领导统筹和行政权威的部门机构或扩大现有应急管理部的职权范围,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属地分割”的情形,降低多部门、多主体协调协同的难度,实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3]。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应急指挥协调、联防联控联动的共管共治的高效管理机制[4-5]。
二、加速智能化对应急管理的赋能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开始,可以想见的是,这些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势必对整个应急管理的方式方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系统集成困难、数据深度应用不够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全灾害管理,以及多主体参与的实现[6]。就像此次疫情,我们在风险预测、预警监控、数据传递共享与深度利用、处置措施的效果评估、智能诊治设备的应用等环节就暴露出来了不少短板。要实现应急管理的现代化,提高应急管理效率,我们应该加速推动高新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不仅要做好二者的融合研究工作,还应着重落实应急科技产业的孵化与升级,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7]。
三、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大力培养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
应急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重视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以解答应急管理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重大的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原理和方法[8]。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甚至直到2020年2月份之前,应急管理甚至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此次疫情已经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水平应急管理人才缺乏的困境。2020年2月21日,经教育部审批通过,武汉理工大学设立我国首个应急管理专业(本科)。以此为起点,我国应加大步伐加大速度构建应急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由于应急管理涉及众多学科交叉,2020年两会有委员提出建议,教育部、应急管理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委应加强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实体化的应急管理学院[9]。除了本科教育,还需重视研究生教育,需创新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加强教学设施与资料建设,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除此以外,还应该加快应急安全产学研融合创新研究[10-11]。
四、加强应急心理管理,防范社会心理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社会的疫情战役已进入下半场,复工复产逐渐成为最紧要的任务,但是从以往重大灾难(例如汶川地震、非典疫情等)救援的经验来看,我们还应重视贯穿灾难全过程的心理危机问题,加强应急心理管理能力的建设,否则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会对灾后重建及复工复产带来一定的冲击。应急心理管理能力建设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树立防范社会心理安全风险的意识,平战结合的心理干预机制建设,心理服务与干预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危机决策水平,提高应急参与者压力管理的能力,加强应急状态下的舆情管理等等[12-13]。
五、提升基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助力精细化社会治理
社区是国家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也是各种突发事件的直接受体,加强社区层面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降低突发紧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此次疫情暴露出了社区应急能力尚不能满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要求,社区应急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该健全社区应急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区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规范培训机制;打破体制束缚,保障社会力量参与[14];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与识别防范危险的能力,普及自救互救或自我防护的知识与技能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