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中月亮意象的内涵意蕴
2021-11-29刘为钦张则哲
刘为钦 张则哲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从月亮与狂人的关系看,月亮引起了狂人的一系列变化。同时,月亮作为鲁迅文学世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鲁迅对其赋予了丰富的隐喻性内容。一表一里,构成了月亮意象中两条相互汇聚的线索:“一条是诉诸感官的个别性(particularity)的方式,或者说诉诸感官的和审美的连续统一体,它把诗歌与音乐和绘画联系起来,再把诗歌与哲学和科学分开;另一条线是‘比喻’或称为‘转义’这类‘间接的’表述方式,它一般是使用换喻和隐喻,把人事的一般表达转换成其他说法。”[1](P175)从这两条线索出发,解析《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它背后显示的是鲁迅自己的生命哲学和生命体验。
一、月亮是使狂人变化的动因
《狂人日记》是一部以狂人的心理流动为线索,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而其间亦具联络者”的日记构成的小说。小说展示的主要是一种心理时空,而人物也主要生活于这种心理时空之中,因此小说的基本结构不是建立于人物性格与现实故事的叙述之上,而是建立于人物的心理过程之上或者说就是心理过程本身,现实时空中的事物无非是触发人物心理转换或构成幻觉的契机。[2](P385)
因此,从触发人物心理转换这一角度出发,月亮是使狂人癫狂的直接原因。日本学者田村俊裕曾对《狂人日记》创作动机与主题进行考证:“《狂人日记》中的月亮很有可能是受了西方人月亮观的影响,例如英语的lunātic(狂人)与法语的lunatique(狂气)等,其语源就是拉丁语的luna(月)。月亮对于西方人不单是鉴赏对象,他们在月光下冥想、反省、开悟,或中邪,发狂。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月亮大都与疯狂有关,德国童话《玻璃神》里面,一个为了个人私欲,犯下了杀母之罪的人——彼得,就是在月光之下痛改前非的。”[3](P52)月亮与“狂”“狂气”在语源上的联系,月亮意象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内涵,都暗示了月亮是造成狂人癫狂的动因。另一方面,鲁迅曾毫不讳言地提到西方文学对他的影响。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4](P526)可见,《狂人日记》中月亮意象很有可能是受了西方人月亮观的影响。因而在小说的第一篇日记中,开篇便已表现出狂人因月亮而陷入癫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4](P444)
但是,鲁迅是深谙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知识分子,我们不能忽视月亮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含义。不论是“孤篇可以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还是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主要印象是清澈、明亮,带有清醒之意。鲁迅通过月亮这一在中西文化传统中有明显差异的意象,暗示出狂人虽然“癫狂”但却“清醒”的一种双关之意。所以他虽是狂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5](P453)狂人的身份也因此具有了另一层含义,他是一个在封建社会率先觉醒了的觉醒者。
狂人因为月亮而成为了一个觉醒者之后,他同他所处的环境立刻陷入了一种紧张的对立状态,并且随着文本的推进,这种紧张程度在不断加深。“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5](P444)首先通过赵家的狗看自己两眼这一细节,表现出狂人身处的环境已经开始危机四伏。“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5](P446)这里更紧张的是狂人同自己家庭成员的对立,家人化身为屠夫,把自己当作待宰的鸡鸭。“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5](P452)当觉醒了的狂人触及到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后,劝诫大哥不要吃人,可大哥对他露出了凶狠的目光,满脸变成青色,恨不得立刻吃掉他。同时乡人们也仿佛变作恶鬼,不是用布蒙着脸,就是青面獠牙地抿着嘴笑。家庭关系的对立,让紧张的气氛更加重了一层,家人同村民一起完成了对自己的包围,自己面临着的是随时被吃掉的危险状态,“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5](P453)。最后,狂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紧张的对立状态甚至已经上升到了一种你死我活、绝不相容的关系。而这一切,追根溯源就是因为狂人受到了月亮的影响而成为了一位觉醒者。所以他醒悟了,“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5](P447)以至他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周围的人想方设法要消灭他。
月亮不仅使狂人与周围的环境陷入紧张的对立状态,也和狂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当“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5](P445)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5](P445)狂人的内心在没有月亮的黑夜是不安的,是焦躁的,他处于一种随时可能被吃掉的恐惧中。除了直接描写没有月亮的状况外,还有侧面描写因月亮的隐没而使狂人的内心感到不安、焦躁、恐惧的:“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5](P449)这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单独直接成章的环境描写,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月亮的状态,但是通过“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这一句话暗示出当时是处于没有月亮的黑夜,同时黑夜伴随着赵家的狗的叫声,进一步加深了狂人内心的不安、焦躁和恐惧;而当月亮出现时,这种不安、焦躁、恐惧的心理状态则明显得到了缓解,呈现出一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状态。文章开头的月亮使狂人感到精神分外爽快,这是一种觉醒后的轻松爽快的心理状态,在“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5](P450)的时候,狂人“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5](P450),直接向传统的封建道德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5](P451)的灵魂质问,这时狂人心里充满的不是恐惧和焦躁,而是敢于向“吃人”的制度和社会反抗的勇气和正义。
作为小说中出现的核心意象,狂人既在月亮下“发狂”,也在月亮下“清醒”,月亮成了狂人一系列行为的诱因。《狂人日记》以狂人的心理流动为线索,月亮的变化也影响着狂人的心理状态。随着月亮状态的不断变化,狂人的心理也在发生各种微妙的转变,从在月亮下觉醒到对周围环境的恐惧,再到质疑封建伦理道德等等。月亮这一小说中的关键性意象,对狂人的行为和心理上的变化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诱因。
二、月亮意象的多层次隐喻
《狂人日记》中关于月亮的描写仅有三处,而月亮作为小说中唯一的自然背景出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叙事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一章中,提到了小说中背景的作用:“背景即环境,可以看作是对人物的换喻性的或隐喻性的表现。”[1](P216)作为小说中唯一的自然背景,同时作为整篇小说中的关键性意象,《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意象和环境背景,还具有丰富的隐喻性内容。
在小说的第一章,月亮直接导致了狂人的癫狂和觉醒。作为刺激狂人发狂和觉醒的唯一要素,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月亮意象背后所隐喻的其他内容。月亮作为一个自然风景,从生理学上讲,它本身并不能使人产生精神上的突变,也无法使一个人在一夜之间读出历史上所写的“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5](P447),认识到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前文已经提到月亮意象所蕴含的双关之意,而狂人在受到月亮的刺激后,是一个要向周围呐喊“救救孩子”的具有觉醒者与狂人双重身份的人物。狂人身上的癫狂与他的率先觉醒,遭到周围各方的迫害与打压,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与鲁迅《摩罗诗力说》里面所提到的英国诗人拜伦之间的联系:“已而裴伦去其妇,世虽不知去之之故,然争难之,每临会议,嘲骂即四起,且禁其赴剧场。其友穆亚为之传,评是事曰,世于裴伦,不异其母,忽爱忽恶,无判决也。顾窘戮天才,殆人群恒伏,滔滔皆是,宁止英伦。”[5](P78)他们都是当时时代中的狂人,并且不被当时的人所理解,遭到周围的迫害,所以有鲁迅“顾窘戮天才,殆人群恒伏,滔滔皆是,宁止英伦”的感叹;同时,狂人同拜伦的结局是有相似之处的。狂人在序言中的结局是赴某地“候补”,而《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如此评价拜伦:“自尊至者,不平恒继之,忿世嫉俗,发为巨震,与对蹠之徒争衡。盖人既独尊,自无退让,自无调和,意力所如,非达不已,乃以是渐与社会生冲突,乃以是渐有所厌倦于人间。”[5](P81)拜伦的“有所厌倦于人间”,与狂人最终赴某地候补,谋取功名,都是一种消极的抵抗。身份、经历、结局的一致性,将拜伦“不克厥敌,战则不止”[5](P84)的原因和狂人的战斗原因联系起来。《摩罗诗力说》中提到:“吾今为案其为作思惟,索诗人一生之内閟,则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道也。”[5](P84)可见拜伦是为了独立自由人道的信念而同周围进行战斗。狂人同拜伦一样,都是在与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抗争,但狂人并不是无缘无故地癫狂觉醒,而是受月亮的影响而觉醒,并且开始战斗,正如拜伦为了独立自由人道而不断战斗一样。《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实际上就和拜伦战斗的理由产生了联系,月亮意象不再仅仅是单纯导致狂人觉醒的一种自然物象。从这里可以解构出月亮第一层隐喻,即月亮意象代表了独立自由人道等的近代新思想、新观念。
英国女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说过:“一部作品的意义,往往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或说了什么话,而在于本身各不相同的事物与作者之间的某种联系,因此,这意义就必然难以掌握。”[6](P391)因此,要考察《狂人日记》中月亮意象和鲁迅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对《狂人日记》的创作动机和原因进行考证。鲁迅自己提起做这篇小说的原因,是因为受了与钱玄同谈话的影响,正是这次谈话,把他从辛亥革命后的苦闷迷惘中唤醒,决定为打破“铁屋子”而写文章。[5](P52)可见这次谈话对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重要性。再来查阅那天的鲁迅日记:“旧中秋也,烹骛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7](P296)这天是中秋节,鲁迅用了“月色极佳”这样的表述来记录当晚的月亮,由此构思了《狂人日记》的第一章:“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5](P444)这则日记进一步说明,《狂人日记》中的月亮及钱玄同宣传的新思想,与鲁迅的顿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作品中的月亮是新的人、新的思想的象征和使狂人醒悟的原因和契机。
月亮是新的人、新的思想,同鲁迅的顿悟联系在一起,产生了《狂人日记》,从此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发不可收拾,月亮意象也就因此有了第二层隐喻。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到:“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绝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5](P441)《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的成因之一,便是鲁迅认为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月亮同鲁迅创作动机的联系,使得《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带有了光明与希望的意味。《狂人日记》开篇写道:“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5](P444)以月亮作为开篇,不仅隐喻了月亮代表着新的思想,同时也和希望相联系,有了月亮,狂人得以觉醒,《狂人日记》世界中的铁屋也因此有了“毁坏的希望”。也正是因为月亮象征着希望,所以月亮的出现才会使狂人“精神分外爽快”,才会在“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的时候,“便自勇气百倍”;在“今天全没月光”的时候,感到阴森和恐怖:“我知道不妙”,“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也正因为月亮象征着希望,所以狂人在月亮出现之时有勇气和正义。漆黑的夜晚正是希望暗淡的时刻,让他倍感阴森与恐怖,处于随时会被吃掉的恐惧之中。但是《狂人日记》中月亮出现的频率很低,仅仅出现过三处,并且大多数时间是没有月亮的黑夜,这使得月亮所隐喻的希望也有了时隐时现的性质和虚妄的内涵,这也是同鲁迅一贯的反抗绝望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的,在肯定希望与绝望的同时,也承认他们的虚妄。正如他在《希望》中所说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从鲁迅的其他文本出发,我们也可以寻得一些旁证。据竹内好的《鲁迅》:“《野草》的二十四篇短文和《呐喊》《彷徨》里某一系统的小说都多少有点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以明确指出的,又有说不清的,但不管怎样,联系的确是有的。既可看作重构《呐喊》《彷徨》的一种缩影,也可以看作一种解释,或者完全相反,看作小说的原型也未为不可。”[8](P93)笔者无意将《野草》中某些作品出现的意象与鲁迅小说中的意象一一对应,但是从月亮意象上来看,的确可以发现《野草》中某些篇章对月亮的表述,可以构成对《狂人日记》中月亮意象的一些解释。《希望》中这样写到:“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详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9](181)鲁迅明确地将月光作为身外青春的象征,构成了希望的一部分。可见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月亮这一多层次含义的意象确实包涵了希望在内。
鲁迅选择月亮与黑夜作为贯穿全文的自然背景,用月亮意象来表达多层次的隐喻,这也是一种象征的手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注意到象征手法的特殊性,对月亮本身我们也应该给予分析。韦勒克曾下过一个定义:“在文学理论上,这一术语较为确当的含义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与充分的注意。”[1](P178)因此在分析月亮意象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月亮本身这一自然事物的属性。月亮只出现于黑夜,它同黑夜是相伴相生的,同时黑夜之中只有月亮能够带来一丝光亮,正如太阳照耀白昼一般。然而,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光亮有时候是微弱的,甚至会被黑夜所吞没,完全隐没于黑夜之中。月亮与黑夜这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就和鲁迅文学世界中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产生了联系。《狂人日记》产生于当年思想保守、民众还未觉醒的时期,正如茫茫的黑夜一般。黑夜代表保守与落后,这在《肥皂》这篇小说中也有暗示:“不多久,那惟一的盆景万年青的阔叶又已消失在昏暗中,破絮一般的白云间闪出星点,黑夜就从此开头。四铭当这时候,便也不由的感奋起来,仿佛就要大有作为,与周围的坏学生以及恶社会宣战。”[9](P50)在这里鲁迅用了反讽的手法,四铭先生虽然在新的时代下做出了一些改变,但骨子里仍是封建道德伦理观的卫道士,周围的坏学生与恶社会正是当时为他所不容的社会新思潮和新事物。伴随着黑夜的来临,四铭先生从中获得的勇气,正是代表着反动势力气焰的增长,进步势力的衰微。所以,作为与黑夜相伴的月亮,它的周围是黑暗的反动势力,而月亮的光要想穿透这茫茫黑夜,困难可想而知。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月亮之时,它也仅仅出现了两次,大多数时候月亮是隐没在黑夜之中,这正和当时知识分子所处的时代环境相一致。他们面对着强大的守旧势力,不断推进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的进程,想要将现代的光明带给落后守旧的古老中国,就如月亮在黑夜中发出的那一抹光亮一般,虽然时隐时现,虽然微弱,但它却是黑夜中唯一的光明。而月亮在茫茫黑夜中孤独地照耀闪烁,甚至没有星星与之作伴,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寂寞、孤独和悲哀。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一样:“独有叫喊于人生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5](P439)月亮意象也因此在与黑夜的关系中获得了第三层的隐喻。
鲁迅既然赋予《狂人日记》中的月亮如此丰富的隐喻,月亮意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鲁迅《狂人日记》之后的多篇作品来看,鲁迅在设计小说中关键意象的时候绝不会无意为之。月亮意象既然承载起了多层次隐喻性内容,其背后必然传达的是鲁迅某种微妙心灵世界或者他对于人生与社会特有的思考。
三、月亮意象背后的鲁迅世界
《狂人日记》中月亮的多层次隐喻,体现出鲁迅小说一贯的丰富性、思辨性和深刻性。而当我们对月亮意象进行进一步追问,即月亮意象何以成为具有多层次隐喻的“月亮”之时,我们发现月亮意象也是鲁迅自我观念、历史观念和个人观念的折射,月亮意象之中也特蕴着鲁迅自己的人生哲学。
鲁迅作为现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将改良社会和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使命,将创作小说作为改良人生社会的武器。从“幻灯片事件”开始便有了“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5](P439),以及《新生》杂志的夭折、参加新文化运动、大量杂文的创作等等,无不看出鲁迅对于改良社会和思想启蒙的追求。弟弟周作人曾这样评价他:“他的动手写小说,并不是推进白话文运动,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推倒封建社会及其道德……他对于文学革命的赞成是不成问题的,只觉得这如不与思想革命结合,便无多大意义。”[10](P137)而鲁迅自己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更是坦言:“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4](P526)可见比起白话文运动,鲁迅更看重的是思想革命的任务。《狂人日记》作为响应文学革命的小说,他表达了自己想用小说进行启蒙的愿望,所以月亮意象除了是导致狂人癫狂、觉醒的要素之外,还有新的思想、新的人的隐喻性内容蕴含其中。这一层表里对应的月亮意象的内涵,鲁迅也绝不是无意而为之,这正是同鲁迅一贯追求的思想启蒙的任务和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一脉相承的。
新的思想、新的希望能带给人们光明,使人们充满勇气和正义。而《狂人日记》中的月亮虽然也象征着希望,但它与黑夜相伴而生,月亮时隐时现,时常沉没于黑夜之中,造成整个《狂人日记》小说中阴森恐怖的氛围。因而它不是一种乐观的希望,而是一种悲观的希望。鲁迅在月亮意象中也融入了属于自己的辩证性思考,这显然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作家,甚至与当时身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的某种乐观心态也不尽相同,这种看似二元对立的要素通过月亮意象得到统一。
鲁迅将现实经验作为一种过去经验的重复来把握,在思维过程中避开世界外部的物质性变迁,寻找内在的、不可触摸的、非物质性的文化精神实质,使得他对革命后的中国产生了独到的认识,即国家成为共和国,人民却并不能成为自由的人民。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既感受新的事物所带来的新的希望,又因感受到新的事物难以生长、新的希望渺茫,而处于寂寞与悲哀的矛盾状态之中。《狂人日记》中的月亮,虽然它是黑夜中的一丝光明,但它却经常匿于黑夜之中,由黑夜主导着整篇小说的自然环境,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月亮在《狂人日记》中所呈现的这种状态,同狂人在自我审视之后,最终走向对自我的否定,也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可能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5](P441)。
在鲁迅的个人观念中,始终是将自己认定为一个历史的“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当开首改革文章的时候,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作者,是当然的,只能这样,也需要这样。他的任务,是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但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5](P302)。身处各种守旧势力、新兴势力相互交错,不断产生矛盾冲突的现代中国,各方势力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夹击,造成了他们矛盾和动荡的心理状态。虽然接受了新世纪的曙光,拥抱了新时代的新思想,却无法完全摆脱旧时代的气息。这样一个历史的“中间物”,正如荣格所提到的一样:“倘若我们把否定传统与肯定现在的意识等同起来的话,那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勾当。‘今天’处于‘昨天’和‘明天’之间,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除此之外,不能再做别种解释。‘现代’代表着一个过渡的程序,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才能称为现代人。”[11](P188~190)
而鲁迅作为连接过去和未来桥梁的现代知识分子,意识到了自己与传统的悲剧性对立,同时也意识到自身与这个社会传统难以割断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之下,鲁迅选择了月亮这个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屡屡出现的意象,来作为刺激狂人觉醒的元素,而月亮意象又被赋予了种种现代性的内涵。月亮意象中所蕴含的新思想,与代表守旧势力的黑夜意象,构成了文本中的一对内在冲突;月亮意象的时隐时现,月亮导致的狂人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对立,月亮与黑夜的关系所暗示的知识分子与群众的关系,狂人因月亮觉醒后最终却是赴某地候补,传统和现代的不断交错碰撞。这种复杂多元的关系通过月亮意象表明,鲁迅认识到了自己在思想上与当时传统社会难以兼容的矛盾,但同时又难以摆脱传统社会的复杂状态。《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也就因此浸透着一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负罪感和由此产生的悲剧情绪。
从小说文本出发,《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意象,既承担起了营造小说整体气氛的功能,通过与小说的环境相结合,不断地对狂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各种影响,导致狂人与周围的环境陷入紧张的对立,以此解构出月亮意象的第一层次的内容。同时,鲁迅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给月亮意象赋予了独立自由人道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希望的内涵,同时又通过月亮与黑夜的关系暗示了当时知识分子所处的困境。多层隐喻的叠加,使得月亮意象更为复杂丰满,构成了月亮意象的更深一层的内容。而月亮意象的背后又折射出鲁迅自己独特的自我观念和历史观念。以上元素的相互交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狂人日记》不仅展示出了相当出色的讽刺性和技巧性,而鲁迅更是早在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已经建立起了他关于月亮意象的复杂的意义结构,从此月亮意象不断地出现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成为了鲁迅文学世界中极为重要和有代表性的关键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