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辅导员工作角色实现机制研究

2021-11-29吴轲威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育人

吴轲威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一起,在课程思政运行过程中肩负着育人的主体职责,依据社会角色理论,研究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的辅导员工作角色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生发逻辑:社会角色理论奠基

角色(role),原本是关于戏剧表演的一个概念,被社会学理论借用,得以广泛运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开始借用这一概念研究微观社会结构。该学派认为社会是各种不同的彼此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网络,个体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社会组织是由各种地位和期望网络组成的,个人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运用角色扮演能力去调适各种期望。社会和个人的结合点就是角色概念的着力点。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会角色。从静态意义看,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角色的含义、特征、本质等,可视为社会角色的定位。从动态意义看,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角色在不同时空下的不同特点、变化规律,可视为社会角色的转换。从社会角色的定位与转换这两个维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角色,可以发挥社会学理论的功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社会角色的定义从社会结构、权利义务、行为模式、社会期望等几方面定义。据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角色定义为,由社会结构决定、担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社会角色。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社会角色是指,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践行符合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模式的社会角色[1]。

由是观之,角色理论为日常教育工作情境中课程思政的推进与实施联结了“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关切和“实际如何做”的理性追问。高校辅导员是教师,是高校教师,因此辅导员的角色首先是教师角色,是在高校这个场域中活动的社会角色。因而,辅导员教师角色具有一般教师角色特别是高校教师角色的基本属性。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一员,其角色是与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教师行为所期待的模式。社会对于该角色的期望是教育者、学者、知识传播者、价值观引导者、学生成长引路者与知心朋友等,蕴含着社会对其行为的期待和规限。当辅导员的角色行为符合了其所处的地位与所具有的身份,也就遵从了角色期望。如何扮演好该角色,提高胜任能力,加强职业角色意识,准确把握角色要求,理性规划教育行动,明确职业角色规范,契合当下教育状态,以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并能够检视其合理性,以深邃的理论之思与鲜活的实践之问解码新时代教育的问题域,这是需要反思与关注的问题。

二、何以可能:辅导员在课程思政运行中的社会角色实现的可能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全新探索中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法,既是“整体性课程观”,又是“大思政观”。从内容涵摄上来看,课程思政是“大思政”下的“整体性课程观”,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通渗透。课程思政的提出,呈现了一种整体性思路,从课程观维度进一步优化与创新高校课程育人的总体观念。其中,课程思政秉持的“整体性课程观”是以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性结构作为课程研究范围,其中的“课程”指向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全部课程,试图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并依赖于思政课程的现实瓶颈与实践难题,缓解思政课程“孤岛化”的现实困境。

当“课程”与“思政”相连,课程思政意味着以学科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实现其他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运行中的辅导员主体角色实现具有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一方面,作为育人手段的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建构的核心要义。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各门课程的价值意蕴,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而辅导员因其岗位职责与大学生主体有着密切联系,处于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课程思政运行中的辅导员主体角色实现的可能性已经具备,因而有必要强化课程思政运行中的辅导员工作角色的主体责任与角色实现载体。

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观”不能等同于思政之“泛化”。课程思政体现的“大思政观”,绝不意味着“思政”在所有课程中无边界地“泛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尽管教育先在地具有政治性与阶级性的底色,但这不足以让一般的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这种“有意识”的状态基于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涌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实践形式,二者之间的区分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的强烈的意识性。但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无关[2]。如果所有课程中无边界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泛化”,那么,所有课程都成为思政课程,“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将难以实现,学生对于学习结果的期待将无从谈起,课程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应然层面,课程思政的“整体性课程观”是大思政观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范式转换的必然选择,强调高校各类、各门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合理嵌入,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彼此互嵌、交织融通。“课程”与“思政”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形成了一种耦合互动的关联互通。在这个过程中,嵌入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各门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并非同等化、齐一化,而是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在对高校课程的全覆盖中,绝不是均质化、统一化地适用所有课程[3]。课程思政中辅导员角色实现的逻辑前提是辅导员在课程思政中符合角色期待,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在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的基础上,利用专业优势,作为协助者、驱动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三、价值逻辑: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辅导员工作角色实践意蕴

课程思政的出场,释放与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旺盛的理论生命力及其合理的发展潜力。思想政治教育所内蕴的应然性,将人的现实行为放到理想世界中加以审视,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是一场对人之精神进行形塑、对人之心灵进行浸润,引导人确立正确的价值信仰,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德性的诗意教育。课程思政的出场并非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课讲授之中,而是从主体出发,对课程思政的本体论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新时代所面临的全新境遇与挑战,推动其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范式与创新路径在网络信息技术革新、线上教育大规模应用中,正在经受技术化的规约与选择[4]。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变革与发展境遇之下,呈现全新的发展态势,再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全域全景全程的有益尝试。

辅导员工作历经岁月积淀,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辅导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事业中承载着独特的角色功能,在全员育人工作中一直身处“一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一起,在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肩负着育人的主体职责。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辅导员工作角色实现机制的问题域,一定程度上关乎着课程思政建设中效能提升等理论问题,促进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为深化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辅导员工作角色实现机制问题属于一种既具基础性又具前沿性、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具有内在价值与现实指向。辅导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虽不是主导者,但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促进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真正形成协同效应,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范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又有助于拓宽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宽度和深度,有助于辅导员明确自身职能、增强职业认同、努力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实现对辅导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身份建构的学术思考与逻辑刻画,为反思职业自觉、论证职业合理性、唤醒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精神提供相对稳定的认知域与操作域。从“协同育人”而非“身份交叉”或“相互兼职”的功能定位出发,推动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辅导员工作角色实现机制。其中,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队伍在职能边界上的优势互补是实现机制的基础前提,协助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是实现机制的内在动力,主动协同其他主体开展课程思政则是实现机制的根本指向。

(一)育人队伍在职能边界上的优势互补是实现机制的基础前提

职能边界是一个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的鲜明分界线。辅导员职能边界就是指辅导员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的界限,表现出该职业的独立性与独特性。要破解目前辅导员职能边界不清的困局,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这几支育人队伍在课程思政中的协同育人效应,关键在于发挥几支队伍之间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形成课程思政合力,而这一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其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职能边界的勘定与检视,这也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需要关注的热点议题。

各学科专业课程知识产生、运用各不相同,导致其内蕴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本质、本源上虽然具有一致性,但在表现方式上各有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面对动态、复杂、具体的课程情境,面对不同门类、专业课程的知识,要根据意识形态表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差异化,抓住转瞬即逝的育人时机,找准恰当的结合点,把握结合的时机,拿捏结合的度。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不是“思政泛化”,也不是“泛思政化”“泛意识形态化”,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生硬结合或“时时谈思政”“事事谈思政”抑或采用同一化、虚假化、标签化的模式。如果说,专业课教师的优势在于“专业知识”,不足在于由于专业所限,挖掘掐准思政元素嵌入知识点的时机把握可能有所欠缺,那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力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就应当也必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所侧重地发挥自身长足的专业优势,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专业课程知识中意识形态的若干侧重点挖掘,充分发挥队伍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加强队伍之间的协同作用。特别是辅导员,在众多育人力量中具备良好的协同基础。辅导员是这几支队伍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和蓄水池,这是协同合作的组织基础。

(二)协助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是实现机制的内在动力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并利用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是专业课程发挥育人效用的基础。从存在形态来看,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主要指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内容体系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内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外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三个不同的层次,是专业知识体系内生、内蕴的,而非外在附加的。

高校辅导员应当服从、服务于大局,承担政治责任,自觉成为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的整合者,这是由辅导员的政治底蕴和政治属性所决定的。辅导员工作职责决定了“政治性”在辅导员主体中的“底蕴”地位,必须凸显和强化政治素质,将政治素质置于底层核心要件[5],需要外显的政治立场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以保证持久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因此,运用自身专业优势,协助专业课教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选取最恰当的思政元素、案例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保持课程中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共存,这是辅导员在高校课程思政运行中工作角色实现机制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辅导员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6]。辅导员在学习中将心理认同外化为行为,深化为信仰,使之成为自身的内在品格和气质展现,发自内心地坚定立场,充分掌握理论武器,才能在育人中充满底气。

协助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还要求辅导员善于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相联。如果说第一课堂是专任教师的“责任田”,那么第二课堂就是辅导员的“主阵地”。辅导员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回归、践行,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在“理论学习-思维训练-社会实践-回归理论”的逻辑路向中,在实践实训、专业调研、学术科技活动、党团活动等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将课程思政目标任务主动融入、落到实处。遵循第二课堂特点,以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为重点,组织学生开展如“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线上与线下、学校与社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互通,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勾连,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以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守正创新、提质扩容。

(三)主动协同其他主体开展课程思政是实现机制的根本指向

辅导员在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育人主体一起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做好育人工作是实现机制的根本指向。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进行专门的、长期的实践积累和连续性理论研究,才能遵循和把握其特点和规律。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责主业。从历史上看,尽管历经70多年的历史岁月积淀,无论辅导员的职业名称、人员构成、工作模式如何变动,其职业核心要义——对大学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价值引领从未改变[7]。这既是职业内在的规定职能,也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求的职责范围,此为辅导员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辅导员虽然由学工部门与学院双线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所有与学生有关的事务都由辅导员处理,凡是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几乎都找辅导员,由此形成了“学校——学院——辅导员——学生”的路径依赖[8],辅导员成为学生在大学最信任、最熟悉、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加之辅导员一般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较为了解学生,此为辅导员的个人优势。因此,在作为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重要环节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辅导员理应从行动上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做主动为其他主体协同进行课程思政育人的驱动者。

第一,辅导员要在内容上做好协同。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对辅导员的主要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鉴于这一职责的统率性,回归辅导员职业的本源初心,在线上课程思政建设中,辅导员要在课程思政内容上与其他主体做好协同,首先需要夯实自身理论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9]辅导员作为线上课程思政育人主体和参与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对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辅导员只有首先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真正掌握以理服人的思想武器,才能以此协助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能力,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后的理论逻辑与精髓,尤其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协助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资源的挖掘,实现资源的深度挖掘、精准挖掘、系统挖掘[10]。因此,辅导员自身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线上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教学观摩、参观、集体备课等,使得自身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提升专业知识,快速成长。辅导员自身强烈的自我提高意愿有利于促进辅导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线上课程思政中来,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第二,辅导员要在精准性上做好协同。线上课程思政顺应信息技术迭代更新、跨界融合,将前沿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未来学习模式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保证线上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客观上要求辅导员主动承担,在线上课程思政的精准性上做好协同。以学生为中心,自觉为学生“画像”,通过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领域知识、家庭背景、交互信息等进行数据化建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进行精准分析[11],对学生的认识发展与自我效能感进行即时的精准检测,帮助专业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同时辅导员定时定期跟踪收集学生的诉求,通过精准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帮助学生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精准供给真正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诉求。以此,辅导员成为线上课程思政精准育人的驱动者。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