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承游戏精神 践行课程游戏化

2021-11-28郑婧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游戏化

郑婧

摘  要: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论和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相关要求,结合我园面积小、幼儿多、人均活动面积不足的园情,立足园本实际,本文进行了以幼儿为本的一日活动游戏化实践探索,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并重点阐述了晨间活动、户外区域联动游戏、自主餐点三个环节游戏化的实施,以达到让幼儿文明健康、快乐本真、自主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以幼儿为本;一日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8-0045-02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Guidelines" and "3-6 Years Old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Guide" and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gamification project in Jiangsu Province,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our kindergarten with small areas,many children,and insufficient activity area per studen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kindergarten,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child-oriented one-day activity gamifi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s games;It also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amification in the three links of morning activities,outdoor area linkage games,and independent meal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children civilized and healthy,happy and authentic,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words】Child-oriented;One-day activities;Gamification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指出,课程游戏化不是让老师们把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在保证幼儿基本游戏时间的基础上,把游戏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

我园面积小、幼儿多、人均活动面积不足,因此我园立足园本实际,进行以幼儿为本的一日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探索,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1. 晨间活动游戏化,美好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1)整理个人物品。教室门口每位幼儿有一个置物柜,柜子上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作了不同的标记,如照片、小贴花、学号、姓名等,后期幼儿自制表征图或手工标志物给个人物品柜做个性化的标记。每天早晨入园,幼儿自行把个人物品放置在自己的小柜子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分类整理好,渗透物品分类和整理的课程。

(2)个性化签到。进入教室后,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多种方式的签到、点名。

小班:刚开学口头点名,要求能用好听的声音积极应答,后期逐渐过渡到找到自己的照片签到等方式。

中班:从小班的照片签到逐步过渡到找学号签到。

大班:可以从中班的插卡签到慢慢过渡到在二维表格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打钩签到,再到自己书写学号、姓名等签到,再引入钟表,从电子钟到指针钟,让幼儿尝试着记录入园时间等,逐步渗透时钟课程。

(3)值日生活动。签到完,有值日任务的孩子就会去完成各自的工作。值日生活动首先让孩子有集体荣誉感,有集体的概念,我是班级的一份子,需要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值日生愿意承担一定的任务,并且具有责任感。每个班级的信息交流墙上都有值日生公约,上面清楚的列了老师和孩子们商量之后得出的值日生的安排表和值日生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早晨擦桌子、浇花、摆放小水杯、翻天气预报牌等。

(4)制定游戏计划。晨间不承担值日生的孩子进来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做计划,到计划墙做今天的户外、区域分批游戏的计划,小班的孩子可以选择后口头讲述计划,大班的孩子还可以画出游戏计划,想去哪里玩,和谁一起玩,玩什么游戏等。

(5)晨间交流、欢乐时光。首先是值日生统计班级出勤情况,到签到墙看一看谁没有来,然后老师告知孩子,没来的人是什么原因没有来的,这样从小让孩子们养成对同伴的关心。遇到长时间没有来的病假幼儿,还可以集体打个电话给她,询问情况,转告孩子们对她的关心,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病假、事假等社会性知识,引发出一些小话题,如“怎么预防感冒”“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己”“怎么样可以让自己不迟到”等。

2. 区域、户外联动游戏化,还给幼儿更多的游戏自主权

由于我园面积比较小,户外、教室空间小,但是班额大,造成户外、区域人均面积不足,人均材料短缺,教师也难以全面观察指导的局面。在试点班组尝试、园本教研研讨、全园推进联动等多次探索思考之后,我们决定实行户外区域联动游戏,还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同时有效的解决场地、材料问题,来满足孩子游戏的需求。

(1)合理设置版块时间,满足幼儿自主游戏需求。课程游戏化支架6指出:“各班可以尝试实行弹性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也指出:“提供大段的时间给幼儿,可以使他们自主支配时间进行单独游戏或合作计划游戏,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大段的时间可以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还能使他们锻炼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因此保教处修改了一日活动安排表,实施了大板块的时间安排,将区域游戏、户外游戏时间和点心时间进行整合,孩子可自由安排大版块内的时间,在保证游戏时间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各班教室里也布置了形式不同的本班孩子一日活动安排表,并且是活动的,便于调整的,方便孩子对每天的活动流程心中有数,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在大版块时间内,孩子可自主选择哪个时段在哪边游戏,使用哪些器械,如何使用,什么时间去点心区用餐,吃什么等等,孩子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区域、户外联动游戏,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

第一,计划墙。

首先各班根据孩子的经验制作一块联动游戏的计划墙。

小班老师用两块游戏版面和两种不同颜色的照片,区分两个游戏时段,孩子们一目了然。

中班在和孩子商量讨论后,设计了一块版面,并用照片和号码两种不同的卡片区分两个时段的游戏。

大班则在一块版面上运用不同颜色的姓名牌来区分两个时段的游戏,隐形的文字渗透,合理幼小衔接。

第二,区域、户外联动游戏。

早晨,熟悉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就开始依据早晨的计划,分批游戏了,中途音乐响起,孩子们自觉地收拾整理玩具,区域、户外进行交换,在大版块时间的中途孩子们会自主安排时间到点心区吃点心。

整个联动游戏结束后,老师会分批进行集体交流,大家分享今天的游戏感悟,提炼游戏经验,老师也从中得出进一步支持的策略。

①全园混龄户外活动。首先优化户外游戏活动环境,在户外环境中有走、跑、跳、爬、钻、平衡、臂力等身体运动区,也创设了种植、写生、科探、大型建构、涂鸦墙、音乐墙等安静的游戏区,丰富户外游戏的种类,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使户外游戏更有玩味。同时还人性化的提供可供休息的帐篷、柔软的靠垫、擦汗的毛巾和宽敞的饮水区等,孩子们玩累了可以去休息一会儿。

实行了区域户外联动游戏之后,每个班级一个时段只有一半的幼儿在室外户外活动,场地、材料都能得到保证。幼儿了解每一样器械在什么位置,户外活动开始后,他们自行选择器械,发挥创造性自由组合摆放,尽情的运动、游戲。第二批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合作收拾整理,把器材按要求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在混龄户外中,大龄孩子带小龄孩子一起游戏,照顾弟弟妹妹,做好榜样示范,小龄孩子在跟随大龄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飞速发展。同时孩子们的交往面更广,玩伴更多了,社会性交往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

②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的同时,另一半孩子选择在室内区域游戏,人均游戏面积增多,人均材料增加,也玩得更深入了。教师和孩子一起精心营造有准备的区域环境,支持着孩子们去感受,吸引着孩子们去创作,深度学习。

首先师幼一起收集、提供适宜的材料供孩子在区域中学习。孩子天生有亲自然性,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所以教室里需要有一些能看到生长变化的自然物,如小种植、花朵、小蝌蚪等。在材料上放置源于自然的、用于感官体验、创造体验和认知探究体验的材料,如形状各异的小石头、长短不一的树枝、各种各样的贝壳、各有千秋的树叶等。为了满足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需求,教室里设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区,如读写区、美工区、角色区、音乐区、科探区、益智区等,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和孩子不同时期的兴趣点,创设不同的区域环境,要求集观赏性、记录性、支持性为一体,并且随幼儿兴趣点随时更换区域类型、环境和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多种学习经验。

③游戏分享。联动游戏结束后,老师及时组织孩子们一起或分批进行游戏的分享,尽量把话语权交给幼儿,鼓励幼儿,认可幼儿说的话,重点关注幼儿的交往能力、规则实施、解决问题策略、材料使用新玩法、活动亮点等方面,帮助幼儿提炼经验。比如讲讲昨天的问题今天是否得以解决,今天新材料的使用情况,今天新要求的落实情况,幼儿分享游戏中的趣事,师幼讨论今天遇到的问题等。

实行了区域、户外联动游戏之后,每个时段幼儿分散在室内和户外,游戏空间变大了,人均游戏面积得到了显著的增加,教室里安静了、人均材料变多了,孩子们玩游戏时也更专注了。

3. 自主餐点游戏化,更舒适、愉悦的用餐体验

(1)自主点心

老师们将自主活动延伸到点心区,并优化了用餐环境,布置家庭的照片、悬挂小彩灯、摆上几盘花、铺上软软的垫子等,吸引孩子们在舒适、愉悦的氛围中自主用餐。

在户外、区域联动游戏中途,孩子会自发地分批到点心区用餐。点心牌上会提示孩子们今天提供的食物有什么、吃多少,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食用。他们用小夹子、小盘子自取,自己拧盖子、倒牛奶、撕食品袋等,吃完自己收拾桌子,然后在已吃完的板上挂上自己的名字,便于值日生统计已用餐人数,然后就可以再去游戏了。

(2)自主午餐

餐前:①和孩子一起营造温馨的用餐环境。在教室的中间位置摆放适合孩子身高的取餐桌,长桌、圆桌等更适宜。铺上淡雅的桌布,摆上一两盆小绿植,播放舒缓的轻音乐。②值日生协助摆放菜品、餐具等,然后面向集体播报今日菜品及注意要点,如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及替代物,提醒过敏孩子吃替代食物。③自助餐的时候,准备多种食物可供孩子选择,主食、蔬菜、荤菜、水果等每种至少两样不同的可供选择。

餐中:①孩子们有序地到取餐桌前自行取用喜欢的食物,值日生提醒大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②孩子们可以自行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吃,自主决定坐在什么位置吃,吃什么、吃多少。③在自主午餐中渗透用餐规则:一次性不宜取用过多,吃得不够还可以再去取用,要光盘行动。

餐后:①每位孩子自行清理桌面,然后把残渣、餐具等放置到制定的位置。②主动漱口、擦嘴巴,然后选择喜欢的区域继续进行游戏。

总之,一日生活皆课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以幼儿为本的一日活动游戏化实施,渗透“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以促进幼儿文明健康、快乐本真、自主创新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美]茱莉亚·布拉德 著.《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游戏化
真自主 假主动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幼儿一日活动中音乐韵律的应用探究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