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1-11-28钟筝
钟筝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發展,企业票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票据是我国事业单位唯一的非税收入合法证明,是企业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企业日常收支严格控制的内容。文章阐述了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未来需要加大对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票据使用;票据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过程中,票据是企业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尤其是在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票据是企业资金流动的重要材料。如果企业现金流断裂,企业的经营管理会受到重大的打击,利用票据可以加强对企业现金流、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了财务问题,及时制定对策对于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而言非常重要,在财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企业票据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企业票据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所以,企业需要积极的做好企业票据应用和管理工作,提升财政票据的使用水准。
二、企业票据概述及票据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票据概述
票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股票、企业债券、发票、提单等;狭义上的票据,即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二)企业票据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加大对企业票据的管理和使用,有助于提升企业票据管理的水平,有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重视企业票据的使用和管理,对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因为企业票据的管理部门有很多个,例如财务部门、税务部门等,还有其他相关的部门管理人员,这些部门都分别由国家、省市等分级管理,各地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多头管理的模式,让企业票据管理制度混乱、不统一,不利于企业票据的管理和发展。
(二)企业票据管理方法不完善
我国企业票据在全国各地流通,在本地也出现了一些外地票据,除了企业增值税发票之外,大多数票据都是以省市为单位的。本地区票据遇到了疑问,可以对税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查询和确认。对于境外发票而言,无法及时确认。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很多境外发票流向中国境内,财务人员无法分辨出票据的真实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消费者也无法很快的分辨票据的类型。审计部门经常发现一些虚假、过期和冒用的票据,即便是要求各个部门严加管理,也无法进行全部纠正。
(三)企业票据管理人才匮乏
企业票据管理和发展需要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高水平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人才不具备专业票据管理技能,如果企业缺乏票据识别和分辨能力,缺乏财务基本知识,那么就无法更好的管理票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只了解财务知识,也需要掌握高水平的票据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统计、概率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果企业票据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健康的发展。
(四)企业票据管理效果不佳
大量的企业票据结算对于企业而言,造成了财政紧张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企业从前期投入资金采购加工再到产出产品,在销售三个月之后收到货款,企业票据到期承兑时间在六个月时间,如果企业在企业票据到期后收回资金,那么资金需要积压九个月以上,甚至是一年时间,增加了企业资金成本,企业存在着票据周转利用不畅的问题,大量的票据滞压在手里,无法作为支付手段减少企业的压力,因此,企业票据管理效果不好。
四、导致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票据管理制度环境不完善
目前,企业票据使用管理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企业内部如果缺乏票据管理制度环境就会造成企业票据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管理企业票据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岗位调离、离职的情况,导致票据的回收、上缴等工作无法有效的执行。在票据使用的环节中,企业缺乏票据管理责任制度,如果出现了登记问题,无法继续开展企业票据工作。而且,财务人员无法提升企业票据管理能力,无法及时的分辨出企业票据的正确率以及实用性,根本不能对企业票据的应用做出快速的判断,很容易引起内部员工贪污公款的问题,无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不重视票据管理方法
企业票据管理技术方法对于企业票据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财政票据的缺陷是因为技术方法不足,那么票据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对上级财政部门申请票据,对于本级的用票单位进行发放,但是,在票据的核销工作中明显管理力量薄弱。
(三)企业缺乏票据管理人员
目前,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数量不足,部分岗位临时补充人员,人员调配问题经常发生,无法保证企业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奖惩制度不完善,票据工作者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企业票据使用和管理的问题包括人员水平,企业负责财政票据管理的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企业票据的基础知识,这不利于企业开展票据管理工作,也不利于企业票据管理的效率,造成了企业票据管理的效果不佳的问题。部分企业并未完全按照财政需求来建立一个财政票据管理人才队伍。如果企业负责票据管理综合素质和水平不高,企业人员那么迟早被市场淘汰掉,所以,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人才素质的重要性。
(四)企业不重视票据管理技术
企业票据使用与管理和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管理制度以及业务操作方面不完善,有的企业交给其他部门进行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由于制度缺陷,造成了票据管理使用违规,对市场经济造成了破坏,对于票据的销毁方式也有所疏漏,缺乏严格的规范,部分地区无法做到票据自动核销,人工操作难免疏漏。
五、改善企业票據使用与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票据的使用管理制度
企业如果要发展,就要建立健全内部票据管理制度,做好财务预算控制工作,建立和维护企业票据管理体系,找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依据。公司票据管理制度要坚持科学的原则,按照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司票据管理部门要按照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账簿项目类型,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企业票据管理的效率,尤其是公司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领导层要增强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认知,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的票据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部门团队建设,公司上下都要认识到全面的票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做好企业票据管理工作。
(二)改善企业票据管理的方法
企业财政部门需要改善票据管理的方法,限制往来票据的使用。多年以来,审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对以前票据的审计都是白条,经常是罚款了事,但是这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财政部门要限制往来票据的使用数量,或者是取消往来票据,或者是对往来票据加强管理,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企业需要改善票据管理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企业票据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票据管理方式,真正的帮助企业票据的管理,加强对企业票据数量的掌握,真正的意识到企业票据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票据管理人才素质
企业票据管理工作人员尤其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票据管理水平,具备企业票据管理意识,提升企业票据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加强对票据管理人才的招聘工作,为现有的企业票据人员展开数据培训以及票据管理方面的培训。企业财务人员也要在大量的企业数据中找到有用的票据信息,增强企业票据人员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国各大企业来说,企业财务人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所以企业需要按照当前时代的要求,调整企业票据管理人才队伍结构,真正的找到具备熟练的企业票据管理能力和高水平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对企业票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这种复合型的财务人员能更快发现财务漏洞,更快作出有效应对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于未然。
(四)提升企业票据管理效果
企业票据管理人员需要提升票据管理的效果,尽早发现票据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的不足之处,对于企业票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企业票据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制定企业票据的规划和目标,实现企业票据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的年底可以配合有关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和财政监督部门专项审查工作可以顺利完成,提升企业票据管理的效果。企业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其他部门,尤其是企业监管部门对企业票据的使用进行联合审查,建立健全企业票据管理方法,增强企业票据的工作效果,保证票据管理人员得到第一手的票据,避免票据管理的工作量太大,一旦发现问题,要按照规定进行惩罚。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票据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企业票据工作的工作量很多,对企业票据人才的要求也很高,所以部分票据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会工作中出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管理者以及财务主管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的增加企业票据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企业票据管理监管水平,加强票据管理人才的招聘工作,按照实际情况为财政票据管理人员适当调高工资,为企业票据留下人才。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全面的整顿内部的发展情况,打造出适合工作的环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彦.基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票据池自建与管理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10):81-84.
[2]郑熤.推进融资性票据规范化的建议及设想[J].审计与理财,2019(09):32-34.
[3]陆柯静.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是否终止确认金融资产——以A公司为例[J].纳税,2019,13(29):195-196.
[4]王荣慧.财务内控视角下医院收费票据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0):79-80.
[5]郭晓广,王晟先.完善票据市场信用评级体系[J].中国金融,2019(18):71-72.
(作者单位:上海中心大厦商务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