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1-11-28顾玉林
摘 要:“算”“用”结合,是指培养学生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算”“用”結合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算”“用”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67-02
引 言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原理、方法和思维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计算能力和计算基础的关键阶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重“算”轻“用”,导致学生只会计算不会应用,创造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逐渐重视,教学标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和深化的背景下,“算”“用”结合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通过营造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算”“用”结合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大量枯燥乏味的计算原理、方法和步骤,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方式单纯讲解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巩固相关计算步骤,则会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长此以往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解为什么要“算”,并怎么“算”,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算”“用”结合的能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渲染学习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改变了以往列式直接讲解计算过程的方法,而是准备了两根跳绳,选取6名学生,每3人一组,分为2组,让2组学生轮流到讲台前跳绳,其余学生分别记录两组学生跳绳的个数:第一组3个人分别为22、40、18,第二组3个人分别为35、24、23。当学生跳绳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判断哪组学生获胜。有些学生直接判断第一组学生获胜,因为第一组有一名学生跳了40个,跳得最多。有些学生认为第二组学生获胜,因为第二组学生跳绳个数都是20以上,而第一组有一名学生只跳了18个。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总数的方式判断哪个组获胜,让学生列式并分别计算每组学生跳绳的总个数,比较哪组学生跳得多,多多少。这时学生会列出计算式,第一组学生共跳了22+40+18=?第二组学生共跳了35+24+23=?学生列出计算式的过程就是“算”与“用”结合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了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的问题。此时,教师再讲解具体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第一组同学共跳绳80个,第二组同学共跳绳82个,82>80,因此第二组同学获胜,82-80=2,第二组学生比第一组学生多跳了2个。
二、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算”“用”结合的体验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对自己亲自动手探索、认知的事物和知识印象更为深刻。基于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实践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悟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化和具体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
例如,在教学“厘米和米”时,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格尺和米尺,自己动手量一量课桌,书本的长度、宽度,看看哪些物品需要用厘米作单位,哪些物品需要用米作单位。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比一比谁高,高多少,量一量自己的1步有多长,1脚有多长,1米大约有几步、几脚……当然,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不同,这些数值可能略有不同,但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和计算,最终和教师一起总结出1米大约有2步、大约有5脚的结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今后在生活中如果需要测量长度,而身边又没有工具时,可以结合所学内容,用身体上的“尺”进行测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不但可以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增强了“算”“用”结合的体验,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应用能力。
三、通过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提高学生“算”“用”结合的协作性
每个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并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算”与“用”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针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展开探究性学习,让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努力,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解决数学问题[2]。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人,让各组学生在课前准备好1个不透明的袋子和一些红球和黄球,教师首先示范在不透明的袋子里放入红球和黄球各一个,再任意摸出1个球,让学生猜猜球的颜色。然后让各组学生依次每人任意摸1个球,每个人有10次机会,并在表格上记录每次摸到球的颜色,并统计出每人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最后统计各小组总共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各组学生思考: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事先知道吗?每次摸球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总结得出,每次摸到球的颜色事先并不知道,只是知道每次摸到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把红球和黄球拿出来,在袋子里面放入2个标有1号和2号的红球,让学生思考,将手放进袋子后,摸到的球是什么颜色的?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找出答案。各小组学生通过摸球后可以总结得出,无论摸多少次,摸出的球一定是红色,不是1号红球就是2号红球。
四、通過趣味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算”“用”结合的兴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新鲜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游戏,通过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算”“用”结合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算”“用”结合,教师可以拿出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将A当作1,J当作11,Q当作12,K当作13,然后让每位学生随意抽出两张扑克牌,如果能整除则胜出,如6÷2=3,如果不能整除,则比除后所剩的余数,余数小的则为获胜方,如7÷4=1……3,9÷4=2……1,则拿到9和4的学生获胜。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学生计算错误则扣一分,能够指出错误的学生则加一分,在几轮游戏后,得分最高的学生获胜。
结 语
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与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算”“用”结合的能力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实现“算”“用”结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魏菊.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班化教学的算用结合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01):118.
杨大禄.简析农村小学数学“算用相结合”的教学策略[J].小品文选刊(下),2019(11):1.
作者简介:顾玉林(1977.10-),男,江苏南京人, 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