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2021-11-29洪晓楠,戢虹雨
洪 晓 楠, 戢 虹 雨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任务就要跟进一步”[1]。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简称“三进”)是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理清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史演进脉络,总结与借鉴历史经验,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演进历程
从首次提出“三进”任务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提出,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和探索,理清发展脉络、探寻时代特色,有助于我们借鉴经验、面向未来,更好地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的开展。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提出
“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始于党的十四大之后。1995年9月,《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编成教材,进入课堂,用以教育武装青年学生。”[2]这一时期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采用的是“85方案”,课程设置并未包括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各高校教材体系还未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邓小平理论“三进”并未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全面展开。党的十五大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教育部调整了“两课”的课程设置,增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涉及到“两课”课程的整体框架调整,1998年6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公布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即“98方案”。这一方案突出了邓小平理论在“两课”教学中的地位,将“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3]182确立为“两课”的主要任务。199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开设专门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4]邓小平理论“三进”是首次提出的任务,这一任务是伴随着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贯彻十五大精神而展开的,为后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丰富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时,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2001年7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3]190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中央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按照当时正在实行的“98方案”课程体系,“两课”中并未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因此,这一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还未在高校“两课”课程中得到较好的体现。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指出“当前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下大力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编成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3]193,并对进一步深化该项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3]204,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提出“05方案”。其课程设置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场域。
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将其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2008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被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程设置的调整为科学发展观“三进”提供了制度保障。2009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三进’工作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举措和新要求”[5]。可见,党的十七大后高校思政课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在借鉴邓小平理论“三进”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时代背景展开的。
3.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当代中国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中创造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将其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6]。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教育部“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作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1]。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的要求。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意味着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工作任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史经验
纵观“三进”工作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在借鉴成果和汲取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科学开展。
1.遵循党性原则,保障正确方向
从总体来看,“三进”工作之所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始终遵循党性原则密不可分。首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强大的思想活力、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是“三进”工作的根本保证。强大的思想活力为“三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源泉;强大的战略定力为“三进”指明了前进方向;强大的执行能力为“三进”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其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纵观“三进”发展历程,“三进”工作具有同一性也具有差异性。相同的是“三进”的内容都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源同根的科学理论,不同的是“三进”工作的对象,即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也会发生富有时代性的变化,因此,“三进”任务也随之改变。再次,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三进”提供保障。从首次提出“三进”工作开始,历次“三进”工作的推进都由中央权威部门发布相关通知,对其内容、重要性、相关举措和方案作出详细规定,体现了以制度指导实践和以实践完善制度的有机统一。
2.以教材建设为契机,发挥教材基础作用
教材是“三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材建设不断深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实施教材的中央统管。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分散编写难以保证教材质量,由中央统一管理十分必要。实施“05方案”之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示范性教材,有条件的省份也可编写推荐教材并报教育部审定,各高校不再自编教材,而是从教育部或省推荐教材中选用。这一时期教材版本众多,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科学性不够等问题。“05方案”后,教材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一编写,从2006级新生入学开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版教材更为准确地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体系和深刻内涵,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二是及时修订教材内容。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教材内容必须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做到适时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教材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要适合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和使用,需要不断听取一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不断变化的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05方案”实施后,高校思政课教材根据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不断发展和教学需要的变化,已经过多次修订,充分促进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进入教材。三是逐步丰富教材形式。尽管思政课教材已逐步过渡为中央统管,但并不意味着抹杀教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材不仅指教科书,还包括教师讲义、教案、课件、教学参考资料和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在“三进”工作提出初期,教材主要指教科书和教案、讲义,且传统纸质版黑白印刷形式的教材占据主要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材的变革,不仅逐步改进了纸质教材的质量、添加了彩色印刷,还丰富了教材的形式、增添了多媒体课件,大大提升了教材的吸引力。同时,还涌现出一些优秀的校编补充教材,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更为生动详实、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得以呈现,与统编教材结合使用,受到学生好评。
3.以课程改革为依托,抓牢思政课主渠道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是“三进”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进教材和进学生头脑的桥梁。从首次提出“三进”任务并强调“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心内容开始,教育部便对课程作出调整,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进入新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任务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形成“05方案”,涵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课程。随着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充实,思政课体系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几次“三进”任务的调整催生了思政课的改革,而课程的重新设置也为“三进”提供了生发的土壤。在课程改革提出和落实过程中,逐渐明确了高校思政课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心内容的目标。
思政课从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系统,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探讨,进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感受思想和理论的魅力,是大学生系统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直接场域。20多年来,尽管“三进”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扩展,但始终围绕思政课这一主渠道。从邓小平理论“三进”开始,各高校便高度重视通过抓牢思政课来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以科研为支撑、向科研要效果,在讲解“是什么”的基础上,着重解答困扰学生的“为什么”的问题,提升课堂讲授的说服力。可以说,没有20多年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对思政课教学的科学研究,就没有“三进”工作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渗透到思政课的其他课程中。虽然思政课设有“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等专门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课程,但高校始终重视通过思政课其他课程,如形势与政策课等,进行补充和深化,形成“一专多能”的思政课格局。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教学形式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历经20多年的实践,涌现出众多具有实效性的做法,各高校通过结合本校特点,形成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一是将基本理论与专题授课相结合。2001年北京大学的《精心组织“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在全国高校中首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公共必修课引进课堂,并首次采取“专题教学”的方式,展现出“知名专家授课、专题讲座方式、教学环节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考核办法灵活”等亮点。当然,由于师资力量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专题授课的条件,但北京大学率先探索的这一方法为后来的“三进”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二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005年清华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课堂上采取专题教学等方式,课堂外深入农村、厂矿等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形成了“学校与社会”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理论学习和思考,升华了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2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社会实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有关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阐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学生。三是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经调研分析,在全国率先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研究型教研模式,之后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改为“中班授课,小班研讨”,引导学生在研讨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切实提升课堂效果。这一方法对教师的数量和综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分班分组到题目设计再到组织讨论都需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教师的辛勤付出。通过小班研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思与辩”中澄清错误认识,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中形成正确的认识。此外,一些高校还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学习沙龙、办校报、广播、学习小组、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队伍是做好“三进”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邓小平曾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8]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在历次布置“三进”任务的同时都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一方面,从战略的高度对师资培训制度、岗位设置、教师编制、职务评聘、薪酬等作出相关要求。另一方面,针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学科支撑薄弱等问题,从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教师选聘和配备、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通过课堂促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入学生头脑,关键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队伍建设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了思政课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使学生更加信服;二是以科研作为教学的支撑,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反映了他们在理解和把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深度,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助于正面回应和解答学生困惑;三是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备课会、教学观摩等活动,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使其具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阐释理论问题的能力,有助于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展开教学。教师在思政课中的主导地位的充分发挥,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增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守正创新
纵观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发展历程,每一次“三进”任务的推进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既体现事物基本性质的共性,又揭示事物之间差异的个性。从其共性来看,“三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其个性来看,历次“三进”任务所处的时空境遇是不同的,因此其具体目标也不尽相同。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提出,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如何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三进”的重要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冷战结束后对国际局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对抗长期的国际压力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机遇并加快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是站在时代立场上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局势,在社会主义陷入低潮时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重要手段。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新阶段发展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应对暴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重要科学理论,具有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三进”重点是教会学生用科学发展观去看待国际国内重大问题,学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高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时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现实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研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立足新时代、着力解决新矛盾、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过程中,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在充分继承已有“三进”工作的共性的基础上借鉴经验、守正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在坚守本正、批判继承历史经验的前提下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提升实效性。
1.坚持守正为本
“三进”工作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在创新之前要清楚地认识到底线是什么,要遵守什么、摒弃什么。“三进”工作20多年来所遵循的原则为新时代“三进”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最终目的是使新时代大学生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精髓以指导自己的实践。首先,守正体现的是要回归这一思想的本质,坚守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确保“进”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而不是一些错误和歪曲的解读。其次,“三进”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价值的传递过程,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9],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再次,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政治要强”“人格要正”[9]的要求,保持政治清醒,将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和基础。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以思政课为主渠道,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体系,充分依托这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依靠教学体系实现进头脑这一最终目标。
2.用好现有资源
创新并非要全盘否定过去的成果,也不是与过去所做的工作进行决裂,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借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继承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要建立在过去 “三进”工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实新内容、探索新方法。
“三进”工作伴随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课程方案不断探索和改革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课程设置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发展为主线,构建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可以说,思政课改革是在“三进”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下逐渐推进的,同时课程改革又促进和推动了“三进”的发展,这是我们继续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也是支撑我们继续做好“三进”工作的力量源泉。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思政课获得了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推动了课程体系建设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相伴而来的还有不断深入的教材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近年来开展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展、周末理论大讲堂、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等都有效地推进了“三进”工作的开展。同时,伴随着课程改革和学科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教师队伍建设也呈现出逐步优化的局面,教师在思政课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在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组织学生讨论和实践、解答学生疑问和困惑等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这些都是“三进”工作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此外,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点塑造了新时代大学生。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受全球化、科技革命和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这些都是推进“三进”工作发展的基础。
3.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做好“三进”工作亦是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在借鉴历史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通过做好“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教得好”,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
首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在及时修订教材内容、继续丰富教材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要在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过程中进入。思政课立体化教材体系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学配套用书、课件、案例、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库等。例如,深化教材概念,使教材从纸质媒介转变为多媒体互动平台,将静态、封闭、平面的模式转变为动态、开放、立体的模式。可制作相关精彩案例,使新时代大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与案例教材形成互动。又如,以网络为依托,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为基础设施,将传统教材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应用于翻转课堂等。再如,构建由数字课本、电子教案和课件、微课、题库、案例库、学术论坛等形式构成的多元素、多环节的教材模式。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一内容可由几种不同的教材模式进行展示,但有所区别和侧重,理论常识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分析可采用案例库等。
要在转换教材话语的过程中进入。一方面,要将文件话语转化为教材话语。教材话语要紧紧围绕文件话语,以文件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作为教材话语的根本依据,做到话语内容的不偏不离,有质有序。教材话语要以逻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指导原则,将文件话语梳理编制成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相结合。政治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政治话语既不可缺少又不可回避,而学术性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特征,缺乏学术性将会遭到质疑,同时思政课教材的意义包括了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解疑释惑,只有通过生活话语才能召唤学生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因此,教材话语体系要内在地体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的融通,在转换话语中将这一思想融入教材。
要在改进教材呈现方式的过程中进入。教材呈现方式是课程内容的表达方式和外观形式,对教材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需根据不同种类的教材设计教材栏目;要在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呈现教学内容、布置思考任务等方面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要不断拓宽版式设计思路,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元素融入版式设计,以使教材更富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同时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起到提示重点内容的作用。
其次,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深度转化,精准进课堂。紧紧依托思政课主渠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精准转化。
通过以研促教提升课堂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坚持内容为王、深耕教材,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研究为支撑,通过开展研讨、培训、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形式,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和价值立场。按照新出台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关于大学阶段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讲授,通过深入的学理分析讲透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透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尤其要发挥好新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作用,在课堂中充分展现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通过转换话语提升课堂的亲和力。思政课要将教材话语转换为教学话语。一方面,要建构话语内容,通过将社会实际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与教材理论内容相结合,将教材体系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或以专题的形式,或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等形式,形成易于在课堂呈现的话语内容;另一方面,要转换话语表达,将晦涩的理论表达转述成学生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语言,将灌输、说理式的交流方式转换成引导、叙事式的交流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具亲和力。在此方面,算法主导下的数据分析和分发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学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答疑解惑和引领思想,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算法主导的网络传播中难以融入。因此,要积极发掘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词汇,增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表达的亲和力,提升学生接受、点赞和转发的意愿。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此技术优势,增强教学话语的亲和力。当然,要坚持科学性,不能一味迎合学生喜好而改变这一思想本身的内涵。
通过区分对象提升课堂的针对性。一方面,区分教学对象,对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要根据教材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案和课件,使课堂教学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文史类学生的理论功底较好,可适当拓展和深化教材内容,通过更广阔的理论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论解析学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对于理工农医类学生,更宜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以相关专业科学家的科研生涯和科学成果为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凝聚的科学精神;对于艺体类学生,更宜选用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亲身感受这一思想的魅力。通过区分教学对象,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课堂教学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区分学生需求,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教材内容向课堂内容的目标式转化。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采集人们过往行为,从海量的、碎片化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隐含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信息,并通过量化而精准地计算分析人们的需求,使对社会思潮和舆情言论的研究更为科学而精细。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分析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困惑,有助于在课堂上运用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解疑释惑。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陷入“信息茧房”。
最后,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深度转化,切实进头脑。通过发挥各方协同作用,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深度转化,实现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推动建构“大思政”格局而进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需要打好“组合拳”。一方面,要促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相互结合。“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0]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思政课重在展现思想和理论的魅力,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而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实践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和方法论意义,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实践场域,二者相互独立又不可分离。另一方面,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补充。《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要求,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与原有思政课形成合力。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不是唯一课程。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所有课程都需发挥育人功能,要探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通之处,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一思想所包含的价值意蕴传递给学生,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通过展现教师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而进入。一方面,充分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要探究理论的价值逻辑,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主体是人民,价值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实现路径和方略是“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将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内核最终反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给学生。同时又要探究学生的接受心理,进学生头脑即学生从心理上对其理论内涵和价值观念接受和认同,最终结果是从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形成内化精神和外化行为。接受分为外在性接受和内在性接受,前者与“注意”相关,后者与“兴趣”相关。教师通过对外在性接受的研究,减少学生逆反心理,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同时将“无注意接受”升华为“有注意接受”,提升其认同的自觉性;通过对内在性接受的研究,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更乐于将其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通过带着立场和真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大国底蕴、人民立场和开放的胸怀。通过富有吸引力的课堂话语,讲清楚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感悟其厚重的历史意义。通过展现教师的理论功底、情怀担当、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增强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引导学生争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践行新方法而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日渐多元化,对理论问题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树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1]的理念,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9],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的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其一,通过开展实践实现感悟式进入。在原有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校企合作和实训制度等。其二,通过交流互动实现比较式进入。通过融合不同专业、地区、年龄等情况的学生交流互动,将个人所遇社会实际情况相互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活的指导思想。其三,通过数字媒体实现自主式进入。课堂教学要适度而不能过度,避免造成学生抵触情绪,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将其呈现于网络教学平台,或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实现自主式进入。其四,通过任务设置实现行动式进入。在学生已进行理论或实践学习后,通过设置各类任务,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角色互换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在实践中感悟到的思想情感付诸行动,在向他人宣传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检验学习成果、深化自身认识并帮助和影响他人,实现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真正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目标。
四、结 语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历经20多年的实践探索,“三进”工作在教材、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做好“三进”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紧紧依托思政课主渠道,创造性地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