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 翻转数学复习课堂

2021-11-28孔雪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行知教育理念翻转课堂

孔雪峰

[摘 要]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问,在“做”中说,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实质,引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翻转数学复习课堂,一是翻转了复习课课堂的结构,由“先教后练”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翻转复习课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三是翻转复习课教学的目标,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关键词]“行知”教育理念;翻转课堂;平面图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2-0055-02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受教育届关注的就是翻转课堂。2013年8月成立的国际慕课中心先后组建了全国中小学慕课联盟,本人所在地区有多所学校加入联盟,并开始了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了很多启示。

一、“累”中求变

在平常的展示课中,我们很少见到教师上复习课,为什么教师不愿意上复习课呢?一是教師教得累。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缺少教材本身知识结构存在的内在逻辑,同时学生在练习中也会由于水平差异出现各种的错误,这些给教师的课堂预设与组织带来较大的困难。二是学生学得累。由于很多教师采用“练习—讲评—再练习—再讲评”的方式,复习必然成为旧知识的简单再现与巩固,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感。

翻转课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给师生的减负带来希望。因此,翻转课堂在学校一经推广,迅速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二、“学”中求真

在学校组织培训的活动中,有教师提出:“翻转课堂就是看视频资料。”还有教师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先学后教。”……那么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呢?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事先制作授课视频呈现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讲解,然后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互动、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内化与整合、能力建构与扩展。翻转课堂颠覆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顺序,通过视频学习与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从而提升知识理解度,实现课堂学习高效化。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行动中思考,在行动中收获,在行动中成长,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感受、理解和领悟,在实践探索中主动建构知识。而这,刚好跟我校的研究教育前瞻性项目“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行知课堂的研究”的思想相契合,由此我们的实践就有了方向。

三、“做”中求精

基于上述思考,现以苏教版教材第九册“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为例开展实践研究。

(一)做前问——基于预习提出问题

课前,笔者先制作了一段微视频,让学生自主观看、学习。微视频主要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我的回顾”,主要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采用交互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二是“我的整理”,让学生在“我的回顾”的基础上自主整理本单元学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并尝试自主沟通这些内容间的联系,使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完成在学习单中);三是“我的困惑”,让学生通过自主整理,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新的困惑,保持持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做中学——基于问题分享交流

课堂上,笔者主要基于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是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沟通联系、深度质疑。

1.交流讨论,沟通联系

师:昨天让大家观看了视频,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快速梳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师:大家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了自主整理,对照别人的作品,你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吗?

(学生通过相互看复习单,发现自己的问题:有的内容不全面,有的重点不突出,还有的缺少联系,有的书写不工整,等等。这些为后面的探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师:你们发现了问题,现在请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去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网络图,每组推荐一幅整理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分享,其余学生补充与完善。课堂上,教师没有把样板化的整理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使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与思考中完善与优化自己的整理方法,从而更好地形成符合自身理解的知识结构体系。

2.进阶练习,发展提升

进阶练习1:算一算(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25页第2题)。

讨论: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进阶练习2:画一画(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25页第3题)。

讨论: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画出的三角形与原来的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画出的梯形与原来的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追问:你所画的三角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

(通过画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积等高或等积等底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等积等高的三角形与梯形的关系。)

进阶练习3:拼一拼(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27页思考题)。

讨论:你是怎样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你能根据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梯形呢?

(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一个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展现了方法的多样化,但殊途同归,都体现了转化思想,获得了相同的计算公式。)

3.完成作业,个别指导

主要选择苏教版教材第26页第4、5题以及相对应的补充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疑惑,向“小先生”或老师请教。

(三)做后思——基于反馈再提问题

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和在练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一些已经获得解决,但还有一些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中有一部分是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课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埋下线索。

四、“辩”中求思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变革,通过“做前问—做中学—做后思”的模式克服了传统课堂的一些弊端,让课堂更开放、自主与个性化,极大地提高了复习课的教学效果。那么“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呢?对于此问题,在课后的一次教学研讨中我们越辩越清。

一是翻转了复习课课堂的结构,由“先教后练”向“先学后教”转变。

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是先梳理后练习或者边练习边梳理,然而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他们的需要往往不同,教师以同样的标准开展复习时,往往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后吃不了的尴尬局面,而翻转课堂通过调整教学结构,把课堂向前延伸到课前,向后延伸到课后。

二是翻转了复习课学习的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与展示课时,极少上复习课,原因是课改多年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授课,但复习课鲜有变化,灌输式教学比比皆是。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自己回顾复习、尝试整理、组内交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由此进行自我修改,通过组际的分享不断完成知识结构图。这样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是翻转了复习课教学的目标,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传统的复习课,教师经常会问学生“你懂了吗?”“你记住了吗?”“懂”“记”字折射出教师复习的教学目标还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是以知识技能为本的,就短期而言,这样的方法简单而有效。然而这样的复习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利于让学生感悟数学的思想,也不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实践与思維的经验。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中鼓励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问,在“做”中说就能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实质,引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实践,我们发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生慢慢“变”了,他们开始尝试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教师也渐渐“变”了,从枯燥乏味的补缺补差中慢慢走了出来,课堂有了更多时间跟学生进行深度交流……这使我们对翻转课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 参 考 文 献 ]

[1] 何克抗.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2] 徐爱芝,兰石桂.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

[3] 肖海霞.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J]. 江西教育, 2016(24).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行知教育理念翻转课堂
“行知”引领:前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上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