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探究
2021-11-29蔡筱牧
蔡 筱 牧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数字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在新媒体发展的当前,我国所处的是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更好地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技术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状态,进而让虚拟现实技术满足人们还原新闻现场的需求。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时,可以给予观众全新的新闻体验,并且重新改变以往的新闻叙述方式,给观众还原一个全新的新闻场景,构建第一视角。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现阶段的新闻传播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时,需明确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逐步解决才能促使虚拟现实技术真正与新闻报道相融合,提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效果,让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在游戏、电商、影视等领域,也能够应用在新媒体新闻报道领域中,提高新媒体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优势
虚拟现实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用户可以在虚拟现实世界中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其模拟环境的真实性与现实世界难辨真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1)石宇航:《浅谈虚拟现实的发展现状及应用》,《中文信息》2019年第1期,第20页。
(一)第一视角,增强感受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沉浸性与交互性的特性,使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给予观众一个更加良好、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的新闻报道仅仅能够运用文字和视频讲述环境的现状,但是无法让部分观众真正地感受到新闻所带来的冲击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让新闻更加多元化,也可以改变传统新闻在叙事时的叙事角度、叙事方向,促使新闻报道在组织的过程中能够给观众更多的、全新的、立体的感受,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新闻,做到感同身受。传统的新闻报道中主要是以记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去对新闻人物、新闻细节或者是新闻事件进行叙述,这是一种线性的叙述方式,无论是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还是在内容讲述过程中,整体的新闻并不会给观众过多的新闻参与感。很多人在阅读新闻报纸时,由于新闻报纸都是以第三方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站在某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甚至无法让人感受到该新闻对生活、对社会所带来的冲击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能够改变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叙述模式以及叙事习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切实地站在新闻的现场,通过交互性以及多线索共同叙事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新闻内容,观众也能够更好地去聆听来自各个不同方面所带来的新闻线索以及信息,使观众在了解新闻、感知新闻时能够做到以新闻的参与者站在新闻的角度去进行新闻内容的体验,让更多的观众在了解新闻内容时,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多线索的叙述模式也能够使观众去了解不同的内容,多角度发现新闻中所蕴含的不同线索。在观看一个新闻报道后,不同的观众对于新闻的了解以及对于新闻的感知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沉浸在新闻场景中,由观众自己对新闻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内容以及一系列细节进行分析,了解到细节带给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进行主动的思考,而不是通过记者的角度或者是记者的叙述,使观众已经站定了某一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在新闻视角选择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对于新闻的选择也更加具有自由度,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了解想要获得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而提高观众在阅读新闻时的阅读体验以及阅读质量。
(二)虚拟场景,真实还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还原新闻报道场景,能够直接给予观众当下新闻发生的状态以及新闻发生的场景,使观众能感受到新闻现场的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感体验。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比通过文字或者图片、视频、阅读等效果更佳,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来自新闻场景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新闻现场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还原,无论是新闻现场中所蕴含的音频信息或者是视频信息,都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让观众体验,继而形成一个全景画面,真正地还原新闻事件,让观众了解到新闻的内容。在新闻事件的应用中,新闻呈现的角度可以更加丰富、内容可以更加多样,事件还原的效果可以更好,对于观众而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所展现出的新闻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到新闻存在的意义。全景视频与图片的结合也是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直接提高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质量。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现阶段在新闻信息传播中也能够满足观众对于新闻的需求,能提高观众对新闻的体验感以及对新闻的互动感,使观众更好地去了解新闻中所蕴含的独特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直接将信息进行传播,并且了解到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又能够为我国新闻报道的发展做出哪些创新,使观众在了解新闻时,其新闻的阅读体验感得到提升。近几年,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融合时,最常使用的平台仍旧是国内外的主流媒介,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相继开幕,与此同时,全国的媒体也开始运用各自的方式对两会进行报道。在2016年的两会中,VR成为大热技术,媒体利用各种VR头戴设备以及能为VR生产全景视频的全景相机进行360°的拍摄生产新闻,并在新媒体平台推广,观众只需要使用移动端设备便可以观看来自两会现场最真实的情况。(2)梁美琦:《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创新应用探究》,《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第16期,第2页。这是一种全方位、全角度的认知,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两会所带来的独特宏大的体验,同时也可以让人们进一步地去了解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融合。
(三)主观认知,情感共鸣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由于观众所阅读到的内容是经过新闻记者所整理的内容,具有新闻记者自身的想法。由于新闻记者对于事件描述的角度不同,使观众了解到的内容也会有所区别,会直接影响观众在阅读新闻时对记者本身视角的依赖程度,有时候很多观众在看到新闻时,第一反应是通过记者所给予的角度以及记者所描述的内容去了解相关的信息,观众本身对于新闻并不了解,他也无法感知到新闻中所蕴含的内容,进而无法充分地去发挥自主思维。很多记者由于在表述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出现了情绪的涵盖,导致在对新闻进行梳理以及对新闻事件进行表达时,无法真正地做到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新闻,使观众在观看这个新闻时也无法通过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理解,导致新闻报道不严谨,甚至使观众无法感知到新闻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新闻发展中,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知新闻存在的重要意义,并且对新闻事件以多种角度产生情感的共鸣。很多观众之所以愿意阅读新闻,不仅仅是因为通过阅读新闻能够开拓自己的眼界,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多的自我满足感以及全新信息的体验感。它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有趣味性,使观众在接收不同的新闻信息时,对新闻信息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并且了解新闻信息中所蕴含的主要内容,感受到接收信息的主观化与个性化,真正地实现自主分析新闻报道,了解到新闻报道中的不同内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满足观众的想法、观众对阅读新闻的实际需求,提高新闻在应用时的应用效果,使新闻的应用质量得到提升,使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新闻中存在的不同信息,感知到新闻报道存在的独特意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在阅读新闻时可以自由且灵活地利用不同的角度实现全景化的新闻体验,观众在阅读新闻内容时能够理清整个新闻的线索,并且了解新闻从发生到被报道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新闻报道中还处于发展阶段。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指出,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3)《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https://gaokao.eol.cn/news/201810/t20181018_1629120.shtml。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应用问题:
(一)缺乏复合型专门人才
新闻传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需要具备新闻传播、系统设计、软件建构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者及企业共同建设,因此,项目团队的人员组成分布广泛。(4)李雅娟、李晓琼、吴红月:《虚拟仿真实验在新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态势》,《中国编辑》2020年第9期,第89页。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人才不仅仅需要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要求其了解新闻报道存在的意义,了解其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是使虚拟现实技术如何进一步得以提升,并且还需要其具有媒体性的思维。媒体性的思维要求其拥有复合性的思维,能够逐步地提升在学习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新闻深度以及新闻广度,进而不断去提高所有新闻报道作品的整体质量。复合型人才是要求所有的专业人才能够了解如何进行新闻报道,掌握传统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的异同。在报道新闻时,如何将媒体技术融入到其中,要求专业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但是由于现阶段新闻报道的发展处于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状态中,因此无法广泛地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大部分的新闻在生产以及播报时仍旧是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即便有一些主流媒体拥有足够的认识,已经引入了专业的虚拟现实技术平台,但是专业的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却难以理解传统媒体、新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其仅能够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无法同时具有媒体专业知识和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知识,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当前仍旧只能在技能层面上进行使用,无法得到深层次的提高。高等院校也缺乏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到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师,部分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虚拟现实技术一窍不通。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也无法对学习中所了解到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报道,新闻的审美价值、新闻的价值评判以及新闻的质量等都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现阶段新闻报道的实际需求。
(二)软、硬件成本高
通过对当前我国部分主流媒体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时的状态分析,其所需要消耗的制作成本较高,如果媒体自身的资金相对较少,就难以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到新闻报道中,这也导致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时的质量较低,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新闻报道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虚拟现实技术虽然为新闻行业注入了全新的力量,同时也让新闻行业找到了突破与创新的空间,但是在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仍旧无法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有更多的观众能够感受到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时,也应该考虑到在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这就导致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相融合存在着非常大困境,其软、硬件成本过高。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时,多数情况下会对新闻报道进行完全还原,但是完全还原时也存在着对于新闻内容、价值、筛选等方面的不足,即无法了解到不同的新闻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难以考虑到用户的体验效果,虚拟现实技术虽然也能让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并且拥有非常强的情感带入性,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带入性过强,还有可能会导致观众停留在新闻的情境中,进而对观众的身心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除了传统的成本之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拍摄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生产时间以及技术的应用,在这些方面目前由于现实软、硬件环境有限所以会使报道受到一定的阻碍。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无法做到完全普及,需要做较大的硬件投入,并且部分虚拟现实技术仅仅支持游戏以及影视,技术无法达到新闻报道的技术要求,使观众的数量无法预测。传统媒体机构在制作虚拟现实新闻时所面对的盈利风险非常大,甚至出现了产出与投入不平衡的状态,这也是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时难以广泛地被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教学引导运用较少
自2019年提出《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各高校建设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平台中陆续上线了10个国家级、省级新闻报道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5)《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能够遵循教学的连贯性原则,整合传统教学中割裂的教学手段,通过虚拟整个新闻产品从策划、生产到发布、传播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业界实操流程、提升实际动手能力。(6)王超群:《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1期,第86页。现阶段,新闻报道的实习实训主要围绕在课堂、融媒体中心等实体教室中,较少地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提升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认知。传统教学手段有助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和基本功,但是却受限于现实场地与报道经验,学生们缺少实际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策略
对现阶段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能发现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还没有被完全普及到新闻行业中,导致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生产环节进行融合时,其融合的质量较低;也让新闻报道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时,所需要的技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降低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媒体在融合时所需要消耗的经济成本,减少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过度,应抓紧提高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技术发展手段等。
(一)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在培养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多学科专业人才来进行培养,我国国内的媒体机构以及高等院校都需要注重该专业队伍的培养,提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新闻播报的整体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第一,培养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媒体结合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新闻的采编能力以及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了解能力,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进行新闻制作、明确新闻的主题、洞察新闻中所蕴含的独特内容、发现新闻的内涵。工作人员需要熟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去把握新闻叙事时其叙事的角度以及叙事的方向,提高新闻作品的整体质量。让更多的人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技术相融合时,感受到新闻技术中所具有的独特内涵,提高新闻技术的应用质量,并且让更多的人真正地了解到新闻技术在发展中有哪些内容有待人们逐步去了解,提高新闻技术的使用效果,让新闻技术的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满足我国现阶段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我国的传媒机构,可以与其他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比如说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专业的虚拟现实技术人才。这种方式也能够使高校和企业都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得人才在毕业后既了解虚拟现实技术,也能提高新闻媒体的报道质量。第三,传媒机构还可以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经在当前开展了虚拟技术课程的研究,并且建立了相关的实验室,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与现在媒体报道的融合。
(二)开发新技术,创新报道方式
当前,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时,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提升其技术的使用效果,也可以去优化新闻的发展方式,比如说丰富新闻演播室的背景,使演播室更加具有现场感。近几年,我国新闻行业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并且让观众更加喜欢观看新闻,给观众一个良好的视角,而新闻演播室则是新闻在报道中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现场感新闻演播室空间是比较局限的,作为新闻播报的场所,丰富和创新新闻演播室也是大数据时代新闻创新的路径之一。(7)肖涛:《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科技传播》2017年第14期,第60页。此外,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改变新闻节目的传统说教式以及评论式的报道方式,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电视新闻与新媒体常态化的实时互动,使电视新闻在创新时找到了创新的方向。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困境,很多传统媒体新闻人不知道如何进行创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打破传统媒体无法创新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使新闻的报道效果更佳。
为了降低软、硬件的成本消耗,首先,应开展校际、校企间的联合研发,从工具角度、人员角度、工期角度降低制作成本;其次,在建设和引进新闻报道虚拟仿真项目时,应高效利用项目,积极反馈问题,将虚拟仿真项目有效地融入新闻报道课程教学;最后,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虚拟仿真项目,应开展校际共享,降低重复建设率,丰富课程组资源。
(三)引进虚拟仿真,丰富课程资源
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的实验课程为例,可以引进相应的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数据新闻写作流程、新闻发布交互演练、新闻摄像技术训练等新闻报道全技术虚拟实训,能够提升和训练学生的新闻报道能力。基于教室和影视实验室的新闻报道学习,缺少对特殊情境下反馈学生第一反应的现场报道,学生易将主要精力局限于主播台,缺少对环境因素的随机应变。拓展性资源则会把社会上最新的热点话题和最受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开发成仿真系统,以保证学生能够把握实践动向和社会脉搏;创新性资源则是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开发更多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虚拟仿真实训内容。(8)邹顺宏:《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业务课如何开展虚拟仿真实训》,《传媒》2020年第4期,第83页。可以通过引进多情景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实验,同时在理论学习和影视实验室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学生实践资源,能够为学生在校园内学习提供安全保障,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其成为新闻报道多面手。
四、结语
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边界越来越贴近,每一个媒体都希望在当前的时代中提高自身的发展前景。因此,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未来新闻报道中所占据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是在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应用方式,同时也是让人们获取新闻的一种媒介,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时需要提高人的感觉能力、增强人的体验感。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很多变化,其中重点在于其能提高虚拟现实技术的用户体验感,并且增强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用户自身的状态,以及用户探索现场的趣味性和感知度,促使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能向着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媒体融合的方向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现阶段的新闻报道中,其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改变传统新闻报道在进行叙述时的新闻叙述方法以及新闻叙述角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全景全方位带给观众不同的现场体验,使观众在观看新闻以及了解新闻时能够身临其境,在观看新闻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视角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细节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使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但是,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在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进行融合时,所需要消耗的经济成本比较高,缺乏专业人才导致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媒体的融合质量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队伍,创新新闻报道方法,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以此提高新媒体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