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2021-11-29王彦蘅
王彦蘅
社区音乐教育是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本土音乐文化或是在区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旨在提高社区居民音乐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普及性的,本土化、大众化的音乐教育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的不断完善,社区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信息社会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活动也愈加频繁、密切,因此在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开展过程中,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既应积极与周边社区教育部门加强联系与互动,更要自觉地、积极地承担起更多的社会音乐教育责任,并为其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并在实现双方相互协作、互动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双赢之局[1]。
一、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内容与模式均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创新,形成了科学的发展体系,且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客观而言,个别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地方高校在音乐教学中,过于侧重理论知识教学,且更倾向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因缺少实践机会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实践应用能力。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大提琴时,掌握了相关乐理知识、演奏技巧,却因缺少演奏实践机会而无法独立进行高质量演奏,进而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首先,地方政府对社区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社区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化、大众化的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但是,很多城市、地区的领导对社区教育、社区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有部分领导在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过于侧重社区音乐教育的经济功能或政治功能,这对社会音乐教育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较低。目前,个别地区的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教育内容单调,缺少各类实质性音乐教育活动,加之地方政府、社区对音乐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音乐教育的积极性。再次,缺乏社区音乐教育资源。调查发现:很多社区在发展音乐教育过程中因音乐教育资源不足而严重受阻,其中以音乐教育人才资源、教学资源匮乏为主。绝大多数的社区音乐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尤其是中、高级专业职称的专业音乐教师数量不足,进而也直接影响到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另外,社区音乐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也存在着严重不足问题,其多以大众化的音乐课程为主,缺乏与本地音乐特色相关的音乐课程;针对中老年人群的音乐课程及实践演唱类课程较多,缺乏理论基础性课程。上述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及本地社区音乐教育在彼此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脱离现象,进而也直接影响到两者的发展。加强两者的合作与互动,既可以弥补、完善两者在各自发展中的不足,又有利于拓宽双方的发展空间,为促进两者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2]。
(一)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音乐教育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不同阶段人才的具体要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始终不变的,即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绝不能只是具备音乐理论知识及结构,而是要理论与实践均具备的音乐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在音乐教育中必须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不断为学生提供、创设更多的音乐实践机会或是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与音乐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另一方面,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中,其在音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为侧重音乐的艺术性与实践性。由此可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与社区音乐教育予以深层次的整合,并在后续互动合作时,由社区为地方高校提供一个音乐实践平台,而地方高校则要为社区提供一个理论学习的环境,并为社区音乐教育与实践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两者在完成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均能够弥补自身在音乐教育中的不足,最终实现双赢。
(二)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的主要原则
1.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既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基本理念,更是音乐教育与实践的重要教育思想。因此,在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进程中,必须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理念,通过个性化原则来充分满足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与教学、社区音乐“教”“学”以及实践的需求,进而促进双方互动发展[3]。
2.互惠性原则
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的根本就是能够在彼此的互动合作过程中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利益”。一方面,双方互动合作可以让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双方互动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社区音乐教育水平与质量,并为促进社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3.常态化原则
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的互动发展,既非一蹴而就,也绝非形式上的短暂的合作,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深入的合作,达成长久性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
三、地方高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两者教育需求的互动
虽然,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时期总是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但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绝非是闭门办学,均需要结合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而才能做到“有需有供”。因此,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是以市场、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来进行的,且敞开门办学更是不争的事实,更是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时,既要侧重学生的理论教学,以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音乐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演奏、演唱、音乐创作以及文艺演出的组织、策划、教学以及管理能力[4]。
地方高校实现与社区音乐教育需求的互动,既是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提高自身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途径。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在结合自身既定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社区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区音乐教育需求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这对提高学生就业率也具有一定的保障。因此,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既要经常深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音乐教育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社区艺术团(队)等,深入地、系统地了解社区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音乐人才需求,并及时调整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以确保音乐人才的培养能够符合市场、社会的需求。
(二)两者教育活动的互动
地方高校会将实践性教学作为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性教学来培养、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如演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等。但是,上述实践性教育均须以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等的实践性应用为基础,如舞台的实践表演、音乐的实际创作等为主要实现形式[5]。因此,地方高校的社会实践与社区音乐教育及实践活动相结合无疑是极为有效的一种实践形式。该实践形式既可以促使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到音乐专业岗位,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来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并在巩固、内化其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音乐实践来提升音乐专业技能。
因此,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应鼓励、引导广大师生真正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区,鼓励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社区音乐教育与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全面地了解社会、社区居民对音乐学习、赏析等需求,并运用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及技能为社区音乐教育与实践活动进行高质量地服务,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实践能力,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还要主动与社区音乐教育的管理部门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合作,并签订彼此互惠的合作协议,以社区音乐教育为契机共建校外音乐实践、实训基地。同时,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还要组织师生参与到社区音乐教育或实践活动之中,如参与社区音乐的教育教学活动、文娱节目或是帮助、支持社区举办乐器、声乐培训班等活动,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另外,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师生还应积极参与到社区文艺演出活动之中,如编排一些雅俗共赏,贴近社区群众生活,集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体的音乐表演、宣传节目,在丰富广大社区居民音乐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师生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舞台实践经验,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基础。
(三)两者发展的互动。
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要以适应、满足社会需求、音乐教育需求、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着力解决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在开展科学研究、科研项目也要基于此,并实现研究成果服务于音乐教育、服务于社会。地方高校在音乐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也要积极与社区音乐教育构建一个良好的、互动的联系,且要合理地、科学地依据本地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目标与实际需求,主动地、积极地与社区音乐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整合,进而才能促使高校音乐院系学术研究与社区实际需求结合,为国家、社会及音乐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实现课题研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育的最终目标。首先,地方高校地应强化自身音乐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建设,吸纳更多的优秀学术研究人才,并通过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来促进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教师还应经常深入社区基层一线,亲身感受、了解社区居民的音乐学习与实践诉求,使各类音乐课题研究更符合社区需求、更“接地气”,进而为推进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地方高校音乐院系还要结合地方特色音乐、传统音乐等成立相关的科研学术机构,并结合地方特色音乐、区域音乐以及社区音乐发展需求等进行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并通过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来促进彼此的发展。
(四)两者发展的互动
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具有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优势,如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音乐教学资源等。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应基于教育资源高效应用理念,积极与社区合作互动,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其所需的教育资源。首先,人力资源。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应组织优秀的教师队伍及应届毕业学生共同建立一支以兼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实现帮助、支持社区音乐教育的开展。其次,教学资源。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教师及应届毕业学生可立足于相关社区音乐教育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音乐理论教学资源、音乐教学实践经验、音乐教学课件等,并结合社区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社区居民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求,合理地、科学地将一些现有音乐教育资源加以优化与整合,为丰富社区音乐教育资源提供保障。另外,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社区音乐教育开发一些数字化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或是课件,并结合社区音乐教育实际需求开发、设计一些实用性、理论性、技能性以及娱乐性较强的社区音乐教育课程,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居民音乐学习与实践的需求,在促进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音乐教育教学水平,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以及实践的机会,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结 语
在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应与时俱进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音乐方面的教育教学优势,积极地与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进行合作互动,在弥补双方音乐教育发展不足的基础上实现互惠与双赢。因此,地方高校应通过音乐人才培养与满足社区音乐教育需求的互动、社会实践与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互动以及课题研究与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互动,来全面促进彼此的合作与互动的效果,进而实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目的。
注释:
[1]李 强.高校音教专业开展城市社区音乐教育实践[J].戏剧之家,2018(31):175.
[2]陈海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服务社区音乐文化的结合之思考[J].黄河之声,2020(05):58—59.
[3]王清珊.浅议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适应社区音乐人才的需求——以长沙市桂庄社区、向阳社区开展音乐活动为例[J].戏剧之家,2017(17):179—180.
[4]贡 婷.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J].黑河学院学报,2020(02):121—123.
[5]周建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共享的建构策略[J].艺术研究,2020(0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