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带抗阻训练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9黄洁玉邱丽霞蒋冬芳毛秀彩
黄洁玉 邱丽霞 蒋冬芳 毛秀彩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冠状动脉是给人体心脏供血、供氧的最重要通道,一旦出现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就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冠心病属于心脏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并以胸痛、心绞痛、呼吸短促等为典型症状[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2]指出,虽然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国内冠心病的发病率仍不断增加,且具有较高的死亡考虑,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心血管病好发于老年人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临床上对急性冠心病的治疗技术和方式不断发展,并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但仅仅依靠单纯的治疗,并不能有效遏制冠心病的发展并在改善远期预后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其康复过程时间较长,故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干预,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近年来,心脏康复在临床上逐渐被关注,有报道称[6],阻训练作为一种运动干预的手段能有效控制“三高”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在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目前临床上有关弹力带抗阻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且弹力带的运动方案需依据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因此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运动方案。故本文将对弹力带抗阻训练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心脏康复的定义
国外对心脏康复的定义主要采用1995年美国公共服务中心制定的心脏康复定义,指包括教育、咨询、运动处方、医学评价和行为干预等长期服务计划[7]。近年来我国心脏康复不断发展,目前国内临床对心脏康复的定义是:在规范的专业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生活方式、精神和心理上的综合指导,以安全有效地预防心脏病的并发症发生,并降低心脏病恶化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9]。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0-11],运动训练可使心血管患者的运动耐力得到显著提升,控制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是运动疗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抗阻运动方式主要包括俯卧撑、健身器械、弹力带等。而对于老年患者弹力带抗阻训练应用最为广泛。
2 心脏运动康复的发展
1960年前,运动康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禁忌证[13]。但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骨骼肌肉萎缩,引发静脉血栓、肺栓塞,加重压疮,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直至19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首次对运动康复治疗在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予以报道,称将运动康复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4-15]。自1980年以后,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运动疗法的心脏康复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唐莲[16]等在报道中称心脏康复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同时运动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糖、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运动训练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利用其抗炎效应,在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从而有效增强冠状动脉内斑的稳定性[17]。
3 弹力带抗阻运动
3.1 弹力带抗阻运动的含义
抗阻运动指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能有效恢复和发展肌力[18]。目前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患者主要采用以力量训练为主的循环抗阻运动。循环抗阻运动是一种渐进性的抗阻力训练方式,不仅能使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其中弹力带抗阻运动作为最为常见的循环抗阻运动,是指机体根据弹性弹性体形状的变化,克服不同程度的弹性阻力,从而完成肌肉收缩,能有效起到增强关节、肌肉以及韧带运动功能的一种训练方式[19]。由于弹力带抗阻训练具有循序渐进性和可变性,且运动负荷也能随着弹力带形状和强度的变化而灵活使用,故对十分适用于老年患者。
3.2 弹力带抗阻运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预防中的应用
由于老年人群年龄较大,机体各个器官和功能不断的衰退和减弱,因此老年人会出现力量减退、骨量丢失等不利因素,从而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疾病[20]。有研究显示,弹力带抗阻训练在预防老年慢性病和控制其发病影响因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吴静[21]等对老年患者进行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结果显示,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弹力带抗阻运动能有效延缓中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并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不断对运动干预的研究发现,将抗阻运动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有研究显示[22],与单纯的有氧运动相比,将有氧运动和弹力带抗阻训练相结合更能有效改善对患者的血压,且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得到有效控制。
3.3 弹力带抗阻运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大量抗阻训练获益的机制表明,抗阻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压力负荷和左心室舒张压,有利于增加心脏的血流灌注,使心肌耗氧量得到有效减少,在改善心肌缺血方面具有积极意义[23]。心肺耐力是能是评估患者心脏康复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上将心肺运动试验作为评估心肺运动耐量的及标准。主要是利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对人体处于休息、运动、运动结束时的每一次呼吸的二氧化碳排出量、氧摄取量、通气量以及血压、心率等指标[24]。但该种测量方式较为复杂,因此较难普及和推广。国内学者多采用6min步行实验(6MWT)发作为评估心肺功能的方式。《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5]中也指出,6MWT可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体能恢复情况。苏媛媛[26]等在研究中对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干预,结果显示应用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的患者在干预后6MWT明显提高,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患者6MWT效果更加明显。白静[27]等用6MWT评估抗阻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改善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进行抗阻训练干预后,6MWT提高明显,提示运动治疗中的抗阻训练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抗阻训练能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峰氧值的摄取能力,从而起到改善外周血管功能的作用,同时运动康复还能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C反应蛋白水平得到有效降低,促进冠状动脉内斑保持稳定性,从而起到提高患者心肺耐力适能的作用。除此之外,配合抗阻训练的运动训练专题教育也有效提高了患者进行规律、合理运动的意识,提高了运动的依从性,患者更加主动积极进行科学、规律的抗阻训练也有利于心肺耐力和功能的提高。
3.4 弹力带抗阻运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抗阻训练能增强躯体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可有效维持机体的独立性。临床上将抗阻训练联合蛋白质供给作为老年人群增加肌肉体积和肌肉量最有效的方式。临床有将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施以弹力带抗阻训练,结果显示弹力带抗阻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同时增强患者血清标记物卵泡抑素水平,使卵泡抑素和激活素A比水平降低,提示弹力带抗阻训练能通过对卵泡抑素水平的调整以此来阻断肌肉衰退的路径。同时弹力带抗阻训练能循序渐进性的调整强度,对于不耐受高强度运动训练的老年患者更为合适。李盈[28]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弹力带抗阻训练,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患者的身体各功能指标和身体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故弹力带抗阻训练在冠心病患者体适能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5 弹力带抗阻运动处方
由于运动本身会对冠心病患者的生理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相关报道称[29],运动不当会使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引发心律失常,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的衰退、运动能力、耐力的下降等因素也会增加运动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因此在进行运动前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抗阻运动处方。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上推荐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弹力带抗阻运动方案为:一周2-3次,将全身大肌肉群作为主要训练肌群,主要包括背部、臀部、肩部、下肢等。同一肌群的训练至少要间隔2d,其中其中每个肌肉群进行2-3组,每组重复10次左右,组间休息3-5min。推荐强度为:上肢训练为一次最大负荷的35%左右,下肢训练为一次最大负荷的55%左右,同时随着患者抗阻训练能力的提高,可逐渐提高阻力负荷,当患者可轻松完成一组训练后,可见负荷重量上调5%,但最终训练强度上肢≤60%,下肢≤80%。除此之外,冠心病老年患者在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之前必须严格进行10-15min的运动热身。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高危患者运动时需配备心电监护、心肺复苏设备等抢救器物品,在场人员包括心血管内科医师、有心血管急症救治经验的护士等,并保证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标的监护下开展康复运动。
3.6 弹力带抗阻运动的优势和不足
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时,不用受到场所、季节、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具有方面携带、价格便宜等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柔性抗阻运动,患者在进行训练时不容易发生风险,可覆盖到人体大部分的肌群,训练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加之不同颜色的弹力带代表不同的阻力,患者能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阻力弹力带,并能对次数、负荷大小等进行灵活调整,利用颜色对阻力强度进行区分,有利于根据不同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但弹力带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运动训练的量不能像哑铃等进行简单量化,且弹力带的运动方案较为单一,患者在进行训练时容易感到枯燥,从而影响到训练效果,因此在对弹力带运动方案进行设计时,应提高创新度,使动作多样化,也可在训练过程中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
3.7 弹力带抗阻运动所面临的挑战
弹力带抗阻训练虽逐渐在大众健身中被广泛推广和使用,但临床上护理工作人员对其研究较少,因此导致在制定弹力带抗阻运动方案时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依据,且实践经验也不足,加之老年患者对新知识的接受度不高,诸多因素等都给弹力带抗阻运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老年患者运动的依从性较差也是一大挑战,这就需要进行多学科的融合和交流[30]。目前国外对于抗阻运动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美国运动医学会从1980年开始就开始不断制定和完善抗阻运动的推荐方案,至今已有较为详细的分类[31]。我国学者应对国外的经验予以借鉴并加强合作,同时结合我国冠心病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为其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抗阻运动方案。临床应积极加强对弹力带抗阻运动的推广,为老年患者提供有效且有趣的训练方案。
4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弹力带抗阻训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脏康复方案,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机体功能,尤其是心肺适能和肌肉适能,但我国有关心脏康复训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故应进一步加强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研究,为后续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