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主要病害特征及化学防治方法

2021-11-29

河南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菌核荚果青枯病

一、常见叶部病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一)叶部病害特征

1.叶斑病。叶斑病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是我国主要的花生病害。花生被害产量一般降低10%~20%。

2.网斑病。网斑病又称污斑病、网纹斑病、泥褐斑病。近年,该病蔓延迅速,许多地方花生被害程度已超过黑斑病和褐斑病。花生被害产量一般降低20%左右,严重时产量可降低30%以上。

3.轮斑病与炭疽病。轮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通常在花生叶尖或叶缘形成,具轮纹,上生黑色霉层,叶片坏死边缘有1 条清晰的黄色晕圈。炭疽病,病斑多从花生下部叶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多在叶缘或叶尖产生大病斑,病斑多不规则,病斑上有许多不明显的小黑点。

4.灰斑病。灰斑病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斑中央渐变成浅红褐色至枯白色,边缘有1 个红棕色的环,多个病斑经常连成一片,且常破裂。

5.青枯病。花生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青枯病,但以花期发病最重。花生感病初期顶梢第2片叶首先表现失水萎蔫,早晨延迟开展,午后提前闭合,白天虽现凋萎,晚上还能恢复。以后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急速凋萎下垂,叶片变为灰绿色,病株拔起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根部横切面可见环状排列的浅褐色至黑色小点,根部纵切面可见维管束变为淡褐色至黑色,湿润时用手挤压可见菌脓流出。

(二)叶部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经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多年试验,金极冠(10 mL)3000 倍液、阿米妙收(40 mL)1500 倍液,于花生盛花期每7~10 d 喷施1 次,连喷3 次,可以较好地预防叶斑病、网斑病,试验增产效果可达20%。轮斑病,喷腐霉利或异菌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青枯病的最好方法为种植抗病品种。远杂9102 为高抗青枯病品种。

二、常见茎、根、荚果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一)茎、根、荚果的病害特征

1.白绢病。白绢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病菌从花生茎基部和根部入侵。环境适宜时,菌丝迅速蔓延至花生中下部近地面的茎秆及病株周围的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绢丝状的菌丝层。后期病部菌丝层中形成很多菌核,菌核一般似油菜籽大小。

2.茎腐病。茎腐病从花生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苗期和成株期为2 个发病高峰,以花生根颈部和茎基部受害最重。发病初期,花生叶色变淡,午间叶柄下垂,复叶闭合,早晨尚可复原。随着病情发展,地上部萎蔫枯死。

3.纹枯病。纹枯病主要发生在花生成株期。花生叶片染病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褐色病斑,渐向内扩展病斑连片成不规则云纹斑。湿度大时,花生下部叶片腐烂脱落,并向上部叶片扩展,在腐烂叶片上生白色菌丝和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暗褐色。茎部染病形成云纹状斑,严重时造成茎枝腐烂,植株易倒伏。果柄、果荚染病果柄易断,造成落果。后期病部产生暗褐色菌核。

4.荚果腐烂病。荚果上出现淡棕黑色病斑是荚果腐烂病的主要特征。病斑扩大并连成一片,整个荚果表面失色。随着病害进一步发展,果壳组织分离,果仁腐烂。烂果的植株地上部正常,一般不表现萎蔫症状。

(二)茎、根、荚果病害的防治方法

1.白绢病。白绢病的最好防治方法是药剂拌种,即在花生播种前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或按种子量的0.5%~1%药剂兑水配成药液浸种,以能淹没种子为准,浸泡24 h取出播种。对没有进行药剂拌种的地块,根茎腐病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加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 mL,混合喷雾,7~10 d 喷施1 次,连喷2~3 次。对根茎腐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加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 mL 进行灌根防治。

2.茎腐病。增施钙钾肥。花生始花期后,每667 m2施石灰40~50 kg,或每667 m2混合施入石灰和草木灰各15~25 kg,可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在花生开花期及时检查,当发病株率在20%左右时,立即喷药防治。可用井冈霉素水剂800 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 倍液喷雾。

3.纹枯病。药剂拌种。用福美双(每100 kg 种子用药50 g),或在花生成熟期每667 m2施用石膏或石灰10~20 kg,直接撒施于结果的地面上。发病初期用根腐灵3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或灌根。

4.荚果腐烂病。适时化控,保持花生通风良好。发病严重的地块,发病初期用菌核净、异菌脲、戊唑醇等药剂灌根或茎部喷施。防治该病,关键要种植抗病品种,并于播种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拌种,防止种子带菌。用氟胺·嘧菌酯在花生开花期喷雾也有一定效果。

猜你喜欢

菌核荚果青枯病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研究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