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促成环节实践探索
2021-11-28楚永娟刘慧琳
楚永娟 刘慧琳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还停留在高中水平,套用模板、思路不通、观点单薄、词汇牵强等问题都比较明显。这也体现出大学英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反思,并且选择和实地教学方法,提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产出导向法”是我国本土在外语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成人外语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讲“产出导向法”有效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搭建起从输入到输出的有效学习支架,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健康发展。
一、产品导向法概述
产品导向法是在我国大学英语“学用分离”背景下产生的,最早是由文秋芳教授多提出的,是一个系统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有三个学说构成的教学理念,并且提出了三个教学假设,将外语教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教学理念中包括:学习中心说,也就是说在教学关系中,学生的学习甚至中心,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全人教育说,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用一体说,这种学说认为学习和运用是一体的,主要是针对“学用分离”教学问题,认为将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更灵活运用学习内容。其中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假设,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应该有想用输出驱动力,假设学生有数学外语的需要,那么在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输入促成假设,也就是在同样的输出驱动条件下,适当提供输出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选择性学习假设,学生会在自己学习的知识中进行选择,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记忆。“产出导向法”将外语教学划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不同的阶段,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让学生在单个阶段的循环中不断学习,提升外语水平。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写作教学促进环节实践原则
促成是“产出导向法”三个教学阶段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输入情况,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产出导向法”的时候,应该特别重视促成环节,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精准性原则
精准性原则中的精准是指输入和产出的对应的精准性。在促成之前的一个环节中,完成了输出驱动,也就是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而在促成环节则是充分发挥驱动作用,促进学生对英语写作知识的输入。在这个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内容应该具有一致性,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起来,在促成环节发挥驱动的作用。精准性不仅要求输入和输出内容上的一致性,同时也包括了难度的一致性,当学生的输出要求较高的时候,学生输入写作知识难度也会相应提升,如此才能实现相应的输出目标,完成学习产出。
(二)渐进性原则
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语言也是同样如此,在促成环节中,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开始就掌握最难的知识内容。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促成环节中,教师应该遵循渐进性原则,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结合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构建起逐渐深入的学习道路,让学生可以一点点逐渐输入英语写作技巧和能力,从而顺利完成相应的写作产出任务。
(三)多样性原则
促成环节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展开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单一的学习活动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枯燥,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输入积极性,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中,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是通如此,所以教师在促成环境中,应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保持输入的积极性,如此可以更加有效地促成学生的学习输入,让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完成相应的英语写作产出。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促成环节实践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输出驱动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促成环节,让学生输入相应的知识技能,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写作教学。下面以“travel”主题的写作教学为例,分析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促成环节的实践情况。
(一)写作内容促成
在英语写作中,内容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之后,才能进一步完成写作输出,而在输入驱动中,学生只是有了对于“travel”的将一些简单的观点,但是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这样的观点写出来难以形成一篇生动的文章。所以在完成驱动环节之后,教师应该着手于内容促成,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travel”主题有更多的想法,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完成写作内容促成,也就是让学生从其他人相关主题的文章中获得感悟,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这也会让学生的写作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3-5 篇旅行相关的文章,可以根据选择文章篇幅确定篇数,在这些阅读文章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旅游的事例、获得的感悟、对旅行的观感。在内容促成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总结文章的内容,提炼其中的观点,并且发表自己的感悟,这样学生的写作内容也就基本完善。
(二)语言词汇促成
在学生的写作内容逐渐完善之后,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表达的语言,而我国大学生的母语都是汉语,所以在思考写作内容的时候,大部分是以中文逻辑进行的思考,然后将这些内容翻译成为英文,完成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语言技能,才能用准确的英语词汇表达,完成写作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语言促成活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travel”主题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可以在写作的时候,准确运用这些英语词汇,提升学生写作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同义词替换、选词填空的不同的促成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词汇的掌握。
1.同义词替换。也就是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将其中关键词画上横线,让学生想出同义词进行替换,让整个句子的意思不变,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词汇,避免学生在写作中用词千篇一律,如此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选词填空。也就是给出一段旅游主题的阅读文本,然后挖出其中一些关键词语,将这些英语单词用最基本的形态打乱,让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选择相应的英语单词,并根据文本的句型以及内容调整单词的形式,让文本可以通畅合理,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词汇运用更加准确,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语言的准确性。
(三)写作结构促成
在内容和语言问题解决之后,学生在写作中基本可以完成内容的翻译,但是仅仅是将想要写作的内容翻译成为英文,并不能完全代表着写作的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英语写作产出应该是思路通畅逻辑合理的。所以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促成环节中,教师应该重视写作结构的促成,让学生可以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理顺写作结构,如此学生产出的英语作文逻辑会更加清晰,学生作文质量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在写作结构促成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于之前内容促成选择的阅读文本,选择其中之一,画出文章的结构思维导图,让学生从思维导图中理清文本的结构,如此,学生对写作结构会有基本的认识。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其他阅读文本的机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总结阅读文本结构,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小组见的交流,如此学生对文本结构也会有更加深入地认识。而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也会根据自己想要写的内容,画出自己思路,通过思维导图整理自己文章的结构,然后根据自己思考的内容,填充整个结构,完成相应的写作产出,这样一幅思维逻辑严谨的英语文章的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四)写作产出促成
在内容、语言、结构都得到解决之后,教师下一步的促成应该是写作产出的促成,也就是激励学生投入到写作当中。经过前期促成活动,学生对写作主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并且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入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写作产出。因为“travel”是一个比较大的主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自己选择一个相关的题目完成写作,而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要叮嘱学生注意理清自己的写作结构,让学生的作文有一个清晰的结构,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给学生一定激励,促成学生的写作产出,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任务中,因为大部分的大学英语写作是在课后完成的,学生在课后的写作中,激情会逐渐消减,让学生在写作中投入的注意力消散,学生的写作产出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写作成绩纳入到平常分中,如此即使是在课后,学生也会积极投入到英语写作中,完成英语写作产出,如此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促成环节也就可以顺利完成。
四、总结
综上,针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积极运用“产出导向法”开展教学活动,而促成作为其中同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准确性、渐进性、多样性的原则,结合写作教学的特点,完成写作内容促成、写作语言促成、写作结构促成以及写作产出促成等部分,引导学生完成相应主题的写作,完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