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护理研究

2021-11-28夏小凤苏小珍劳仁妍

保健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髋部患肢髋关节

文/夏小凤,苏小珍,劳仁妍

髋部骨折是老年群体型骨折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发生后患者可表现为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长期卧床患者还将进一步引发压疮、便秘等并发症,对其自身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既往临床多应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相关研究指出,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约为8%-36%,术后5年可达到64%,这也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如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提供更加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临床与患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现就对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疾病原因分析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重要因素之一[3]。人的骨骼在年轻时处于成骨与破骨的动态平衡当中,骨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4];中年后骨量开始逐渐减少且骨强度下降[5];随着年龄增长,骨组织量逐渐下降,若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钙物质等将导致骨质疏松疾病,再加上老年人行动缓慢、视觉与听觉能力下降,神经-肌肉运动功能减退将导致摔伤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导致骨折概率增高[6]。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应对其骨折情况及机体健康程度进行详细评估,同时为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科室情况及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迅速适应环境,消除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与焦虑感[7]。根据患者年龄及受教育程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髋部骨折的原因、治疗目的及手术方法[8],使其全面、充分的了解疾病并认识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优越性,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帮助其提高治疗依从性。

2.1.2 心理护理

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由于对手术治疗效果及后续并发症等情况了解不多,大部分患者均会对手术本身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再加上对术后不能痊愈或可能出现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等情况的担心,更易使其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进一步放大,对后续治疗及恢复造成不利[9]。医护人员应增加日常巡房次数并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以亲切、积极的态度为其详细解答对于手术治疗产生的各种问题与疑虑并耐心详细的为其进行解答,同时强调手术本身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既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又可进一步增强护患间的信任感。

2.1.3 饮食及生活护理

科学饮食,每日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易消化食品,确保机体每日所需营养供应充足,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10-11];保持每日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时间,调整饮食与作息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12]。

2.1.4 术前准备与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保质期术前应保持充分的休息,手术前一天禁食6-12h,禁水4h,术前1h为患者进行备血备皮并为其注射抗生素[13]。术前指导患者掌握身体训练的方法,鼓励其进行吹气球、深呼吸及扩胸运动等[14],有助于增加肺活量及促进肺部血液循环,使其掌握正确咳嗽、排痰的方法并学会床上大小便的正确方式,对于身体僵硬的患者应为其开展针对性训练。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送入病房,保持患者平卧位并使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膝下放一软枕,将三角枕或梯形枕放置于两腿间[15],避免髋关节发生外旋或内收而导致关节错位。也可穿防旋矫正鞋或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处于合适位置[16]。

2.2.2 一般护理

密切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心电监护、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脉搏等进行观察与记录,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给予低流量给氧,详细记录24h出入液量。对患者伤口引流液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确认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发生引流管弯曲、被压等情况,观察引流液量、色、质并进行记录;注意患肢切口是否出现渗血、红肿等情况,及时更换辅料并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情况[17]。

2.2.3 日常护理

为帮助患者手术切口尽快愈合,饮食方面可多食强壮筋骨,增强气血的食物,同时注意日常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保持每日营养摄取量充足,确保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并适当补充

钙、镁等微量元素,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避免发生便秘。

2.2.4 功能训练

(1)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关节运动及缓慢的跖屈与背伸踝关节,每隔5-10min可重复几次这一训练。缓慢活动踝关节,跖面向健侧脚内翻,之后背向健侧脚外翻,每个方向重复5次,3-4次/日。收紧臀部肌肉并保持收紧大腿肌肉的同时向膝关节背面压向床面,尽量保持膝关节伸直,每10min重复这一训练10次并坚持该训练直至腿部肌肉感到疲劳。另外可指导患者定时对下肢肌肉进行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形成。(2)髋、膝关节屈伸练习时应向臀部滑动足跟,屈曲膝关节并保持足跟不离开床面,避免膝关节向内摆动,尽可能向外侧滑动患肢,然后再回到原位。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关节与膝关节,做患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并充分伸展屈髋肌与关节囊前部;之后进行股四头肌等张力训练,收紧大腿肌肉并保持膝关节在床面充分伸直,同时抬高患肢至距床面几英寸高度,坚持5s后缓慢放下,重复这一训练直至腿部肌肉感到疲劳。(3)行走训练,对于恢复较好的患者可帮助其尝试扶拐行走,先用双拐,再用单拐。行走时医护人员或家属应在旁进行守护,避免患者发生摔倒,将双拐放于腋下保持稳定,使用双手支撑向前移动患肢与双拐。使用单拐时应注意将拐杖握在健侧手中,上楼时先用健肢,下楼时先用患肢,需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行时才可放弃拐杖自由行走。

2.3 并发症预防

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风险较高,低分子肝素是预防术后血栓并发症的首选药物,对于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可尝试小剂量使用低分子肝素,也可使用磺达肝癸、华法林等[27]。同时可为患者使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袜等,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降低下肢静脉形成发生率。另外,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长期卧床不利于肺部扩张运动及排痰,极易引发肺部并发症,因此,术后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并协助进行拍背等,帮助其进行有效排痰。压疮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应尽早进行预防,患者入院后可为其提供防褥疮垫,海绵垫或骶尾部增加防褥疮水垫,骨突处垫海绵圈等。术后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定时协助其翻身并使用相关药物对其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定期更换患者床单、被罩及衣物,保持床铺干净整洁,躯体干燥卫生,尽早下床活动也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风险。留置导尿管是术后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拔除导尿管。

2.4 出院指导

医护人员为患者与家属详细介绍为其制定的出院后康复措施与计划,告知其应进行特定肌肉的针对性锻炼,步态平衡训练及蹬车练习等。患侧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出院后1、3、6个月应前往医院再次进行复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尽量避免坐低矮凳子,将蹲厕更改为坐厕,注意日常髋关节屈曲不可超过90°,不过度劳累或负重前行,避免在不平整或光滑路面行走,避免发生跌倒。注意调整饮食与作息习惯,适当控制体重,避免由于体重过重导致关节负重受累。同时,告知其治疗与预防骨质疏松症,每日摄入富含维生素D、钙、低盐及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慎用影响骨代谢的各类药物并进行适当的肌力训练与康复治疗。

3 小结

随着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时代,老年性相关疾病均呈明显增加态势。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与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均存在密切关联,尤其当患者髋部跌倒后,在外力影响下髋关节可发生骨折。相关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一年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生存率仅为50%左右,这与患者术后营养不良、护理不到位及并发症发生均存在密切关联。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为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提供完善、综合、优质的护理服务,术前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术后做好体位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出院前做好康复指导对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恢复预后的重要保障。而这也要求医护人员扎实掌握多学科的专业护理知识并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日常工作中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才能更好地促进老年患者早日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髋部患肢髋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营养支持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