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门弟子与桐城派的经世意识
2021-11-29汪孔丰
汪孔丰
嘉庆、道光年间,桐城派的传衍主要依赖于秉持古文义法的姚门弟子。其中,陈用光、梅曾亮、方东树、管同、刘开、姚莹、左朝第等人堪称翘楚。他们各以所得,传授徒友,有力拓展了桐城派的传播范围。不仅如此,因政局窳败、时弊丛生之故,他们拥有强烈的事功意识,饱含浓厚的经世情怀,这凸显了桐城派文人群体在嘉道时期的新形象和新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士人心忧天下、济世利民的宏大抱负和担当精神。
当前,学界对嘉道时期的桐城派文人已有一定研究,并取得较为可观的成绩。从群体研究来看,代表性成果有金庆国《桐城派姚门五大弟子的思想与古文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张维《岭西五大家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等等。这些成果主要侧重于探讨嘉道时期桐城派不同文人群体的学术思想、理论批评、文学创作等问题。从作家个案研究来看,姚门弟子中的陈用光、梅曾亮、方东树、管同、刘开、姚莹、郭麐等人的生平事迹、文学思想、诗文创作、学术思想等都得到较为深入、充分的研究,并形成诸多重要成果,其中代表性专著有黄季耕《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注》(黄山书社1986年版)、施立业《姚莹年谱》(黄山书社2004年版)、陈晓红《方东树诗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姚莹思想研究的成果,在姚门弟子研究中,尤为突出,涉及其抗英保台、边疆史地、哲学、理学等诸多方面。这凸显了姚莹在姚门弟子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尽管如此,当前关于嘉道时期桐城派的研究仍存在较多盲点和弱点。比如,作家个案研究较多,群体研究较少;文学领域研究较广,文学以外领域研究较窄;人物思想研究较强,实践行动研究较弱,等等。
本期刊发的刘新语的《论姚门四杰民本思想》和戴赟的《论姚莹的经世思想及其实践》,这两篇论文均涉论嘉道时期姚门弟子的经世思想。尽管两位作者均是硕士,文中有些阐论还不够周全,有些论证还不够严密,但表现出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刘文着重探讨姚门四杰的民本思想问题。关心生民利病,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经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曾亮、方东树、管同、姚莹等“姚门四杰”,非常重视民瘼问题,曾发表较多相关言论。不过,他们的民本思想,大抵不出乎传统儒家民本思想之苑囿,虽然珠玉之论不多,但富含独特的时代气息。然而,他们的民本思想,在当前桐城派研究中尚未得到整体性审视。刘文敏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分别从重民、养民、富民和教民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戴文着重探讨姚莹的经世思想及其实践问题。在姚门弟子中,姚莹不仅在思想上重视经世之学,而且还知行合一,仕宦时力行利国利民之事,业绩卓著,这是不多见的。因而,姚莹的经世之学尤具研究价值。戴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姚莹的文章著述、家谱编修、夷情边防等方面,阐述了姚莹在经世方面的言与行。
综上,由这两篇论文,我们还可以对嘉道时期以姚门弟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经世思想及其实践问题做更多更深的思考,毕竟此类问题仍蕴含诸多有价值的议题,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比如,姚门弟子经世之学与政治的关系;姚门弟子内部经世之学的异同;桐城派与嘉道时期经世思潮的关系,等等。今后,这些论题倘若能得到进一步研讨,会有助于深化对嘉道时期桐城派的多元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