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城派文化的创新与现代传承研究

2020-11-06陆一李以晨汪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3期
关键词:桐城派铜陵市铜陵

陆一 李以晨 汪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更新,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需要我们新一代去传承和创新。桐城派文化,是我国清朝最大的散文流派,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铜陵市,作为桐城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责任有义务地对桐城派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将桐城派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校园、教育、地域特色以及旅游业相结合成为了我们的主要工作。本文主要任务是解决桐城派文化在铜陵学院以及铜陵市的传承创新问题。在该文中,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铜陵市的地域特色,从校內和校外两个方面,对桐城派文化在铜陵地区的发展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并对桐城派文化的发展对铜陵学院、铜陵市的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给出了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传承;创新;教育;专业特色;地理优势;旅游业

桐城派是清代文学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流传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影响最深的散文流派[1],被后世称“桐城古文派”,亦称“桐城派”。它以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桐城派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于优秀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桐城派文化经过了历史的打磨和检验,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秉持着文化创新与传承的精神,我们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桐城派文化传承创新和地区发展。

一、发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铜陵学院作为铜陵市唯一的高等院校,

应该主动地发挥其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

(一)铜陵学院可以通过整合校内的教学资源,开设专业的桐城派文化课程,对校内的桐城派文化研究成员开设必要的桐城派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对桐城派文化感兴趣的同学们,也可学习相关的桐城派文化选修课程。以课堂这种传统却十分有效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桐城派文化的了解,加大桐城派文化的宣传,同时也是对桐城派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组织桐城派文化研究人员互助协作,在校内举行与桐城派文化有关的活动,如桐城派作品朗读,作品欣赏。由铜陵学院校学生会和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牵头,其他学院学生会协助,定期地以学期为单位,开展桐城派作品读后感征文活动。最大程度的使铜陵学院人尽其才,在提升铜陵学院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养的同时,将桐城派文化这一类的优秀文化加以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提升铜陵学院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是铜陵学院的重要文化研究学者的聚集地,应该肩负起创新和传承桐城派文化的重任。呼吁文艺学院内部优质的文化研究学者、专业大家积极传播有关桐城派的学术知识。在对学校内进行桐城派文化的宣传同时,也应该将桐城派文化和桐城派美学文化广泛地传播到人民群众。在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桐城派美学话语可以和古今中外的美学话语有效对话、交流,趋向“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境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的当下,桐城派美学话语对我们受束缚的身体和焦虑的心灵具有救赎和解放的审美功用[2]。

二、设立有关桐城派的文化组织。铜陵学院在设立组织方面也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完善,以便达到最大限度的传播知识文化的目的。

(一)相关的文化组织是桐城派文化传播的依托。合理的机构设置,能保证桐城派文化保护与继承工作的分工明确,避免出现文化资料缺失的尴尬局面和桐城派文化宣传短板的现象。在学院内部,设立桐城派学习文化协会,契合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桐城派相关资料的完善。强化对于桐城派的重视程度。文化协会的设立是对桐城派文化继承的重要一步。既有利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保护,亦在老师和学生大范围群体里推广了桐城派文化的知名度。

(二)在校园内可以设立桐城派文化研究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更大的程度上对桐城派文化进行研究和再利用。组织设立的群众是广大师生,定时的安排组织同学和老师对于组织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大家可以面对面的接触桐城派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我们也应秉持这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桐城派文化研究小组应保持这样的初心,不断在旧文化里发掘出新东西。关于桐城派文化组织的设立,是基于对于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文化组织能够高效的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有利于桐城派文化活动的开展,为桐城派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开设校园桐城派文化公微信众号。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海报的模式让更多的学生知晓公众号的存在,在微信公众号里开设桐城派文化基

础人物、内容介绍、精选作品展览、经典作品评析、有关桐城派文化的学术研究以及话剧公演栏目,并且定时更新。团队内部写手进行文案创作,然后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进行拍摄,由媒体工作人员进行整理剪辑后进行发布。此公众号建立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对桐城古文派作品的精读和赏析从而更加了解桐城派文化,增加桐城派文化的影响力。

三、组织桐城派文化创新性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文化的“面目”决定着它的亲近感与传承度。

(一)理论结合实践,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共包含八个专业,分别是网络与新媒体、环境设计、汉语言文学、广告学、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公共艺术。因此,在桐城派文化创新与现代传承过程中,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需发挥其专业特色以及专业优势,组织各专业的实践活动与桐城文化传承相结合,例如: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优势,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在对桐城派文化充分了解之后拟写一些剧本等,把写好的作品、剧本等进行筛选后交由音乐表演专业同学进行全新的文化演绎,广告学和美术学专业设计出宣传海报、封面等,最后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通过多样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

(二)铜陵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近年来大力开展校地合作工作。铜陵市艺术剧院作为转型改制后的地方文艺院团,多年来一直在业务发展方面寻求创新[3]。我校可与铜陵市艺术剧团形成合作,定期到剧院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桐城派文化的魅力,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桐城派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并且结合铜陵学院实际情况,我校可组织学生进行如桐城派文化采写及基地一日游等的活动。以新时代学生层面理解桐城派文化现代含义,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创意匮乏和传承有误等问题,打通创新与传承的壁垒,实现传承、创新、发扬等的一体化,亦能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设立桐城派相关奖项。参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文学创作激励制度,完善相关奖项设置。

(一)铜陵学院特以方苞命名,于2017年设立了“方苞文学奖”,并每三年评选一次。方苞,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桐城三祖之一,是“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著作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其作品皆是宝贵的文献资料。设立“方苞文学奖”,可以调动师生从事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桐城派文化传承与创新更进一步。同时,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我校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软实力。

(二)除了“方苞文学奖”之外,我校还可以设立一些其他有关桐城派文化研究的奖项,例如“桐城派文化创新演绎奖”等,同样还可以举行一些知识竞赛,例如“桐城派文化知识竞答”等,并设置相应的奖项,大大鼓励桐城派文化在我校校园内的传播与创作,激励全校师生主动了解并学习和探索桐城派文化的内涵,鼓励高质量、有影响的创作成果。

五、合理利用铜陵市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是发展桐城派文化的有效方法,结合自然地理,促进文化与经济发展。

(一)桐城文化是安徽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品牌[4]。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桐城派”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历史上均在古桐城地区,现大都是枞阳县人,且在枞阳县境内留有大量有据可考的历史遗迹和文物遗存,如今在行政区划上已分别隶属于铜陵市的枞阳县、安庆市的主城区和桐城市[5]。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浪潮中,桐城派作为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正成为地方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近百年来铜陵市的重工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想要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现代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转方式,调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二)铜陵学院对铜陵市的影响非同小可,因此铜陵学院的广大学生需要继承和发展桐城派文化并利用铜陵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呼吁大众将桐城派文化与铜陵地区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带动铜陵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学院可以组织桐城派文化研究人员到铜陵的著名旅游景区,诸如大通古镇、龙潭肖村、铜陵市博物馆等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地区,在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在该地区设立免费的桐城派文化专家讲座,开展地方性学习课程,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的桐城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使桐城派文化面向大众。

(三)桐城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扩大了铜陵学院的知名度,在保护桐城派地域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铜陵市旅游业的发展,协调铜陵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调整铜陵市经济结构,促进铜陵市经济转型升级,使得铜陵市在当代社会的城市发展中大放异彩。桐城派德行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德教为之本,礼教为之用",培养有" 爱国心" 的" 真善美人",内修德性,外化德行,建构了进德尚志、奉公勤业、修己治人的德行教育思想[6]。

铜陵学院,作为安徽省内的一座知名高校,深受桐城派文化的熏陶,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更应该响应时代号召,承担时代重任,将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桐城派文化之类的优秀文化作为自己努力发展和深入研究的方向。《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也指出了铜陵市城市发展目标,其中就包括“文化胜地”这一点,将城市性质定位于重要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因此,發展桐城派文化再合适不过。处于新时代,大时代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政府,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战略思想,坚持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把诸如桐城派一类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铜陵学院,是优秀大学生的培养基地,更应该担负起时代重任,利用自身的优势,保护好桐城派文化。只有这样,铜陵学院乃至于铜陵市在时代的竞争中才能够站稳脚跟,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姚上怡.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D].2013.

[2] 张迪平.桐城派美学话语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16.6

[3] 陈昌文,吴国文.高校与地方文艺院团合作的实效研究——以铜陵学院与铜陵市艺术剧院合作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4.6

[4] 陶运宗.试论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及其美学旅游价值[J].学理论,2013.23

[5] 曹昱.桐城派传承应形成合力[N].江淮时报,2017.8.11

[6] 程大立.桐城派德行教育思想与当代价值[J].教育评论,2016.2

本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1910383232)阶段性成果;同时为铜陵学院桐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桐城派铜陵市铜陵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周作人“桐城派”批评之梳理与反思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亲亲的鸟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其实冬天不可怕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