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雁领航凝聚合力共发展

2021-11-29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王术忠王丹丹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政府丛妮

农业知识 2021年17期
关键词:镇级领办联合社

文/ 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王术忠 王丹丹/ 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政府 丛妮

威海市泽头镇以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发展农作物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双赢”为目标,采取一听、二问、三议、四走访的方式,开展专题调研,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 “双增收”。主要做法如下:

一、打造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筑牢农村经济发展基石

一是选好干部,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泽头镇从严从优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干部,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后备力量台账和档案,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调整。同时,强化正向考核激励。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效明显的,结合《泽头镇2020年农村任期目标考核办法》给予一定考核奖励,真正把干部干事意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加强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泽头镇强化党支部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规范小微权力清单,让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员行使权利有程序、有约束、有监督,切实推动合作社规范运行。同时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凡是重大村级事务,必须让群众知晓参与、进行决策,不断提高村民参与率和支持度。

三是诚信引领,激励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共建共享。壮大集体经济和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泽头镇在推进分包联户工作机制基础上,结合全镇推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信用体系与合作社发展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镇级推动。为尽快打破农村发展梗阻问题,泽头镇在平台搭建、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聘请第三方机构在合作社注册、运营、维护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和服务。分期组织全镇45个村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赴荣成市俚岛镇、文登区大水泊镇等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学赶先进,形成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浓厚氛围。

二是党支部发动。为打消群众顾虑,村党支部广泛做宣传动员工作,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反复宣讲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从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增收渠道、收益分红等方面做详细说明,有效消除了村民的担忧,凝聚党员群众强大合力。泽头镇西程格村党支部召开多次会议,并聘请专家为群众答疑解难,经过宣传动员,党员、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并积极响应,发挥了“领头雁”效应。

三、试点推行,示范带动

2020年3月,泽头镇通过支部报名和初步筛选,共确定1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村情实际为依托,因村制宜领办性质不同的合作社,先试先行、示范带动。西程格村立足桑葚采摘、桑蚕养殖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拓展思路,培育特色高效产业。2020年4月先后成立了鑫泽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共4家合作社,流转60余亩土地,注册资金12万元,3万株桑树苗已于4月底前完成栽种。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西程格村党支部还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组织群众以劳动力入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将群众组织起来,将资源利用起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北庄村广发粮油种植合作社、威海雨夼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也积极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把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盘活闲置资源,不断释放发展潜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峰山村则以一村一品、产业延伸为依托,打造特色品牌。该村的威海泽峰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投入2.65万元资金,整合村内小麦、花生等特色资源,流转66.12亩土地大规模种植面筋小麦和花生,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将老村委院内12间房屋改造为麦饭石特色石磨面粉厂,购置面粉加工设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峰山面粉”特色品牌。将村内现有的21间空置民居修复改造为乡村传承馆以及油坊,作为民俗民风的展示平台,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桥村党支部着重围绕引进农业项目,先后成片连方流转1800亩土地,通过发展丑梨种植和大田种植,发挥规模种植优势,有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致富。试点运行后,全镇1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67.12亩,投入资金40余万元,入社社员50余人,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示范带动5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其中经济薄弱村领办合作社2个,软弱涣散村领办合作社1个,支部领办合作社已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支部有为、党员作为、群众乐为、经济增收”的良好局面,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四、搭建综合服务体系,为产业聚集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以搭建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这一平台为中心。构建“一图、一包、一平台”服务体系(“一图”即全镇现有土地数据及平面分布图;“一包”即土地托管服务包;“一平台”即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系统化、平台化的提供土地流转、产业承包、农机服务等,促进农业种植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形成“政府搭台、联合社唱戏、村民受益”的格局。截止目前,已流转土地8430亩,对外招商种植丑梨1500亩,地瓜200余亩,黄芩300亩,大田种植其它作物2000亩。丑梨产业田园综合体等5个项目采取“租金+分红”模式经营,每年可带动群众户均增收近3万元,实现产业致富与群众增收共赢。

二是打造专业性联合社,强化组织联结。充分发挥镇级农业综合社会化服务中心贴近农户、熟悉市场的独特优势,联合该镇已成立的种养殖、农机服务、劳务合作、乡村旅游等多种类型的20个合作社。整合各村土地资源及产业优势,依托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镇党委统筹协调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生产合作、资源共享,所得收益由联合社分发至各合作社及农户,实现不同经营主体抱团发展。目前全镇成立专业联合社1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2个,其中种植业类合作社38个,农机服务类合作社1个,劳务物业类合作社1个,农产品加工类合作社1个,乡村旅游类合作社1个,产业涵盖蔬菜、水果、旅游、农机服务等。

三是完善配套联合社服务,强化权益保障。充分发挥镇党委及村党支部牵头组织作用和联合社经营服务等优势,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不打破农户土地界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配置和集中流转土地资源,持续发动各村党支部成立专业合作社,并与联合社依法签订《土地托管合同》,联合社将流转的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集中对外招商,吸引农业大户或产业项目入驻,主要种植桑葚、丑梨、樱桃等果蔬产品,玉米、小麦、花生、地瓜等农作物及黄芪、黄芩等多种中药材,同时联合社在产品拓销、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向合作社提供服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

猜你喜欢

镇级领办联合社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浦东:率先出台镇级预算审查监督指导意见
抓住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做好镇级项目咨询服务
新时期深化 “镇级市”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