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破围之路
2021-11-28杨顺顺
杨顺顺
【关键词】洞庭湖 生态经济区 大湖流域 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跨湖南、湖北“两省四市一区”(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在长江经济带既处黄金水道与京广动脉交汇的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独特区位,又肩负着承载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湖南时强调要“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近年来经过环境治理的持续发力,洞庭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但传统产业的退出也对企业发展、百姓增收带来了一定冲击,目前湖区(湖南“三市一区”)占湖南GDP比重较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时还略有下降。加快推动湖区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经济生态双赢之路势在必行。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調研发现,当前推进湖区产业转型在发展环境、产业培育、创新开放方面呈现的主要特征有:一是湖区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有明显改善。调研中,有56.9%的企业认为通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系列优惠政策,企业负担得到实质减轻,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的认可度达到89.8%,但民营企业仍呼吁进一步提高身份认同、消除隐形壁垒。二是特色产业类型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按照有特色资源支撑、有一定产业基础、符合生态要求和区域经济战略导向等原则,当地筛选出了36个特色产业。这些产业有的吸纳了大量当地就业、创造了较好经济效益,有的已经积淀出以特制胜、人无我有的品牌化优势,为湖区产业转型描绘了可行方向。三是支撑产业转型的创新开放要素条件逐步积累。调研中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对享受税收减免(44.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补助(29.1%)关注度较高,对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政府采购则关注度较低,说明湖区不少企业尚处于科技创新的投入积累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不多;湖区虽处对外开放、通江达海的桥头堡位置,但地方政府和企业普遍反映内外交通设施仍待提质、物流仓储产业仍待扩容,经济外向度不足。调研中有64.0%的企业将“市场开拓难”作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突出困难。当前创新开放要素对湖区产业转型的支撑力亟待强化。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发展对统筹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构建长江经济带协调绿色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为打造升级大湖流域特色产业提供可行范本。大湖流域常处于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交融之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将倒逼地方深挖比较优势,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培育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二是有利于建立新的江湖平衡关系,切实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洞庭湖是长江重要调蓄湖泊,但受江湖关系和人类活动影响,湖区湖面面积萎缩、水体富营养化较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降低污染物排放和遏制生态退化,是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治本之策。三是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促进黄金水道更好产生黄金效益。洞庭湖区处长江经济带“龙腰”位置,坐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是内陆省份重要水运交汇地和通江连海的新增长极。推进产业转型和引进绿色、新兴产业,将推动湖南、湖北两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使湖区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并进一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全流域开发开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是特色产业缺乏品牌化支撑和区域性谋划。洞庭湖区虽大力推进“一县一特”农业格局,但农业产业介入门槛低、企业低水平竞争加剧、精深加工不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数量多但对小农户带动能力有限,且具备全国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不多。工业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配套、研发中心大多不在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湖区拥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湖北),文旅资源禀赋突出,但文旅产品不丰富,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过夜游客比例不高,且环湖各市仍在局部、分割地做文章,缺乏整体性环洞庭湖旅游的大谋划。
二是龙头企业、项目、人才“虹吸现象”突出。受长株潭、武汉等周边城市群虹吸效应,洞庭湖区烟草、装备制造、食品等传统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总部基本都已迁出。招商引资竞争有内卷化倾向,不少园区热衷在土地出让、税费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上比拼实力,但调研中也有企业反映项目落地后承诺政策变化大、差异化政策难落实,同时受园区用地指标紧缺影响,重大项目特别是航母型项目难以在湖区承接。湖区三、四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不足,核心技术、产品运营等高端和中间层实用性人才均呈紧缺局面,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人才流动快”现象突出,企业对自行培养人才队伍顾虑重重。
三是产业退出与财政压力叠加导致投入乏力。地方财政减收明显、收支缺口增大,同时“禁、限、停、退”需求的民生保障支出不断增加,且缺乏生态补偿机制。调研中,在支持政策方面有79.1%的企业都最希望得到政府财政补贴,其次是减免税费(62.8%),但地方能拿出支持产业转型的“真金白银”杯水车薪,部分财政奖补资金难以按时给付。同时,中小企业、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22.1%的企业认为融资环境欠优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各类影响因素中居首。
四是生态环境约束与民生保障之间冲突未解。洞庭湖区历史上属湖南化工、造纸等生产力布局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基数大、欠账多,传统产业整治与当地群众就业、民生之间冲突难免。此外,不少文旅项目建设范围与自然保护区等存在重叠、交叉,且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限制开发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乡村旅游项目因常涉及农转用、占补平衡指标而难以推进。
五是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于产业发展形势需求。交通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常德、益阳未通高铁,普通公路尚存许多汽车渡口,湖区内部“毛细血管”有待打通;旅游环线“肠梗阻”、景区公路等级低、停车位、旅游厕所和便民服务点不足。园区水电、环保、公共交通配套设施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分别有67.4%和59.3%的企业认为在产业集聚中需要增强园区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首先,延伸产业链条和推进跨界融合。一是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推动补链强链。重点扶持绿色食品、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滨水产业、节能环保、港口经济等已具基础条件的产业集群,梳理各市(区)招商优惠举措,提出湖区整体性招商口号、部署和政策体系,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等引进头部、龙头、配套企业,打破市场主体“叶茂干不强”的现状。二是培育适应新消费潮流的高附加值衍生产业链条。加快特色农业功能性、保健性产品开发,探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应用于美容、食疗、医药、日化、装修等领域;加快演艺、影视制作、体育节会等体验式文旅项目发展。三是以农旅、茶旅融合为核心推动三产联动提升。组建大型文旅集团公司,推动农耕、山水、美食文化与旅商、电商、健康产业相互融合,打造城陵矶港区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一批农旅文康养综合体。
其次,打造区域品牌和强化营销推广。一是整合打造洞庭湖区域公用品牌。以绿色健康为主攻方向,借鉴“丽水山耕”品牌建设经验,推动农业、旅游、生态区域品牌相融合,努力在规模化中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跨市域的大区域品牌,加强品牌原产地保护和产能清洁化改造,实现子品牌统一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识和联合发展配套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检验检测和市场监管机制,严格实施动态退出机制。二是探索打造“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长江中游旅游母港”等文旅品牌。以“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为主题,由省级层面统一推介,利用好岳阳“最美长江岸线”“江豚湾”等湿地资源,建设文化旅游和生态教育的重要辐射点。依托荆州、岳阳港口资源,加快打造长江游轮中转停靠站、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和游轮母港,带动游轮经济、夜经济和水上娱乐项目发展。三是依托“广电湘军”多样化开展品牌营销。强化运用电商和大数据手段,支持企业发展公众号、直播等新型营销,鼓励与网红文消企业联合营销,讲好品牌故事。引导本地企业在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开设产品体验店、直销店、专卖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全国影响力。
再次,优化营商环境和夯实载体平台。一是推动行业主管部门由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更多以环境及市场管理方面的专业指导取代“一步到罚”的传统执法,强化知识产权和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执法,完善地方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提升交通、物流、环保等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湖区交通网,支持常岳九铁路、呼兰高铁建设,加快环湖公路建设,探索文旅项目与公共交通TOD(交通引导开发)模式打包开发,打造湖区4市“一小时经济圈”。加强湖区港口码头、岸线统一规划管理,建设一批冷库、交易市場和大宗商品商贸物流基地。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园区,推广园区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三是搭建产业科创载体平台。支持“产学研政介”合作布局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化中试基地、成果孵化创新工坊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对生态农业、土壤修复、石化、食品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
最后,健全补偿机制和创新要素保障。一是探索推动洞庭湖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争取中央统筹,就洞庭湖流域生态治理,探索湖南、湖北与长江经济带上下游省份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参考浙江千岛湖治理经验,推进发行生态环保专项债,积极应对产业转型的人员安置和后续保护问题。二是用好和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参考湖北建立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模式,建立环洞庭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产业转型和生态建设。引导农机购置补贴向作业补贴转型,加大对资金需求大、周转期长的重点企业新设备及技改支持力度,推广企业联合体财政补贴。参考海南等省经验,设计重点扶持企业税收增长地方留存部分返还机制,探索建立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引导奖励制度,落实完善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普惠金融政策,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三是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积极建设“产业保障房”,升级改造整片社区老旧厂房用于服务中小企业。对农旅融合项目探索“只征不转”或“不征不转”,支持使用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出让、租赁、入股等方式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配套建立增值收益分配制度,降低用地成本。四是对口培育引进实用型人才。设立人才引进基金,突破学历、职称限制,吸纳各层次研发、应用、营销等紧缺人才。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和资质培训,联系企业用工需求,把学徒模式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畴,建设一批专业技能实习基地。强化农业实用技能和引导性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注: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长江经济带发展省情调研”(项目编号:21ZWB07)阶段性成果】
责编/赵博艺 美编/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