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信息检索提高高校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

2021-11-28夏卢琳

科技资讯 2021年21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能力提升高校学生

夏卢琳

摘  要:为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的教育、科研等相关活动,实现高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高校除了做好常规性的教学活动之外,还需要定向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通过搜集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该文系统分析信息检索框架下,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规律性的总结,为后续相关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   信息检索   信息搜集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c)-0165-03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daily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ther related activities,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addition to routine teaching activ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ne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good learning habit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ction abil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bilit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related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through regular summar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bility improvement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转换思路,注重对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发掘,期望学生在掌握学术信息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架构,有目标地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获取路径更为多远,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有必要着眼于实际,综合考量各类要素,通过技术体系的架构、资源的整合应用,持续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检索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1  信息检索概述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维的影响,部分高校对于信息检索认知存在偏差,没有科学掌握信息检索的内涵、检索对象,思维方面的漏洞,无疑影响了信息检索体系的构建,对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产生了消极作用。

1.1 信息检索的基本内涵

信息检索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在各类硬件模块与算法模型的加持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目标信息的整理、分析、归纳以及总结等系列工作。与传统的检索方式不同,用户在使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知识信息使用需求,开展目标信息的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与信息,完成信息的激活、增值,更好地满足信息的获取与使用需求[2]。随着计算机技术体系的完善,信息检索过程中,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联动起来,形成高效的信息检索框架,用户在登录信息检索平台后,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获取需求,完成人文、自然等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内容的发掘、汇总以及应用,确保信息检索服务于相关的教育、科研等活动。

1.2 信息检索的主要类型

目前,信息检索根据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等不同的类型;根据检索路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手工检索、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分类检索、主题检索、作者检索、其他检索[3]。近年来,随着信息检索的日益成熟,检索程序逐步完善,用户通过技术流程,完成课题的分析、检索范围的明确、检索工具的选择以及检索结果的呈现,逐步完成文献线索的查找以及原始文献的获取,将文献信息快速呈现出来。用户在掌握信息检索結果的基础上,有序进行学术研究等系列活动,实现研究能力、教育水平的提升。

2  信息检索对于高校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信息检索作为一种完善的检索机制,其融入到高校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益处。通过明确信息检索的教育价值与实践意义,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加速推进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培养模式的转变。

2.1 提升学生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掌握能力

信息检索作为一种知识获取手段,其能够引导高校学生依据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目标信息,完成不同知识的组合。通过知识的重组,使得学生一方面,对于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准确把握学术动态,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对于自身的知识积累以及学术研究有着极大的裨益[4]。以历史专业为例,对于某一朝代、人物的认知,会随着考古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海昏候墓葬、三星堆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科学还原了历史场景,补充了相关史实,使得学术界对于历史的了解更为科学。高校学生在更多的情况下,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这种知识学习方式,无助于学习思路的开拓,无助于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从过往经验来看,历次考古发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旧有知识体系,深知这种变化会在某些程度上,会颠覆传统的历史认知。高校学生通过信息检索,可以了解学术界对于历史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将研究成果与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反复的验证,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

2.2 促进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稳步提升

与其他阶段的学习活动不同,高等教育阶段,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既有赖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研究思维,又需要学术信息的支撑[5]。只有在学术信息的支持下,学生才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线索,根据自身的知识架构,完成知识体系的内化,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实现知识信息的更新。基于信息搜集能力的重要性,高校应当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的特点,持续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检索获取学术信息。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等高校,除了组织常规性的课程教学、科研活动之外,还针对性地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向学术介绍信息检索的主要方式、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有关技巧,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信息检索等相关活动。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学生在掌握信息检索技能后,其信息搜集能力显著提升,可以完成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精准获取,对于知识的发掘、使用以及整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日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利用信息搜集的技巧,构建知识架构,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信息检索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对信息检索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校从实际出发,统筹信息检索技术特性、技术要求,从多个维度出发,采取必要举措,持续提升高校学生信息搜集能力。

3.1 提升认知观念

高校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设计出发,准确把握信息检索的内涵、主要类型以及实践意义,实现观念认知水平的提升,充分认识到信息检索在高校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学术习惯养成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以认知的提升为契机,开设相应的信息检索课程,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为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6]。

3.2 提升学生信息检索能力

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升,要求高校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养,使其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搜集要求,使用合适的信息检索方法,快速完成目标信息的获取。

3.2.1 掌握逻辑词语的搜索技巧

关键词检索作为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检索方式,学生可以在检索平台输入关键词,快速完成信息的获取,实现目标数据的搜集、汇总以及应用。但是从信息检索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关键词检索,由于学术信息较多,各检索平台推送的相关学术信息较多,学生仍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检索的结果进行两次或者三次筛选,检索时间较长,检索精度不高。为有效应对这一情况,在信息检索环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逻辑词语进行学术信息搜索。在具体操作环节,学生仍需要确立关键词,关键词的数量可以适当地增加,增加的关键词可以涉及不同的领域,将逻辑词语应用于信息检索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检索信息,划定检索结果,缩短信息检索的时间。逻辑词语检索技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可以根据信息搜集的目标,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以及逻辑关系的理顺,以确保逻辑词语的有效性,实现精准化的词语搜索。

3.2.2 使用符号进行搜索查找

现阶段,相关技术团队在学术信息数据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后续的信息检索难度,保证存储信息的可用性,往往支持符号检索。所谓的符号检索是指在关键词中增加相应的标点符号,通过符号的加入,完成关键词的设定,检索平台或者搜索引擎只有在获取关键词+符号的情况下,才会向用户推送检索结果。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符号+关键词搜索的操作原则,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做好整体性的筛选,实现搜索内容的定向填充,以更好地满足信息检索的相关要求。

3.2.3 选择恰当的搜索引擎

高校在信息检索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的信息检索习惯,会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搜索引擎。由于搜索引擎的搜索内核有所不同,最终的检索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基于这种认知,高校学生需要根据信息检索目标的差异,对搜索引擎的类型、搜索方式、操作方式等做出系统性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实现信息的快速汇总与发掘。为降低搜索引擎的选择难度,高校有必要提前做好信息检索的筛选,通过信息检索引擎的初步筛选,降低高校学生选择的难度,控制信息检索的成本,实现检索能力的稳步提升,更好地满足学生科研活动的有关需求。

3.3 健全信息检索技术机制

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关检索技术的支撑,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体量持续增加,学生利用信息检索,获取信息的难度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为应对这种局面,降低信息检索的时间成本,高校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投入必要的资源,开展信息检索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形成完备的信息检索技术体系。例如:现阶段,部分高校基于建设信息检索技术体系的考量,有计划地投入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平台的搭建,通过硬件设施升级、软件系统的优化,增强信息检索的灵活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学术研究中信息资源获取活动,实现信息检索难度的降低,获取时间成本的壓缩。在做好信息检索技术机制构建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确保教师掌握信息检索系统的操作方法,熟悉信息检索的技巧,以便于更好地为学生讲解信息检索的主要路径,为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信息搜集作为高校学生基础素质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养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推动力。该文从实践角度出发,以信息检索为平台,通过检索技术方案的优化、检索方法的明确,使得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 贾靓.信息检索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7):235.

[2] 张鹤琼.信息检索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367-368.

[3] 宋文清.基于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的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9,18(2):30-32.

[4] 王锰,陈雅,杨志刚.高校“信息检索”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学生动机因素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5):78-86.

[5] 刘姿伶.浅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65-166.

[6] 李泽中.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能力提升高校学生
浅析开源情报信息检索与信息鉴别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外档案网站信息检索功能比较研究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