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土地变成增收“聚宝盆”
2021-11-29李明张吉东
文/ 李明 张吉东
仲夏时节,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永兴新村南王村村民们,正忙着将采收的甜玉米,分类包装,河口区洪斌家庭农场现场收购,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俺这2亩多地栽了7000株甜玉米苗,可结7000多个棒子,其中结标准棒6000多个,每个标准棒卖3.5元,非标准棒每个卖2元,一年二茬,除去化肥、农药等成本费,仅这一项就有13000多元收入。”南王党支部委员马新山在庭院里,正在算效益账。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新户镇永兴新村南王党支部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了解到甜玉米种植难度低、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高,今年以来,南王党支部积极引导农户有效利用院落及周围闲散土地种植甜玉米,发展庭院经济。一来可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提高收入,二来也可以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
南王村和河口区洪斌家庭农场达成了合作,农场为种植户发放苗子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到甜玉米成熟以后还会上门回收,为种植户解决了销售难题,给他们吃上了“定心丸”。
68岁的王学民老人,因身体原因干不了重体力活,在确定其身体状况能够承担种植甜玉米劳动之后,南王党支部便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给王学民详细讲解种植技术,并告知王学民一家人不用担心销路。今年,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半亩甜玉米,实现收入3250多元。“以前按斤卖,现在按个卖,种植甜玉米收益高、用工少、成本小,还不愁销路,这可是个‘甜活儿’。”王学民高兴地说。
“甜玉米成为我们村弱劳力实现增收的新途径,甜玉米真正甜到了村民们的心里。”南王村公选书记王成介绍说。
他们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主的特色庭院经济,有效增加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增收园”,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实现乡村振兴蜕变之路,离不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今后,我们将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需求入手,借力资源,千方百计谋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同步提高,全面提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能力,让产业迈上好路子,村民过上好日子,村庄呈现好样子。”王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