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进人才政策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安阳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的调查研究

2021-11-29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安阳市人力资源政策

张 燕

(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南 安阳 455000)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引进人才政策的实施已经上升到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实施积极的引进人才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速人才流动,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指标。如成都、杭州、西安、天津、郑州等地发布人才新政之后,城市的人才落户数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当前,安阳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都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人才的数量与结构需求在不断调整,对人才引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安阳市启动《安阳“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汇聚各方面人才,提升人才资源总量,以此实现以人才促产业,以创新促发展的目标,彰显了对人才的渴求和广纳英才的胸怀。

一、安阳市实施《安阳“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的必要性

安阳市非常重视引进人才工作,加强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赋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人才分类评价等体制机制,推进了城市的创新发展。但是,目前安阳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储备数量偏少,与城市发展和企业需求严重不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人才政策激励机制尚需完善

安阳市城市经济总量和竞争力与一二线城市无法比拟,高科技人才对薪资待遇、住房保障、生活补助、科技创新环境的期望值与城市实际情况无法匹配,政策未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创新创业、自主创业、孵化产业配套政策与青年人才的引进未发挥直接作用。

(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随着安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各行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为加快提升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各省市产业园区相继成立,产业集聚发展的行业引领作用和产业倍增效应日益凸显。孵化企业,培育市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创新人才的引进,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了人才流动。但安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劳务派遣、猎头公司等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相对分散,尚未建立起集聚规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开展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高端企业服务方面缺乏经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评价和流动。

(三)人才服务信息化管理支撑能力尚需完善

安阳市人才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主要有全省统一的省职称管理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系统、单位人事管理系统、公务员管理系统,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人事管理。此外,还有省招才引智大会官网、安阳人才网等。但是在全市统一的人才资源管理、人才分类管理,政府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方面还需要完善。

二、安阳市实施《安阳“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因素分析

2020年3月25日,时任安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袁家健在安阳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发布词中强调,安阳市谋划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计划到202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 000亿元,需要各类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约60万人。目前,安阳市现有人才不到30万人,缺口一半以上。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看,主导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正是基于此,安阳市政府启动了“洹泉涌流”人才政策。截至2020年9月24日,安阳市新增338名人才。以此数据为基础,本文从人才、企业、政策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才分析

学历:本科292人、硕士46人。职称、职业资格:正高级、高级技师各1人,副高级和技师暂无。年龄:30岁以下289人、30-40岁之间46人、40-50岁之间3人。从数据来看,本科、年龄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

(二)政策分析

从落户情况来看,原安阳户籍有211人、户籍无变化,新增迁入3人。数据显示,即使安阳市放宽了学历、技能等落户条件,户籍政策对中高层次人才而言非重要条件。安阳市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户籍人口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人口流动正当时。

结合引进人才的学历、年龄、技能区间分析,30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大多不用考虑家人,相对关注薪酬、住房、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保障。而高层次人才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科研创新能力,更加关注社交、尊重、自我价值等需求。

(三)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1001家企业的参保数据,了解人才需求情况。2019年以来,每家企业平均新增参保23人,人员流失平均15人,净增平均8人。1001家企业中,有512家企业2019至2020年9月无新增参保人员,人员流失净增为负数,51%的企业用人需求不旺盛。通过问卷调查和样本分析进一步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发放“安阳‘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企业引才需求调查问卷”。以359家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纳结构化和形文式相结合的方式。从问卷汇总数据来看,2019年,178家企业引进人才5 033人,平均每家28人。2020年,249家企业引进人才需求5 246人,平均每家21人,其他企业无需求。学历提高、人才需求和引进数量递减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处于平稳期,项目可能无新增。

(四)城市经济环境分析

安阳市是老工业化城市,虽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激发了城市活力,数字化、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科技产业技术与城市发展融汇,但是,在全省的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名中,安阳仍处于经济下滑的趋势。由2018年的全省排名第7位降至2019年的第13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经济总量下滑对企业发展和人才引进有一定影响。

三、“洹泉涌流”政策的特点

“洹泉涌流”政策实施是安阳市有史以来政策创新与突破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重点针对安阳市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以及其他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引进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引进和培养体系,推动人才引进与技术引进、项目引进有机结合,精准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

(一)人才范围最广

首次将职业技术资格纳入政策范围,对符合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术资格三类之一的,均可享受优惠政策。特别是赋予了“行业领军企业”企业家“一支笔”用人权力,不受学历、职称、职业技术资格限制。

(二)配套政策最全

包括1个主政策和17个子政策,围绕“三类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储备人才、其他特殊人才),在落户政策、住房补助、生活补助、创新创业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入学、职称评审、一元民生、医疗保健、交通出行、文化休闲等方面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和人才流动保驾护航。

(三)一卡一码先行

安阳市在全省首个依托“人才一卡通”(社会保障卡)实现引进人才认定,通过社会保障卡实体卡刷卡,或电子社保卡扫码,实现人才身份识别、事项办理、待遇用卡等便捷服务,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四)建立多元化服务

安阳市建立了线下线上多渠道、多层级、跨部门联动服务机制,线下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办事,线上实现“人才服务”微信、政务服务网上办,提供企业人才需求、智能咨询、人才认定、企业名录、信息查询、待遇享受等便捷服务。

四、持续优化引进人才政策措施

安阳市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人才评价政策,通过人力资源产业化、市场化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和创造力,使人才引进、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相得益彰,实现城市创新发展,打造区域性中心强市。

(一)建立动态企事业单位目录

放宽企业目录范围,将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较为集中的科研单位、医疗机构、“三本三专”院校和中等教育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纳入“洹泉涌流”目录范围。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建立长效调研座谈机制,建立人才政策数据监测指标评价体系,依据项目运行、人才需求、纳税缴费、权益保障等多项指标,评估企事业单位在市场化经营发展前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状况,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目录。对发展前景较好、急需政策扶持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政策倾斜,可在一定的周期内纳入目录范围。

(二)政府买单,加大奖励优惠力度

实施更加优惠的引进人才政策,激励部门提高政策优惠力度,降低企事业单位人才成本。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紧迫需求的急需紧缺人才岗位,可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提高生活补助、住房补贴等待遇标准,促进人才招聘和人才引进实现快速匹配。

(三)拓宽“洹泉涌流”人才入库范围

建立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梳理安阳市现有人才资源,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现有储备人才统一纳入政策范围,缩短或免除引进人才申请等待期,降低人才入库门槛。对纳入单位目录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岗位、人才评估机制。政府通过采取项目引进和重点扶持,人才培养政策机制,为企业发展和引进人才创造条件。

(四)建立引进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对符合标准的企事业单位给予奖励,发挥用人单位主观能动性,鼓励人才引进。针对急需紧缺人才、青年储备人才、其他特殊人才,分类建立人才培养、以工代训、职业技能提升等专项计划,为人才发展提升技能创造机会,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拓宽职称自主评审范围,向科技人才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倾斜。通过人才评价激励,使引进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五)搭建人才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

搭建全市人才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人才资源数据库、企事业单位目录数据库、人才政策数据库、人才分类数据库、重点岗位目录数据库、信用数据库等,坚持“以人才为中心”,全面梳理人才分类认定流程、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办事单位、待遇兑现,加强部门协同,实现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人才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大量的人才基础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人才分布、学历、职称、职业资格、性别、年龄、行业领域、岗位需求、岗位技能、薪酬等进行数据分析,对人才画像。建立科学的企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及时提醒人才需求动态变化。实现人才招聘、人才匹配、人才认定、待遇享受、人才评价、人才培养、专家评审、信用信息、监管等全流程分析管理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安阳市制定引进人才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六)提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市场化

为加速推进安阳市人才流动,规划安阳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势在必行。由政府主导,加快安阳市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规划立项、建设进程,改变安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分散、产业链不完整、集聚程度低、高端项目滞后等现状。通过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培育、孵化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促进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建设、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园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要充分调研,吸取国内、省内先进园区建设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先进产业集聚园区,为安阳市经济产业发展增添助推器。

(七)深化人才政策多元化宣传

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快、形式新颖、声图文内容丰富,知识型、技术型年轻人使用网络频度高、关注度高等优势,开展网络带岗招聘,深入大中型企业、科研、医疗卫生、院校等单位开展人才政策宣讲。结合省内外招才引智活动、高端论坛交流会等人才集聚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氛围,将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下来,外地高校毕业生引过来,引起全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提升人才自身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猜你喜欢

安阳市人力资源政策
政策
政策
中秋
开展送温暖活动 安阳市关工委
美 丽 的 天 鹅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助企政策
政策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好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